- +1
特稿 | 千億級減脂賽道,農業品牌如何分一杯羹?
這屆年輕人花50元巨款吃輕食,在連鎖快餐店里DIY減脂餐,甚至逼得肯德基都開始研究“減脂炸雞”……
“減脂”“控糖”作為未來食品的關鍵詞,在年輕人的澆筑下猛烈生長。
2017年,我國代餐市場規模達到了571.7億人民幣,到2022年,已經成長為1321.8億元,正式成為千億級的食品新賽道。
如何抓住減脂食品的突出特點?哪些農食有機會躋身“頂流”分一杯羹?怎樣拿捏品牌的核心理念?
元一智庫農研中心主任、農參總編輯鐵丁老師指出,未來的食品發展趨勢一定會愈發突出功能性,健康與美味并存。農食本身具有豐富的綠色生態和品質美味內涵,加強產品形態的革新,學習品牌營銷的巧思,大量的優質農產品有機會步入這一賽道,加碼增值。
從“低糖”到“低GI”,健康是本質
消費理念的變化催生了行業的細分,減脂賽道十分明顯。
從魔芋、全麥面包、蕎麥、燕麥等傳統的健康減肥食品,到“低GI ”“植物乳植桿菌84-3”這些讓人念不明白的科技感小詞兒,減脂食品越來越“洋氣”,消費者也被訓練得越來越精致。
以前人們想減脂,首先得放棄“甜”。“無糖”“代糖”曾經一度成為熱點。中國的無糖飲料市場在過去數年間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無糖飲料行業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22.6億元暴增至2022年的199.6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615.6億元。
安賽蜜、赤蘚糖醇、木糖醇、甜菊素等代糖原料一時間滿心澎湃,但期間引發了諸多對于“蔗糖”和“代糖”的爭論。近日,赤蘚糖醇的兩大供應商三元生物和保齡寶發布2023年的財務報告,赤蘚糖醇成為業績慘淡的罪魁禍首。
品牌和市場似乎都如夢初醒,人們追逐“低糖”的背后依然是對健康的期待,而“代糖”攝入過量是否危害健康尚無定論。
與之前相比,消費者不只關注食品中是否含有糖,而且更關注食用之后是否升糖。尤其國內龐大的糖尿病、減肥人群基礎,也為低GI食品的發展提供了機會。
所謂GI(Glycemic Index),就是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簡稱升糖指數,是指吃含有 50 g 碳水化合物的某種食物后 2 小時內引起體內血糖升高的程度和吃 50 g 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程度的比值,用于衡量人體進食一定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所引起的2小時內血糖變化大小。國內標準將GI值≤55的食品稱為低GI食品,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
南方日報的相關報道指出,2021年我國低GI健康食品市場規模達1762億元,年增長率超10%。據京東數據顯示,2022年京東超市低GI食品成交額同比增長10倍,購買低GI食品的消費者數量同比增長8倍,預計2023年京東超市上經過認證的低GI品牌數量增幅將達3倍。
了解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是減脂食品要做的第一步。在健康這一方面,科技創新尤為必要,但也面臨著食品安全的底線。其次,減脂食品供應鏈上下游需要合理規劃,原料與產品的產量、搭配、更新依然是個不小的挑戰。
“中式輕食”,都有啥?
說起減脂餐,以往都是水煮蛋、雞胸肉、蔬菜沙拉,拼湊成全網爆火的“白人飯”。
中餐仿佛是多油、多鹽的代表,但減脂賽道上也有幾個“顯眼包”。
老鄉雞首當其沖,年輕人扎堆DIY健康減脂餐——蔥油雞、蒸蛋、雜糧飯、蔬菜,美味與健康營養兼得,最要緊的是快餐便捷,對打工人十分友好。
也許想不到,但減脂餐還有一員猛將——麻辣燙。各類蔬菜、魚糜制品等經過水煮,熱量可控,價格感人。
除此之外,米村拌飯、西貝莜面村的寶寶餐也十分火爆,“不是減脂餐吃不起,而是寶寶餐更有性價比”。
這些在層出不窮的減脂吃法被成為“中式輕食”,看到年輕人有趣創意的同時,也反映出現下傳統中式餐飲在減脂功能性方面的欠缺,以及性價比的失衡。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輕食營養配餐設計指南》明確規定,一頓營養搭配合理的輕食至少應包括蔬菜、水果、谷物、大豆堅果、奶制品、油鹽等食材中的4類,總品種不宜少于6種,滿足這一標準的輕食店價格普遍偏貴,普通打工人大部分都吃不起。此前走紅的輕食“頂流”Wagas,客單價就高達80元。
換個角度想,我國具有如此豐饒的農產品,“中式輕食”的玩法,應該遠比“寶寶餐”“白人飯”更加有想象力。
放眼到青藏高原,青稞是當地人賴以生存的主食,由于缺乏蔬菜供應,高纖維的青稞就是藏民天然的“減脂餐”。青稞的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β-葡聚糖、維生素E和多種礦質微量元素,是典型的低GI食品原料。
經過現代化的科學加工,青稞能夠融入更多產品形態,滿足人們減脂和控糖的需求。青稞面條、青稞麥片、青稞餅干、青稞酸奶等一系列的青稞食品陸續成為控糖消費者的一大選擇。前段時間,新茶飲品牌推出的青稞奶茶火爆異常,甚至連門店的青稞小料都供不應求。
元一智庫農研中心主任、農參總編輯鐵丁老師認為,中國的農產品本身具有深厚的生態屬性,又擁有千年的飲食文化。在營養搭配的智慧方面,我們絕不比西餐要差。
特色農產品在減脂賽道的潛力十分突出,而減脂食品是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的一個很好的嘗試。問題是如何研究出更加適合的加工科技,做好產業和品牌的對接,做出市場歡迎的減脂食品。
輕食爆品,離不開場景
低糖、低GI的背后,減脂食品似乎還暗示著“一人食”。
各類功能性食品都精準指向城市精致的新白領,年輕的單身貴族,他們身處快節奏的生活,無暇親自動手做飯,這是減脂輕食的一個重要場景。
因此,“減脂預制菜”就來了。叮咚買菜、維小飯、薄荷健康等品牌陸續推出低卡關鍵詞的預制食品。
但價格始終是困擾減脂餐的一大弊病。例如“咚吃”6盒日式鰻魚飯的組合套餐售價為199元,平均每份超過33元。薄荷健康為期21天的控卡代餐套餐,價格也在1300元上下,簡單換算下來,為了減脂,消費者平均每天要花近七八十元在一日三餐上。
再精致的年輕人,也面臨經濟上的抉擇,性價比是最終的出路。
“暴肌獨角獸”是新興的健康輕食品牌,從誕生開始就爆品不斷:第一款單品3年突破6000萬元營業額;品牌推出的美式黑咖啡銷量破10億條。2022年營收突破7億元,2023年營收超10億元,品牌價值迅速成長。
創始人鄭國煜認為,“暴肌獨角獸”之所以能夠成功,是窺探到了年輕人真實的生活場景。他關注大學生對減脂食品的訴求,一是宿舍里不允許做飯,二是輕食外賣普遍很貴,這中間就是巨大的商機。
經過調查研究,他發現小份量獨立包裝、單價不貴、產品和減脂強關聯、不難吃,這就是年輕人想要的輕食。
于是,“暴肌獨角獸”開啟了產品研發和成本控制的雙重任務線。先在2017年推出了小包裝的雞胸肉,2018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2019年突破6000萬元。創立一年,“暴肌獨角獸”就成為了“淘寶類目TOP1”。
盡管很多輕食品牌都會走滿天營銷的路子,“暴肌獨角獸”卻能意識到要加強營銷費用的管理,只花年度預算去推一些重點新品,并尋找有經驗的渠道做生產加工。省錢之后,通過精心完善各個平臺的內容,增加與消費者的互動,達到長期控制成本的目的。
一是注重產品本身的性價比,二是做好品牌營銷的有效觸達。“暴肌獨角獸”作為輕食品牌的先鋒榜樣,向廣大食品經營者提供了一個具有現實性的視角。
減脂食品,要拉起規范的圍欄
減脂食品的另一大痛點,是如何向消費者保證功效。
最近上熱搜的“液體沙拉”引起了熱議。這是沖飲品牌麥谷村的一款產品,因位列抖音商城“果蔬汁爆款榜”榜首30天吸引了大量的關注,而功能食品品牌OnlyTree的液體沙拉也緊隨其后,位居第三。
據配料顯示,“液體沙拉”本質上就是多種水果的NFC果汁或原漿,搭配蔬菜等食材的凍干粉、加上一定量的水制成的飲料,經由抖音頭部達人的背書而迅速火爆。
盡管打著“高膳食纖維”“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和聚葡萄糖等“3重益生元”的宣傳語,但對于用戶關注的功能性,例如“能減肥嗎?”“能通便嗎?”以及“喝一袋液體沙拉,約等于吃300克或更多蔬果”的科學依據,大多數的液體沙拉品牌方并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功能性食品,除了安全性和創新,還要盡快確立規范標準,對于產品性能進行科學的界定,讓消費者看到產品的價值,才能擺脫減脂食品遭受“智商稅”質疑的現狀。
元一智庫農研中心認為,農產品最終還是要向時尚的商品形態轉變,做未來食品的有力支撐。例如雜糧、特色水果蔬菜、生態養殖的禽畜,用科技來提升、佐證其內在的營養價值,創新產品的表現形式,再把品牌推向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做更接地氣的輕食。
參考資料:
[1]FBIF食品飲料創新:這個輕食品牌,創立8年,年入超10億元,已布局海外市場
[2]紅餐網:被高價輕食“背刺”的年輕人,扎堆在快餐店里吃減脂餐
[3]FBIF食品飲料創新:被指“智商稅”,成爆款的液體沙拉,能火多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