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死于1385年,至今被封神
公元1354年,元朝至正十四年,中國繪畫史上的重要一年。
這一年,“元四家”中的兩位前輩——黃公望與吳鎮雙雙與世長辭,而兩位后輩——倪瓚與王蒙正在逃離世事紛擾。
亂世繁花逐漸凋零,天地似乎在一夜之間安靜了。
但也從未安靜。
倪瓚是慢慢枯寂下去了,蕭索平淡,一如其畫,修煉出了一雙冷眼;王蒙卻在山中感受著風云變幻,時代的騷動如同花樹榮枯,觸目動心,始終擺脫不了一腔熱血。
多年后,倪瓚給王蒙寫了一首飽含勸誡意味的詩:
野飯魚羹何處無,不將身作系官奴。
陶朱范蠡逃名姓,那似煙波一釣徒。
王蒙不聽勸,還是一頭扎進了波詭云譎的政治深海中。也許他是對的,在那樣的時代,做一名避世的“煙波釣徒”只是倪瓚的一廂情愿罷了。
他們選擇了不同的路,卻注定了相同的結局。
▲王蒙畫像。圖源:網絡
吳興(今浙江湖州)人王蒙(1308?-1385)的身世可了不得,其家庭關系可簡單羅列一下:
外祖父:趙孟頫;
外祖母:管道升;
舅舅:趙雍、趙奕;
表兄弟:趙鳳、趙麟……
這一大家子都是一等一的大畫家,人稱“一門三代七畫家”。反倒是王蒙的父親王國器,大家比較陌生。但王國器亦非等閑之輩,史書說他工于詩詞,擅長書法,喜歡收藏古代法帖、字畫等,83歲時還給元代詩壇巨匠楊維楨寄去自己的幾首詞作,楊維楨讀后深受震撼,評價道“堅強清爽,出語娟麗流便,此殆雪月中神仙人也”。想想都知道,王國器肯定有過人的才學,不然趙孟頫怎么可能將愛女嫁給他呢?
有了父親和來自母親家族的教育培養,王蒙的成長過程十分順遂,才氣了得,被認為“詩文書畫盡有家法”。
▲趙孟頫畫像。圖源:網絡
年輕時,王蒙便以詩文出名。《明史·文苑傳》記載,“少時賦宮詞,仁和俞友仁見之,曰‘此唐人佳句也’,遂以妹妻焉”。靠一篇詩文贏得一段婚姻,只能說有些人的才氣真是老天爺賞飯吃。
再后來,王蒙曾北上元大都,有可能是想借外祖父趙孟頫的影響力謀個一官半職。這趟行程被同時代人顧瑛形容為“館閣諸公咸與友善,故名重儕輩”,然而,表面看著十分風光,實際結果卻未能如愿。
一方面,當時趙孟頫已故去有些年頭,昔日同僚只對其外孫進行禮貌性地往還接待、詩詞唱和,而難有實質性的幫助;另一方面,漢人知識分子在元朝要立足、當官,不管是科舉還是舉薦,都比其他朝代困難得多,這是時代大環境,沒辦法。
最終,王蒙留下了幾首《留別》詩,打道回府,只身返江南:
富貴與榮華,飄若水上漚。
百年既瞬息,白駒豈淹留。
眇哉一身累,徒懷千歲憂。
惟持一尊酒,日夕相勸酬。
故山叢桂樹,葉茂枝已稠。
茍遂攀援愿,此外復何求?
這詩中,他分明已經有了看破榮華富貴、只求云游山野的“慧眼”,不過是否具有同樣超脫的“慧心”,則不得而知。
元朝文人士大夫基本都面臨著共同的困境:仕與隱的選擇。王蒙的外祖父趙孟頫一輩,親歷宋元鼎革,出仕元朝便被視為人生污點,需要面對社會的冷嘲熱諷。到了王蒙、倪瓚這一代人,出生在元朝的統治下,長大后對這個王朝的抵觸與抗拒已經減弱了許多,但反過來,身為外族的統治者,對這些江南文人的歧視與盤剝卻有增無減——這無疑讓這些“新元朝人”產生了強烈的割裂感,一心想融入主流社會,又根本不得其門而入,結果只能尋求歸隱一途。
說白了,絕大多數隱居者,最初的決定都是被動的、無奈的。
“元四家”中,年紀最大的黃公望中年時曾出仕擔任元朝的一個小吏,后被誣下獄,出獄后拜入全真教,開始了漂泊云游、隨處隱居的生活。吳鎮曾在村塾中教書,后來學習易經,貫通儒道釋三教,從此深居簡出,隱居不仕。出身豪富的倪瓚則不堪朝廷的租稅催逼,干脆散盡家財,在太湖一帶浮游,徹底泛舟江湖了。
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入京受挫后的王蒙也收拾家當,遁入了黃鶴山。
▲王蒙畫作上的題款,自號“黃鶴山人”。圖源:網絡
地方史料記載,杭州城北有三山,皋亭、黃鶴、桐扣。三山相連,峰巒起伏,郁郁蔥蔥,連綿數十里。以黃鶴為最高峰,山勢陡峭,林木幽深,泉隱石崖,云籠霧遮,猶如一位武士守衛著杭州的北大門。相傳仙人王子安騎黃鶴路過此山,鶴鳴數聲,聲震長空,群峰回應,久久不絕,故得名黃鶴山。
大約從至正元年(1341)開始,王蒙便遷移到黃鶴山隱居,在那里過起了“黃鶴山中臥白云,使者三徵那肯起……百花樓中作酒狂,一聲鐵笛乾坤小”的生活。
他在山頂建了“呼鶴庵”,從此自號“黃鶴山樵”,以一副世外山人的姿態開啟人生新階段。在山中,他臨摹古跡,吟詩作畫,時而有好友造訪賞畫,時而下山赴一場文人雅集,日子看起來頗為自得。
但,當他在黃鶴山迎接日出日落的時候,內心其實并不平靜。
王蒙一生孜孜不倦地繪畫,主題卻可歸結為簡簡單單的兩個字:隱居。無論是“漁隱圖”“高隱圖”,還是“山居圖”“隱居圖”“移居圖”,通通指向這一主題。在繪畫史上,隱居之于王蒙,就如同詩歌史上隱居之于陶淵明。
問題是,陶淵明也好,王蒙也好,隱居對他們而言已經是一種事實,一種日常——不像一些身在官場俗世中的文人士大夫,需要不斷書寫隱居主題來寄托自己的夢想——那么,他們為什么還要不厭其煩地以文字筆墨來刻畫自己的“日常”呢?
或許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的內心過于躁動,需要以隱居的主題來強化和塑造自己的狀態。詩也好,畫也好,就是陶淵明或王蒙的鎮定劑。
據說王蒙一輩子畫過很多次葛洪移居羅浮山的題材,現在我們仍能看到其中的兩幅,一幅題為 《葛稚川移居圖》,另一幅題為 《稚川移居圖》以示區別。
兩幅畫的共同特點是,畫中的葛洪(字稚川)要么牽鹿,要么騎牛,一身仙風道骨、超然世外的形象,但是,在這背后是舉家搬遷、拖家帶口的龐大隊伍,不僅有他的妻子和孩子,還有挑擔負重的仆人們,把生活必需品搬到山上。一路崇山峻嶺,飛瀑流泉,茅屋掩映山間,先期到達的仆人已經灑掃完畢,在等待主人的到來。相較于傳統的隱居圖而言,王蒙的這兩幅畫中包含了太多的“冗余信息”,那些本可不必畫出來的妻兒、仆人和雜物,似乎在一點一滴蠶食隱居的意義。
▲王蒙《葛稚川移居圖》(局部)。圖源:網絡
▲王蒙《稚川移居圖》(局部)。圖源:網絡
王蒙為什么要這么畫呢?
當這么多的人和物涌入深山之中,所謂的隱居不過是換個地方過起俗世的生活。這正是遁入黃鶴山中的王蒙本人的心態,身在山中而心在山外。
葛洪是兩晉時期的道學家和煉丹家,早年也曾出仕,還因戰功被封為“伏波將軍”,后在為官赴任的途中決定隱居羅浮山,著書講學,修行煉丹。在王蒙看來,葛洪雖是道教名士,但其隱居卻帶有蟄伏的意味。避居世外深山,卻未泯出世之心。這與其說是歷史上的葛洪,不如說是現實中的王蒙在葛洪身上的自我投射。
在王蒙的時代,同樣是被迫隱居、無奈避世的文人士大夫,有的人久隱成真,靜氣息心,有的人永不死心,等待時機。個中差異,寫詩作畫均有痕跡,端看個人心性。
王蒙的好友倪瓚,以泛舟江湖為樂,簡約疏淡成為其繪畫的基本特點。他的山水,往往只是幾株枯木,一灣瘦水,再加上淡淡的遠山,就構成畫面的全部要素,連個人影都沒有。這顯然不是真實的世界,卻是倪瓚內心的世界。也就是說,他的畫,是他疏離現實的一種方式。
▲倪瓚《容膝齋圖》。圖源:網絡
而王蒙恰好與之形成對照,他的特點是繁復深密,重巒疊嶂,密不透風。他的山水,“山川掩映,溪谷縈紆,林木淼茂,屋宇參差,仿佛有千里綿延之勢”,連隱居都給人一種人煙嘈雜之感。這或許是真實的世界,真實的景觀,甚至連畫中拖家帶口的隱居也是真實的事件,但我們分明看到畫面之下一顆騷動的心,跟現實始終若即若離。
▲王蒙《具區林屋圖》。圖源:網絡
如果說文人畫是畫家心跡的呈現,那么,王蒙和倪瓚正好處于動、靜的兩端。難怪倪瓚要不斷寫詩規勸這位老友,做一個真正的“煙波釣徒”,不要執著功名利祿。
至正十八年(1358),在宣布隱居黃鶴山的十多年后,王蒙于一幅“高隱圖”上題寫了這樣一首詩:
我于白云中,未嘗忘青山。
城府吾奇觀,知往不知還。
往者不可勸,來者又誰關。
臥看飛鳥還,山青云自閑。
過去、未來都不在他的視野內,只有當下的青山白云值得眷戀。
然而,吊詭的是,就在好友們以為他收斂了心性的時候,時局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王蒙準備出山了。
▲王蒙《具區林屋圖》(局部)。圖源:網絡
從至正十六年(1356)攻取平江路(今蘇州)起,張士誠便以蘇州為中心發展為一方割據勢力,麾下籠絡了一大批江南文人士大夫。王蒙出山的具體時間已不可考,但還是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尋。
至正二十一年(1361),奇人席應真到蘇州掌管靈應觀。至正二十四年(1364),王蒙為席應真畫了一幅《竹石流泉圖》,題款稱其為“心齋老師”,有意思的是,這幅畫還有兩位題跋者,一位是后來大名鼎鼎的帝師姚廣孝,另一位是“北郭十友”之一的王行。
▲王蒙《竹石流泉圖》。圖源:網絡
這是一個錯綜復雜的交際圈。首先,席應真匯通儒、釋、道,旁通陰陽術數和兵略,姚廣孝便是跟隨他學習兵法謀略;其次,“北郭十友”是當時蘇州的一個文人圈,以高啟為中心,核心成員包括徐賁、張羽、王行等人,但他們并不是純粹的文人雅集,而是帶有強烈的政治抱負和政治傾向,其中多人在這個時候出仕,成為張士誠的幕僚。
由此可知,最晚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之前,王蒙就已出山,投向人才濟濟的蘇州文人圈,一方面跟隨席應真學習兵略,一方面擔任張士誠幕下的官職。
所以,石守謙在《山鳴谷應:中國山水畫和觀眾的歷史》一書中,稱王蒙的隱居是“動蕩中的觀望式隱居”,隱居不是生命的目標,而是行道天下前的準備。在隱居中觀望天下局勢,也盤算著個人未來的事業方向。這也是當時整個江南文人圈,包括“北郭十友”及其相關密友的真實心態寫照。
王蒙的《秋山蕭寺圖》大約就畫成于這個時期,畫上有他的兩首題詩,其中一首寫道:
邊城鼓角怨清秋,起坐遙生關塞愁。
露氣下垂群樹白,星光亂點大江流。
百年南北人空老,萬井升沉世若浮。
不為五湖歸興急,要登嵩華看神州。
詩里的入世情懷展露無遺,“不為五湖歸興急,要登嵩華看神州”的氣概,跟幾年前寫出“臥看飛鳥還,山青云自閑”的那個人仿佛判若兩人。但這就是真實的王蒙。
也正是這種擰巴、分裂的矛盾人格,才使得他在中國文人畫的歷史上開辟出一條截然不同于前人與同時代人的路徑,無論是技法還是表達,都深刻影響了中國繪畫的發展方向。
由于家庭出身的關系,王蒙的筆法和審美深受趙孟頫一脈影響,追求古意,推崇唐人風骨。黃公望就曾說,王蒙“天姿神品,其于翰墨深入晉漢”。“晉漢”有些夸張了,但唐、五代、北宋諸名家均是他追摹的對象,尤其是王維。
王蒙的好友陳惟寅曾說,王蒙“前身定是王摩詰(王維),黃鵠溪山似輞川”。明朝人也說王蒙是“再世王維”。筆法也好,經歷也好,兩人有一些特殊的關聯。王維被認為是文人畫的鼻祖,但觀其一生的起伏,從少年得志到仕途不順,中年置業輞川,進入半仕半隱的狀態,再到安史之亂后被俘,被迫受偽職,晚年雖然仕途逆勢上升,但終歸活在懺悔自責的情緒中。這其中的經歷和心境,王蒙頗有幾分相似,也難怪落筆便有一種戚戚然之情。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評價道,王蒙“其畫皆摹唐宋高品,若董(源)、巨(然)、李(成)、范(寬)、王維,備能似之,若于刻畫之工,元季當為第一”。這評價相當高,也相當準確。王蒙的人格矛盾入于筆墨,便是稠密繁復的山川,密不透風的布局,蓊郁深秀的氛圍,背后處處顯露他的內心掙扎。當別人追求畫面的虛空簡明時,他卻創造了一個“實”與“滿”的世界。
▲王蒙《太白山圖》(局部)。圖源:網絡
在技法上,王蒙掌握了前人的幾十種皴法,并融會貫通,運用到自己的畫作中。皴法是中國傳統繪畫的表現手法,用以表現山石樹皮的紋理,其中,山石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雨點皴、解索皴、牛毛皴、折帶皴、大小斧劈皴等,樹身表皮的皴法則有鱗皴、繩皴、橫皴等,以其各自的形狀而命名。王蒙為了表現繁密深秀的畫意,在前人披麻皴的基礎上,創造出解索皴和牛毛皴,傳達一種奇峭幽深的質感,對后世影響頗大,被沿用至今。
雖然都是在山水畫的范疇內,但王蒙筆下的山水已經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正如高居翰《隔江山色》中所寫的那樣:“在王蒙一生的作品中,人物與建筑都沒有顯著的改變,同樣的婦人總是倚在門檻,同樣的男人不是坐在漁船里,就是坐在相同的茅屋敞軒下讀書,或許連念的書都一樣,然而環繞著人物的山水反而在醞釀驚天動地的變化。是以令王蒙的畫生動可觀的不是風景的點綴裝飾,而是山水本身。”
《青卞隱居圖》被認為是王蒙的代表作之一,應該說,這幅畫是王蒙作品中最像隱居圖的隱居圖——整個畫面僅出現兩個人影,一個在山下策杖而行,一個在山坳茅屋內倚床而坐,如此清幽的氛圍確實適合隱居。但是,人物是安靜了,山水卻不安靜。畫中主體山景源自王蒙故鄉吳興的卞山(又稱弁山),但顯然經過了王蒙的藝術加工,以至于乍看之下,山脈如同龍脈,卻盡顯猙獰與詭異。
▲王蒙《青卞隱居圖》。圖源:網絡
這種令觀者感覺內心不適的山水畫風格,很容易讓人想起另一幅名作——北宋郭熙的《早春圖》。《青卞隱居圖》在布局和技法上也確實深受《早春圖》影響,甚至連用意都一脈相承。
▲郭熙《早春圖》。圖源:網絡
在《早春圖》中,郭熙以強烈的不安定感激蕩著畫面,當時正值宋神宗主導的變法初起,所以此畫被認為寓意著帝國變法的早春。而王蒙畫《青卞隱居圖》是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當時他的故鄉吳興正陷入張士誠與朱元璋的軍事爭奪中,江南不穩定的信號已經十分明顯,這個時候的隱居只是一種奢望罷了,所以,雖然名為“隱居圖”,但整個畫面充斥著不安穩的氣息。
從藝術的角度來看,董其昌稱此畫“神氣淋漓,縱橫瀟灑,實山樵(王蒙)平生第一得意山水”。高居翰也說,這是創作天賦一時靈光乍現,可一不可再,甚至連王蒙也無法重演。他認為,此畫具有表現主義的色彩,騷動、神秘、不循規蹈矩、讓人惴惴不安。這種不安,可能跟正在進行的戰爭有關,是外部混亂世界在畫家作品中的投射。放棄山水畫的既定程式,打破觀畫者的慣有期望,這就是王蒙的創新。
史料顯示,《青卞隱居圖》完成后不到半年,卞山所屬的湖州路便被朱元璋收入囊中。再一年后,蘇州城破,張士誠自殺,王蒙又遁入了黃鶴山。
陳傳席在《中國山水畫史》中說,王蒙廣泛地研究元代前各家各派畫法,他接受了趙孟頫的影響,特別對董源、巨然和郭熙的畫法吸收較多,但最終都脫離了他們,而形成了自己以畫重巒復嶺、千巖萬壑和以繁復蒼郁為長的面貌。在“元四家”中,王蒙的技法最為全面、純熟,面目也最為多樣。但陳傳席對王蒙在仕與隱之間的反復橫跳持保留態度,對倪瓚這種心無旁騖的隱居者更為推崇,認為王蒙的畫在技法和顯示出的苦功上均高于倪瓚,而其影響和深刻印象卻低于倪瓚,故知才分和成就之高不在功力之苦,而在胸襟、情懷之不俗也。
▲王蒙《關山蕭寺圖》(局部)。圖源:網絡
畫完《青卞隱居圖》的兩年后,明朝成立了,“胸襟和情懷都比倪瓚俗”的王蒙又在黃鶴山中蠢蠢欲動了。
盡管已經年過六旬,但王蒙對于出仕仍有執念,且隨著年齡增長,心中生出“時不我待”的焦慮感。關于要不要出仕明朝,他的朋友楊基、楊維楨等人都是反對的,可是王蒙并不聽勸,所以他這次出山的過程是十分搞笑的:
黃鶴不肯顧,長鳴掉頭去。路逢鐵龍君(指楊維楨),亹亹道其故。龍君勸不止,竟觸龍君怒。手挽黃鶴衣,醉叱黃鶴住。黃鶴不敢去,飛繞三花樹。夜深鐵龍醉不醒,黃鶴髙飛不知處。
——楊基《黃鶴生歌》(節錄)
意思是,朋友都勸王蒙不要出仕,但王蒙不聽,“長鳴掉頭去”。勸到最后,楊維楨怒了,借著酒勁扯住他的衣服,將他臭罵了一頓,王蒙這才不敢動。然而,進入后半夜,楊維楨已經酒醉不醒,王蒙趁機逃之夭夭。
這次出山,王蒙遠離江南,北上到山東泰安出任知府。出仕時間不算長,按《明畫錄》的記載是三年,恰好可以完成一幅神作——《岱宗密雪圖》。
據說王蒙主政泰安時,住處可望見泰山,興之所至,便面對泰山在絹上作畫,“凡三年而畫成”。好友陳惟允(陳惟寅之弟)當時在濟南做官,一次去探望王蒙,王蒙展示了這幅畫。時逢大雪,山景愈妙,陳惟允便說:“改此畫為雪景如何?”隨后,陳惟允“用小弓挾粉筆彈之”,粉落絹上,頓成雪景圖。二人對視了一眼,均對這番合作深感驚奇。王蒙于是在畫上題名:岱宗密雪圖。
陳惟允臨走時,王蒙將這幅畫送給了他。此后,陳惟允的后人珍藏此畫百年,到成化年間高價賣給嘉興書畫家姚綬,誰知沒多久姚家遭火災,此畫化為灰燼,今人無緣得見。
泰安為官三年后,史書對王蒙的去向記載不詳,大概率還是返回江南了。《明史》稱,王蒙“嘗謁胡惟庸于私第,與會稽郭傳、僧知聰觀畫”,可知他曾踏足南京,憑借自己的畫名,與胡惟庸等帝國高層建立起一定的私交。
但隨著朱元璋的統治趨于穩固后,這名具有政治潔癖的鐵血帝王開始純潔王朝的政治隊伍,首當其沖的是一批江南文士,尤其是曾供職張士誠政權的那撥人。
最早出事的,正是陳惟允。史書記載比較含糊,只稱“坐事被殺”,具體何事沒說,時間大約是洪武四年(1371)。陳惟允不愧是曾與王蒙合作的“畫癡”,臨刑前“猶從容作畫”。接著,被稱為“吳中四杰”“北郭十友”那撥人,也陸續中招,高啟、楊基、徐賁通通死于非命。這些人的共同點是曾出仕張士誠政權。其中最讓人唏噓的是楊基,他當年和楊維楨一起力勸王蒙不要做明朝的官,其實他自己已經做了明朝的官,后來還官至山西按察使,但被讒奪官,罰服勞役,勞累而死。
▲高啟畫像。圖源:網絡
而一直遠離政治并規勸王蒙做個“煙波釣徒”的倪瓚,也終于沒能躲過明朝的牢獄之災。出獄后不久,洪武七年(1374)十一月,即病逝了。不知道獲知噩耗的王蒙當時身在何處,作何感想。盡管志向迥然不同、畫風大異其趣,但為人孤傲的倪瓚向來推崇王蒙,不吝給予最高的贊譽:
筆精墨妙王右軍,
澄懷臥游宗少文。
王侯筆力能扛鼎,
五百年來無此君。
——倪瓚《王叔明畫》
將王蒙比作書圣王羲之和中國最早的山水畫論作者宗炳,這評價就如同黃公望說王蒙“深入晉漢”,是否過譽是另一回事,但惺惺相惜是肯定的。所以,倪瓚的離世對王蒙而言,肯定是永失知音的痛感。
就在舊交故友紛紛凋零于殘酷的政治環境之中,當年活躍的蘇州文人圈陷入一片肅殺之時,王蒙也走向了相同的結局。或許他早已料到這一天,只是不知將以什么形式到來。
洪武十三年(1380),丞相胡惟庸以謀反罪被殺,朱元璋借此案大肆追捕胡黨。王蒙因曾入胡惟庸府中賞畫而受牽連,被捕入獄。關了五年后,最終病死獄中,一個時代就此落幕。
王蒙晚年有一幅《花溪漁隱圖》,兩岸桃花,漁人垂釣,茅舍人家,山麓村落,處處都是經典的隱居景象,再也沒有那些乖張、狂躁的意象。此時,他的心境是淡然了,但也是絕望了:
少年豪俠知誰在,白發煙波得自由。
萬古榮華如一夢,笑將青眼對沙鷗。
▲王蒙《花溪漁隱圖》。圖源:網絡
▲王蒙《花溪漁隱圖》(局部)。圖源:網絡
中國山水畫存在一個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從北宋畫家注重客觀外物、淡化自我的狀態,逐漸轉到元代畫家注重畫意與情感的自我表達。正如李澤厚《美的歷程》所說,北宋山水是“無我之境”,元代山水是“有我之境”,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在繪畫上有了更多的直接表露。這其中,“子久(黃公望)得其閑靜,倪迂(倪瓚)得其超逸,王蒙得其神氣,梅道人(吳鎮)得其精彩”,四人各有千秋而名垂青史。
明人王世貞《藝苑卮言》云:“山水至大、小李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大癡、黃鶴又一變也。”被點到名的這些人都是各個時期山水畫變革的關鍵人物,在唐代是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在五代宋初是荊浩、關仝、董源、巨然,在北宋是李成、范寬,在南宋是劉松年、李唐、馬遠、夏圭,而在元代就是黃公望和王蒙。作為山水畫歷史上最后的拐點,王蒙的地位可見一斑。
正如鄭為在《中國繪畫史》一書中所說:“元四家在中國繪畫藝術發展上的成就,從變革角度看,頗相像于歐洲繪畫中后期印象派的地位。它從十分科學的對真實的追求,轉化到畫家情意的抒發,使自然美和畫家的心靈美融合起來。繪畫藝術的真實,不依賴于自然對象,但也不失自對象的真實,而變成純凈晶瑩的藝術作品。”
1385年,王蒙去世之時,黃公望和吳鎮已去世三十年,就連同輩的倪瓚也已去世十年。“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回頭再看,一生糾結、矛盾、分裂的王蒙與他筆下的山水,多么像時代的挽歌,最后的絕響。
參考文獻: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鳳凰出版社,2009年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
[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
陳師曾:《中國繪畫史》,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年
潘天壽:《中國繪畫史》,商務印書館,2019年
方聞:《心印 : 中國書畫風格與結構分析研究》,上海書畫出版社,2016年
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20年
石守謙:《山鳴谷應:中國山水畫和觀眾的歷史》,上海書畫出版社,2019年
鄭為:《中國繪畫史》,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7年
(美)高居翰:《隔江山色:元代繪畫(1279-1368)》,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
原標題:《死于1385年,至今被封神》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