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藝術現場|200組畫作:向左遇見林風眠,向右邂逅吳冠中
1月27日,“中國式風景——林風眠吳冠中藝術大展”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正式拉開帷幕,匯聚林風眠吳冠中師生二人200件(組)代表性作品,為觀眾奉獻一場林風眠吳冠中師生二人的史詩級藝術對話。
澎湃藝術在現場看到,此次展覽以中軸對稱的方式布展,“林風眠”與“吳冠中”兩大個人展區左右對稱,同時呈現兩位藝術大家重要題材的比對展示與專題研究。觀眾在兩大展區可直面師生二人的原跡筆墨,也將獲得“向左走遇見林風眠,向右走邂逅吳冠中”的樂趣。主辦方表示,林、吳二人的藝術道路始于東方,融合西方,進而又影響世界,創造了東西方文明互鑒在美術領域的代表性成就,堪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成功樣本,同時成為海派文化精神的真正體現。
展出的林風眠作品十分珍貴,既有其較為少見的早期半身仕女畫《女半身像》、深受敦煌壁畫影響而創作的《舞》,也有帶有馬蒂斯風格的《仕女》和莫迪利亞尼風格的《花朵》等。而吳冠中僅存的三張巴黎時期水彩畫之一《巴黎郊外鄉村》、一批上世紀50年代的素描作品,及其存世不多的紙上半身人像《西藏女鄉長》等珍貴藏品也都將與觀眾見面。
“中國式風景——林風眠吳冠中藝術大展”現場
“中國式風景——林風眠吳冠中藝術大展”現場
此次大展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聯手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上海中國畫院、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作為首次全面回顧兩位藝術大師藝術成就的大型展覽,“中國式風景——林風眠吳冠中藝術大展”以滬上國有美術機構館藏精品為核心,集聚京、滬、粵、浙各大藝術機構林風眠、吳冠中珍貴藏品,以全新學術脈絡深度梳理兩位藝術大師的探索、成就與影響,呈現林風眠、吳冠中對時代之問的“回答”——融通中西古今的創新精神,用藝術探索開創的“中國式風景”。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黨委書記、執行館長王一川表示,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是上海唯一的全國重點美術館,一貫踐行“城·人知美”的宗旨,此次大展是中華藝術宮在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之際為廣大市民朋友奉獻的一道文化盛宴,以此開啟最高品質的美術館社會大美育,推動整座城市向心而生、與美同行。展覽由京滬合作,充分整合資源優勢,彰顯國有美術機構藝術資源的實力,也體現了以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為核心的“大美術館計劃”的積極作為。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20世紀中國美術史的星空中,林風眠與吳冠中的名字星光熠熠。林、吳師生二人的藝術道路始于東方,融合西方,進而又影響世界,創造了東西方文明互鑒在美術領域的代表性成就,也是海派文化精神的真正體現。
林風眠《舞蹈》
兩位藝術家與上海有著深厚的淵源。在林風眠試驗新派畫受到排斥的時候,上海接納了他,上海時期正是他藝術生涯中成果豐碩的成熟期。
林風眠 畫作
此次展覽總策展人陳翔向澎湃新聞介紹:“林風眠先生很長一段時間居住在上海,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正好是他創作趨向成熟和風格完全形成的重要時間段。他多次參加上海美協組織的下鄉寫生活動,有了接觸新生活、新題材的機會,作品以農村生活、戲曲人物、仕女、靜物花卉、風景、禽鳥等題材為主。其存世作品以該時期的創作占大部分,‘風眠體’已臻成熟,格體嚴謹,光色交織,色墨無礙。尤其70年代以來的作品更趨簡率,表現性強,用筆造型恣縱肆意,注重內心情感的表達與宣泄。”
本次展覽展出林風眠新中國成立后的主旋律作品如《軋鋼》《農婦》等,就是他在上海深入生活為勞動者寫照的現實主義創作成果。
林風眠《農婦》
林風眠的畫作曾經引起過非常大的爭議,許多人認為他所作并非中國畫。“林風眠先生在上世紀70年代落戶在上海中國畫院,成為上海中國畫院的畫師。‘中國畫院’并非只是一個機構名字,還是一個畫種,不僅說明他的繪畫藝術得到了承認,并且被認定是‘中國畫’,”陳翔介紹,“可見上海是一個非常包容的地方,以寬闊的胸懷來接納各種人才。”
吳冠中《大宅》
吳冠中 《照壁》
而吳冠中也對上海也是情有獨鐘,“吳冠中先生自己最滿意的幾個展覽就是上海給他做的。上海美術館為他辦了畫展以后,他覺得上海美術館對他繪畫的理解非常符合自己的心思,他繪畫的藝術特性就是中西融合,跟上海這座城市氣質相符。后來他成系列地將自己各個時期代表作品捐給了上海美術館,許多作品都是他舍不得出售的‘壓箱之寶’,像《黃河》《長江山城》《獅子林》《長城》等重量級作品,讓上海成為了收藏、陳列、研究吳冠中畫作的中心。”陳翔說。
“在上海,我有許多知音。”吳冠中曾這樣說道。
展覽核心墻面選用了紅色作為主色調
向左遇見林風眠 向右邂逅吳冠中
走進中華藝術宮,遠遠可見絢爛、磅礴的紅色撲面而來。此次展覽核心墻面以及中軸線上都采用了紅色,這樣充滿力量與革新的色彩,或是許多人心中兩位藝術家的生命底色。
抗戰時期,吳冠中就讀的浙江藝專為躲避戰火轉移至四川,他見有姑娘穿著紅衣,非常醒目,遂問友人借錢,并央求裁縫也做了一件大紅袍,穿上身。這件大紅袍惹來了許多非議與側目,后來只能重新染黑。
吳冠中 《漢柏》
吳冠中 素描《入孔林》
策展人項苙萍介紹:“這個插曲很能體現吳冠中先生青春不羈的色彩,同時也感受得到他那種革新的欲望和決心,后來事實也證明,這種決心貫穿了他的創作生涯。”
此次展覽以中軸對稱的方式布展,“林風眠”與“吳冠中”兩大個人展區左右對稱,同時呈現兩位藝術巨匠重要題材的比對展示與專題研究。觀眾在兩大展區可直面兩位大師的原跡筆墨,也將獲得“向左走遇見林風眠,向右走邂逅吳冠中”的樂趣。
展覽現場 林風眠展區
林風眠《鶩群》
林風眠《柳林》
策展團隊以二位藝術家時空背景及理論思考為線索,依循各自創作生涯階段呈現不同創作題材專題,展現他們獨立探索出的國畫現代化轉型道路。
林風眠的展區包括了其最為人熟知與喜愛的仕女代表作如《捧白蓮的女子》《青桃盤仕女》等;最具有辨識度的蘆塘鶩鳥類作品如《鶩群》《蘆葦孤雁》等,最絢爛濃郁的秋林風景如《溪流》《秋》等。
林風眠《捧白蓮紅衣仕女》
林風眠《溪流》
吳冠中展區囊括其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包括早期吳留法歸國時的作品以及對油畫民族化積極探索時所創作的多幅作品,還包括成熟時期面貌最新、影響最大、最具現代精神的一系列巨作,包括其繪畫生涯中關鍵性突破之作《長城》,代表他在藝術實踐上有重大突破的水墨作品《情結》,最具有鮮明個性的《獅子林》等。
吳冠中《獅子林》
與展覽主色調紅色相對的,則是個人展區的花青底色。林風眠留學在外時,隨身攜帶了中國的花青礦物顏料,花青色也成為他們對中國傳統的一種保留姿態。
兩位大師個人展區采用了花青色作為主色調
兩位藝術家先后留學法國,又都選擇了回到故土,并熱切地以國外所學服務祖國。看林風眠的作品,無論仕女本身,或畫面中高挑的花瓶、透光的窗景,都透露出歐洲繪畫藝術的影響。而凝視畫面,又教人聯想到中國繪畫中的古典仕女,也仿佛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女子,其中甚至有來自唐宋瓷器的靈感,這是林風眠內心對傳統根基的堅守。恰如其曾說過的“我是中國人,有中國的底子、血統,自然喜歡表達自己的東西”。這也是林風眠作品中始終不變的底色。
吳冠中 《魯迅故鄉》
與老師林風眠一樣,深埋吳冠中心底的始終是東方情結。留法期間,他認識到:“藝術的學習不在歐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師們的畫室;在祖國,在故鄉,在家園,在自己的心底。”吳冠中最終也選擇回到祖國。此次將展出的素描作品《旅途》,便是他在歸國途中所作修女畫作。
吳冠中《旅途》
因時代的差異,吳冠中在前輩林風眠的“中國畫去向何處”難題之外,還多了一個“油畫如何民族化”的審慎思考。回到故土的吳冠中,始終在思考、探索油畫民族化。他嘗試在油畫中融入中國意境和民族審美。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他創作了大量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油畫,《瓜藤》《碩果》《庭院小景》《濱海城市》等融入了清新時代之風的新油畫作品,為成熟期創作的到來,打下了良好基礎。
吳冠中《青島紅樓》
在油畫民族化和水墨畫現代化的探索中,吳冠中對于色彩、構圖、意境、東西方繪畫材料等所進行的深入研究,顯示了他對東西方藝術所采取的理性態度和深刻理解、反省。
吳冠中這樣解釋他的作品與中國文化的關系:“將作品比之風箏,風箏必須能離地升空,但風箏不能斷線。”他懷著赤子般的熱情迷戀和吸收著中國傳統文化精華,同時又不愿為千年傳承因襲的程式化藝術語言所局限。在“左沖右突”、“東尋西找”中,吳冠中形成了畫風多變但主線貫通的、具有中國氣質的油畫和具有現代意味的水墨畫。
吳冠中《水田》
面對如何處理西方和本土、傳承和創新、傳統和當代的關系這些難題,林風眠和吳冠中前后相繼、不約而同地選擇立足中國傳統對接現代藝術,以東方氣韻、中國精神吸納融合西方藝術先進技法,推動實現了傳統國畫的現代化和西方油畫的中國化,開創了中國水墨藝術的新范式和世界油畫的新圖景。
林風眠《金秋》
徜徉于展覽,能深刻地感受到兩位藝術大師“藝術應表現生命、情感,服務于人”的主張。
林風眠曾說,“你必須真心生活著,才能體驗今天中國幾萬萬人的生活,身上才有真正‘人’味。首先立‘人’,徹底‘人’化了,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去過的地方,見過的人和物,經過的事,都是林風眠的創作素材。林風眠反復畫的花,是少女,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他再三描繪的蘆蕩、湖濱、山林是對杭州、對家鄉的記憶;他的仕女總和鮮花同框,仕女是花,也是林風眠對母親、對理想化女性形象的深情致意。吳冠中亦以作品的感情作為衡量作品好壞的標準,強調不管用什么手段表現,最終要看效果是否感動人。
林風眠《鮮花》
吳冠中 《霜葉》
正是因為這種真誠,兩位藝術家的作品才被如此多的百姓接受并喜愛。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黨委書記、執行館長王一川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他們以‘中國式風景’傳遞‘中國式審美’,而這場規模空前的展覽也開啟一場高品質的美術館社會大美育,成為中華優秀文化的展示窗口和傳統美學的能量供給站。此次大展是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為廣大市民朋友奉獻的一道文化盛宴,歡迎各位觀眾一同走進藝術大師的美學世界,開啟最高品質的美術館社會大美育,推動整座城市向心而生、與美同行。”
“流風余韻”展區
此次展覽還設置了“主題演繹區”“流風余韻”“生平文獻區”,透過理論與文獻資料,梳理林風眠與吳冠中藝術探索的共性與選擇、呈現他們和上海的關系、教育理念和貢獻,以及理論著作等內容。
文創商品
澎湃新聞獲悉,延續展覽主題“風景”二字的豐富內涵,大展的文創商品也強調了多樣性、實用性與藝術性并存,將吳冠中繪畫里中西交融的詩意美學與現代生活結合。中華藝術宮還將推出林風眠、吳冠中主題餐飲,歡迎觀眾品嘗打卡。同時,特別策劃“跟著林風眠品中國文化”、“跟著吳冠中看中國式風景”、“跟著林風眠、吳冠中賞東西方藝術”等一系列公教美育活動。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5月5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