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近60年地表溫度上升1.38℃,院士:北方將更缺水
“氣候變化一方面導致我國北方河川徑流和地表水資源減少,另一方面溫度上升使得農業、工業、生活和生態用水剛性需水增加。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將進一步突出。”
11月6日,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建云在第8屆“基于全球水文實驗與觀測數據的水流情勢研究”(Flow Regime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mental and Network Data, 以下簡稱FRIEND)國際會議上發言時說,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將進一步突出。
中國近60年陸地表面溫度上升了1.38℃,每10年升高0.23℃,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7月24日連續12天發布大范圍高溫天氣預警,張建云表示,這種長歷時高溫天氣在未來有可能成為常態。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地表溫度在全國各地不同程度升高、降水空間特性變化、海平面上升、極端事件增多趨強,未來的氣候變化仍可能進一步發展。
WMO(世界氣象組織)2017全球氣候狀況聲明指出,2017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三個最暖年份之一。全球平均溫度比1981-2010年平均值高0.46°C±0.1°C,比工業化前水平約高1.1°C±0.1°C。
從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來看,監測顯示,我國北方缺水地區(海河、遼河、黃河中下游等流域)1980年以來降水明顯減少,這進一步加劇了我國北方缺水的嚴重形勢。張建云說,全國大江大河徑流量總體上呈減少趨勢,其中,海河流域、遼河流域和黃河下游地區減少明顯,未來水資源可能進一步減少,而灌溉用水、工業需水、生活用水、生態用水量都將增加,這些都將進一步加劇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矛盾。
張建云建議,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一方面要節能減排,減緩溫室氣體導致的氣候變暖,另一方面要采用適應性的應對策略,水資源的管理要由綜合管理到適應性管理轉變。
具體而言,一要節水優先,加強需求側管理,減少水資源的剛性需求;二要提升水資源供給能力,建設跨流域調水工程,形成豐枯互濟的國家水網;加強非常規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減緩水資源短缺的矛盾;三要加強水資源利用多目標安全與風險評估,實現多目標的協同管理和風險調控,保障協同發展。
成立于1985年的FRIEND計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水文計劃(UNESCO-IHP)的一個國際合作專家組織,本次會議是FRIEND會議第一次在亞洲舉辦。
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在會上發言時說,受特殊地理位置、人口、水資源稟賦條件和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中國目前水旱災害、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四大水問題嚴重,變化環境下的水安全問題突出。
葉建春表示,中國政府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治水方針,在推進水生態文明和節水型社會建設,構架中國特色水安全保障體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今后希望與世界各國共同探討治水經驗、分享治水技術、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共建綠色、循環、節約、高效、安全的全球水治理體系新格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