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提高免疫的方式只有這 9 種,其余統統不靠譜
日,一組免疫低下的 5 個表現沖上了微博熱搜,各大新媒體號紛紛轉發,如獲至寶。
圖源:新浪微博截圖
總結這些表現包括:小便或口氣中有爛蘋果味;總流鼻血,臉色蒼白;經常反復感冒發熱;肌炎、皮肌炎肺部磨玻璃結節。這真的是免疫低下的表現嗎?
先說答案:這些都是常見生理或疾病癥狀,完全不能歸因于免疫低下。比如口氣有爛蘋果味往往跟口腔衛生、口腔或牙齦炎癥有關;尿液爛蘋果味也常見于飲食或藥物影響、水分攝入少和泌尿道感染。
罕見情況,爛蘋果合并其它癥狀時會指向酮尿癥,患這類疾病的人群免疫系統會減弱,那么疾病是爛蘋果味和免疫低下的“原因”,爛蘋果味和免疫低下是疾病的“表現(結果)”。
同樣道理,流鼻血、面色蒼白、反復感冒、肌炎、皮肌炎也是一樣,是生理或疾病表現,完全不能歸因于免疫低下。
什么是免疫力?
在人類生存的環境中存在大量外源性刺激物:微生物(病毒、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多細胞寄生蟲)為主,以及蛋白質、化學物質,甚至藥物等。
這些刺激物(醫學稱為抗原)入侵人體時,機體會通過抗體、細胞因子等免疫分子和淋巴細胞、巨細胞等免疫細胞,對它們產生免疫應答反應,其結果是有效地將抗原清除到體外,從而確保自身穩定。
執行這些免疫功能的組織、器官、細胞和分子共同構成了免疫系統——主要有三大功能:抵御入侵、維持機體穩定和監視清除細胞突變。其中免疫(immunity)是指免疫系統的功能,主要指抵御外來微生物、蛋白質、化學物質等侵害的能力。日常生活說,人們往往把免疫系統抵抗疾病的能力,叫做“免疫力”。
免疫力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與生俱來的,叫天然免疫力,也稱固有免疫力,是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線,由外到內包括皮膚、黏膜、組織屏障、分泌物和吞噬細胞,等等。
另一種是后天生成的,叫獲得性免疫力,也稱適應性免疫力,是機體在長期與病原微生物接觸過程中,對特定病原微生物產生識別和清除的防御能力,主要是由淋巴細胞及其產物組成,這里包括我們熟知的抗體。
圖片來源:《醫學免疫學》教材
什么是免疫低下?
醫學上有一組疾病叫“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即機體的免疫系統出現了故障,其下包括多種先天、后天性免疫功能障礙,有固定診斷標準和臨床表現。
而“免疫低下”(immunocompromised)并非疾病,它是指機體的一種狀態,即免疫系統減弱。它受多種原因影響,包括年齡、疾病、醫療措施和藥物。
免疫低下不像疾病那樣有典型的臨床表現,人們通常是后知后覺。比如近來容易生病、病得更久、不同尋常的感染、感染不容易清除或感染后易發展為重癥等,總結發現:“哦,原來我的免疫下降了”。
免疫低下也是一個相對概念,從輕度到重度不等,甚至打工人加班熬夜壓力大后覺抵抗力下降,也可以歸到“免疫低下”的范疇。
所以當人體免疫低下的原因或程度未達到醫學疾病診斷標準時,就有點像成績退步,不同人的“退步”都有強主觀性,無論是 100 名到 99 名,還是 99 名到 60 名,都可以稱之為退步。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哪些情況會導致免疫下降?
醫學上明確了影響免疫的因素主要有慢性疾病和某些藥物,它們會導致免疫下降。其它可能會導致免疫低下的風險因素包括孕產狀態、年齡、心理健康問題(比如焦慮、抑郁)、慢性壓力、煙酒毒品等。
免疫低下是相對的,人處在不同環境所需要的免疫強弱不同。舉個例子,相對于流感病毒而言,以下屬于“免疫低下“人群,即得了流感會有更高概率出現并發癥或重癥。
ps:在大多數情況下,除了免疫缺陷疾病,患有以下基礎疾病的人,免疫系統也相對較弱,需要注意預防感染(慢性疾病人群具體的防治措施建議咨詢主診醫生)。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4]
增強免疫力的方式
只有這 9 種
市面上會有各種自稱能“提升免疫力”的產品,其實基本都是智商稅。而國家批準的藥物中,有一類“免疫增強劑”,比如卡介菌多糖核酸、胸腺素、活性肽、轉移因子、干擾素、真菌多糖等。但這類是藥物,需要滿足醫學使用指征,通常只針對特定的疾病人群,不合適身體實際健康但又自覺得免疫低下的人使用。
從免疫力的分類看,我們有兩大方法共 9 個措施來提高自身免疫力:
1
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體質,提高天然免疫力
1、食物多樣,合理搭配
平衡膳食模式是最大程度上保障人類營養需要和健康的基礎,也是免疫力好的基礎。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則,多樣的食物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平均每天攝入 12 種以上食物,每周 25 種以上。
以下為成年人的飲食建議:
建議平均每天攝入谷類食物 200~300g,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 50~150g,薯類 50~100g。
餐餐有蔬菜,每日攝入不少于 300g 蔬菜,深色蔬菜應占 1/2;推薦每日攝入 200~350g 新鮮水果。
動物性食物優選魚、禽、蛋類和瘦肉,少吃煙熏和腌制肉類。平均每天攝入動物性食物總量 120~200g,相當于每周攝入魚類 2 次或 300~500g、畜禽肉 300~500g、蛋類 300~350g,奶和奶制品相當量 300 mL。
低身體活動的成人每天飲水 7~8 杯,相當于男性 1700 mL,女性 1500 mL。
每天的膳食應合理組合和搭配,平衡膳食模式中碳水化合物供能占膳食總能量的 50%~65%,蛋白質占 10%~15%,脂肪占 20%~30%。
均衡飲食可提供多種營養素,支持最佳的免疫功能。除了維生素 D,通常不需要額外補充某些維生素和礦物質,過多攝入反而可能是有害。
2、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規律運動可以讓人保持積極心態、促進睡眠和減少焦慮。結合良好的飲食,運動可以幫助人保持健康的體重(BMI 18.5~24)。這些都有益于免疫力。
推薦每周應至少進行 5 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大多數為有氧活動),累計 150 分鐘以上,或 75 分鐘以上的高強度身體活動;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 6000~10000 步;注意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動則有益。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9]
運動結束即刻計數 10 秒鐘脈搏,乘以 6 換算成每分鐘心率。根據公式計算不同年齡的最大心率百分比:最大心率百分比 = 運動后即刻心率 / [220 - 年齡(歲)] × 100%。
一般而言,步行、快走、慢跑、競走、滑冰、長距離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健身舞、跳繩 / 做韻律操、球類運動如籃球、足球等等,這些有氧運動就屬于中、高強度運動。有氧運動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不中斷和持續時間長。
同舉重、賽跑、跳高、跳遠、投擲等具有爆發性的非有氧運動相比較,有氧運動是一種恒常運動,是一種可以持續 30 分鐘以上還有余力的運動。
3、戒煙少酒,少糖油鹽
煙酒糖鹽是目前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高發病率的影響因素之一,間接也是免疫低下的影響因素。
提倡不吸煙,吸煙者盡早戒煙;不喝或少喝酒(成人每日酒精攝入不超過 15 g),不酗酒,拒絕毒品。
建議每日攝入鹽不超過 5g,烹調油 25~30g,糖少于 25~50g。
4、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對免疫系統產生負面影響,并可能誘發多種疾病。提倡成年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保持在 7~8 小時。
5、心理健康,管理壓力
心理健康問題會進一步削弱免疫系統,使人更容易生病。鼓勵個人正確認識抑郁和焦慮癥狀,掌握基本的情緒管理、壓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調適方法。比如瑜伽、冥想、按摩、追求愛好,常常與朋友、親戚等保持聯系,或者尋求心理專業人員幫助。
6、健康環境,做好防護
環境衛生和空氣質量是影響人健康的常見和可預防因素。除了提高個人環境健康理念,自覺維護環境衛生外,更需要關注室(車)內空氣污染和戶外空氣污染,后兩者可以直接影響天然免疫力。
盡量購買帶有綠色標志的裝飾裝修材料、家具,降低裝飾裝修材料造成的室(車)內空氣污染。
烹飪過程中提倡使用排氣扇、抽油煙機等設備。
污染天氣時,建議盡量減少戶外停留時間,如外出,需做好健康防護。家中有條件的建議開啟空氣凈化裝置或新風系統。
2
接種疫苗,增加獲得性免疫
獲得性免疫力是后天「接觸」而來的。目前增加這類免疫力的有效方式有三種:
1、接種疫苗,以產生抗體,保護時長為數月至數十年不等,比如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新冠疫苗、HPV 疫苗、乙肝疫苗、水痘-帶狀皰疹疫苗、狂犬疫苗等。
2、注射抗體,即直接把某病毒的抗體注射進入人體,以達到一定時長的免疫保護,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單抗、狂犬病毒單抗等。
3、適當接觸,家里避免過度清潔消毒,外出適當防護即可。多接觸大自然動植物,在生活中正常接觸人群,通過長期接觸常見病原微生物來增加體內免疫。
參考文獻
[1] Steven E Weinberger, Shaunagh McDermott. 偶發性肺結節的診斷性評估. UpToDate 臨床顧問.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diagnostic-evaluation-of-the-incidental-pulmonary-nodule. Accessed on Jan 16, 2024.
[2] 周清華,范亞光,王穎等. 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8年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8, 41(10): 763-771.
[3] People Who Are Immunocompromised | CDC.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need-extra-precautions/people-who-are-immunocompromised.html. Updated Oct. 4, 2023
[4] Kimon C Zachary. Seasonal influenza in nonpregnant adults: Treatment.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sonal-influenza-in-nonpregnant-adults-treatment. (Accessed on Dec 13, 2023).
[5] Six Tips to Enhance Immunity | DNPAO | CDC. https://www.cdc.gov/nccdphp/dnpao/features/enhance-immunity/index.html. Last Reviewed: September 5, 2023
[6] 曹雪濤,何維. 醫學免疫學[M]. 第 3 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7]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22.
[8] 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 年). https://www.gov.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09694.htm
[9] 中國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指南制作工作組. 中國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指[J].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7, 12(6): 401-408.
策劃制作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作者丨范運柱 嘉會醫療 主治醫師
來源丨 科普中國、科學辟謠(ID:Science_Facts)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