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洪智庫視角| 郭萬達: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2024年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聚焦產業科技話創新、謀未來,不斷筑牢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根基,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嘹亮吹響加快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奮力建設一個靠創新進、靠創新強、靠創新勝的現代化新廣東的沖鋒號角。這是一次明確方向、堅定信心、鼓舞干勁的大會,必將引領全省上下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連續兩年“新春第一會”聚焦同一主題,足見廣東對高質量發展的重視程度——它是新時代的硬道理,是廣東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光明之路、奮進之路。推進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廣東的戰略之舉、長遠之策,也必將是一場艱苦的競速賽、耐力賽、接力賽。觀大局、抓機遇、行大道,廣東作為經濟大省、制造業大省,要堅定不移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高揚自信自強的精神,展現日新月異的創造,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立足當下,如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硬實力”?如何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以高質量發展支撐現代化建設?如何向改革要活力,切實打通制約產業科技創新的卡點堵點?南方日報《理論周刊》特約香港特區政府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馬洪基金會理事長郭萬達從多層面、多角度對“新春第一會”的決策部署進行闡釋和解讀,為廣東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明確要求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國家重要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創新體系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當前,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背景下,大灣區要繼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提高原始創新能力、促進產業集群融合發展、完善科技創新生態體系、暢通國際科技循環、推動粵港澳科技市場一體化等五個方面發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一是強化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提升科技創新能級。
原始創新能力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保持綜合競爭力的基礎支撐,也是企業不斷突破高新技術、保持創新活力的重要保障。和國內先進城市和國際一流灣區相比,大灣區原始創新能力有待提升。比如,大灣區11個城市共有國家實驗室2家,少于北京的4家和上海的3家。大灣區基礎研究投入占R&D比例僅為4.7%,遠低于北京(14.8%)和上海(7.8%),也低于紐約灣區、東京灣區?!蹲匀弧冯s志發布的2022年《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前100榜單中,廣州、香港、深圳分別排名全球第10、第23和第28,而北京、上海、南京排名全球第1、第3和第8,領先大灣區城市。在全球科技競爭加劇、產業鏈加速重組大背景下,強化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對于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尤其重要。
具體來看,要在香港北部都會區以及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內,圍繞信息技術、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等關鍵領域,粵港澳聯手規劃建設國家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大科學設施等,加強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要設立大灣區科研基礎設施決策機構,統籌大灣區現有大型科研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和未來規劃建設,發起和組織有關大型科研項目、國際論壇等。要支持港澳和大灣區內地高校和科研機構獨立或聯合申報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浉郯穆撌治屯苿尤蝽敿獯髮W在北部都會區等重點片區設立校區,集聚全球高端創新資源和高端人才,提升大灣區科技創新的能級。
二是要加速推動“科技集群+產業集群”融合發展,促進產業創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共同發展的結果,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的突破及產業化是新質生產力產生的關鍵。大灣區具有全球領先的科技集群和產業集群,推動集群之間融合發展,有望催生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并進行產業化和規模化。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4年位列全球第二。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的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名單中,大灣區擁有6個,與江蘇省并列第一。此外,廣東全力建設“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必將促進大灣區產業集群的融合發展。
新形勢下大灣區需要加速“科技集群+產業集群”融合發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并以戰略性前沿技術的突破來推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要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為核心,規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在科研體制改革創新、科研平臺載體共建、科研資源開放共享、科技成果產業轉化、科技園區聯動發展等方面謀劃重大項目,集聚各類創新要素。要依托前海合作區、河套合作區、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光明科學城、東莞松山湖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等重點創新平臺,協同布局大灣區先進制造產業園區,促進創新平臺與產業園區在空間、要素資源、成果轉化機制等方面聯動協同,提升產業集群創新能級和水平。要依托6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在省級統籌下推動深圳、廣州、佛山、東莞、惠州等城市聯合編制跨區域戰略產業集群規劃,在頂層設計上促進戰略產業協同發展,探索更加市場化的產業梯度轉移和融合發展共享的有效模式,建設世界級領先的戰略產業集群。
三是要加強體制機制改革,探索“新型舉國體制”的廣東路徑,完善科技創新生態體系。
世界主要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發展經驗表明,誰能通過制度創新創造國際一流的科研環境,打造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體系,讓科技創新要素在系統內發揮最大價值,誰就能吸引全球的資源,持續保持在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作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大灣區必須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加快構建更加具有活力、更加自由的科研環境。
具體而言,要加快實施探索科研組織“新型舉國體制”的廣東路徑,改革科研項目組織實施方式,完善基礎研究經費撥付和管理辦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和支持企業參與、主導重大科技項目。深度對接香港及國際科研管理制度,在科研項目評審、經費支出、成果轉化、激勵制度等開展全過程創新。以新型研發機構為載體,打造更多“政產學研”復合體,加速不同主體之間的科研合作,激發更多科學創造和科學發現。要堅持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建立人才評價制度,建立不同類型科技人才的針對性評價體系。引導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等創新資本集聚發展,探索投貸聯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科創保險等多樣化科技金融服務模式,探索建立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符合科創型企業特征的融資機制。
四是要深化國際合作,暢通科技創新國際循環,率先推進有利于科技創新的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的制度型開放。
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必然是開放的、合作的、共贏的,而不是“閉門造車”式的“孤芳自賞”。特別地,大灣區擁有香港和澳門兩個國際自由港,天然具有融入國際的優勢。未來,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需要發揮已有的基礎和優勢,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開展國際科研合作。
為此,大灣區要實施一批具有高水平、前瞻性、戰略性的國際大科學計劃、科學工程與重大科技項目,重點聚焦腦科學、基因工程、傳染病學、人工智能、深海發現等前沿科學領域。鼓勵大灣區企業、研發機構與港澳及全球的高校、研究機構開展科技合作,構建由內地與港澳及其他國際高校、科研機構、科技企業、智力資源、風險資本機構等構成的科創聯盟,打造科技創新資源共享平臺。由粵港澳三地知名高校、科研機構聯手,共同設立新型跨境研發機構,機構運營上獨立于高校、企業和政府,在醫學、生物學、化學、計算、工程、數字、物理學等領域開展跨境科研項目。
五是要便利科研要素跨境流動,推動粵港澳科技市場一體化發展。
“一國兩制”是大灣區與國內外其他區域的一個重要差異,人員、資金、數據等科研要素跨境存在一定障礙,需要將“制度之異”轉化為“制度之利”,既發揮香港和澳門的國際化優勢,也發揮大灣區內地城市市場規模大、應用場景廣闊、產業鏈齊全的優勢,推動粵港澳科研要素資源流動,加快三地科技市場一體化發展。
具體包括,要推廣“一線高度便利出入境”的科研人員通關模式,對科研人員進出“一線”實行高度便利、無感通關的出入境管理。要加快推進數據跨境傳輸(出境)試點工作,支持深圳數據交易所等探索建立數據跨境交易機制,推動科研、金融、醫療和交通等數據開展先行先試。爭取將科技部“推動開展科研用物資跨境自由流動改革試點工作”擴大至大灣區更多城市,簡化科研樣本、實驗試劑和遺傳資源出入境流程。探索實行高度開放的科技資金管理新機制,在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等特定區域試行科研資金便利跨境新政策。
本文刊發于南方日報2024年2月26日第A04版:理論周刊·專論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