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出國留學的性價比越來越低了嗎?
原創 連俊翔 816數士
三年赴英留學,花了近200萬元人民幣,結果回國只找到了4000元月薪的工作,山東網友表示非常后悔:
“原本以為海歸找工作不成問題,結果面試的公司更傾向于國內985、211……”
社交媒體上,類似的感慨不是一例兩例,留學的性價比是不是真的越來越低了?
1
留學成本越來越高
先拋開回報不談,留學的成本的確越來越高。
一是學費上漲,以中國學生留學主選地美國為例,近二十年來,美國學費飛速上漲。
數據顯示美國公立大學學費相比2002年平均上漲了170%至211%。而私立大學本身學費較貴,2022年平均學費為4.38萬美元,相比20年前也漲了144%。
以幾所知名度最高的名校而言,相比2018學年,2023學年的學費哈佛漲了17%,普林斯頓、耶魯和斯坦福都漲了20%多,漲幅最低的賓大也漲了5%,美國大學的學費已普遍超過每年6萬美元。
如果疊加匯率的變化,那學費就更貴了。
按人民幣計算,上述十所學校2023學年的平均學費達到43萬元,比2018年多了約7萬元。
除了學費,受疫情及俄烏戰爭的影響,歐美發達國家在最近幾年普遍經歷了數輪通脹,房租、食物、交通等價格漲幅明顯。
這導致留學生的生活開銷這幾年也噌噌往上漲。
生活費加上學費,以美國為例,目前一年的平均留學成本在56.8萬元人民幣左右(在消費高的城市還不止),而疫情前的2019、2018年,約為49.8萬元。
2
“海歸”收入有所下滑
出國留學,曾經意味著“鍍金”,在就業市場上有了不一樣的砝碼。
但隨著國內教育與海外教育的差距越來越小,加上留學歸國人員越來越多,“海歸”在一定程度上正被去魅。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薪資下降:根據《2023海外留學人才就業發展報告》的數據,近三年來,海外留學人才的薪資呈小幅收縮,2020年平均年薪為26.82萬元,而到了2023年上半年,已降至20.45萬元。
這也意味著,留學回本的時間被延長。
以三年制的學位課程為例,此前回本的時間大約在5.57年,而現在約為8.33年。
其次是“海歸”經歷在求職時并沒有特別的優勢。
像薪資優厚的基金、證券、期貨等金融業崗位,或是計算機、芯片等高科技崗位,對海歸的優先度都不太明顯。
而對留學生傾向性最高的職業,如留學輔導、語言培訓、翻譯等崗位,這幾年因為行業發展或大環境影響,機會也變少了。
3
留學的意義不能僅看短期
未來留學還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從個人成長而言,留學提供了更多元的教育經歷,開闊了個人視野,探索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數據顯示,在2023年新晉兩院院士中,81.4%中科院院士、39.2%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海外留學背景。
即使從功利性的角度來看,雖然“海歸”的平均收入有所降低,但有留學經歷相對更容易留在大城市發展。
除了一線城市,佛山、寧波、蘇州這些經濟發達的二線城市對海外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長。
佛山2023年相關職位增幅達到71.39%,寧波則為46.93%。
隨著中國企業出海,相關專業對海歸的用人需求也有所提高。
特別是能源、化工、環保等行業,對海歸人才優先的職位增幅達到92.91%。互聯網大廠的出海業務也更傾向于聘請留學生。
盡管社交網絡上很多家長都在討論留學合不合算的問題,但從趨勢上來看,留學的熱度在疫情后迅速得到了恢復。
2022年仍有約66.12萬學子選擇出國深造。中國也仍然是全球出國留學人數最多的國家。
從目的地來看,出國留學的選擇相比過去更加多元、廣泛。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發達國家留學成本過高的問題。
雖然美國依舊是中國學子最主流的選擇,在2022/2023學年,接近30%的中國留學生選擇了美國,約30萬人,但近兩年來,“一帶一路”沿途國家、亞洲國家的留學生數量正逐漸增多。
“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留學不是人生必然的選擇,但也不妨更長遠更寬容地看待,不必過度焦慮。
(實習生 陳浚武對本文有貢獻)
原標題:《出國留學的性價比越來越低了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