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兩會之聲|夏廣新委員:國內創新藥行業正轉向原始創新,定價應更符合市場規律
“中國藥企已成為新藥創制的主要力量。目前隨著進入到‘原始創新’階段,需要中國藥企和基礎研究主動對接,形成新的‘產學研’合作和孵化轉化模式。”1月24日,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醫藥”)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夏廣新在上海兩會現場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作出以上表述。
夏廣新進一步表示,更早,特別是2000年以前,新藥研發以大學、研究所為主,企業只是受讓產品,2008年后,在新藥創制國家重大專項和新藥審評審批改革推動下,國內企業逐步發展成為創新主體,2023年一年就有70多個1類新藥提出上市申請,呈現良好勢頭。
2023年,多款國產創新藥在歐美獲批上市,并取得海外銷售的顯著增長,2024年開年以來,又有多款國產在研創新藥的國際權益被跨國藥企看中買下。國產創新藥在國際醫藥市場上大放異彩的同時,創新藥企也面臨著一些現實的經營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7年)》(簡稱“方案”),提出建立生物醫藥協同創新機制,推動醫療機構、高校、科研院所加強臨床科研合作,依照有關規定允許生物醫藥新產品參照國際同類藥品定價,支持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產業發展。上述方案內容緊扣創新藥價格問題,意味著未來國產創新藥的價值在價格層面或將得到更好的體現。
“創新具備長周期、高投入、高風險的特點,企業只有在最后有了足夠的創新回報,才會更有信心地去做下一輪的創新。”夏廣新表示,從趨勢上來講,國內創新藥行業正在從跟蹤創新或模仿創新轉向原始創新,前者指跟隨國外大潮研發創新藥、投入相對可控,后者則是從新靶點、新機制起就自主研發、風險更大、投入更高,“都叫創新藥,但是處于兩個不同的階段”,而創新藥的定價應該更加符合市場規律。
據官網顯示,上海醫藥(601607.SH,02607.HK)主營業務覆蓋醫藥工業與商業。上海醫藥也在持續加大研發創新投入,加快創新轉型發展。2022年,公司研發總投入28.00億元,同比增長11.87%,占工業銷售收入的10.47%。其中研發費用21.12億元,同比增長6.29%,占工業銷售收入的7.89%。
上海醫藥擁有一款在研的1類新藥腎素抑制劑司妥吉侖(SPH3127),這正是夏廣新加入上藥研究院后接手的第一個項目。此前的公開信息顯示,這一款新型抗高血壓藥物已進入三期臨床。夏廣新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該藥物的上市申報于2023年6月獲得受理,如順利,預期在今年年底至明年上半年該藥物能夠獲批上市。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病,除了上海醫藥的新型抗高血壓藥物,半年一次的降壓針在全球醫藥研發市場也頗受關注,同時針對高血脂、糖尿病等高發慢病的長效療法也相繼問世。對此,夏廣新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當前慢病療法長效化已成為趨勢之一。一方面,在小核酸、新型多肽領域有了一定的技術突破,使超長效劑型成為現實;另一方面,半年一針或三個月一針的新型藥物患者依從性好,忙碌的人群對此類藥物確有需求;如果率先上市的幾個產品,在經過更大患者人群和較長時期的監測后,體現出安全性優勢,該類藥物將有更好的發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