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半月談:“社會人”群體心態與當今的時代氣質格格不入
導讀:
讓“讀書人”鄙視又好奇的“社會人”來了!“紋身喊麥社會搖,一日三頓小燒烤”“浪漫不如紅鈔票,感情都為性需要”……
明明啥也不懂,偏以“社會人”為榮,這種群體心態與當今的時代氣質格格不入,卻又真實地存在著。他們是被放棄、放任和放縱的年輕人嗎?當“鄉村非主流”在犄角旮旯的地方野蠻生長,誰來播撒理想與崇高?
同九義,汝何秀
最近學了一個新詞,叫“同九義,汝何秀”。完整的表達,是“同樣九年義務教育培養的人,為什么你這么優秀?”然而“優秀”一詞,評價標準相當多元。
其中有一種“優秀”是諷刺。明明是乳臭未干,卻帶著很濃的社會氣。類似“佩服,佩服”未必是真的佩服,說你“社會,社會”,也未必全是褒獎。
從頻繁出沒于某短視頻平臺的群像來分析,這類“社會人”土味中帶點魔幻現實主義:穿著九塊九包郵的豆豆鞋、緊身褲,頂著五顏六色的鍋蓋頭,打架要叫一幫“兄弟”來捧場,單挑尤喜打臺球,“一個黑8定勝負”。
認真學習了一下某平臺上被稱為最牛社會哥的“寒王”視頻,那些段子真不是一般人的操作——“被獅子寵過的女人,怎么會看上野狗呢”“刀不鋒利馬太瘦,我還不想和你斗”……
這些所謂“社會人”拍攝的視頻內容低俗,演技尷尬,居然還就被捧成了潮流,更有模仿者渴望一夜成網紅——蹲在廁所門口抽煙,紋上左青龍、右白虎,邁著“社會步”,跳著“社會搖”,壓著嗓子唱“一人我飲酒醉”。網友“起名一時爽”說:“據我了解,我的學校就有90%以上學生迷戀這種操作。”
因為不羈的靈魂、年輕的熱血和躁動的心,這種“社會人”的走紅,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讀書人”的枯燥,滿足了“書本黨”的獵奇。然而,稍有辨識能力的年輕人并不會喜歡這種套路,因為他們深知這種炫耀式、斗狠式的“社會人”本質上是一種叛逆、自卑、宣泄或者表演,層次有點low。
如果說這種社會人只是“小弟”,那么還有一種社會人就是“大佬”。作為“大佬”的社會人,有一種男女通吃、左右逢源的智慧和能力,看上去仿佛懂得許多殘酷而真實的社會規則。當然,穿上西裝能賺錢、脫下西裝能揍人的本事和氣場,一般人不敢惹也惹不起的那種“修為”,也是必不可少的。
當許多年輕人、甚至中年人面對這種“大佬”社會人,“同九義,汝何秀”所表達的意味就要復雜許多。畢竟,看著周圍人所面臨的“中年危機”,十幾歲出來打拼,從一無所有到身無分文,再到負債累累……聽著他們感嘆走了多少彎路、吸取了多少教訓,那么,如果自己能早一點成為擁有權力、掌控規則的“社會人”,又何嘗不是一種“成功”。
“讀書人”與“社會人”的對立
當人們在追捧“社會人”的時候,往往把“讀書人”與“社會人”的身份對立起來,貶“書生氣”而揚“世俗氣”。
說到這種天真與世俗的對立,不得不提“小豬佩奇”。畢竟“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的“造梗”運動,稱得上是過去一年來十分突出的社會亞文化現象,甚至助長了所謂“鄉村非主流”的再度興起。
小豬佩奇,這個動畫片中的主人公,因為成人化解讀和二次創作,變成標榜“社會人”的表情包、段子和短視頻主角,成為處事手段成熟老練的標志。此前,抖音上“小豬佩奇”話題下的視頻一度超過3萬個。在小豬佩奇身上,天真與世俗并存,反差之下的矛盾統一,折射出社會的荒誕與躁動。
在“讀書人”與“社會人”的對立中,“社會人”的含義被異化,從一個相對于“經濟人”的社會學概念,變成一種流行的網絡意識形態。
在社會學中,社會人指的是具有自然和社會雙重屬性的完整意義上的人。社會人是自然人在適應社會環境、參與社會生活、學習社會規范、履行社會角色的過程中,逐漸認識自我,并獲得社會認可,取得社會成員資格的過程。
社會人的顯著特征是交往性,即不斷處理人和人、人和事之間的關系。但這種交往性本身并不帶有價值批判色彩。而與“讀書人”相對的“社會人”,那種價值和審美取舍變得十分鮮明——深諳各種攻略、段子、套路,崇拜特權,動輒“陰謀論”等。
象牙塔中的天真,本該是內心的凈土?!皶鷼狻焙螄L不是一種可貴的品質?然而,“傻白甜”日日上演,社會大染缸的同化能力總是超出我們的想象。
當社會的大部分精神生產都浸淫在功利主義中,當理想化的信仰價值體系無法落地為現實的認同和個人需求的滿足時,那些庸俗的、媚俗的東西倒是更有生命力,甚至以一種反叛的姿態來消解社會戾氣。如此一來,還怎么讓年輕人相信“社會人”并不是社會人該有的姿態呢?
以道相交才是成熟的社會人
導演賈樟柯寫過一篇散文,名為《我的夜奔》,提到了他在高中時也曾經很“社會”地與兄弟們打架。當他站在講臺上,以為可以用眼神來震懾對手的時候,怎么也沒有想到,對手直接伸出了捅人的刀。
“我決定把今天的事情忘記,從此以柔軟面對世界。是啊,少年無知的強硬,怎么也敵不過刀的鋒利”;“少年的血多少源于荷爾蒙的分泌、多少有種可以理解的天性中的沖動,而現代社會彌漫開來的暴力氛圍卻讓我不安”。
賈樟柯的感慨,自然讓我聯想到:當今追捧“社會人”的那些年輕人,他們扎堆在二三流學校,混跡在城鄉接合部,回家見不到父母,只有手機來傾訴……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強要找準“短板”,而青少年教育的一大“短板”便是人文教育。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說,人文教育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善待生命,包括善待一草一木的教育。我們在這樣一個時代,應該崇尚什么,追尋什么,都是很值得研究的。我們常常用培養知性的方法來養成德行——德育大綱化、德育課程化、德育系統化,講的是條條框框,言之成理,但收效甚微。
人文教育的另一個維度,是對成熟社會人的正解。不能只求自然人的生理需求、經濟人的純粹理性,而忽視作為“社會存在”的人本身。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負責人邢海晶等專家指出,讀書人成長為成熟社會人的必然要求是其社會責任感的養成和維持。而一些不良社會思潮的泛濫,已成為制約其社會責任感養成的主要因素。
成熟社會人的理想姿態,應當是一種“人道”:擁有博大厚重的人文積淀,自知自覺的崇高情感,從心所欲不逾矩。當然,作為成熟的社會人,在社會交往中自然需要長袖善舞、左右逢源,但不能讓猥猥瑣瑣、蠅營狗茍的東西成為社會交往的主題乃至全部。
成熟的社會人交往,可以以利相交,可以以情相交,但更應該提倡以道相交?!暗啦煌幌酁橹\”,古人誠不我欺。
(原題為《一不小心,社會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