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年轉運最快的方式:斷舍離
春節放假,但閱讀永不打烊。
帆書君精選8本好書,承包你的整個春節充電計劃。
今天給大家分享第2本書《減法》。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也是時候給“生活”來場大掃除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送暖入屠蘇。
都說百節年為首,我們期待春節,因為新年新氣象,一整年的壓力、疲憊在新年都可以翻篇、重來。
很多人喜歡趁著新年伊始,寫新計劃、訂新目標,好似填滿一整年的行程表,才不算虛度光陰。
殊不知越是忙碌,生活越是難以喘息。
世間萬事,有加有減才能清凈自在、自得其樂。
如萊迪克洛茨在《減法》中所說:少即是多。
當我們濾掉、去除那些生活中不重要的雜質,便會發現好運已在不遠處招手。
01
斷掉“情緒雜物”,調整內心秩序
回顧已走過的一年,你是不是活得很辛苦:
除了工作上加不完的班,生活中還有理不清的煩心事。
每天強打精神面對壓力叢生的世界,夜晚再帶著無處安放的壞情緒入睡。
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寫到:
“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定會以更丑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情緒淤積不僅給靈魂帶來負擔,還會給身體造成傷害。
知名健身博主@周六野曾分享自己“因情緒患病”經歷。
她和前任交往6年,前任長年累月的感情勒索,讓她持續處于焦慮、抑郁的情緒泥潭中。
最終,她因情緒長時間得不到疏解,確診患有子宮肌瘤。
人的內心都有固定容量,當負面情緒持續累加、淤積,“情緒毒素”便會默默蓄力,在不經意間侵蝕健康。
唯有及時止損,清理“情緒雜物”,遠離消耗能量的人和事,才能讓困頓的人生柳暗花明。
木心先生一生詩書氣自華,卻2度蒙冤入獄,3根手指被殘忍折斷,母親也在彼時去世。
命運的重錘一度讓他痛不欲生、萬念俱灰。
但他沒有任由自己沉溺悲傷,反而努力自救。
憑著寫自省書剩下的一點點廢紙,愣是完成了長達65萬字著作《獄中筆記》。
就像他在《文學回憶錄》寫的那樣:“人從悲傷中落落大方走出來,就是藝術家?!?/p>
面對苦難,悲天蹌地并不能改變既定事實,不如就此放下無能為力的情緒。
心理學家黃仕明曾說:“當心理空間比情緒大時,你就自由了?!?/p>
減法思維,讓我們有能力校正內心磁場、洞察真相,看得更透徹,活得更輕松。
與親人伴侶發生口角,別讓壞情緒遮住你們彼此相愛的心。
遭遇無法彌補的工作錯誤,自責悔恨不如復盤警醒。
面對錯綜復雜的人際難題,解不開就迅速遠離。
當人生不再長吁短嘆,而是有意識斷掉“情緒雜物”,內心才有多余位置盛下快樂。
恰逢春節,修整身體的同時也要注意調整內心,減去多余情緒,龍年方可諸事順意。
02
舍棄“生活廢物”,騰出心靈空間
古人常言:“明窗凈幾,有坐臥之安?!?/p>
一到過年,大掃除就成了必不可缺的春節儀式。
掃塵才能迎新,家靜方可人安。
哈弗商學院曾做過一項調查:
越是居家環境干凈整潔,人們生活越幸福越成功。
相反,生活在凌亂的環境中,人往往過得不幸福。
日本極簡主義發起人佐佐木,曾過著“不拘小節”的人生。
35歲,0存款,常年蝸居在雜亂無章的小房間中。
每天下班回家衣服隨處一丟,坐在滿是咖啡污漬的書桌前喝酒、吃零食。
因為囤積東西太多,什么都不舍得扔,導致他在家“寸步難行”,做事效率極低。
女朋友也因無法忍受他的雜亂、邋遢,與之分手。
佐佐木至此意識到,不懂得斷舍離,不僅造成居住空間“堵塞”,也讓自己的人生停滯不前。
于是他下定決心改變,從舍棄“生活廢物”開始。
他扔掉家里90%的東西,整整一年沒有買新衣服。
最終,他從頹廢懶惰的窮編輯,搖身變成日本極簡生活的標志人物。
佐佐木不僅減去空間內的囤積之物,也重塑了自己的人生理念。
現實生活中,各種商家直播、折扣販賣手段不斷,人們不自覺間便被迷了雙眼,瘋狂下單、囤積物品。
東西越堆越多,空間越來越閉塞,最后不得不花大量時間收拾。
而當精力被雜物所困,就會無暇顧及生活其他美好所在。
曾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小和尚夜晚點火燒水,生火到一半時發現柴不夠燒那么多水,便想摸黑上山砍柴。
禪師看到后反問:“半壺水足夠,為什么不把水倒掉一些呢?”
我們對于物品的執念,就好像那舍不得放下的“半壺水”。
但人的精力總歸有限,不如“倒掉一些水”,去投入到真正值得的事情上。
正如佐佐木所說:“減少物品只是一種手段,通過減少這些生活中無益的事情,騰出時間精力來留給更有價值的事情,才是極簡主義的核心。”
扔掉那些攢了幾箱的塑料袋、過期藥品、沖動下單的各種神器。
捐贈常年不穿的衣物、不太合腳的鞋子。
更換令人不愉快的物件,比如每次炒菜都糊底的鐵鍋、總是失靈的浴室噴頭。
有舍才有得,放下方見自在。
越是去掉生活中無用的東西,越是能清楚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心在乎的。
當我們的居住空間不再是“只進不出”,生活才會擁有流動感。
03
暫離“工作頻道”,感受留白魅力
過年與老友相聚,談及工作他自嘲:“整整一年,工作忙到連一次短途旅行都沒有?!?/p>
不知何時,我們的生活被堆積如山的工作填滿,時時刻刻緊繃神經,深怕自己被“后浪”們拍在沙灘上。
然而事實上,不停向前狂奔趕路的我們,工作沒見大起色,狀態反倒越來越差。
朋友小柯曾是一個為工作拼盡全力的人。
經常為項目加班到早上四五點,頂著黑眼圈、啞著嗓子給客戶講方案。
哪怕剛做完闌尾手術,躺在病床上,也堅持跟進各種工作細節。
但對工作過度的投入、細節把控的吹毛求疵,讓她愈發焦慮,成績不升反降,年底升職名單也沒有自己。
接二連三的“重創”,讓小A不得不停下腳步,嘗試審視自己,尋求改變。
她不再盲目“努力”,而是刪減細節,聚焦核心,抓大放小。
經過一段時間持續“減負”,她重新掌握了工作節奏,事業蒸蒸日上。
曾幾何時,生活的快節奏讓人們有了“不進則退”的壓迫感。
于是人們習慣用加法尋求慰藉,固執認為“努力”便會成功。
殊不知,靠不停疊加待辦事項,不能使事情富有成效,反而工作越做越亂、生活質量越來越低。
唯有化繁就簡,才能快速抓住工作核心,逐一攻破難題。
面對突如其來的工作信息轟炸,先別慌,試試萊迪克洛茨的“減法清單”。
1.刪減細節,洞察目標
無論是接手新項目,還是更換新崗位,想要快速上手就要抓住本質。
多問問自己,任務是什么?為什么要做這件事?這么做能達到什么效果?
通過不斷提問,找到最關鍵所在,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減少待辦,集中精力
有時不是工作太忙碌,而是我們陷入瞎忙怪圈中。
與其羅列幾十條工作項目,不如只寫3件緊急且重要的待辦項,一次只做一件事。
3.減掉“拼命”,適當留白
沒有生活的人,工作動作也會因焦慮變形。
感到疲憊就暫離“工作頻道”,好好看場電影,和朋友吃個晚餐,又或者單純發呆放空自己。
城市生活永遠忙碌,要允許自己暫時停下,不做誰的員工、不做誰的乙方,只是單純做會兒自己。
當我們感受到慢調生活的溫柔,才能輕裝上陣,微笑投入余生的奮斗旅程。
原標題:《新年轉運最快的方式:斷舍離》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