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帶“眾·人”再次回到事實中的愛之影像
“Bonjour”
第六屆IDF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于2023年11月26日晚,在美院象山圓滿閉幕了。大會評審委員會對入圍“西湖榮譽”評優單元的15部紀錄片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評優工作,最終評審出“IDF優秀紀錄短片”《鄰居阿布迪》;“IDF優秀華語紀錄片”《廢物故事》;“IDF評審委員會特別推薦”《陽臺電影》;“IDF優秀紀錄片”獲獎作品《孤獨地貌》。
今年IDF的年度主題是“眾·人”,它的意思是“擇群從眾,斯人獨行”,它意味著三人成眾這一視覺構成所展開的平等視點;IDF這一主題所彰顯的是紀錄片的差異性,一個人通過·(停頓的符號)來看待被攝、觀眾、鏡頭等各方意識的兼融,讓溝通能夠達成和存在,所以自然地生發出一個交互的場域,眾人既能在活動此間取得溝通,也能獨自享有。
這次是我時隔一年再次回到IDF的銀幕前,上次觀看留下的痕跡令我的內心依舊澎湃。在開場短片中偶然看到朋友的背影,她背著光走進放映廳,看不清臉,但真的能看見那身形輪廓堅定又激情。又在開幕式上,從背后瞧見一個戴著胭脂粉毛線帽的女人,不由好奇,直到徐童被以嘉賓的名義介紹站起時,心一瞬間咔嗒了——“我遇到了唐小燕”,一個跟紀錄片非常親密的女人、一個紀錄片里真實的女人、一個沖出紀錄片的鏡頭成為紀錄片眼睛的女人、一個生命力頑強的女人、一個被紀錄片愛著的女人、一個愛紀錄片就會愛她的女人。湊近跟她打招呼的時候,她站在門口吸煙、人群散著,隨意瞥著也能定位她,跟朋友開玩笑:“小燕姐有姑奶奶的氣質”,那是一種生猛的生氣。
這次IDF三天,我把日程排得很滿,因為有些片子可能再也看不到,生怕錯過一些什么。我總共看了十二部影片,非常幸運,獲獎作品中除了短片《鄰居阿布迪》,我都看到了。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觀感。
1.《孤獨地貌》
西湖榮譽IDF優秀紀錄片
一部講述島嶼和生命的水晶般的影像。德勒茲有篇手稿叫《荒島》,里面指出地理學上的,“世界上存在著兩種島嶼——始源性島嶼或大陸性島嶼”,這兩種島嶼表明,在意識之下,島嶼被動地荒蕪神圣化了、也引出思維向往島嶼那“出生”的沖動。但兩者的同一性最終引向人類的想象力——島嶼只是人類的夢想,人類則是島嶼的純粹意識。
這部影片如水晶般的美麗主要來源于兩個物質方面。一是其使用膠片拍攝,帶來視覺上的復古感,且成像的過程是生動的,在歷經分裂、降解、移動后,所有曝光在星光下的物質(沙石、糞土)顆粒融化后凝結在一起,攝制的膠片將其在海草中手工進行成像、顯影,這成像承載的既是記憶,也成為了一種介質,就像潘多拉魔盒一般具有神秘的誘惑性;二是整個旅程中都洋溢著聲音,這一聲音是洗滌過的純粹的發聲,通過拒絕一切雜物碰撞、而專注于螞蟻、蝸牛的動靜,是非常清脆和清澈的水晶般的聲響,足以演奏出一場自然的、生命的旋律。聲畫都是無與倫比地美麗。
包括聲畫、影片最動人之處是,影像的微小與景觀的龐大中交織凸顯出的生命之美,一種人類永恒感動和喜愛的美。塞布爾島是一個粒子,是粒子生命的繁衍生息,是過去時光流動的碎片,在這里,連馬糞也是生命流動的形式,是一種主人公佐伊對生命保留、對入侵抵抗的行動;這部影片最重要的便是鐫刻了這一循環,連紀錄片本身也成了一種記錄的再書寫。正如生命的循環,死亡與生命相纏,周而復始,循環中的物質將我們連結。
2.《輪船靠岸》&《浮出水面》
VR電影
《輪船靠岸》
《浮出水面》
這是我第一次體驗VR,這一歷程十分奇妙。我先看的是《浮出水面》,講兩個很糗的事吧。1.由于影像的第一個畫面和我戴上VR眼鏡后的第一個視覺元素(白墻)相重合,我下意識地以為只是面前出現了個小孩,直到鏡頭猛然拉遠后我才發現影像開始了。2.由于是英語音軌、我英語還很差,只能將感官傾注于視覺,當人物在我面前跑來跑去,我不經意被腳下椅子絆了一下才發現原來這個影像空間是全息的,字幕就在我后面。
再講兩個我的體驗。
(1).眼睛會欺騙人,視覺會調動人的感官能力。《浮出水面》制作非常完整了,不僅有非常豐富的空間(監獄、房間、水底廢墟、天空白云),還有童話風格的動畫元素的加入,非常奇妙;當然其對電影語言的運用也是非常成熟,導致我潛入水底的時候有溺水的窒息感、被升入天空時恐高癥也犯了,更別談推拉搖移給我帶來的眩暈感…但,在我嘗試將眼睛閉起來之后,一切感官都消失了,一切失重感都消失了,看不見的雙腳踩踏也踏實舒適起來(可能也是因為現在的VR還沒有完成聲音上的調整);
(2).《游戲玩家》這一未來可能會成為現在時。忽略《輪船靠岸》的180度黑白影像制作,《浮出水面》的真實感除卻聲音以外,只有視角的位置了,當我有記憶的時候這個世界連手機都沒有,十幾年過去、已經出現了影游融合等全息世界,如果第三人稱變為第一人稱,那我們或許會進入下一個時代,那時候,不知會發生什么樣的革命。
3.《陽臺電影》
西湖榮譽IDF評審委員會特別推薦
我們活著,總會有許多這樣的時刻、看到自己一直忽略的部分,陽臺電影就是這一類遇見電影。陽光褪去、天氣轉陰,白雪化開、春意盎然,這是歷經兩年時間,5m距離,2000多次對話的奇遇人生。這部對陽臺這一舞臺外的隨機性的期待,構成的影片提出了兩個恒定的疑問:你是誰?你希望從生活中獲得什么?起初我們隨著鏡頭一起進行這場為了滿足好奇心的實驗,逐漸地、登上舞臺的角色開始反擊鏡頭,鏡頭和提問者本身的位置混淆起來,脆弱、真誠的氣質防不勝防,開始涌入正發生,帶來了連續性。
再說回陽臺,這一空間日常得不假思索,但導演真的將它拍成了一部電影,或許也正因為它形式上的日常奇遇性,這部影片幾乎是容納了半數超出它放映空間外的觀眾。影片只有一個場景、鏡頭的運動也多采用固定,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保留了空白,而它得到了這樣的效果:空白之外是永恒,鏡頭之內是發生。正如導演映后所說,其所想建構的是創作者和被拍攝對象的關系,這回應了電影一直隱藏的關鍵問題,“主角是誰”。
無疑,這部影片是一場交流的裝置,它體現了一種視點不明的平等關系,導演成為了故事的傳輸者,攝影機構成一種中介身份勾連兩方,建構了一種生命意義上的平等空間。
4.《流年之聲》
IDF的開幕片
IDF的開幕片,3D體驗式影像。對安塞姆·基弗這一當代偉大的畫家和雕塑家的一生進行了回溯。由于觀感太過沉浸,我不小心睡著了,特此摘抄一段IDF的官方介紹“文德斯以電影的形式再現了基弗的作品,展現他如何從文學、詩歌、哲學、科學、神話和宗教中汲取靈感,探索人類的存在和歷史的輪回。”
可以說,3D觀影這一方式滿足了影像的敘事,也可以說影像的看見是為了符合3D技術。畢竟只有用3D技術,文德斯才能倒轉存在與虛無,才能鉆入自己與基弗這雙重映像下、用藝術這一介質構建的迷宮一般的時空洞穴,才能在縫隙中看到自然與歷史匯聚、神話與廢墟的交合、記憶與歷史的回旋、少年與老人的相融,在這纏綿的時空里,主宰一切的,是片微的自我和世界重逢。
5.《簡·坎皮恩,女性電影人》
依據戲劇的延宕敘事法則對坎皮恩進行了影像上的資料整合,梳理了坎皮恩的作品序列和采訪素材,又以綜述的形式,述說了故事中女性角色與導演本人的關系。在旁雜中牢牢抓住了兩個關鍵:女性、電影。所以,對峙和批評、驕傲和反叛的姿態一開始就埋下了,這使得影片節奏強烈、心理情緒與其牢牢綁定,一場很傳統、激進,很亢奮人心的宣言;以這樣一部影片進入戛納第一女導演的影像世界,追問其緣由是非常精彩的。
影片逐級展現坎皮恩成長過程中對電影的未知與遭遇的挫敗,遞進為她站在戛納四十周年的舞臺上、是唯一的女性導演,觸摸到她的人生中痛苦與榮譽雙重到來的時刻…這些創作中的靈感與恐懼牢牢追隨著她,但她在這些泥濘中沉淀,毫不掩飾地開拓了自己的王國。
坎皮恩提到,在她所有影片中,那些有欲望的女主角最接近她,因為她在電影這條孤獨的路中,一直是靠欲望覺醒后的能量在前行。看完之后,對坎皮恩的欲望形態——她的所有作品都會產生深深的觀看渴望。我們能從中窺到,那“阻礙女性的柏林墻已經倒塌。”
6.《這個女人》
《這個女人》講述了一個上有老、下有小、同時處于婚姻狀態的,一個女人的故事。在影像中、她既自訴自己是“標準女人”,又毫無保留地向鏡頭和鏡頭之外的觀眾、展現了自己在情感關系中的游弋。
同時,影片以主人公正在發生的真實生活為藍本、基于創作者對婚育文化的思考緣起,嘗試了一種同時勾連起影像真實與虛構性質的偽紀錄片式創作,最終一個普通的、大眾的、真實的女人的生活逐漸顯影,尤其是影片呈現出來的女性之間的談話更是無比自然與日常,絲滑得可以在任何一個社會性家庭中的女性身上找到。正如導演阿爛多次強調,“這部影片是場對單一婚育文化的共謀反叛”,它素面朝天但原始有力、令女人們自有地自容。FIRST FRAME對其的推介語是最準確的:游走在紀錄與劇情之中,把玩著事件與心理的真假虛實。一幅青年已婚女子的有趣肖像。反轉或曰復制了“渣男”的游戲規則,同時是悲情之外的灑脫行走。
(欲知更多關于這部影片,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我們對導演阿爛的采訪文章,展現了這個女人在影像之外的更多故事和生活)
7.《詩》
影片分為了三個部分,通過對不同人物的聚焦主要展現了這三個關于詩的維度:詩的日常與回憶,詩的位置與城市,詩的歷史與當代。每個主題都引向了這一感知“打倒象征主義,活生生的玫瑰萬歲”,許鞍華要的不是結果、而是她一貫追尋的微小的體感。但必須承認的是,影片最動人之處在于許鞍華拍攝的這一行動,她憑借著對詩的熱愛和純真的羈絆,開始這首尋詩之旅,她將鏡頭對準她的朋友們,有大學老師、有無業游民、有斯人已逝…這些人寫香港、寫生活、寫自己的漂泊…我最喜歡第二部分的黃燦然,他在詩歌中寫香港,在現實中卻被香港的高貴拒之門外,讀他的詩歌有一種晴天下雨的體感,跟許鞍華一般、含有一種人文的悲憫氣息。詩歌是生活發生之歌、是記憶纏綿之歌、是生命體驗之歌。
/ 陽光是偉大的 /
黃燦然
陽光是偉大的,因為
他普照萬物,而不知道并非
萬物都需要普照或同等普照,
所以白云是偉大的,提供
一層遮蓋,還有烏云,增加
濃度,所以雨是偉大的,使
熱的涼,干的濕,火的水,
所以風是偉大的,使
悶的暢,靜的動,塞的通,
所以勞動者是偉大的,給
富人窮人所有人蓋房子遮擋風吹雨打日曬,
自己住棚屋,冷了就出來
接受陽光的溫暖,熱了
就移到他們建造的
高樓大廈的陰影下。
詩是理想主義的羅曼史,憑著這雋永的品質,以詩為回響的介質,我們可以沉醉在理想國。對許鞍華本人的意義比對我們這些觀眾的意義大。
8.《千禧年時代炸彈》
跟原先我和大多數觀眾預想的y2k青年文化不同,這是一部所有材料全是檔案收集的影像,一部非常具有文獻價值的新聞影像。
你在里面能了解到一些對于現在普遍工具電腦的獵奇知識點,例如千年蟲的危機是因為計算機初始系統是兩位數計數,一開始設定的日期序列是19????,而這是計算機的基礎程序,到2000年將造成崩壞,到時候受計算機影響的一切日常秩序(飛機、銀行、電網)都有可能暫停,所以有了千年蟲危機…例如,世界上第一個bug,是一只蟲子飛進了計算機網路里……在這樣普遍的生活相似性下,人類迎來了第一個空前的共同,所有人的命運被牢牢綁在了一起,在其中社會的脆弱性、集體的迷狂就是勢必的。正如一句歌詞這樣唱,“只有炸彈可以讓我們在一塊兒”。
9.《瓦爾達萬歲》
第一部由別人記錄的瓦爾達影像,通過對身邊之人的采訪和很多未曾謀面的檔案影像,帶來了瓦爾達非常新穎的模樣。通過這一他人視角的影像可以填補上瓦爾達很多影像的空白,能非常全面地看見她的缺點和優點,也更愛上了她這個人的全部模樣。
片子只有一個小時,對瓦爾達的三段人生卻有了非常生動的展現,從她討厭童年的束縛,機緣下開始接近電影;到她通過電影獲得關注、但總是缺少足夠多的曝光度和支持以獲得完全的拍攝自由,她又如何面對愛人雅克·德米的離開與返回;再到她晚年盡興地做自己,打出“瓦爾達新浪潮祖母”的標簽。瓦爾達一直以一種孩童般頑皮的態度去親歷一切,好奇心、包容度和奇思妙想是她的天賦和品格,而這非常打動人。瓦爾達影迷和新浪潮影迷不容錯過。
10.《廢物故事》
西湖榮譽IDF優秀紀錄片
對這個片了解不多,非常奇妙的是在看到放映之前,跟這部影片的主人公大海綿有過一次他不自知的、但令我有些煩惱的接觸。我們在一部電影的放映中坐在一塊,他從進入之后就開始大睡特睡,且打呼…在黑暗中,四周的感官非常敏感,當時心里面對他有不好的印象…后來得知他是熱門影片的主人公后,我居然一下子釋然了。影像挺神秘的、它有自己的方式作為一種介質,讓你可以有些空間和縫隙去看待真實,如果這事實發生在個人生活中,你可能會被事實擊潰,哪管什么人性和世界的真實。說回影片,這部影片很有rap精神,但又不是那么嘻哈,主人公大海綿很有態度但他沒有目空一切的冒犯性格,他具有一種脆弱性,這種脆弱性的來源非常廣泛,深淺不一。
或許是跟跟廢物、故事本身勾連,廢物帶有一種自嘲的性質、而故事被設為一個動詞,大海綿是邊緣的,他肥胖、與清潔工一起賣紙殼、在夜晚漫無目的游蕩、在直播中跟人對罵…他也有主動的一面,在拆掉的古建筑前他憤怒、他把看起來俊一點的綠色飲料給拍攝他的人、他洗了澡想要去接喜歡的女孩…在這種復雜的結構下,非主流的大海綿和影片很容易令人產生出一種情感的曖昧,是溫柔也是疼痛。
11.《巨匠再見/再見戈達爾》
出于個人私心,這幾乎是我最期待的影片,尤其是接連看完兩部影人紀錄片,都是資料的整合后,對該影片的介紹“一個少年受戈達爾影響成為導演,鼓起勇氣執念要傾訴影迷之愛”時,我無緣由的共鳴更是令我還未觀影就產生了感動。
沒什么好話說的,總結這部影片吧:vlog+夾帶私貨(自己拍的電影)。我喜愛迷影精神像酒神精神,但這部片拍得真的很自慰…油膩導演通篇展示的都是自己的作品,偶爾穿插的戈達爾的內容還是大眾都可隨便搜尋到的,就在自我的炫耀之間,他稱戈達爾為上帝…無語層度跟最后導演映后說這部影片是為了“記錄自己的哲學和理念,沒想過要給戈達爾看”狼狽為奸。尤其珍貴的只有,戈爾達真實出現的那分鐘,依舊是戈達爾式的精神,毫不虛假的真實;這樣再去看待瓦爾達被戈達爾拒之門外,似乎又有了更多的解讀空間。這樣看來,整部影片也蠻反諷的。
“那怎么才能讓戈達爾開門呢?”
“假裝你不在。”
云云總總差不多就是這樣,再次返回到IDF。
“IDF強調的首先是一種姿態,一個位置。只要你拿起攝像機開始面對自己糾纏其間的生活現實,你就擁有了一種姿態,同時也就占有了一個位置。這種姿態是自反性的作者姿態,這個位置是觀察者/敘述者的位置,一句話——這是一個有姿態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上,我們與現實不即不離。”
這樣寫下來,似乎我自己就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我怕錯過什么?我生怕錯過的是一種真實影像的共振、一種心的蕩漾、一種愛的生發。
文/白日夢魚
閱讀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4L-TYywxJmUBbBGChPgPDw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