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發展經濟學到區域國別學:跨學科視野下的印度經濟發展道路
《印度經濟發展研究——從跨學科的角度》海報和講座現場
本文整理自2023年12月28日由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外國語學院和區域與國別研究院主辦,外國語學院國別和區域研究專業承辦,季風實驗室策劃的講座“印度經濟發展研究——從跨學科的角度”。講座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副研究員寧勝男主講,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助理教授張忞煜主持,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陳金英與談。
寧勝男博士畢業于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國際關系專業,主要從事南亞政治經濟、中印關系、新興經濟體研究。
理論背景:發展經濟學的范式
印度的經濟發展并不是孤立于世界的。作為經濟學出身且長期在一線從事經濟研究的研究員,寧勝男首先介紹了發展經濟學這一觀察印度經濟發展的常見理論范式。此處所指的發展經濟學并非廣義上關注社會整體經濟福利增加的發展經濟學,而是狹義上關注傳統農業國家或經濟落后國家如何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發展經濟學。
羅森斯坦·羅丹(左)和阿瑟·劉易斯(右)都是著名經濟學家,發展經濟學先驅人物
二十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是發展經濟學的興起階段。羅森斯坦·羅丹的《東歐與東南歐工業化問題》和阿瑟·劉易斯的《勞動力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展》是該階段的重要著作。后者提出的二元經濟模型被廣泛用于分析理解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其主要探討了在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情況下,農業部門勞動力向工業部門遷徙的過程。除了西方發達國家學者提出的理論外,發展中國家學者也為發展經濟學做出理論貢獻。其中,尤以拉美國家學者提出的“中心-邊緣”結構影響最廣。其認為整個世界經濟是有結構的。少數各部門均實現現代化的勻質國家處于中心地位,而多數同時存在先進工業部門和落后農業部門的非勻質發展中國家處于邊緣位置。正是“中心-邊緣”的不平等交換關系造成了后者的落后。而要改變落后現狀,其對內必須改變生產結構,對外必須改變國際經濟制度和國際經濟秩序。這種較為激進的學說在后來也促成了依附論和世界體系論的產生。這一時期的發展經濟學理論主要采取結構主義思路,致力于將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拆分開來,分解研究各不同部分間的關系。
二十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是發展經濟學的衰落階段。40年代到60年代,發展經濟學界給發展中國家開出的藥方是采取進口替代戰略,即本國生產發達國家生產的資本品,以實現經濟騰飛。然而,這一戰略效果并不理想。以采取該戰略的印度為例,60年代初時,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約為86美元,而90年代初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約為300美元。與之成為鮮明對比的是,采取出口導向戰略的亞洲四小龍在同一時期實現了經濟騰飛。韓國70年代初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約為2000美元,90年代初已飆升至約8800美元。同期,新加坡、中國香港地區的人均GDP從約5000美元飛躍至約16000美元,中國臺灣地區的GDP也從約2400美元上升至約8000美元。亞洲四小龍的異軍突起震驚了整個國際社會。由于未能為發展中國家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議,發展經濟學開始走向沒落。
二十世紀80年代后是發展經濟學的復興階段。傳統上發展經濟學由于主要關注發展中國家,與主要關注西方發達國家的傳統經濟學主張分歧較大。但在這一時期,發展經濟學開始向西方傳統經濟學體系靠近,外界將該過程稱為新古典主義的復興。其主要特征是:第一,開始對經濟計劃得失進行評估,重新強調市場機制的作用;第二,重新強調外貿、外資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提倡外向型發展戰略;第三,糾正對農業的偏見,開始重視農村發展。這樣,西方經濟學界為發展中國家開出的統一藥方就是市場主導、政府放手,走工業化、自由化、私有化路線。發展經濟學最終融入以“華盛頓共識”為核心的西方經濟學之中。
國別研究:印式發展道路探索
發展經濟學的理論范式對觀察印度的經濟發展有重要參考價值,但是只依靠發展經濟學理論范式難以弄清阻礙印度經濟發展的真正原因。經濟學范式一般較為簡潔,存在一個理想化模型,仿佛配齊模型所需要素就可以順利產出模型結果??上КF實生活卻不像模型一樣精準。對于印度這種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國家,只有采取“全面的、歷史的、從實際情況出發的綜合分析方法”,才有可能找到問題的根本所在。因此,了解印度對自身發展道路的探索過程至關重要。
甘地(左)等傳統主義者希望建設村社共和國,而尼赫魯(右)等獨立印度領導人則更希望走大規模工業化道路
在印度民族獨立過程中,對于印度未來的發展存在兩種構想:首先是以甘地為代表的傳統主義者提出的“村社共和國”。他們高度推崇農民和村社組織,希望復興印度傳統的家庭小作坊,向往建立以鄉村手工業為基礎的鄉村田園式共和國,以集體所有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來建設印度“社會主義”。甘地及傳統主義者比較排斥大規模工業化發展,認為大規模工業化會帶來嚴重的經濟后果和道德后果。當時的印度仍處于資本缺乏而勞動力密集的狀態,如果推廣大規模工業化,那么機器勢必取代工人造成大規模失業。工業化還被甘地視作不平等的來源,他認為機器生產這種西式的追求享樂和效率的生產方式不適合印度社會。如果印度也走上大規模工業化的道路,將如帝國主義國家一樣去征戰海外市場或殖民其他國家,這是甘地的道德主義立場所不能接受的。這種思想在如今看來或許非常獨特,但實際上在當時并不罕見,比如坦桑尼亞時任總統尼雷爾(Nyerere)提出的烏賈馬(Ujamma)村運動,也主張通過發展村社經濟來建設國家經濟。類似主張均屬于農業平民主義,其特點正是常將農村生活中的社會傳統理想化,想在大規模的資本主義和官僚社會主義兩極間走一條溫和的中間道路。
除了甘地等傳統主義者的構想外,尼赫魯等獨立印度領導人提出了另一種構想,即大規模工業化。他們認為工業化不僅是維護新生的印度國家民族獨立、實現國防自主的有效手段,而且可以擺脫印度在整個國際經濟體系中的相對弱勢地位,還可以推動印度人民擺脫貧窮、提高民眾福利、爭取國家進步與繁榮。這也是印度建國后實際采用的構想。印度的一五計劃主要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復蘇,而從二五計劃開始,尼赫魯政府就已經集中全國資源投入到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化建設之中。鋼鐵業年產力達百萬噸的杜加普爾(Durgapur)、比萊(Bhilai)、魯爾克拉(Rourkela)等鋼鐵廠、印度重型電器公司、印度重型機械公司等多個較大規模的公營工業企業都在尼赫魯政府的規劃下得到發展。這一階段印度走的是典型的發展經濟學進口替代路線,希望限制西方世界發達國家的資本品輸出,通過自己制造這些資本品來實現國家重工業的興起,進而帶動國家經濟騰飛。這一路線的基本邏輯是通過暫時凍結消費品工業增長,將資本劃撥到生產資料工業,讓資本品工業先增長,為消費品工業提供生產原料和增長動力,進而促進消費品工業實現大規模機械化生產。但在印度的實踐中,將消費品工業留給了以家庭小作坊為代表的小型手工業部門,希望借此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
印度鋼鐵業在尼赫魯政府時期快速發展,杜加普爾鋼鐵廠便是這期間上馬的大型項目之一
除了將國家資源向重工業傾斜外,尼赫魯政府對經濟進行的另一大改造在于改革土地制度,包括廢除印度傳統柴明達爾中間人地主制、限定個人持有土地的最高額度、改善租佃立法,提高佃農經濟地位。但印度的土地改革與東亞其他國家相比,是非常不徹底的,并沒有改變農村土地持有的狀況。這與印度政治運轉過程是有關系的。印度憲法規定,農業立法權掌握在各邦手中。即使中央政府希望推動土地改革,政策的執行也需要經過邦一級的立法。以廢除柴明達爾制為例,尼赫魯政府采取的是贖買政策,即通過規定的價格從柴明達爾土地中間人手中將土地購買回來,然后賣給無地農民。而具體的贖買價格是需要邦政府來規定并執行的。再比如限定個人持有土地最高額,多數邦都沒有徹底執行中央政府的改革思路。晚年尼赫魯自己對于土地改革也是十分沮喪。
隨后的英迪拉·甘地時期進一步收緊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手段主要有二:一是限制壟斷資本和外國投資。具體包括1969年通過的《壟斷及限制交易行為法》、提高對外資股權和技術要求的《外匯管理法》等。法案不僅限制外資參與的合營企業中,外資持股比重不得超過40%,而且強制要求企業培養印度本土技術人員。在嚴苛的規定下,當時以IBM和可口可樂為代表的外資企業相繼退出印度。二是進一步國有化。隨著1969年通過《銀行國有化法》,印度14家最大的私營銀行被收歸國有。保險業、糧食批發貿易、進出口等活動也均受到國家統一控制。英迪拉·甘地時期存在著嚴格的許可證審批制度,只有獲得許可的企業才能從事相關領域的經濟活動。這種激進的經濟政策與當時英迪拉·甘地政府面臨的政治現實密切相關。在傳記中,英迪拉表示“1967年挫折之后,認真的思考導致我得出結論:實行一個進步的、激進的綱領對振興國大黨,重新獲取人民的信任,是至關重要的。我采取了主動的態度?!睘榱粟A得民眾的支持,英迪拉打出“消除貧困”的口號。大規模國有化和嚴苛的經濟管制正是其嘗試實現目標的路徑。
紐約時報對拉吉夫·甘地第一次全國廣播講話的報道
但加強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未能如愿消除印度的貧困。傳統的進口替代式工業路線更讓印度長期存在貿易赤字。年僅3%左右的經濟增長率,讓印度的經濟發展被戲稱為“大象速度”。國際上,亞洲四小龍的崛起也敦促著印度新任領導人盡快調整印度的工業路線。于是,拉吉夫·甘地在1984年第一次全國廣播講話中表示公營部門已經蔓延到太多它不應該進入的領域,“我們要準備引導公營部門來承擔私營部門不能承擔的工作,但我們也將向私營部門開放更多領域,使其發展壯大,從而使經濟更自由的發展?!崩颉じ实厣吓_后,印度經濟開始進行自由化改革,這符合整個國際環境中新自由主義經濟主張的蔓延趨勢。
到20世紀90年代拉奧政府時期,印度經濟向自由化、市場化、私有化、全球化的“華盛頓共識”道路改革的更加明顯。當時印度正面臨著深重的經濟危機,其外匯儲備僅能滿足國家兩周的進口所需。經濟危機倒逼了改革進程。為了應對這一危機,拉奧政府首先決定維穩,先保持住國民經濟的穩定。一是通過盧比貶值,促進出口減少進口,以緩解外匯儲備枯竭現狀。二是開源節流,通過擴大稅基、簡化稅制、出售公營企業股權等手段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同時削減農業補貼、燃料補貼、糧食補貼等印度政府對平民的傳統補貼以減少政府財政支出。通過采用緊縮性的經濟手段,穩定住國民經濟后,拉奧政府正式開始推動大規模經濟體制改革。在貿易領域,取消進出口許可證,簡化對外貿易程序,大幅度降低商品進口關稅,以推動印度貿易自由化。在工業領域,取消工業許可證,放松外資進場限制。在金融領域,推動利率自由化,處理不良資產。
近年來印度總理莫迪的經濟改革思路引起多方關注
莫迪時期的經濟改革基本延續了拉奧時期的改革路線。在宏觀經濟領域,進一步推動新自由主義改革。具體手段包括改革征地、稅制、勞工制度、擴大外資準入范圍,改善國內投資環境、擴大財政投資支出,以基建拉動增長等。不謙虛地說,莫迪走的是模仿中國經濟工業化的道路,即通過對大規?;üこ痰闹С鰜韼咏洕l展。莫迪政府整體思想意識形態親商親資本。在2019年獨立日講話中,其表示“印度過去輕視物質財富及其創造者的觀念是錯誤的”,“財富創造者是印度的重要資產,印度上下需要給予這些人以更多認可鼓勵和榮譽,而非質疑他們”。莫迪政府所奉行的經濟增長路徑是工業化。其經濟改革的核心部分就是“印度制造”,希望通過大規模引入外資、推出系列產業政策、擴大財政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通過高進口關稅保護內需、推動國內企業出口等手段,將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業中心。除了這一總體思路外,印度國內也存在本土性發展道路的探索。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喀拉拉模式,將社會發展置于優先位置,在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充分運用財政資源,保障民眾基礎醫療和免費教育等基本權利,以人的發展帶動社會經濟的增長。不過這些本土性發展道路僅僅局限于個別邦,印度整體規劃經濟發展的思路還是通過大規模自由主義措施和國家主導的工業化進程來補足短板,進而實現經濟騰飛和大國崛起。
案例分析:個人研究心得體會
寧勝男以個人研究“阻礙印度工業化的原因”為例,指出進行研究必須具有問題意識。印度本身是充滿悖論的國家,存在無窮無盡的問題和五花八門的解釋。在從事研究前,需要先找到那些表面看似矛盾的問題,因為只有找到了問題Y,才能定位它并解釋它。解釋過程中除了羅列可能的解釋變量X外,還要注意衡量不同X的影響權重,說明真正的作用機制,切忌泛泛而談。從事學術研究時還要避免線性思維和錘子思維。所謂線性思維,即存在一就存在二,存在二就存在三,以此類推無窮盡也。但現實發展過程往往不是線性的,這樣解釋現象是幼稚且無法實現的。所謂錘子思維,是指不能眼光太過局限,手中有一把理論的錘子,就看任何現象都像釘子。比如認為中印兩國貿易互補性強就應該開展經貿合作。這在經濟學上確實有一定道理,但完全沒有考慮到印度的政治生態。在這種思維下得出的結論,往往也是片面且不符合現實的。
以寧勝男的研究為例,她自2016年以來開始關注印度的經濟發展進程和其對經濟發展道路的探索。那時,印度工業化這一問題已經受到眾多學者關注。對此,西方學者普遍根據西方經濟學邏輯進行解釋,認為印度工業化之所以未能實現,是因為其市場還不夠自由、投資環境不夠穩定、勞動力素質有待提高。但上述解釋僅局限于經濟學視角,存在局限性。在與中日韓等東亞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比較后,寧勝男發現這些國際上普遍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工業化的國家,在相對落后的階段都進行了大規模、徹底性的土地制度改革。以中國為例,土地改革后,農民生產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農業生產率得到提高,農民收入有所上升。這不僅為建立農業社會市場提供需求,而且由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更多農村勞動力被釋放出來,催生了鄉鎮企業這些初級工業化產物。因此,土地改革為工業生產建立有序運轉的大規模國內市場,也為在傳統社會中開啟工業化提供前提條件。但是印度的初始土地改革并不徹底,缺乏引致工業化的有效市場。印度的土地分配格局不均衡,在2015-2016年間,占印度農戶比例68.5%的占有土地規模小于一公頃的邊際農和佃農所占土地面積比例僅為24%。而占印度農戶比例4.4%的占有土地面積四公頃及以上的大農戶和中農戶所占土地面積比例仍為29.3%。這與20世紀70年代印度農村社會的構成情況依舊類似。農村地區三分之二的人口缺乏生產動力,自然也無法啟動大規模的國內市場,缺少開啟工業化的前提條件。
印度第一臺本土計算機的誕生
此外,印度政治決策模式還導致其錯失工業化機遇。20世紀80年代,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西方國家有意將其產業向外轉移,但印度并未能抓住時機。當時在任的拉吉夫·甘地為印度規劃的路線是走計算機革命的道路,先提高服務業效率再滴漏回農業和工業,即通過采用計算機革命提高工農業的生產效率,進而將印度經濟從落后狀態下解放出來。這一思路與東亞經濟體先發展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再發展第三產業的順勢上行思路完全不同。這一決策的產生與印度政治決策模式密不可分,印度傳統上采用的是政府主導、精英掌控、小團體決策的自上而下決策模式。政府做出決策前,往往缺少對行業內部或底層人民實際情況的細致調研。這就導致政策很可能陷入高層的一廂情愿之中。為了補救錯失的工業化機遇,莫迪政府正嘗試通過結合國內中產階級市場和國際市場,為國內制造業發展提供市場。一方面采用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保護國內市場,一方面試圖在當下并不景氣的世界經濟條件下搶占國際市場,以引導國內工業化,另一方面推動本國企業從事出口制造業,并為其提供一定政府金融支持。這一發展思路與東亞經濟體工業化思路非常相似,但目前還未能看出其成功的前景。
當地時間2012年7月31日,新德里停電期間,印度乘客在火車站等待火車。
再將視野擴展開來,印度還比較缺乏國家能力。在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中,國家行政系統和官僚系統執行發展戰略面臨諸多掣肘與挑戰。以2012年印度大停電為例,當時電力部門曾提前向總理辦公室預警。但北方邦新執政的社會黨為履行競選承諾,給予了選民原價甚至無償的供電承諾??偫磙k公室接收預警后,并未與社會黨進行交涉或協商,最終導致了印度電力系統的崩潰。印度的央地關系中也缺乏對地方政府執行聯邦政府決策的激勵機制。邦政府為了贏得選舉往往只關注本邦選民的福祉,而對整體國家經濟戰略的實施無動于衷。為了迎合更多選民,印度聯邦政府也難以施行長期的、大規模的、有持續性的經濟戰略。這也是印度難以實現工業化的原因。
2024年2月,北印度多地農會再次組織大規模罷工游行,抗議政府現有法案,要求規定農產品最低價格,在農業領域持續不斷的沖突也側面展示出印度國家能力仍存在不足。
評議與討論
在討論環節,張忞煜、陳金英相繼發言評論。張忞煜指出現實生活會自然地驅動學科交叉,研究者在錘煉個人專業學科能力的同時,也需要認識到單一學科路徑的局限性。接著,他就20世紀50年代前后,左翼意識形態對從事印度經濟研究的學者影響如何進行提問。寧勝男肯定了張忞煜的觀點。當時的發展經濟學學者正是受蘇聯計劃經濟模式鼓勵,為發展中國家提出相應的進口替代型路線。受當時時代環境的影響,在反帝反殖剛結束背景下,當時的發展經濟學者確實相對于后期新古典主義復興后的經濟學者更多受到左翼意識形態影響。張忞煜還就經濟學與其他學科交叉的可能方式進行提問。此前從事發展研究的諸多學者更像全科醫生,不僅關注經濟問題,同時關注政治、社會等問題,他們中的多數還長期在印度從事田野調查。如今重新討論學科交叉路徑的研究,又是否能從他們身上獲得啟發。寧勝男認為,經濟學曾經歷過一段過分重視技術手段的時期,但現在的經濟學也開始向整體性的區域國別學發展。
陳金英則從國家能力的定義出發,就從經濟學角度應該如何觀察分析印度工業化中體現出的“國家能力”進行提問。寧勝男認為經濟學中對國家能力的關注有很多,其中較為強調的財政資源的分配問題,比如其能否按照政府規劃路徑分配財政資源。以印度的農業改革為例,政府缺乏對法案的控制力。印度的政策實施十分倉促突然。在數十年未能對農業問題進行系統公開討論后,莫迪政府突然決定修改法案,并最終引起大規??棺h和示威游行。但是單純從經濟學出發,目前可能缺少量化國家能力的具體指標。其余與會同學還就莫迪保護國內市場和引入外資的政策矛盾性、錯過全球化風口后印度迎來下一個風口的可能性、中國對印度現代化的態度等進行了提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