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卓機皇“退群”,曲面屏的故事講不下去了
按照時下最流行的說法,曲面屏就是那個「美麗的廢物」。
現在,這個被嫌棄了近10年的屏顯技術終于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和過去那些所有曇花一現的失敗創新一樣,將在數碼迷的致敬、懷念、和惋惜中,成為科技編年史中的薄薄一頁。
在曲面屏問世的第10年,它的開創者三星決定拋棄曲面屏。今年1月發布的Galaxy S24系列旗艦機已經全系采用直屏設計,這是高端機正在放棄曲面屏的一個強烈信號。
▲圖源:三星官網
這些年來,盡管三星旗艦機的曲面屏曲率越來越小,甚至部分機型已經悄悄改用直屏設計,但最頂配的Ultra版本依然保持曲面屏設計。不過很明顯,現在就連三星也扛不住了。
至于國內頭部廠商比如華為,自上一代旗艦機開始已放棄全系曲面屏,Mate50、Mate60的標準版均改回了直面屏。
與所有明星科技產品一樣,曲面屏自誕生之日起,就滿是爭議。數碼論壇和社交媒體中,極少數有關曲面屏「科技感、美觀、手感好」的好評,永遠被鋪天蓋地的「屏幕一摔就碎」「換屏就要四位數」「貼膜好煩」種種吐槽蓋過。
除了容易誤觸、邊緣「綠屏」、早年亦有國外科技博主吐槽,在玩Pokémon Go的日子里,他發現切換到曲面屏手機意味著必須重新學習如何投擲曲線球。
一位資深數碼迷告訴《降噪NoNoise》,自己已經受夠了曲面屏手機,「當初完全是被迫,因為安卓陣營旗艦機清一色曲面屏,幾乎沒得選。但幾年用下來實屬雞肋。」
曲面屏風頭最盛的幾年,就有知名科技博主在微博公開炮轟:「幾乎所有廠商都跟風做曲面屏,充分證明安卓手機真沒啥噱頭可炒了。這么反人類的設計卻被廠商這么追捧,真是悲哀。」
從各個維度上看,曲面屏都不算是一次完美創新。在與曲面屏徹底告別前,我們也許有必要去復盤一下,它曾為行業帶來的貢獻和反思。
01
曲面屏=高端?
一場商業營銷的勝利
世界上首款曲面屏手機是三星2013年發布的Galaxy Round,使用的是三星自家的柔性AMOLED屏幕,但這款手機最初只是一款「原型測試手機」,因此并沒有大規模量產和被外界所熟知。
當時,三星迫切想把自己的柔性AMOLED屏技術推向市場,于是一年后,世界上第一款嚴格意義上的曲面屏手機——三星Galay Note Edge誕生了。這款手機左邊仍保留直屏設計,僅在屏幕一側邊緣有大弧度彎曲,也就是單曲面屏。
資深三星用戶張偉告訴《降噪NoNoise》,當年的Note Edge確實令人耳目一新,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三星在單側曲面設計了一個特別小的顯示任務條,可以最大限度利用曲面的使用功效,「但其實現在回頭看,就是一種炫技。」
Note Edge問世后,甚至有媒體稱其為智能手機業帶來了新的曙光,是「智能手機新的里程碑」。想要趁熱打鐵的三星很快在一年后推出了雙曲面屏手機Galaxy S6 Edge,至此開啟了長達近十年的「雙曲面屏時代」。
三星憑借一己之力推廣曲面屏,有兩重算計:一是賣屏,二是利用屏顯形態創新對抗蘋果,立住安卓高端機的差異化競爭力。
為什么是高端機?因為早期曲面屏實現技術難度大、成本高,只有高端旗艦用得起。
對于當年尚處于追隨角色的國產手機而言,引入曲面屏,自然成為品牌沖擊高端的標配之一,這與行業后來紛紛玩徠卡鏡頭、蔡司鏡頭異曲同工。
2016年3月,vivo Xplay5發布,這是國產機中第一款使用曲面屏的手機。這一年有關曲面屏的大事還有很多,華為Mate 9 Pro在下半年發布,采用雙曲面屏設計,報價4699元,是當時國產手機售價最高的產品。
也是2016年,小米Note2曾想以曲面屏進攻高端,甚至不惜花重金請梁朝偉代言。但由于當年小米高管得罪了供應商三星,小米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從LG采購曲面屏。哪知LG曲面屏品質不敵三星,直接導致了小米Note系列口碑翻車。
早期,國產廠商使用的曲面屏大多都是由三星生產的,難免出現受制于人的情況,但是近幾年,隨著國內手機廠商和供應鏈的成熟,情況已經截然不同。
BGD咨詢資深分析師李剛告訴《降噪NoNoise》,三星在2013年前后屏顯技術領先國內很多,不過最近幾年,國內廠商彎道超車,在柔性屏、折疊屏領域的提升速度非常快,生產良率等都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標準。
在曲面屏誕生三年后,2017年京東方宣布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提前在成都實現量產,成為世界第二家實現這一產品量產的公司。這也標志著,柔性屏領域由三星一家獨大的局面宣告結束。
比如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采用的柔性OLED屏,就是由京東方和維信諾兩家國內屏幕廠商提供。國內供應商甚至還能提供滿足屏幕性能和設計的定制化解決方案。小米14 Pro的屏幕同樣是由國產廠商華星光電提供。
漸漸地,為了每次在屏幕上都有新故事可講,國產廠商對曲面屏的挖掘開始內卷到近乎瘋狂。
比如2019年9月發布的vivo NEX3中,就采用了「瀑布屏」設計,所謂「瀑布屏」是兩側曲率接近90度的沖浪屏幕,側邊也可以看到屏幕,用手指劃過,畫面兩側會有瀑布流出的效果。2020年4月上市的華為P40 Pro采用了四曲面水溢屏,屏幕四周呈現微微弧度,流體邊緣溢而不滿。2021年2月,小米發布「四曲面瀑布屏概念手機」。
當然大家也逐漸意識到,這種對屏幕形態的「極致追求」背后,對用戶也許并無助益,因為曲面屏的缺點太多了,而優點只有美觀、手感好。「一個技術創新,如果在不增加過多成本的情況下,能讓用戶產生一定的使用黏性,這就是比較重要的創新,否則就很雞肋。」李剛直言。
手機廠商也意識到了曲面屏技術問題所在,所以妥協在所難免。雖然還打著曲面屏的旗號,但安卓高端機上的曲面屏曲率越來越小,這兩年,微曲屏成為主流。
去年發布的小米14 Pro,就采用了「全等深微曲屏」。雷軍稱,該屏幕的研發投入是傳統雙曲屏的18倍,集直屏曲屏的優點于一身,自夸其是最完美的屏幕形態。
▲圖源:小米官網
榮耀最新高端機型Magic6中,采用的是居中挖孔微四曲屏,這種微曲面屏設計只是四周微曲,看起來有點像直屏,但使用上又比曲面屏方便很多。今年1月一加發布的旗艦機Ace 3中,也使用了微曲屏設計,華為最新旗艦機Mate60 Pro也是四邊微曲屏。
起碼從字面上來看,安卓高端機還是保留了最后的倔強。盡管微曲屏跟直面屏越來越像。
02
論雞肋程度,曲面屏很難被超越
對于用戶來講,曲面屏一直就是這樣一個讓人「愛恨交加」的存在。相比直面屏的「硌手」,曲面屏不僅持握手感順滑,而且外觀出色。
如果追溯到誕生背景,曲面屏就是那個特定時間一定會出現的「技術創新」。從屏幕顯示技術迭代進程來看,當時正處于硬性屏向柔性屏轉移的過程之中。如何讓消費者直觀感受到屏幕技術迭代的變化?曲面屏就是彼時最好的呈現形式,或者說噱頭。
但從進化結果來看,李剛認為,曲面屏這些年為用戶帶來的功能體驗和改進真的有限,恐怕很難再迭代和延續,「一個技術,如果沒有長時間的延續、沒有成本降低,沒有從旗艦到中低端的覆蓋,其實就是曇花一現。」
當然在很多用戶心中,曲面屏的衰退也不值得同情。
首先曲面屏由于工藝復雜,成本較高,一旦損壞維修成本過高。以華為Mate40 Pro為例,官方后臺顯示,曲面屏保外維修費高達1679元,其他曲面屏旗艦機的屏幕更換價也基本在1500元上下。比如經典的小米11,多年前其曲面屏維修費用就在800元-1200元之間,以小米11的起售價估算,只屏幕維修費用就要占到售價的一半。
▲「買得起卻修不起」成了許多曲面屏用戶的心頭痛。
更糟心的是,由于曲面屏機身結構問題,天生就不好做防摔處理,這導致曲面屏破損率大于直屏手機。張偉當年的三星S8,用了幾個月就經歷過一次碎屏,「因為屏幕外觀太漂亮了,所以沒舍得套保護殼,結果太光滑,揣兜里就滑出去了。」
知乎上有專業人士分析:「即使是相同的微晶玻璃結構,這種傳統雙曲面屏幕和中框連貫銜接的機型也一定更容易摔碎。」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后期小米14 Pro、華為Mate60都只采用中框包裹屏幕的設計,不惜犧牲手感,也要保證抗摔。
就連曲面屏周邊服務也更為麻煩。一位手機經銷商告訴《降噪NoNoise》,曲面屏鋼化膜的成本普遍高出直屏鋼化膜30%左右,并且,一張曲面屏貼膜要花普通屏兩倍的時間。
「貼一張曲面屏的時間能貼兩張普通屏。而且不是所有員工都能貼好曲面屏,我還要專門招能貼曲面屏的人。」該經銷商吐槽,由于操作難度大,要求高,曲面屏膜貼廢了就必須重換一張,損耗率也高。站在商家的角度,給曲面屏貼膜這項服務的性價比并不高。
早期,由于曲面屏技術完全被三星獨占,這也導致屏幕成本居高不下。許多廠商只能受制于三星的屏幕供給,久而久之,用戶便形成了曲面屏=高端機的認知。
真正敢與曲面屏「叫板」的只有蘋果。蘋果雖然對屏幕外觀進行過多次迭代,但始終都是基于平面屏之上的改造。這與蘋果一直以來的設計哲學相關。第一代iPhone發布至今,蘋果始終堅持直角邊框和平面屏幕,成為其標志性特征。
喬布斯重新接管蘋果后,在一次《財富》雜志的訪問中表達過自己對設計的理解:「設計不僅關乎產品的外觀,而且必須要反映出產品的精髓。」 他和搭檔喬納森·艾弗都認為,設計應該化繁為簡。絕大多數公司的設計都由工程技術引領,只有蘋果,首先確定外殼形態,再由工程師依次制造相匹配的主板和元件。
對蘋果而言,使用曲面屏涉及到整個App生態甚至軟硬件生態的重構,無疑會增加產品開發和生產的復雜性,會對整個生態系統帶來挑戰。此外,由于蘋果本身并不生產顯示屏,如果引進工藝相對復雜的曲面屏,成本將會激增。由此引發的利潤變化和售價提高也是可以預見的風險。
當然,更重要的是,深入人心的蘋果不需要曲面屏的「高端」來自證身價。平庸的科技公司通過迎合「潮流」去留住用戶,只有蘋果自信可以引領潮流。
03
折疊屏會是新的救命稻草?
《降噪NoNoise》在訪談多位手機相關人士后,最直觀的感受是,近年來的手機行業缺乏創新、瓶頸非常明顯。
深圳華強北的一名從業者感覺,「手機行業這十年來已經換湯不換藥」。李剛也認為,自從4G出現后,行業內鮮有革命性的迭代方向出現。繼曲面屏成為安卓陣營高端手機的賣點后,攝像頭的進化曾引領手機行業的發展,之后是折疊屏技術。但折疊屏對行業的影響程度不及攝像頭。
包括三星、榮耀等安卓陣營的廠商,終端的變革目前都寄希望于AI大模型。有業內人士直言,短期來看AI還只是一個營銷噱頭,未來AI能否為用戶帶來一些全新體驗還有待觀察。
從全球范圍內看,手機巨頭似乎正在集體進入「水逆期」。三星剛剛公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三星營業利潤已經連續六季度下滑,去年全年營收同比暴跌85%。除了全球存儲芯片需求低迷影響了半導體業務,手機業務也是困難重重,一方面行業還沒有走出寒冬,另一方面競爭加劇——2023年三星全球手機出貨量首度被蘋果反超。
在這種情況下,最新旗艦Galaxy S24成了全村的希望。三星集團此前就對外宣稱,為Galaxy S24設定了3500萬臺的出貨目標。重壓之下,拋棄雞肋的曲面屏、押注更有營銷噱頭的AI大模型也就成為必然。
「我倒覺得是個好事,這說明三星有能力接受失敗。」站在科技發燒友的視角,張偉認為,放棄曲面回歸直屏,是三星的大膽嘗試。也許接下來直屏賣的不好又回到曲面屏,那也說明三星有及時糾錯和轉型的能力,「 對于三星這樣的科技巨頭來說,即便做錯決定,也好過什么都不做。」
或許對于科技巨頭而言,能拿得出引領性的技術創新就是保持行業頂流的最好姿態。
盡管曲面屏的時代已經進入尾聲,但行業總在期待新的創新,比如當下人們已經把更多期望投射到了折疊屏身上。
據Research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市場銷量約1800萬部,同比增長27%,其中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銷量達680萬部,同比增長140%。
▲資料來源:全球折疊屏智能手機洞察報告
品牌方面,華為稱,2月22日將發布新一代縱向折疊屏手機華為PocketS2,并對其折疊屏預出貨量進行增幅三倍的調整。不僅如此,vivo下一代大折疊屏新機也將于3月發布,有博主爆料,vivo X Fold3系列折疊屏手機有望分為大小杯兩款機型,小杯機型將打出低價,意在加快折疊屏手機的普及速度。
在業內人士看來,比起曲面屏,折疊屏對于人的視覺體驗、應用體驗的可擴展性的提升更明顯。
《降噪NoNoise》也發現,盡管增速可觀,但2023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約2.71億臺。以此推算,折疊屏手機僅占總體出貨量的2.5%左右。換言之,折疊屏一段時間內還撐不起增長主力的角色。
比起曲面屏,折疊屏滲透率低主要仍是由于其成本高、價格貴,近期只能作為廠商面向用戶的、對高端機旗艦機的一種展示。至于其能否顛覆現有的屏幕形態,可能還需要更長時間驗證。
IDC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12.1億臺,同比下降11.3%,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點。只是與十幾年前的競爭環境不同,盡管全球手機品牌陷入衰退寒潮,但今天中國手機廠商的實力早就不可同日而語。
強如蘋果,也能明顯感受到這種威脅。在剛剛公布的蘋果最新一季財報中,蘋果大中華區收入同比下滑2.5%。營收遭遇連續四季度下滑,創下2001年以來最長下滑紀錄。一個月前,蘋果官網產品降價也屬歷史罕見。「中國一直是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智能手機市場,這一點沒有改變」,在財報后的電話會議上,庫克這樣說道。
此前,三星不斷對外造勢,稱新機將搭載AI大模型,三星Galaxy S24將會成為第一部「AI大模型手機」。怎料先于Galaxy S24發布的國產機們紛紛表示,接入大模型早已成為標配。去年8月,華為官宣Harmony OS 4系統全面接入盤古大模型,隨即,小米、VIVO也紛紛秀出了自己的大模型「肌肉」。
可以預見,關于技術創新的內卷還將持續下去。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