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五年投稿,2023我的私人閱讀十佳
今天的分享來自蘭臺萬卷
文/蘭臺萬卷
今年已是第五年給小河投稿個人年度閱讀十佳,步履匆匆,都來不及感嘆時光飛逝。過年的好處是清空,清理記憶,清除數據,至少在心理意義上,一切可以重新開始。
今年繼續沿著感興趣的主題閱讀,出走中東,深入拉美,在歷史與現實的切換中,感受生活的日常。
【1】《聲譽》 唐諾
《聲譽》的主題是書的原書名《我有關聲譽、財富和權勢的簡單思索》,雖然作者最終關懷的是“聲譽”、是書寫者的歷史位置、是該為何書寫的問題,但作者用大量筆墨探索“聲譽”之下兩種更物質的背景,即權勢和財富,有許多精彩表述。“聲譽是這根繩子,它本身也許毫無價值還帶點做張做致,但它系著、系住很多有價值的人和東西”。
唐諾所認同的書寫的稠密感,毫無疑問是他文字特色,雖然他將本書認作限制在一般常識層面的小冊子,也盡量引用如《瓦爾登湖》等更廣泛閱讀的書,每篇文章也是以片段出現,但背后所思考和探尋的問題是復雜的、深邃的,接續的是博爾赫斯、馬爾克斯、漢娜·阿倫特等人的思考。
【2】《阿富汗仿古記》 劉拓
《阿富汗仿古記》是劉拓2014年和2017年兩次在阿富汗尋訪古跡遺址的記錄,和一般文風細膩敘事入情的游記不同,作者的書寫是“硬核游記”,目的地和路線清晰,到達后拍照打卡,行程緊迫,書中大量的照片與文字配合閱讀,讓讀者身歷其境。在記錄古跡的同時,兼寫風土人情和旅途觀感,如在軍警巡邏之下偷拍幾張遺址的照片。
阿富汗在國人想象中,恐怕只有戰爭、恐襲等畫面,普通人的日常與閑暇往往在我們的視野之外,而對它復雜的歷史、民族、宗教等方面則更為陌生,對這片古老土地的每次書寫都尤顯珍貴。只身游歷戰亂頻仍的阿富汗,這是一趟勇氣之旅,令人惋惜的是,作者最終也將生命留在了這片他熱愛的土地和事業上,我們終將遺憾無法讀到他筆下的伊拉克。
【3】《南京傳》 葉兆言
葉兆言先生用文學家的筆觸梳理南京從東吳至民國的歷史,每個章節選擇的敘述角度與人物都破費心思,除了兼顧王朝演進的政治史主線,更多的筆墨放在文化史、社會史、經濟史上,選擇的文獻材料也頗為自由,文集、方志、史書、日記等均入文,展現南京豐富的文化歷史面相。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南京的歷史是應當被一再書寫的,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都書寫過南京,這座城市的興衰足以激發歷代文人的興亡之慨。對于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來說,只有閱讀它的歷史,才能看到它不一樣的風景。
【4】《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 田曉菲
庾信《和劉儀同臻》一詩寫道:“南登廣陵岸,回首落星城。不言臨舊浦,烽火照江明”,田曉菲教授自述寫作《烽火與流星》這本四百余頁的專著,正是為了解讀此詩。普通讀者對蕭梁時代會相對陌生,對南北朝整體認識這是亂世,對以宮體詩為代表的蕭梁時代的文學也有偏見,《玉臺新詠》所載的宮體詩是寫給婦人讀的艷詩,這是傳統的刻板印象,田曉菲教授回歸文本產生的歷史場景,正本清源,讓讀者對蕭梁時代的歷史與文學有新的認識。
“梁朝在后人心目中傷感、哀艷與頹廢的形象其實乃是晚唐詩人的建構,它反映的不是梁朝本來面目,而是晚唐的文化氛圍。梁朝本身,是一個意氣風發、充滿文化能量的時代,它額特點不是頹廢,而是有一種健全蓬勃的文化精神,最心愛的乃是更新與創新。”
【5】《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烏拉圭】愛德華多·加萊亞諾
加萊亞諾在他31歲時寫下《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這部震撼世界的作品。他的文字充滿激情與憤怒,選擇的是一種最有力量的表達方式。同時這種激情與憤怒又不是盲目的,而是通過對幾百年拉美歷史的追溯,揭露拉美百年貧困、戰亂的原因與被掠奪的經濟結構,充滿洞見,幫助發展中國家的人民,撥開歷史的迷霧。
加萊亞諾對西班牙、英國、美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帝國的殖民體系進行深刻批判,他所使用左派話語,對身處貿易戰中的中國讀者,相當的熟悉與實用。外向型經濟特點,出口原材料與低級工業產品,勞動力價格低廉,收入微薄,國內消費不足,高失業率,引進外資與利潤外流,技術壟斷,這些書中反復出現的詞匯,雖然是說1970年底前的拉美諸國,但又如此貼近當下的現實,尤其是加萊亞諾將經濟與政治面向融合寫作,讀來也受啟發。“在這塊土地上,我們看到的不是資本主義原始的幼年時期,而是資本主義血腥的衰敗。不發達并非發達的一個階段,它是發達的后果。拉丁美洲的不發達來自他人的發達,現在它還在養活他人的發達。”
【6】《被入侵的天堂:拉丁美洲環境史》【美】肖恩·威廉·米勒
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美洲這片土地上生活著數千萬的本土居民,有高度發達的文明,有自己的政權、農業方式、文化,西方人眼中的新大陸其實是舊大陸,將美洲大陸描繪成一片荒野,是西方人的“原始迷思”,這種原始迷思也塑造著美洲與西方的關系。作者通過對拉丁美洲600年環境史的書寫,通過豐富的細節與多種多樣的角度,展現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影響,文化與自然的關系,其中核心在于可持續性。
作者在書中對城市、大壩、旅游業、石油化工業等現代文明基礎的深刻反思,也在警醒讀者思考自然生態的可持續與現代發展之間的緊張關系,“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舊的唯發展主義意識形態與新的環境保護主義尷尬地并存,這種妥協用術語表示就是“可持續發展”,我們能不能同時擁有兩者這個問題仍亟待解決。”
【7】《批評的激情》【墨西哥】奧克塔維奧·帕斯
《批評的激情》是帕斯訪談集,時間跨越大半個二十世紀。面對不同的訪談,帕斯談論著詩歌、文學、政治、思想、藝術、宗教、寫作、個人經歷等不用領域的話題,有的回答不同,有的是不斷重復和強調,最為精彩的部分是談論詩歌的寫作和對不同詩人作品的評論。
詩人帕斯,無疑是他眾多身份中最為重要的一個。他在書中分析和拆解自己的作品,《太陽石》等最具代表性的詩歌是如何創作出來的,為讀者提供了一條走進他的詩歌世界的小路。他也在書中評論不同時代的詩人和詩歌作品,從但丁開始悠久的詩歌傳統,他所推崇的馬拉美、馬查多、艾略特、龐德、威廉斯、斯蒂文斯等詩人的作品。他講述與聶魯達的交往,從友誼決裂到最終和解。在訪談中,他也講述了他與布勒東的交往,參與超現實主義運動的過程,也他對薩特存在主義等思想運動的看法。“詩歌創造始于對語言的施暴”,“詩歌是從心靈深處涌出來的,語言本身融為一體,就是說,和一個人,一種文化的記憶融為一體。一種非常古老而且無人稱的源泉,和語言的節奏緊密相連。”“一個詩人無非是一個時刻,語言之河里的一個漣漪。”
帕斯這一代作家與政治關系密切,對帕斯來說,這首先與他的家庭密切相關。帕斯的祖父是自由派,父親是薩帕塔主義的信徒與宣揚者,在帕斯位于米斯科阿克別墅的家里,就存在不同的政治觀點,帕斯最終無疑回歸了祖父的政治傳統。他不認為自己有什么政治思想,“我的思想就是些意見。我現在和過去都是在捍衛我相對的真理。”在他的祖國墨西哥,無論左翼還是右翼都對他的政治立場不滿,雖然他認為自己是在與左派對話。“20世紀最巨大罪惡的根源在于出現了不同的意識形態,它們否認由各種族和各階級構成的人類。”
帕斯的思想豐富而深邃,他在《孤獨的迷宮》中對墨西哥國民性的反思,對于讀者認識墨西哥和墨西哥人認識自己,都產生了重要影響。他在自己的詩歌、文論、雜文中堅守道德立場和文學價值,“文學中的假叛逆意思是簡單化、公式化,堅持一些半真理。作家不應該說一些初級真理,也不應該道德說教。”
【8】《全球化時代:無政府主義者與反殖民想象》【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全球化時代》以19世紀末菲律賓獨立運動為研究視角,以黎薩爾小說《不許犯我》《煽動者》、伊薩貝洛《菲律賓民俗學》、馬里亞諾·龐塞《書信集》等文本為研究切入點,通過對三位影響菲律賓革命進程的歷史人物的生平描述,將菲律賓的歷史置于全球化的視野下,將菲律賓與西班牙、古巴、法國、英國、美國、中國、日本相鏈接,展現19世紀末無政府主義、民族主義、社會主義等政治主張競相崛起的全球化景象,再現一戰前世界政治與文化圖景。作者研究視野十分宏大,但又從歷史細節處下筆,通過史實編織歷史,不作過多推論與評論,展現嚴謹的學術研究態度。黎薩爾是現代菲律賓的國父,其在菲律賓歷史上的地位相當于中國的梁啟超、孫中山與魯迅的結合,更有意思的是,這段菲律賓歷史與中國近現代史時間重疊,又有相當的歷史交集。
【9】《工作、消費主義和新窮人》【英】齊格蒙特·鮑曼
鮑曼在書中所說的“新窮人”,是消費者時代的窮人,與生產者時代的窮人不同。生產者時代的窮人多是失業者,他們是生產后備勞動力,還有解決就業擺脫貧困的路徑,福利國家政策也給予一定保障;而消費者時代的窮人,是欠缺消費能力者,一定程度上是被時代拋棄者,在消費時代他們被驅逐出道德責任范圍外,福利國家政策崩潰,這些新窮人成了社會秩序和規范的威脅者,“窮”就是“不正常”,不僅不會在道德層面被同情,甚至被貶損至犯罪領域。作者對貧困與窮人問題,進行了追根溯源式分析,解決何以至此的問題,對現代化進行反思,“揭示當代貧窮敘事之下被忽視、被刻意掩蓋的部分”,但書中未提供解決方案,甚至對未來趨勢也不能給出肯定的預測。
【10】《置身事內:中國政府與經濟發展》 蘭小歡
《置身事內》是近期被討論較多的經濟學著作,如作者所說,“本書沒什么宏大的構思和框架,也沒有預測,就是介紹些當下的情況,幫助讀者理解身邊的一些事情”,一本通識書的大熱,也可以一定程度反應當前的經濟困境與人們的焦慮,人們渴望對未來經濟趨勢有個認知。本書內容上回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傳統,從政府參與經濟發展的視角切入,解讀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與現實困境的原因。書中提出“官場+市場”體制特點,解讀地方債務形成的原因,“根源不在收入不夠,而在支出太多,因為承擔了發展經濟的任務,要扮演的角色太多”。
書中指出政府的關鍵作用之一,是調控改變速度的快慢,“穩定的改革過程要留下足夠的時間和資源去緩沖”。作者指出改革的關鍵目標是提高居民收入,而實現這一目標的路徑是繼續城市化,創造服務業崗位,讓人們更好的融入城市。作者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保持謹慎的樂觀態度,通過改革與調整,繼續保持經濟增長活力。
原標題:《第五年投稿,2023我的私人閱讀十佳》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