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吃這幾類食物要小心,過年養護腸胃指南請收好
原創 王斌 第十一診室
圖片: 黃仔 | 撰稿: 王斌 | 責編: 浮游炮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大家早上好啊~要過年了,你們家里的年貨都采購齊全了嗎?
說實在的,采購年貨這件事還真是個「腦力勞動」,年貨怎么買得新鮮、吃得健康,里面也有不少門道,有時一個不小心,很可能就會引發食物中毒!
正好今天我們邀請到了營養師王斌老師,來為大家揭秘9大常見年貨的購買/食用指南!
炒貨類
這個大家族包括榛子、開心果、瓜子、花生、松子、豌豆、毛豆、蠶豆等等,雖然它們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E、多種B族維生素等營養素,但油脂含量太高,所以建議大家每天不能多吃,即不超過自己的手能握住一把的量,否則容易長胖哦~
關于吃的時間段,建議放在食量不足的上午或者下午來吃。
▲圖片來源:Giphy
選購建議:建議購買原味、帶果殼的此類食品。挑選時做到「看、聞、摸、挑」:
看:顏色特別鮮亮的建議不要買,很可能使用過著色劑。
聞:味道特別濃郁的建議不要買,很可能超劑量地使用了香精和香料,以此來掩蓋陳貨。
摸:特別光滑的建議不要買,如果表面有自然紋路、摸起來稍有點粗糙大多是正常的。
挑:對有蟲眼的堅果類要格外警惕,多為儲存不當引起的,這類堅果容易受到米曲霉等微生物污染,對健康不利。
溫馨提示:如果吃到發霉、發苦的堅果請立即吐掉,并用水漱口,因為這樣的堅果含有黃曲霉素,有一定的毒性,會增加致癌風險。另外,不吃的時候,盡量密封保存,以免變軟回潮,或者被污染。
干貨類
過年大家泡發木耳、銀耳、海參、腐竹、香菇等干制品時要注意,泡發不當,可能滋生「椰毒假單胞菌」和它的代謝產物「米酵菌酸毒素」。
這種毒素非常耐熱,高溫烹飪也無法去除,就算是少量攝入、輕微中毒,也可能出現乏力、腹瀉、嘔吐等癥狀,病死率為40%~100%,沒有特效解毒藥。
▲圖片來源:Giphy
泡發木耳、銀耳、海參等干貨的正確方法:
洗干凈:別讓細菌殘留。
建議冷藏浸泡:因為較低的溫度可以延緩微生物的增殖速度,抑制致病菌的產毒效率。
發黏、有異味時要警惕:如果發現這個食物泡發的表面已經發黏了,并且有異味產生,一定要丟棄。
冰箱儲藏:冰箱儲藏時間建議不超過24小時。
保鮮袋冷凍保存:沒有食用完的食品,建議分裝在保鮮袋里冷凍保存。取出之后要再蒸或煮一次,保證殺菌。
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不要覺得太可惜了,不舍得扔,吃壞身體,可得不償失哦!
冰箱儲存的蔬果等食物
許多家庭為了延長食物的保質期,會把它們一股腦兒都塞進冰箱。但這樣并不是萬無一失,冰箱冷藏室的溫度通常是0~4攝氏度,霉菌依然會在這個溫度下進行繁殖,所以很多食物放久了還是會發霉發爛。
而且冷藏室并不是真空的環境,并不能避免食物的腐敗,所以綠葉菜在冷藏室的保存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天,其他蔬果最好也是在一周內吃完,避免營養的流失。
另外有一種不怕冷的致病菌叫李斯特菌,它具有強大的環境適應能力,能適應廣范圍的pH條件(酸性、堿性都能適應)、不同溫度(2~42℃下都能生存,也有報道稱其在0℃也能緩慢生長,因此可在冰箱冷藏室內生長繁殖)、高鹽環境和消毒劑等。李斯特菌主要以食物為傳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體之一。
李斯特菌多存在于豆芽、豆制品、肉類熟食、水產品、軟奶酪、冰淇淋、未滅菌的牛奶、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中。另外,如果將剩飯剩菜、未喝完的牛奶等食物,未經密封就放在冰箱中,也可能會導致污染。
▲圖片來源:Giphy
如何避免感染李斯特菌?
生熟分開
生熟分開!生熟分開!生熟分開!重要的事說三遍。
包括處理生熟食物的工具分開、盛放生熟食物的餐具分開,以及冰箱內生熟食物分開。
另外,手在接觸生熟食的過程中要清洗干凈,未吃完的食物,密封后才可放進冰箱。
洗凈后去皮
蔬菜、水果(如黃瓜、西瓜、橙子等生吃的蔬果)都要用水沖洗干凈后,再去皮。
如果不沖洗干凈,有可能表皮上的細菌污染了刀具及砧板,而在切開的過程中,又被帶到果肉上了,造成循環污染。
工具消毒
砧板、刀具、抹布等直接接觸食物的用品,除了做到生熟專用,還要及時清潔、消毒,抹布要定期更換。
剩菜處理
剩菜剩飯及時密封放進冰箱儲存,如果放置室溫超過兩小時就不建議吃了。再次吃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加熱,食物中心溫度必須達到70℃,而且持續2分鐘以上。
確認冷鏈來源
冰淇淋、海鮮等冷食,如果不確定衛生及冷鏈運輸是否可靠,就不建議免疫力低的孕婦、老人和孩子吃。在家自制冷飲也要注意有專門的冷凍空間,不要和生肉等混合存放。
沒煮熟的豆角、豆漿、四季豆
扁豆和豆莢類植物含有皂素和植物血凝素,沒煮熟后食用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等消化道中毒癥狀,還可能引起出血性炎癥。這類毒素加熱后可分解,但加熱的時間要足夠長,如豆角中的皂素需要烹調溫度達到100℃加熱10分鐘以上才能分解。
同時,煮豆漿時,要注意「假沸」現象,需要等到豆漿煮到95℃以上,然后再大概煮10~15分鐘,這樣會讓我們中毒的成分才能真正滅活,喝下去的豆漿才不會讓身體產生不適反應。
西式甜點、中式糕點、水果干
年貨的購買清單中,少不了各類小點心,比如麻花、曲奇餅干等,香脆酥甜的口感,總讓人忍不住要吃上五六塊,甚至吃得停不下來,充當了正餐。殊不知,每100克曲奇餅干的熱量相當于5碗米飯的熱量,高達500多千卡!
同時,處于換牙期、發育期的小朋友不建議食用,否則影響正餐的攝入;高血糖人群也要避免多吃,每天食用2塊~3塊為宜。
選購建議:可以選擇無糖或高纖維餅干,相對那些加了過多添加劑或人造奶油的食品會更健康些。
▲圖片來源:Giphy
另外傳統的各類水果干,如葡萄干、桂圓干、柿餅、干棗、無花果干、蘋果干等,味道甜美,還富含抗氧化成分、膳食纖維和礦物質,比糕點相對健康些,但也存在一定的健康隱患:
含糖量高:水果干含糖量高達80%左右,不宜食量過大,血糖高的人群更應少吃。而且吃過之后應及時清潔口腔,避免蛀牙。
有些水果干脂肪含量高:那些果蔬脆片、香蕉干、芋頭干之類的零食雖然也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但是多為真空油炸產品,脂肪含量在15%以上。
這些「假水果干」營養價值低:菠蘿片、紅薯干、獼猴桃干之類多為果脯蜜餞類產品,不屬于水果干,還添加了很多糖、鹽、甜味劑、香精、增香劑、防腐劑等,營養價值降低很多。
選購建議:
有些不良商家在制作這類果干時會摻入一些不新鮮或輕微腐敗的水果,為了掩蓋真相,會添加香精、合成色素等添加劑,使之外表鮮亮、香味濃郁,所以選購時要避開這類產品。
此外,水果干高糖的特點我們也不能忽視,大家還是多選擇新鮮蔬果來食用,安全又健康。
大量膨化食品、油炸食品
過年在家看電視或電影時,很多小伙伴都喜歡捧著一大包薯片邊吃邊看,一部電影或是一集電視劇下來,一大包薯片就在不知不覺中被消滅殆盡……
薯片屬于高溫油炸類食物,不止熱量高、脂肪含量高,而且在油炸過程中還會產生丙烯酰胺等有害致癌物質。
▲圖片來源:Giphy
選購建議:哎,寫到這里我也給不出什么太好的建議,因為它的缺點太多啦!就再叨叨一句:少吃少吃要少吃!
臘肉、臘腸等
很多人都覺得家鄉自制臘肉、臘腸就是「純天然、0污染」,真的是這樣嗎?
研究表明,無論是家庭還是企業生產的腌肉、臘腸、火腿、咸魚等魚肉制品都會含有亞硝胺類致癌物。
此外,家庭自制的臘腸在加工、烹飪過程中,還會在高溫和油煙下產生多環芳烴類、雜環胺類和丙烯酰胺等多種致癌物。
同時臘腸在制作過程中會加入大量的鹽、酒等調料,且制作周期長,新鮮度低,會影響我們的腸胃健康。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自制的臘肉臘腸都不建議多吃。
鴨脖、鴨翅、豆干等鹵味類
鴨脖、鴨翅和香辣豆干是大家鐘愛的重口味零食,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打牌、喝酒常常少不了它們。但仔細看一下這類零食的營養成分表會發現,鹽含量頗高,通常位于第二位,這是因為鹽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吃鹽過多不僅會減少唾液分泌,而且鈉還會抑制口腔和咽喉部上皮細胞的防御能力,流感病毒等很可能就會伺機潛入人體。
▲圖片來源:Giphy
選購建議:如果喜歡吃鹵味零食,建議首選熟食店購買,雖然保質期短,但可相對避免攝入過多的添加劑。
溫馨提示:食用后記得要多喝水,以此來緩解口腔的刺激感,以及沖淡攝入的鹽分。
高油高鹽高辣的大餐類
中國人過年,最講究飲食,從年前的采購就可以看出來:雞鴨魚肉必不可少、糖果堅果必須得有、酒水飲料不能缺少,更別提各種小吃:餅干點心、干果蜜餞、蝦條薯片、果凍巧克力……應有盡有。
另外,過年時餐桌上的飲食結構也會發生巨大變化,平時不會一起吃、經常吃的食物會出現在每頓飯的餐桌上,尤其是脂肪、蛋白質、含糖高的食品,以及酒水和飲料。
這些不僅會加重胃腸的負擔,引起消化系統的問題,還會對人體尿酸、血糖、血脂各方面造成不良影響,導致平時身體狀況不佳的人群出現高尿酸、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
▲圖片來源:Giphy
所以,在這里送給大家一套《過年養護腸胃指南》:
過年養護腸胃指南
1、適當吃一些容易消化、軟爛的食物,如粥類、牛奶、酸奶等;
2、避免或減少食用辛辣、油膩、過冷、過硬的食物,減少對腸胃的刺激和負擔;
3、增加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蔬果、五谷雜糧、豆類及其制品、菌藻類食物的攝入,減少細糧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促進消化且營養豐富;
4、少喝酒水飲料,多喝水及熱茶;
5、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適量運動,比如多幫父母做家務活也算是鍛煉了。
最后,趕緊把這篇超全年貨科普文章一鍵分享到家庭群!祝愿大家都能過一個健康年~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