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兩會前瞻|“雙減”后課外素質教育體系如何重建?民革上海市委這樣建議
2021年,“雙減”政策出臺,明確指出要“提升學生課后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上海在義務教育階段,應構建怎樣的課外素質教育體系?
2023年11月15日,上海,浦東新區周浦小學,學生在參加課外活動。視覺中國 資料圖
2024年上海兩會即將召開之際,民革上海市委擬提交一份提案,建議通過探索成本分攤機制、探索社會組織/社工進校、協調更多屬地資源、完善素質類教培機構規制等措施,對“雙減”后本市義務教育階段的課外素質教育體系進行重建。
提案認為,目前,上海市義務教育階段課外素質教育多元協同初見成效,主要體現為政府主導、以校為本、社會參與、家庭支持。但是,“雙減”實施至今,“破”得徹底而“立”得尚不完善,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課后服務財政負擔較重,且不足以覆蓋高質量服務的全要素成本。目前,課后服務堅持普惠性和公益性,由市區兩級財政全覆蓋。較之前,當前課后服務的質與量都有大幅提升,但政府財政測算以校內教師的低限人力成本為基礎,未計入校外資源引入等成本。財政普惠實現了“公平”,但與“優質”的課外素質教育仍有一定距離。
第二,多元參與體系構建尚不均衡,協同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一是校本資源有限,外部鏈接不足,教培機構進校服務時間成本高;教師負擔加重,課后服務中本校教師教研時間被大幅壓縮,過度依賴本校教師也不利于提高課后服務的專業化水平。二是公辦校外教育機構面對需求突增,供給捉襟見肘。三是教培機構規制尚未明確,缺乏有效參與途徑。
針對上述問題,這份提案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具體建議:
第一,測算成本構成,探索成本分攤機制。目前的課后服務可分為看護服務和發展服務,前者是政府應當承擔的基本公共教育,而后者則應界定為準公共教育服務,即不必由財政全覆蓋?!半p減”政策也明確可采取“財政補貼、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實踐中,多地也都采取了多樣支付。據此建議精確測算勞務報酬、社會服務購買等成本構成,探索“財政補貼+拓展服務收費”結合的成本分攤機制,有助于緩解財政壓力,也能提高服務質量。
第二,探索社會組織/社工進校,減輕學科教師服務負擔。社會組織和社工是近年來公共服務領域新崛起的力量,然而,進校涉及未成年人安全、教育規范等,故尚未廣泛參與課后服務。因此,建議通過制度設計,出臺“標準化”要求,將之作為輔助性和補充性力量納入學校素質教育管理機制。
第三,針對郊區地區,協調更多屬地資源,創新課外教育模式。建議首先由區教育局、屬地政府牽頭,為學校協調“請進來”資源,如名家工作室等;以及“走出去”資源,即依托15分鐘生活圈,用好用足可及的社區教育實踐資源。尤其是涉農地區,可發展與生態、農創相關特色教育,將鄉村振興戰略融入基礎教育。其次,可借鑒奉賢“海之花”這一空間集約化的融合教育案例,集合政府資源、國有資本和市場化運作的創新方式。
第四,完善素質類教培機構規制,暢通信息渠道,優化其營商環境。加強政府在規制和促進兩方面的主體責任,首先盡快明確各項規范要求,并聯合相關專業指導部門,出臺統一文件,便于企業對標落實;并確保政策的連貫性。其次,教培機構作為民營經濟的組成部分,一度也是吸收年輕人就業的重要行業之一,因此有必要結合《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由教育主管單位和商委等市場主管部門牽頭,貫通區域內教育資源的對接,引導教育市場化這一維度有效嵌入課外素質教育體系重建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