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書搶先看|又一本《奧本海默傳》即將出版,更多關注物理學
據最新消息,諾蘭執導的電影《奧本海默》獲得第9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配樂共7個獎項。
電影《奧本海默》自去年上映以來,讓公眾對于美國物理學家奧本海默產生了更多興趣,國內出版界也緊跟趨勢。2023年,中信出版社重新翻譯出版了諾蘭電影改編依據的傳記《奧本海默傳:美國“原子彈之父”的勝利與悲劇》([美]凱·伯德、馬丁·J.舍溫 著,汪冰 譯),并搶在諾蘭電影上映前出版,為借力影視熱度做足了準備工作。這本傳記于2006年獲得美國普利策獎(傳記類),對奧本海默的生平進行了詳細的敘述。原本在2009年,這本傳記就已被譯林出版社引進出版,彼時該書的副標題為“‘原子彈之父’的美國悲劇”,譯者為李霄垅、華夏和裔祖。兩個譯本封面都采用了原版所使用的奧本海默的經典照片。
無獨有偶,浙江大學出版社·啟真館今年也將引進出版另一本奧本海默傳記——《奧本海默傳:深入核心》,或將于4月前后開啟預售。
《奧本海默傳:深入核心》書封
本書作者瑞·蒙克(Ray Monk)是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哲學專業榮休教授,主要研究興趣在分析哲學發展史、數學哲學,以及撰寫與哲學相關的傳記,著有《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羅素傳:孤獨的精神》《羅素傳:瘋狂的幽靈》等書。
原本為哲學家立傳的瑞·蒙克為什么要選擇奧本海默呢?據瑞·蒙克為《奧本海默傳:深入核心》所寫前言,他在1997年為《羅伯特·奧本海默:書信與回憶》一書撰寫書評時才發現,原來奧本海默不僅僅是一位重要的物理學家,不僅僅主持了設計制造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項目,不僅僅受到了麥卡錫主義的迫害,還有其他復雜的面向,比如他會寫詩和短篇小說,深愛且博覽法國文學;個性非常復雜、脆弱,與周圍的人有著非常緊張的關系。
彼此馬丁·J.舍溫已經開始為撰寫奧本海默傳記做了18年的準備,但還未開始寫作。所以瑞·蒙克感嘆,為什么還沒有人寫過一部關于奧本海默的全面而完整的傳記?在瑞·蒙克開始寫作時,《奧本海默傳:美國“原子彈之父”的勝利與悲劇》正式出版了。瑞·蒙克認為這是一部真正的佳作,但在某種程度上,這也讓他松了一口氣,因為這本傳記并不是他頭腦想象中的那本。盡管伯德和舍溫對奧本海默的個人生活和政治活動進行了足夠詳盡的描述,但他認為書中對于奧本海默的物理學成就介紹并不充分,而“如果想要了解奧本海默,就必須設法了解他對科學的貢獻”。瑞·蒙克坦言,“自己并不是物理學家,但是在撰寫本書所花費的十年時間里,我一直在努力理解奧本海默做出過貢獻的那些物理學領域。”
在奧本海默生命的最后幾年里,他曾試圖努力去克服自己內斂的缺點,想要去展示真正的內在自我,成為一本“打開的書”。但瑞·蒙克認為這本書仍然是合上的,“他所稱的‘完整得可怕’的個人文件數量大得驚人,但在296箱書信、草稿和手稿中,涉及個人隱私的部分卻少得可憐”。也可能因為奧本海默是一個如神秘莫測、難以琢磨的人,所以吸引著傳記作家紛紛為他作傳。
那么究竟這本首次翻譯成為中文的《奧本海默傳:深入核心》是否能夠提供關于奧本海默更多的內容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下文為瑞·蒙克為《奧本海默傳:深入核心》撰寫的“前言與致謝”全文,澎湃新聞經啟真館授權,先行刊發:
我撰寫本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五年前,那時艾麗絲·金博爾·史密斯和查爾斯·韋納編輯的《羅伯特·奧本海默:書信與回憶》一書再版,而我那年為之寫了一篇書評。在那之前,我對奧本海默的了解僅限于一些眾所周知的事實:他是一位重要的物理學家;他領導的一項工程設計和制造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麥卡錫主義時期,他的安全許可被吊銷,因為有人懷疑他是共產黨員,甚至可能是蘇聯間諜。
在讀到那本書信集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奧本海默是個如此令人著迷的多面手。我不知道他還會寫詩和短篇小說,不知道他深愛且博覽法國文學,也不知道他深受印度教經文的啟迪、為了閱讀經典的原文而學習梵文。我更不知道他的個性那么復雜、脆弱,不知道他與自己的父親、母親、女友、朋友和學生之間有著那么緊張的人際關系。
了解這一切之后,我驚奇地發現,當時還沒有人寫過一部關于奧本海默的全面而完整的傳記。我在書評中寫道,關于奧本海默,有一部真正偉大的傳記正等待著人們去書寫。這樣一部傳記需要公正看待他在20世紀的歷史和政治上的重要作用、他的非凡思想以及他那深入而廣泛的智識興趣。這樣一部著作需要闡述和解釋他在物理學上的貢獻,并將這些貢獻置于當時的歷史背景中。他在其他智識領域的興趣以及參與公共生活的情況也要以同樣的方式體現。要寫這樣一本書并不簡單。實際上,它完全有可能永遠也不會寫成。
電影《奧本海默》劇照
自從我寫了那篇評論后,人們已經創作出版了許多關于奧本海默的書,這些書或多或少都力圖沖擊我之前提到的那些挑戰,其中最著名的是凱·伯德與馬丁·J.舍溫合著的《美國的普羅米修斯:奧本海默的成功與悲劇》。這部書的寫作耗時長久,作者進行的大量研究令人驚嘆。《美國的普羅米修斯》是一部真正的佳作,自出版以來,它就成為我身邊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學術著作。然而(在某種程度上,這讓我松了一口氣,因為這本書面世時我已經在寫自己的書了),這不是我在評論史密斯和韋納時所想象的那樣一本書。盡管伯德和舍溫對奧本海默的個人生活和政治活動進行了詳盡的描述,但他們對他在物理學上的貢獻要么完全忽略,要么數筆帶過。
舉個看似無足輕重,但實際上并非如此的例子。從伯德和舍溫的書中,讀者永遠無法知道奧本海默花了多少時間和腦力去思考介子。介子是一種亞原子粒子,人們在1934年預言其存在,1936年發現了它。在奧本海默的大部分科學生涯中,介子一直是謎一般的存在。關于它的性質和行為,當時在實驗室里進行的實驗和對宇宙射線的觀察,收集到了明顯相互矛盾的證據,使所有想弄清其內在邏輯的嘗試處處碰壁。奧本海默的學生愛德華·葛喬伊認為:“奧比研究物理,談論物理,把物理當作自己的生命,投入了非同尋常的熱情。”他證實這個說法時提供的最好的例證,就是奧本海默為弄清介子的本質所下定的決心屢屢受挫:“介子糾纏著他,令他難以自拔。”如果有人想要了解奧本海默,那他或許會認為,為弄清介子之謎而進行的幾十年充滿激情的探索是不應該被忽略的。然而,這一點在伯德和舍溫的書中幾乎沒有任何體現,在索引中甚至都找不到“介子”一詞。我們經常討論傳記人物的生活和他(她)的工作之間的關系。許多人堅持認為,要理解一個人的工作完全可以不去考慮他的個人生活,莎士比亞明顯是一個最有說服力的例子。我自己就是這么想的。然而這并不能說明傳記是徒勞或多余的,因為理解一個人本身就是一種愉快的有趣探索,也值得一試。我們之所以想了解奧本海默,不是為了理解他的工作,而僅僅是因為他是個有趣的人。然而,盡管拋開奧本海默的個人生活也可以了解他的工作,我卻認為反過來似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對他的工作沒有起碼的了解,就不能斷言我們理解了奧本海默這個人,特別是當他在工作中傾注了巨大熱情和心血的時候,正是他所從事的工作在某種程度上使他成其為他。對此,葛喬伊的評論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因此,雖然我非常欣賞伯德和舍溫取得的成就,也從他們的書中獲益良多,然而,他們的著作并不是我在讀了奧本海默的書信后想象的那樣一本書。基于類似的原因,查爾斯·索普的《奧本海默:悲劇奇才》也和我想象的那本書相去甚遠。索普的書出版于伯德和舍溫的著作問世之后一年,它饒有趣味地描述了奧本海默的生活如何受當時的社會和政治的影響,又如何影響社會和政治。然而,書中很少提到奧本海默對物理學的探索欲望如何塑造和推動他的人生。
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將奧本海默在物理學上的貢獻作為敘述核心的傳記應該由已故的亞伯拉罕·派斯來完成。眾所周知,在2000年去世前,他已經花了多年時間撰寫奧本海默的傳記。作為知名的粒子物理學家,派斯在普林斯頓與奧本海默交往甚密,以前也寫過玻爾和愛因斯坦的優質傳記。只可惜,在他去世時,派斯離寫完那本書還差得很遠。派斯撰寫的內容加上羅伯特·P.克里斯的“補充材料”在2006年以《羅伯特·奧本海默的一生》為書名出版。結果,派斯著重描寫的并非奧本海默在物理學上的貢獻(只用了七拼八湊的短短一章),而是他領導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那段經歷。因此,要找一本關于奧本海默的科學傳記,讀者只能另尋出路。
大衛·C.卡西迪曾經為海森伯寫過一部頗具科學素養的杰出傳記作品。很多人認為,他在2005年出版的奧本海默的傳記將填補派斯留下的空白。比起以往的傳記,卡西迪寫的《奧本海默與美國世紀》確實更加重視奧本海默的科學工作。然而,我們從他的書名就可以看出,卡西迪和索普一樣選擇從宏大的歷史和社會學視角切入奧本海默的生活。盡管書中出現了許多耳目一新的傳記內容,然而,多數時候,卡西迪還是將寫作重點放在了自己設定的“美國世紀”這一主題上,即美國政治力量的發展和20世紀美國在科學上的突出地位。
當然,這樣的寫作方法并無不妥,而且從中可以看到很多亮點,但是它不可能成就我所想象的,而且已經試著動筆去寫的那樣一本傳記。奧本海默的歷史地位、他對美國社會的影響以及美國社會對他的影響都是很有意思的話題,也是關于奧本海默的傳記所不能忽略的內容。然而,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奧本海默這個人,他那異乎尋常的學術才能、情感和心理的復雜性以及他在為人處世方面令人好奇的強大與脆弱。在過去幾年出現的關于奧本海默的書中,就總體平衡和寫作重點而言,和我想要寫的書最接近的是杰里米·伯恩斯坦精彩的回憶錄《奧本海默之謎》。如果伯恩斯坦寫的是一本完整的傳記而不是一篇短小的回憶錄,那么我這本書就顯得完全多余了。
我之所以將本書定名為《深入核心》,有多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就是為了表明我的寫作意圖,即寫一部揭示內在的而非表現外在的傳記:這本傳記的首要目的就是了解奧本海默這個人本身。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對奧本海默所處的社會和政治背景不感興趣。相反,我對他所處的背景興趣濃厚,甚至將第一章全部用來描寫紐約的德裔猶太社群,也就是他出生和成長的環境。那個社群在他身上留下的遺產實際上也成了我采用這個書名的第二個原因。奧本海默有著發自內心的強烈欲望,他想克服從德國猶太背景中繼承來的外來人意識,并渴望進入美國政治和社會生活的核心。對我來說,如果不能認識這種欲望的重要性,也就無從了解奧本海默。他的這一欲望根植于許多好友都看到的他對自己猶太血統的矛盾心理,同時也根植于眼光敏銳的愛因斯坦所說的,他對美國政府一廂情愿的愛。我認為,這一欲望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釋為什么他愿意勇擔重任、領導自己的團隊制造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為什么二戰后他決心在塑造美國原子能政策方面發揮主導作用。也只有將這一欲望考慮在內,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為什么奧本海默在遭到對美國不忠的指控時一定要奮起為自己辯護,而不是避其鋒芒、全身而退。
此外,正如我之前所說,在我看來,如果想要了解奧本海默,就必須設法了解他對科學的貢獻,而“深入核心”這幾個字捕捉到了他的工作中的一些主題。例如,奧本海默想要理解介子的決心至少部分受他的一種欲望所驅使,那就是他想知道在原子的核心深處是什么力量在發揮作用:在這樣的原子里,π介子是強大核力的載體,將核子(中子和質子)聚集在一起。當然,只有先理解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過程——奧本海默對此做出過貢獻——才有可能制造出原子彈和氫彈。很多人認為,奧本海默對物理學最大的貢獻是他在20世紀30年代晚期對中子星和黑洞的研究,揭示了當一顆巨大質量恒星中的氫燃燒殆盡并形成引力塌縮時其核心深處發生的變化。
最后就是奧本海默決心進入科學發現的核心。這一抱負首先使他到劍橋大學盧瑟福的卡文迪許實驗室工作,然后又到哥廷根大學與馬克斯·玻恩共事,而那恰好是玻恩在量子力學的創建中發揮了主導作用的時期。最終,這一點加上奧本海默強烈的愛國熱情,促使他將美國變成了世界物理學發展的中心。在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他始終堅守在理論物理的核心,這對他和他的學生選擇解決什么樣的問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們總是希望解決根本性而非邊緣性的問題。
我自己并不是物理學家,但是在撰寫本書所花費的十年時間里,我一直在努力理解奧本海默做出過貢獻的那些物理學領域。在這方面,我閱讀了過去十年來出版的一些杰出的歷史和闡釋性著作,受益匪淺,主要包括參考書目中杰里米·伯恩斯坦、赫爾奇·克拉夫、曼吉特·庫馬爾、賈格迪什·梅赫拉和赫爾穆特·雷興貝格和西爾萬·施韋伯撰寫的書籍。我從我的專家朋友詹姆斯·多德那里也獲益良多,他與C.D.科赫蘭及B.M.格力派奧斯合著的《粒子物理思想:科學家必讀》是我讀過的最清晰明了的教科書之一,而他對本書早期文稿的評論也有不可多得的價值。在為本書進行研究的早期階段,我還受到布萊恩·雷德利的幫助,當一些理論物理概念令我迷惑不解時,他做了耐心的解釋。在后期階段,通過電子郵件,我也從物理學家杰里米·伯恩斯坦、西爾萬·施韋伯和基普·索恩那里獲得了許多幫助。
我要特別感謝我的朋友大衛·帕格邁爾,在我寫作本書的時候,他自始至終給予我慷慨的鼓勵和支持,而在本書完成后,又一絲不茍地通讀了全書,提出了敏銳且有益的評價。在此,我還要感謝麥克·克里特、索菲亞·埃夫斯塔西奧烏、彼得·米德爾頓、弗雷德里克·拉菲爾、丹妮卡·斯托-蒙克和艾倫·托馬斯,他們閱讀了我的早期書稿,并提出了寶貴建議。
為開展本書的前期研究,我曾多次到華盛頓特區國會圖書館查閱資料,那里的工作人員為我提供了毫無保留的熱心幫助。哥本哈根的尼爾斯·玻爾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也同樣如此。我還要感謝我所在的南安普敦大學的職工,他們為我提供了周到的服務。為了能讓我專心寫作,校方還為我的研究工作批了學術假,為此不勝感激。
克莉斯汀·波波羅和丹·富蘭克林是作家所能知遇的最好出版人,他們總是在我最需要的時候給予我最大的支持。他們對我和這本書所表現出的信心使我大受鼓舞,為之付出的耐心也堪稱神圣。我還要感謝我的編輯亞歷克斯·鮑勒對這本書濃厚的興趣和他不可或缺的編輯技術,多年以來他用各種辦法幫我減少了錯誤、改進了書稿。曼迪·格林菲爾德的出色編輯也使書稿的質量也在多方面得到提升。此外,沒有我的經紀人吉爾·科爾里奇的幫助,我就不可能將本書寫成。她已經成為我的好友,也是明智判斷和動人鼓舞的無盡源泉。最后,和往常一樣,我最想感謝的人莫過于我的好伴侶珍妮和我們可愛的孩子扎拉、丹妮卡、澤諾和邁倫。孩子們一直那樣可愛,伴我度過了寫作本書期間那些時而艱難的歲月,盡管他們已經不再是孩子了。
瑞·蒙克,南安普頓
2012年5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