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考公就考研?1000多萬大學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近期,2024國家公務員筆試成績“放榜”,有人“一夜回到解放前”,有人“摩拳擦掌進面試”。
11.5萬考生從300萬報名者中脫穎而出,角逐3.96萬個崗位,如此“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背后,大學生“上岸”的執念從哪來?
但“條條大路通羅馬”,體制內的工作并不意味著人人都適合。
整體來看,大多數應屆生們畢業后的第一選擇依舊是就業,但升學深造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千呼萬喚始出來,2024年國考成績終于在上周六公布,終究有人歡喜有人愁。
早在去年國考報名伊始,《月薪三萬,不如考公上岸?》就揭示出2024年國考激勵的競爭比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現象。
國考報名人數年年遞增,筆試分數的高低就是能否進入面試的關鍵一步。
微博上,#國考18個崗位進面分超141分#一度沖上熱搜榜第4的位置,被網友吐槽“太卷了”“太難了”。但其實,國考最高分超140已是老生常談,從2017年到2024年,全國國考最高分平均在148分上下,今年144.7遠不算歷年國考中的最高分數。
140分大神雖說是少數,但國考上限不斷被撐高,卻是不爭的事實。
從2024國考首批進面人員分數來看,120-129分之間進面的概率最大,占到40%,此外110-109分進面的概率也能達到25%。換句話說,國考要想穩穩地進面,少說也得考到110分。
雖說公務員考試一直有“選擇大于努力”的說法,2024國考首批進面人員分數中,100分以下進面的概率甚至超過100-109分 ,但從長遠來看,公務員考試想撞大運“爆冷門”的空間越來越小了。
國考調劑機會已經越來越少,公開調劑職位較三年前少了298個,調劑人數減少了1308人,下降16%。如想成功上岸,考生們除了在筆試上與其他人拉開差距,可能再沒有其他的“捷徑”了。
考公越來越卷,但依舊擋不住有大批人為了一個“穩定的前程”前赴后繼。但那些不考公的人,都在干什么?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不要看考公人數越來越多,仿佛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其實畢業生們的出路可不止這一個。
2024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 1179 萬,這已經是突破千萬的第三年,畢業生們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就業競爭。
但根據招聘網站給出的數據顯示,2023屆畢業生的首選去向依舊是找個班上,其次才是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考公、考編和考研。
從具體數據看,2023屆畢業生中,51.54%的人選擇就業,占絕對的大頭,17.02%的人選擇國內深造,提升學歷,13%的人選擇考公務員,其他占小部分比例的則是選擇靈活就業,考職業資格證或者度過一個gap year。
從畢業生的就業偏好來看,大家依舊求穩,國企是應屆畢業生的心頭好,不僅占比最多且近三年逐年增長。
畢竟,考公平均要和60乃至70人競爭一個崗位,上岸概率2%,一旦考不上,白白浪費大好時光,而國企的高薪待遇,其實也挺香。
但畢業即就業的情況,對于頂尖院校C9的畢業生來說,情況卻又有所不同。
統計了C9院校最新發布的《2022-2023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后,發現C9院校的2023屆本科畢業生大多選擇升學深造,平均升學率超70%。
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例,23屆本科畢業生中,超八成都走上了讀研的學歷升值道路。相比眼前的就業機會,他們也許更看重長遠發展。
此外,留學熱度也逐漸回暖。2022年,我國海外留學生近百萬,研究生留學人數處于上升趨勢。
官方數據顯示,2021/22學年,各國來自中國內地研究生留學生人數均有增長,美國共計123182人,同比上一年度增長了3.64%;英國88755人,同比增長6.01%;澳大利亞授課型碩士67302人,博士學位5677人。
“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小城市裝不下靈魂?!?/strong>
寒窗苦讀數十年后,留在或者出發前去哪個城市,對于初入社會的畢業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選擇。
從近三屆高校畢業生的選擇來看,機會大、薪資高的一線城市依舊是畢業生的首選。但新一線城市也緊隨其后,并且以431.9%的漲幅遠超一線、二三線等城市。這得益于近年來很多新一線城市采用落戶加補貼模式打響搶人大戰。
具體城市看,上海、北京、深圳位居應屆畢業生最喜歡的城市前三,占比均超10%。廣州、杭州、成都、蘇州、南京、武漢、重慶占比均超3%,位居第四至第十。
如果從應屆生投遞增速看,蘇州以124.75%的同比增長位居第一;無錫同比增長117.68%,位居第二;應屆生投遞濟南、深圳、上海、合肥、南京、青島的同比增長均超50%,位居第三至第八。
蘇州、合肥、青島等新一線城市近年來發展迅速,且宜居性強,對人才的吸引力也持續攀升。
正如數據顯示,如今的畢業生們并不只看薪資待遇,“工作機會”“房價及生活成本”“教育、醫療等資源”“落戶政策及對外地人的友好程度”是應屆畢業生們考慮在哪所城市安家、生活的前四要素。
畢業并不是終點,反而是新賽道的起點。
深造還是就業,一線還是二線,如同多個岔路口,等待著我們去抉擇。
未來如何我們并不可知,但至少現在選擇多如星辰。挑戰與機會并存,當下畢業生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完善自身做好準備,審慎抉擇,擁抱新的機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