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近百米深坑中建五星級酒店,首個難題是如何搭一部升降電梯
飛流瀑布,水景客房,空中花園……歷經十二年的建設后,上海佘山深坑酒店終于揭開神秘面紗。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建在廢石坑里的五星級酒店,一反向天空發展的建筑理念,往地表以下開拓建筑空間。
為了在周長千米、深88米的深坑中將近乎“瘋狂”的設計變為現實,建設者們歷經了漫長等待,跨越重重障礙。
“普通項目的正常操作放在深坑酒店就是特殊操作。” 回憶建設過程,項目施工方中建八局總承包公司董事長兼深坑酒店項目總指揮沈健說。
深坑酒店外景照。在深坑搭升降電梯
如何把工人大量運往作業面,是施工團隊遇到的第一個問題。
高峰建設期需要500名工人同時作業,但直達深坑底部的僅一條窄道,特殊的地理構造,也給搭建升降電梯帶來難度。
“普通的升降電梯無法附著在陡峭的絕壁上面,也就是說,向外傾斜的巖壁無法為升降電梯提供附著依托。”項目經理葛乃劍說。
這時,團隊注意到了建筑工地上隨處可見的塔吊,意圖將高聳的塔身用作垂直電梯的立柱。這是一個大膽但有風險的創意,如有不慎,高塔將因受力不均傾覆。
為此,項目團隊把80多米的塔身安放在牢固的基座上,同時用上下四道拉桿與巖壁相連,為“無依無靠”的電梯立柱作了穩固措施。如此,塔身上附著的四座電梯轎廂一次可搭乘32人上下往返。
深坑酒店外景照。讓混凝土“一溜到底”
隨著垂直電梯的投入使用,人員與物資陸續就位,坑里的建筑開始向上“生長”。隨之而來的是混凝土向坑底運輸的難題。
深坑酒店的建設大約需要7萬多立方米混凝土,如果光靠塔吊運輸,差不多要十年才能完工,而主體建筑的工期卻只有三年。
當時,全世界范圍內混凝土向上輸送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遠距離向下輸送則是首例。
深坑里的飛流瀑布給了項目團隊靈感,可以利用垂直管道讓混凝土從坑頂直接滑到坑底,干脆來個“一溜到底”。但石子的重力加速度在到達坑底時幾乎接近子彈出膛的速度,混凝土完全離析,失去了本身的性能。
項目團隊嘗試將直道改為“之”字形的彎道,速度是降下來了,但轉彎處卻容易堵管。
深坑酒店外景照。中建八局混凝土專家王桂玲帶領團隊經過三個多月的試驗,終于拿出了適合的混凝土配方,確保流暢滑落的同時,還不降低混凝土的粘合性和抗壓性。
重新配比的混凝土從80多米高的坑頂沿“之”字形管道勻速滑落,其強度、硬度完全符合最初的設計要求,而輸送量足以應付澆筑高峰期的使用量。
在深坑酒店的建設中,這套澆筑系統被認為是最大的貢獻。由其形成的核心技術《80米深臨陡峭崖壁建筑物流輸送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經鑒定,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全勢能一溜到底的混凝土緩沖輸送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而在總體上,深坑項目取得了5項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專利,先后榮獲2015年上海建筑施工行業第二屆BIM技術應用大賽一等獎,以及2015年中國建設工程BIM大賽卓越工程一等獎。
深坑酒店外景照。植被完全長成后,整個深坑酒店四壁將“春意盎然”
施工團隊介紹,深坑酒店的建造中,時刻注重綠色施工,讓建筑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項目團隊入駐深坑酒店,已有一批特殊的“原住民”——一群鴿子在崖壁上曾經存放炸藥的倉庫筑巢。
項目團隊變廢為寶,讓鴿子洞變成了“水簾洞”,讓它置身于落差達80米的垂直人造瀑布中端處,可以起到緩沖瀑布水流的重要作用。
“變廢為寶、二次利用”是項目經理葛乃劍經常用到的詞匯。2006年,懸崖爆破后堆積坑底的巖石,葛乃劍想著法子,將它們二次利用做成了混凝土。
項目施工過程中采用的鋼棧道也被二次開發成為了入住旅客的娛樂項目,崖壁上裝上了攀巖裝置,為運動愛好者提供健身場所。
葛乃劍說,深坑酒店南北兩段的崖壁采用了中國建筑首創同時也是世界首創的崖壁垂直綠化,當植被完全長成后,整個深坑酒店四壁將“春意盎然”。他還介紹,經反復檢查建筑設計的強度和抗震性能,深坑酒店確保可抗9級以上地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