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春節檔的冷思考
2024年2月12日,太原,農歷正月初三,民眾走進電影院觀看春節檔電影。中新社記者張云/視覺中國 圖
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春節檔已經落下帷幕。8天假期,全國電影票房為80.16億元,觀影人次為1.63億,均創造了同檔期新的紀錄。這是一份漂亮的成績單,中國電影市場的潛力與活力一目了然。
但驕人成績的背后,《我們一起搖太陽》《紅毯先生》等電影接連撤檔,8部春節檔電影竟有半數黯然退場,由此引出的思考或許也不僅于此。
整個春節檔期間,場外的話題就一直沒有停歇過。從賈玲一年減肥100斤究竟是不是炒作,到薛之謙攝屏行為究竟合不合法文不文明,再到演員王驍路演時被觀眾轟下臺,各類話題輪番沖上熱搜榜,好不熱鬧。
我們無法分辨哪些事件是片方有意的市場營銷,哪些又是純粹的偶然事件,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互聯網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每一部電影都在場外使出渾身解數,千方百計吸引公眾的注意力。
這絕不僅是今年春節檔才有的現象。回顧剛剛過去的一年,《消失的她》密集加入能夠點燃大眾情緒的標簽,如“拒絕戀愛腦”“異國畸形秀”“遠離渣男”“女性互助”等;《孤注一擲》在社交媒體上發起“月薪15萬的境外工作你去嗎”等話題;《封神第一部》發布“新人演藝訓練營”紀錄片,把“商務殷語”送上熱搜榜;《八角籠中》上映前兩周開始大規模超前點映,進行口碑營銷,結果引發輿論場的爭議。
平心而論,注重營銷、造勢本無可厚非,電影終究不可能不講經濟效益。但另一方面,當創作者把過多的精力放置在場外,勢必會影響電影本身的質量和水準——他或她不能不考慮,哪些情節能夠獲得觀眾的情緒價值,哪些橋段能夠引發話題爆發性的傳播,哪些演員才能自帶更多粉絲和流量……
萬能公式“娛樂性+話題性”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市場失去了多元化的產品,觀眾也失去了更多的選擇。當然,這是一種雙向的運動——市場挑選最可能賺錢的產品,消費者只選擇最符合潮流的產品。不過,也要看到其對大眾趣味的“馴化”已經起到了作用。
在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更適合碎片化閱讀、欣賞的產品層出不窮,隨著它們的發展壯大,電影行業或將面臨更大的挑戰。事實上,就在這個春節期間,一些網絡微短劇同樣收獲了不俗的流量和熱度。和短視頻、微短劇相比,電影藝術的優勢到底在哪里?如何以藝術性、思想性彰顯大銀幕的魅力,這些問題卻不能不讓人深思。
撤檔的兩部影片雖然都聲稱會在撤檔后擇機再次與觀眾見面,但它們的前景并不讓人看好。
許多人都有疑問:明明知道風格和春節檔的基調并不算契合,這兩部電影為什么還要硬著頭皮擠進來?其實原因也不難理解,無非是為了在熱門檔期里分一杯羹,其中不無“賭一把”的心理。這或許也能描繪出當下電影市場一種值得關注和擔憂的現象——熱門檔期的電影往往能賺得盆滿缽滿,而非熱門檔期里的影院時常會出現門可羅雀的景象。
電影市場的“檔期依賴癥”,當然不僅限于春節檔。對此業內一直有呼吁:能不能把資源平均分配在各個時期,為觀眾提供更豐富的選擇?然而,問題并不那么簡單。
為什么只有熱門檔期才會有觀影熱潮的出現?因為在日常生活中觀眾購票進入影院的意愿并不高。為什么大家的熱情降低了?因為真正值得人們主動掏錢買票的作品不夠多。為什么這樣的作品變得稀缺了?因為很多創作者正在盤算怎么吸引流量和熱度成為爆款。
如何破解這個難題?其實方法也并不復雜,那就是拿出形式新穎、質量過硬、思想深刻的作品來。這里倒可以舉兩部電視劇的例子:《漫長的季節》和《繁花》都沒有在與觀眾見面前進行過多的宣傳和炒作,在播放過程中也沒有什么“場外因素”的加持,但它們同樣在口碑和收視率上獲得了雙豐收。
我們有理由為春節檔電影的票房成績感到欣喜,也不應忽視其中的問題。無論如何,一個健康的電影市場不能不講票房,但也不能只有票房。因此,應該用協同共創的生態思維替代利益割據的競爭思維,用電影市場的大盤增長替代熱門檔期內的爆發式繁榮,用心無旁騖、全情投入的創作態度替代揣測大眾趣味的投機心理,唯有如此,才能實現電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