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星美術館“放映計劃”:當代視角下的離散、漂泊與鄉愁
澎湃新聞獲悉,地處上海徐匯區的START星美術館首度開啟的“放映計劃I”近日對外開放,這是星美術館長期放映計劃的第一篇。未來每年星美術館將以“放映計劃”作為年度開篇,系統性地梳理國際影像藝術的歷史性線索以及當下發生的藝術家創作成就。
今年首度開啟的“放映計劃I”以研究學者隨機推薦抽取的方式,呈現21位來自全球包括中國、瑞士、美國、德國、新加坡等不同區域不同世代的藝術家作品。
《“河西聞記”系列》邊云翔, 電腦生成動畫, 《山脊》5分53秒, 2022年
據主辦方介紹,START星美術館以開創性的方式呈現自己的辦館理念和特色。該項目是長期研究展覽計劃的一部分。它與其同期推出的其他五個長期展覽項目一起(即“1960 年代以來的世界藝術史”“零度雕塑計劃”“時間軸出版計劃”“長桌會議廳”和“藝術家譜系研究”),共同構成START星美術館的系列發展框架。
《“河西聞記”系列》邊云翔, 電腦生成動畫《走廊》5分53秒, 2021年
其中,參展藝術家邊云翔關注技術對國際地緣政治秩序的影響,通過構建數字地緣景觀,生成在后殖民主義與全球對抗語境下具有詩意的動態圖像。
《敞開的窗》亞歷克斯·達·科特, 高清數字影像, 11分16秒, 2018年
亞歷克斯·達·科特主要從事繪畫、雕塑、裝置和視頻創作,現生活和工作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他的作品通常與色彩豐富、夢幻般的環境結合在一起。他對色彩和形式有著敏銳的關注,從廣泛的材料中汲取靈感,包括流行和消費文化、藝術史和現代設計。在他的藝術實踐中,埃米納姆、艾倫·卡普羅和西方邪惡女巫等人物與司空見慣和奇異的事物常常并置在一起。他的作品觸及了身份、親密感和品味的概念,以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想象了人們習以為常之物。
《天氣預報》, 關小, 三頻影像, 12分48秒, 2016年
關小的藝術實踐主要圍繞雕塑、影像和裝置。她以自身身份、歷史以及地域背景為材料,與當下高速分解中日益趨同的世界狀況并置在一起,試圖通過制造或直接或婉轉的矛盾來強調差異的重要性,并借由不同的主題表達出她對于差異的重要性的理解。
《搖身?變》 李然, 同步雙頻影像, 15分30秒, 2017-2019年
李然的實踐涵蓋了多種媒介,包括裝置、表演、寫作、視頻和繪畫,利用了檔案照片、舞臺攝影、聲音模仿和聲音表演等手段。近年來,他一直在研究舞臺藝術、化妝設計和翻譯外國電影的制作,在現代中國的背景下進行。
《綠湯》梁宇玨, 單頻影像, 超8mm膠片轉錄高清影像, 9分21秒, 2021年
梁宇玨的實踐旨在探索技術、能源、聲音和認知之間的關系,通過挖掘聲音與聲音背后的文化含義,探討人與技術、媒介之間的關系。梁宇玨的創作涉及科技、生物、環境、記憶和認知的歷史演變,他傾向于運用聽覺和感知的方式引入空間體驗、裝置、影像、圖像和社會人類學,并通過與不同背景和領域的觀眾和創作者的溝通展現一種更具交互性和聯結性的敘事。
《當下的酸痛》沙赫瑞亞爾·納沙特, 高清單頻影像, 8分18秒, 2016年
沙赫瑞亞爾·納沙特主要從事視頻、雕塑、裝置等創作。1995年至2000年在日內瓦高等美術學院接受正式藝術教育,現工作和生活于洛杉磯。他經常在藝術史和主流文化中討論對身體的表現,特別關注基座、支架和框架,并經常將它們視為他作品的組成部分。他的作品在物質與非物質、欲望與死亡之間探索,反映人類身體的脆弱性,以及我們在技術制造分裂和距離的時代對親密的渴望。
《坐、喂、睡》瑞秋·羅斯, 高清單頻影像, 10分20秒, 2013年
瑞秋·羅斯以其視頻裝置而聞名。她的作品探討了不斷變化的景觀如何塑造敘事和信仰體系。無論是研究低溫學、美國革命戰爭,還是宇航員的太空漫步,她都引導我們的注意力轉向崇高與日常模糊交融的場所和歷史。她將這轉化為她的繪畫、雕塑和素描作品。這些作品在媒介上相互共鳴,連接著當下與深遠的時間。
《烏水有多深?》蔡宇瀟, 電腦動畫動態影像, 16分09秒, 2023年
蔡宇瀟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視覺中國協同創新中心藝術碩士,現留任執教。他著眼于中國獨特的網絡生態與媒體社會,關注藝術與科技、中國網絡文化、智能城市、漢字超文本等議題。他以其廣泛的作品形態(包括實驗游戲、虛擬現實、電腦動畫、聲音)來表達他對當下媒體社會的批判性反思。他目前的關注點在于用電子游戲作為方法,挖掘活在多重歷史敘事之下個體的離散、漂泊及鄉愁。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4月14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