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所經歷的浦東開發二三事
撰文:許唯物(作者曾任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辦公室調研員)
我是1993年5月到浦東工作的,那時浦東新區管委會就坐落在浦東大道141號,那里原先是黃浦區浦東文化館的一幢二層小辦公樓,后被編為大院內的2號樓,最初總面積僅280余平方米,隨著人員的不斷增加,以后又借用了文化館和上海船廠的一些老舊場地和樓房辦公。當時周邊到處是棚屋簡房,不出數公里還能看見農田。
說到141號,浦東開發前浦東大道上并沒有這個門牌號碼。浦東文化館是浦東大道143號,1990年5月3日浦東開發辦公室在此掛牌成立前,文化館以西就沒有門牌號碼了,為了方便兩個單位的進出和郵件收發,領導才決定另定新號。出于討口彩、圖吉利,不少同志曾經建議用66號或88號等,但有的同志提出浦東開發應該實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文化館是143號,在其西邊定141號順理成章,況且諧音就是“一是一”。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精神,這個意見馬上得到了上上下下的一致贊成。
從此浦東大道141號就成了浦東開發的指揮部,見證了開發初期洶涌澎湃的改革浪潮和浦東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圖 | 坐落于浦東大道141號的浦東新區管委會黃浦江上將有十個通道
今天從浦西進延安東路隧道到浦東,人們的眼前會倏然一亮,映入眼簾的盡是高樓林立和樹木綠化??墒?,90年代初的浦東卻完全不是這樣的情景。雖然黨中央、國務院宣布了開發浦東,可是政策、人才、資金等一系列的困難都擺在那里,浦東開發能否順利開展,確實是大家心中的疑問,不僅外資有所顧慮,內資也有顧慮。國際上看好浦東開發的人并不多,甚至有些人嘲笑浦東開發是“三角褲工程”,因為當時引進的企業中,制衣業等勞動密集型工廠確實占了相當的比例,這些狀況還影響到了我們的一些干部,同樣疑慮浦東開發能否像領導要求和宣傳描述的那樣搞出來。
面對這樣的局面,時任上海市副市長、浦東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的趙啟正同志親自為大家作報告。他告訴我們環顧國際大都市,因一條河流一分為二的城市有不少,比如倫敦橫跨泰晤士河、巴黎橫跨塞納河、紐約有哈德遜河、圣彼得堡有涅瓦河等等,它們都是兩岸均衡發展的。唯獨上海這個跨河型城市像個“跛子”。浦西20世紀初已開始繁榮,我們浦東現在還有大片農田和破舊的廠房及民居,反差之大唯有上海,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設施問題。以前黃浦江上只有輪渡,現在有了打浦路隧道、延安東路隧道(單線)和南浦大橋。當然這還遠遠不能滿足經濟建設和開發浦東的需要,我們正在規劃和建造更多的橋梁和隧道。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至少要再建十個通道,有中央的支持、有全國人民的支持,我們一定不辜負小平同志的厚望,一定能把浦東建設好。
“黃浦江上要再建十個通道!”這對二十多年前的上海人來說簡直是難以想象的美夢。那時為了觀看剛建成的南浦大橋,位于大橋旁邊外馬路上的“薛家浜萬噸冷庫”,竟在屋頂上專門蓋起一座“觀橋亭”,作為該單位員工和市內外來客觀看南浦大橋的最佳景點。趙啟正同志的這番話使大家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信心百倍。后來他又對我們提出了 “要在地球儀邊來思考浦東開發”的要求,這使我們浦東的干部在開發初期就能夠認清形勢,抓住機遇,不僅會搞東西聯動,搞城鄉一體化,而且能打“中華牌”和“世界牌”。
1993年10月,楊浦大橋建成通車,主橋跨度602米,是當時世界第一的疊合梁斜拉橋。在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新區管委會領導送給重要內、外賓的禮品中就有楊浦大橋上被稱為“金色琴弦”的、由中國自行制造的斜拉索鋼纜的橫切塊,那是當時領先世界的最新一代產品,有碗口大小,約2厘米厚,裝在精制的禮品盒內,沉甸甸的。這份禮品極有意義,不僅展示了浦東開發和建設的成果,而且展示了中國斜拉橋產業的崛起,寓意中國大型橋梁工程建造從浦東走出上海,走向世界。
圖 | 1993年,楊浦大橋建成羊馬禮品中的吉祥寓意
說到浦東新區管委會贈送的“禮品”,當時寓意深刻的禮品中還有過金融業兩個“第一”的故事。
1995年6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由浦西遷入浦東陸家嘴,這標志著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正式啟動。為了表達浦東新區對金融業“領頭羊”到來的歡迎,管委會領導決定要在慶典儀式上贈送一只羊。一接到這個任務,我們辦公室行政處立刻行動起來,同志們跑了川沙鎮農村片地區的幾個村莊,最終挑選了一只大小適中、形象可愛的小白羊。大家把小羊洗刷得干干凈凈,打扮得漂漂亮亮,脖子上還掛了一塊標有“金融第一羊”的牌子。當趙啟正和胡煒兩位新區領導抱著小羊送到毛應樑行長的手上時,現場一陣歡笑、掌聲雷動,這就是我們第一次用動物吉祥物作為禮品的一段佳話。
圖 | 趙啟正(右)和胡煒抱著小羊送到毛應樑(中)的手上圖 | 1995年6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由浦西遷入浦東陸家嘴時隔不久,日本富士銀行落戶浦東,這是第一家進入浦東的外資銀行。為了擴大宣傳影響,新區管委會領導提出要給“一馬當先”跨入浦東的富士銀行送一匹馬。考慮到日本人非常喜愛中國的工藝品,我們就專程到上海工藝美術品廠選購了一匹精心雕刻的、奮起前蹄的紅木駿馬。富士銀行的代表高橋朗夫先生看到這件寓意深刻的工藝禮品時,非常高興,深知其中含義的他連連鞠躬道謝。所以,那時我們行政處把為領導備選好禮品,擴大浦東開發的影響,也作為我們對外宣傳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陸家嘴中心綠地公園位于延安東路隧道浦東出口左側,是上世紀90年代浦東開發的一個大手筆。這片土地上曾經是典型的棚戶區,爛泥渡路、草塘弄等就是它們的名字,有3500多戶居民,絕大部分住房低矮陋舊,道路泥濘狹窄,一下暴雨就會積水成災,居住環境十分惡劣。但是一開始動遷工作卻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為了早日出形象、出功能,迎接1997年的香港回歸,時任浦東新區黨工委書記的周禹鵬和管委會主任胡煒決定選派機關干部去啃硬骨頭,直接參與動遷工作。我被選中并任第一工作小組組長,組員有包芳根、周根兆和王啟發同志。
圖 | 拆遷前的陸家嘴棚戶區胡煒同志在動員會上一句“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的話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說實話我們都是外行,從來沒有做過動遷工作,除了有工作熱情和認真負責的態度,要完成任務靠什么?然而經過短時間的接觸群眾,我們很快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居民雖然渴望動遷,但對動遷政策的執行并不信任,怕不公開、不公正,先走吃虧。于是我們就拿公開政策作為抓手,從動遷政策、動遷房源和操作程序等,所有信息一律公開,同時在開展群眾工作上狠下功夫。當時浦東的機關干部中流行一句話:“星期六保證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證。”而我們搞動遷的同志干脆星期六、星期日都不休息,還打上了每天下班后“夜晚時間”的主意,因為此時居民吃過晚飯后大部分都在家,正是我們上門做工作的黃金時段,能夠和盡量多的家庭成員促膝談心,了解實際困難。記得我們在動遷中還遇到過一位名叫唐云的老人家,由于他和上海著名書畫家、中國畫院老院長同名同姓,并且也酷愛中國書法,于是我們每次登門都稱他“唐老”,談話總是先從書畫藝術聊起,很快就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看到機關干部們在工作中毫不徇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又嚴格按照政策辦事,居民群眾逐步打消了“先走總吃虧”的顧慮,紛紛開始簽約。幾個月后,20多萬平方米的動遷基地,除留下兩處老舊建筑外,全部夷為平地。留下的建筑一處是西側的變電站,它可以為該地區周邊的工地設施繼續提供電力保障;另一處則是建于1914年的“陳桂春老宅”,一座占地3000平方米的、四進三院二層的、中西風格交融的建筑。浦東開發初期曾對保護歷史建筑有個共識,因上海1843年始開埠,故清末民初的可算“古”,所以就保留了下來,經修繕現在成為吳昌碩紀念館。早年吳昌碩先生和陳桂春先生就是朋友,據說上世紀初住宅落成后,昌碩先生曾在此揮毫作畫。所以這樣的安排應該是這座老宅最完美的歸宿,不僅可以展示吳昌碩大師的生平和藝術成就,還能經常舉辦各類高層次的書畫展覽,繼續為后人講述海派文化和浦東開發的歷史故事。
圖 | 保留下來的陳桂春老宅,現為吳昌碩紀念館方圓10萬平方米的陸家嘴中心綠地建成后,以綠為主,水景為輔,而作為水景的人工湖還勾勒出一幅當時的浦東新區行政版圖,頗有特色。舍得拿出黃金寶地建綠地,體現出浦東開發規劃者們的卓越眼光和魄力,畢竟那時動用8億動遷資金不是小數字。但結果是千秋功德,既大大改善了當地居民生活,又鍛煉了機關干部,更主要的是給陸家嘴CBD(中心商務區)建了一個宜人美景,都市綠肺,大大提升了整個地區的環境品質。
圖 | 陸家嘴中心綠地,圖右側綠地中的建筑即為陳桂春老宅說到浦東開發的規劃,還不得不提當年的管委會老領導們的一個重要理念——惜土如金。在141號小樓趙啟正副市長的辦公室里,一直懸掛著一幅出自上海書法大家、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胡問遂先生之手的作品《惜土如金》。這四個大字不僅真實體現了趙啟正副市長等新區領導在對待開發用地的態度上慎之又慎,而且也無時無刻不提醒著每一個去他辦公室匯報工作的干部和工作人員,要珍惜每一塊土地。記得他曾很嚴肅地對我們講:在浦東開發中,我們一定要惜土如金,一是作為供城市呼吸的綠肺,二是為后人留下一些土地。我們所做的一些事情現在看起來是對的,但五十年、一百年后再看就不一定對,一定要留下一些可供后人開發的土地,在謀劃今天的同時,還要站在戰略高度上著眼于子孫后代的生存和發展。
圖 | 懸掛于趙啟正辦公室的胡問遂作品《惜土如金》正由于浦東開發的領導者們有這樣的觀點和理念,就不難理解在浦東開發極需資金的上世紀90年代,能夠舍下幾十億的土地批租收入,而投8億資金建設綠地的遠見和決心,絕非偶然。
接待美國前總統和十一世班禪
在141號大院工作期間,我任行政處副處長,分管的工作中還包括安全保衛,因此經歷過兩次比較特殊的內、外事接待工作,而且都涉及到了小陸家嘴的規劃模型,至今記憶猶新。
那是1994年1月18日,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訪問新區管委會,布什雖已卸任,但美方的安保工作仍然非常嚴密。始料未及的是,1月17日晚上突然下了一場鵝毛大雪。清晨,整個上海銀裝素裹,到處一片白茫茫。我們辦公室行政處的不少同事6點多鐘就踏著厚厚的積雪,不約而同地趕到了管委會,大家拿起了工具鏟雪、掃雪,足足奮戰了兩個多小時,開辟出了可供美方車隊進出和掉頭停放的場地,并在客人們行走的通道上掃除積雪,鋪上了紅地毯。做好了所有的接待準備工作后,大家臉上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在接待過程中,趙啟正副市長介紹了浦東開發開放的概況和將來的整體規劃,著重介紹了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并在講解小陸家嘴的規劃模型時使用了激光指示器。當時的激光指示器沒有現在的這么小巧,卻使布什眼睛一亮。他當即指著激光指示器不無得意地說,他在指揮對伊拉克海灣戰爭的“沙漠風暴行動”中也使用了這種設備。沒想到趙副市長馬上接著說:是啊,同樣的工具可以用于戰爭,也可以用于和平建設,那時你指哪,哪兒樓倒下去,今天我們指哪,哪兒工廠高樓建起來。布什聽了笑著點點頭,這笑顯然有點尷尬,不過浦東的開發開放、趙副市長的睿智和政治敏感性,倒是真的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當時正在現場,有幸聆聽了這段經典的對話。
圖 | 趙啟正對喬治·布什展示陸家嘴建設模型,右二為本文作者許唯物還有一次是1997年,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到訪浦東新區管委會。事前國家安全部門和市委統戰部門等相關領導非常重視,都提前到現場察看,并要求參照二級保衛來布置各項工作,同時還要我們專門安排一只類似法座的座椅專供班禪大師落座。不知是因為宗教的原因還是當時的大師較為年幼,在宗教部門的指導下我們在沙發上增加了好幾個坐墊以提升高度,并以此座為重點調整了接待廳內的座椅布局??紤]到大師在到訪期間可能會飲茶,我專門落實了后勤俞彩麗同志負責管好一只茶杯和一只保溫瓶,專供大師備用,任何人不得過手,這在我們浦東的內賓(領導)接待史上是第一次。
來時,只見十幾位喇嘛簇擁著大師走進接待廳,我們當時從未見過那么多喇嘛,據說班禪大師的經師和父親也在其中。當趙啟正副市長認真地站在陸家嘴規劃模型旁開始介紹浦東開發的概況時,剛說到“這個模型除了黃浦江上的船是示意的以外,浦江兩岸所有建筑都是按一定比例制作的”,班禪大師立即指著地處浦西一角的“上海大廈”興奮地說:“看,這就是我們住的地方!”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按照平常凡人,當時他只是個六七歲的孩子,且從未來過上海,能夠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內從沙盤模型中準確地找出一幢大樓,真是不可思議。他聰敏的表現驚到了在場的所有人,驚訝之余大家都自然聯想到了有關活佛轉世中那些神奇的傳聞。這既是真實的故事,也是浦東開發過程中我們曾經為國家民族團結所做的一些工作。
法國總統盛贊浦東開發
2000年,隨著浦東新區人民政府遷至世紀大道2001號,浦東大道141號完成了作為浦東開發指揮部的角色,但其中建于1956年的二層小樓(2號樓)在2003年被定為文物保護單位,作為浦東開發開放的起點和浦東開發開放的歷史見證,繼續為世人宣傳“浦東精神”。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能夠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偉大實踐中,參與浦東開發開放,真是三生有幸。雖然那時的工作從早到晚都排得滿滿的,工作節奏非常快,從不敢有半點懈怠和松動,但值!1997年5月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克在訪問浦東后甚至說:“大運河是歷史,長城是歷史,浦東開發也是歷史?!边@是一位西方發達國家領導人對90年代浦東開發突飛猛進、翻天覆地變化成就所作的最高評價。
今天,新一代浦東人在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繼續發揚浦東精神,共筑中國夢,將把浦東建設得更加美好。
寫于2018年8月
(原文載于《世紀》雜志2018年第6期,責任編輯:楊之立,新媒體實習編輯:鐘凱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