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戲精”觀復貓鉆進古畫說文化之《簪花仕女圖》
2018-11-19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高髻簪花、暈淡眉目、露胸披紗、豐頤厚體”這種貴氣逼人、華麗隆重的打扮是流行于大唐盛世時的時髦,唐代畫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最是表現(xiàn)唐風女子的雍容華貴。
《簪花仕女圖》唐代 周昉
遼寧省博物館藏
上古時期,“簪”被稱作“笄”(jī)。用于男子帶冠之時,固冠之用,以免滑墜。從周代開始,古代女子滿15歲后需結發(fā),用笄貫之,所以稱女子滿15歲為“及笄”,同時也表示已到了結婚的年齡。
“笄”,古人用來插定發(fā)髻、或連冠于發(fā)的一種長針,后來專指婦女插髻的首飾。杜甫《春望》:“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在我國古代男女都戴簪。男的用簪,主要系冠使之不墮。觀復博物館所藏的這支銀簪,簪頭為雙片,仕女帶上它走起路來雙片微顫有聲,充滿趣味。銀鎏金鏤空交結花卉紋雙片發(fā)簪 唐代
觀復博物館藏
壘絲燒藍嵌紅寶石蝶戀花金步搖 清代
觀復博物館藏
銅嵌金獸鳥紋菱花形鏡 唐代
觀復博物館藏
拂菻[lǐn]國古代稱大秦,即東羅馬帝國。拂菻犬是一只“攪局”成名的狗。某日,唐明皇與親王下棋,已成輸局,楊貴妃見狀,放出懷中“康國猧子”,以攪亂棋局,終于避免尷尬,這一舉動令唐明皇龍顏大悅,這便是著名的“康猧亂局”典故,其情節(jié)載于晚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可見在唐明皇時期,拂狗便已是宮廷寵物。除了犬,畫面上還有鸚鵡和鶴,均是當時宮廷中流行的寵物。
玉鸚鵡 唐代
觀復博物館
楊玉環(huán)生前在野外流浪多年,后被收養(yǎng)進入觀復貓大家庭,在大家的細心照顧下度過一段溫暖有愛的幸福生活,后患急性胰腺炎,雖大家竭盡搶救,但終因醫(yī)治無效,回去了喵星。
以此作念。
觀復貓:楊玉環(huán)(已故)
插畫:觀復檀仁
攝影:觀復二白
文章:觀復江離
觀復文物攝影:觀復胡胡
觀復博物館(北京館)參觀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
上海觀復博物館參觀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陸家嘴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37層
更多觀復博物館的故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觀復博物館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