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普|高血脂是胖子專屬?控制血脂有“十一大誤區”
高血脂只有胖人才會得?錯。
魚油可以用來降血脂?不全對。
甘油三酯高危害最大?并不是。
高血脂作為“三高”之一,公眾對其的了解程度遠遠不夠。心血管疾病關鍵在于預防和疾病的管理,重要性“無論怎么都不為過”,血膽固醇每升高1%,冠心病事件發生的危險性升高2%。由于城鎮化和老齡化等因素,中國居民的生活方式明顯變化,1989年時,中國男性居民食用膽固醇僅為100mg/d,至2009年時已逼近300mg/d;在1978年至1992年的15年間,中國居民紅肉、雞蛋和牛奶的消耗量增加了6倍。同期,體力活動也明顯下降,10年間,中國男性總體力活動量減少了27.8%,女性減少36.9%。這些因素的變化,加速了中國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流行,也推高了中國心血管病的發病率。
中國公眾對高血脂的認識存在以下十一大誤區:
誤區一:高血脂的人有癥狀
在通常情況下,很多在我門診就診的病人中,大多是因為頭暈而要求檢驗血脂,認為頭暈這一癥狀可能與高血脂有關。其實,高血脂的人沒有明顯癥狀和異常體征。診斷高血脂主要通過血液生化檢驗。僅少數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患者可見到皮膚黃色素瘤在眼部皮膚和耳旁皮膚。
誤區二:甘油三酯高危害最大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最密切,危害最大。臨床上常用血脂檢查指標有4項,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這4種指標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最為重要,因為它可以滲入動脈血管壁中,開啟動脈粥樣硬化過程,進而引發心腦等重要器官多種血管疾病,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稱“壞”膽固醇。而病人常常關心自己的甘油三酯,而忽略了化驗單上沒有箭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誤區三:血脂有點高,沒有什么關系
高血脂與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腦卒中都關系密切。近年來,缺血性卒中和外周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統稱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膽固醇升高,尤其壞膽固醇升高與ASCVD關系最密切。全球進行了許多有關降低膽固醇防治冠心病的研究,結果明確表明,膽固醇降低1%,冠心病事件發生的危險性可降低2%。往往大家的體檢報告上顯示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但是由于沒有任何癥狀而不采取任何措施。
誤區四:不了解食品中的成分
7年前美國營養新指南基于缺乏證據,取消了每日攝入300mg的上限。一時間出現了許多混淆信息,如“膽固醇升高無害有益;放開吃肉活的長,吃主食的壽命短等”。美國指南取消300mg上限不無道理,否則一個蛋黃的膽固醇含量就大約300mg,但并非說可以放開吃食物中膽固醇來源的飽和脂肪酸。并且據此散布動脈粥樣硬化起源的膽固醇學說過時了,甚至有的放過支架,做過搭橋,有過心肌梗死的患者把降膽固醇的他汀類藥物也停了。原美國心臟病學學會主席在學術年會開幕后的次日凌晨發生小面積下壁心肌梗死,及時做了支架。但他平時飲食十分注意,也堅持用他汀,因此這個情節被誤傳為膽固醇無害,降膽固醇無效無益無必要。實際這位患者有顯著的冠心病家族遺傳背景,其前兩代(祖父和父親)均在50歲前患過心肌梗死,他才意識到控制膽固醇的必要。加上近來關于他汀加速衰老的“紅色警報”,他汀會引起腦出血,膽固醇降得太低會致癌等等“說法”,一些需用他汀的患者也不敢堅持用藥了。
誤區五:高血脂只有胖人才會得
實際上,高血脂并不是“胖子”的專利,很多體形苗條的人也會得。膳食中的脂質對體內脂蛋白水平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在攝入大量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的人群中,其血膽固醇水平比攝入量較低者高出10%~25%。
誤區六:血脂高,才需服降脂藥物
有些人即使血化驗單上顯示血脂不高,也需要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物,比如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卒中)或糖尿病的患者。這些患者的壞膽固醇需降至比化驗單上標識的參考范圍低很多。
誤區七:血脂正常了,就不需要服藥了
一般說來,如果患者的膽固醇水平是靠藥物改善而其他方面(例如,飲食、運動和吸煙習慣等)沒有改變,在停用藥物后不久,患者的血脂數值會很快回到以前水平。對這些患者,藥物僅是簡單控制問題,而不是治愈高血脂。
生活方式改變對所有脂質參數有很好效果,降低LDL-C(壞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HDL(好膽固醇)。如果這些數值達到醫生認為的目標值,此時要根據患者總體健康、年齡和其它危險因素,特別是一般生活方式和飲食來全面考慮——調脂藥物是否需要調整。大家千萬不能私自停藥。
在一些一級預防的患者,如能認真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并獲得實效,包括體重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正常了,有可能不再需持續服用降脂藥物。但二級預防(已患有冠心病、卒中或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防疾病復發或加重,大多應堅持服中小劑量他汀,把壞膽固醇降至1.8mmol/L以下。當然,很重要的是這些患者應同時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
誤區八:魚油可以用來降血脂
魚油可適度降甘油三酯,沒有降膽固醇的作用,也沒有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的證據。研究發現,他汀類藥物是抑制膽固醇合成最有循證醫學證據的藥物,能夠阻斷膽固醇合成,顯著降低冠心病或卒中的風險。
誤區九:他汀類藥物最大的不良反應是肝臟損傷
他汀類藥物可安全用于絕大多數患者。他汀類藥物所致副作用明顯與劑量相關。曾有研究者應用高強度最大劑量他汀,或對急性心肌梗死及支架術后患者突擊使用高強度最大劑量他汀,但這不適用中國患者,一無必要,二不安全。他汀類藥物很少導致肝臟疾病。在部分患者中,他汀可導致轉氨酶水平一過性輕度增高,這并非肝毒性表現,一般停藥后就可恢復。中小劑量他汀對絕大多數患者安全,不傷肝,有益于慢性腎病患者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有益無害(不傷腎)。應注意的是,罕見情況下,他汀可致肌肉組織損傷,其特征為肌肉疼痛,無力和肌酸肌酶升高。當服用他汀類藥物后出現肌肉酸痛時,需高度警惕,立即到醫院檢測肌酸激酶。
保證健康血管的最佳方式是充分落實非醫療干預,全面落實五大處方——藥物、運動、營養、心理睡眠、戒煙限酒。
誤區十:只要應用過降膽固醇藥物就會“戒不掉”
很大一部分人認為,一旦長期甚至終身應用了降膽固醇藥物,豈不是“成癮”了嗎? 用藥需考慮風險-獲益比,如果長期應用降膽固醇藥物的獲益大于風險,那何樂而不為呢?試想,堅持用藥,換來的是幾十年的健康生活,豈不是很劃算。如果怕“戒不掉”,就拒絕吃藥,萬一發生了腦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即使性命沒有受到威脅,但是需要帶病度過后半生,這也是不可取的。
教授胡大一提到,在達到理想的脂質水平前患者要牢記:他汀類藥物在目前最安全藥物之列,只要血脂未到達健康水平,患者就應堅持服藥。如果患者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即使生活方式健康,也需服藥。畢竟,健康無小事。
誤區十一:只要每天運動就無需應用降血脂藥物
一位我的門診病人才30多歲,因為血壓和血脂高找我就診。他收縮壓(高壓)還可以,基本上在135 mmHg左右,主要是舒張壓(低壓)高,一般在105 mmHg左右。
詳細交談后得知他比較喜歡運動,幾乎每天都要快走半小時,每周還會慢跑兩三次,每周還有三次高強度羽毛球運動。他帶著疑惑,問我:“都說運動可以降壓降脂,我經常鍛煉為什么血壓血脂仍然高?”
有他這種疑問的人很多。
我給他的答復是:“如果不堅持運動,你的血壓和血脂會更高”。
近幾年,雖然他一直堅持運動,但是他體形仍然比較胖,給他計算了體重指數為26(正常19-24),這說明兩方面問題:一是他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仍然不夠,還應該更多消耗一些熱量;二是他飲食控制的不好,吃的比較多。他食量較大,并且吃的飯菜“油水”較大,所以他每天的熱量出入并未達到負平衡,體重就不能減輕,血壓血脂也很難明顯下降。
即便他保持現在運動量不變,只要他每頓飯少吃一些高熱量飲食,體重也會有所降低,血壓血脂也會更好。
對于血壓血糖血脂輕度升高的人,通過控制飲食和增加運動、減輕體重,這些異常的指標是可能恢復正常的。如果血壓血脂血糖明顯升高,單純通過上述措施往往不能使這些指標得到滿意控制,所以很多人仍然需要用藥治療,但是跟不運動的人相比,他用的藥物種類會更少、藥物劑量會更小,所以運動鍛煉仍然是有益的。
今年賈玲減肥的新聞很火爆,這個故事很勵志。她體重顯著下降,整個人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但她不僅僅減掉了脂肪(肥肉),也增加了肌肉(瘦肉),這才是正確的減肥模式。僅僅靠餓肚子減掉的只是脂肪,卻不能增肌,這對身體的益處大打折扣。雖然我不了解她的健康參數,但我堅信她減肥后,血壓血脂血糖和尿酸等參數都會更好。
總而言之,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達到自己應該達到的標準才是硬道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