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電視劇《繁花》收官在即,舞臺劇《繁花》開票服務器一度崩潰
電視劇《繁花》本周收官在即,而早在2018年就面世的舞臺劇版《繁花》第一季則將迎來百場紀念。1月8日,今年3月的這一輪演出開票首日,28分鐘內票房就達到100萬,3小時不到飆升至200萬。因為搶票火爆,服務器一度崩潰,劇組工作人員笑稱,“享受了一把演唱會待遇。”
事實上,自6年前首演以來,舞臺劇《繁花》一直都是話題演出,迄今14輪演出幾乎場場爆滿。這部同樣改編自金宇澄茅盾文學獎同名小說、更忠實于原著的純滬語版舞臺劇,不僅熱演多年,還獲得了華語戲劇盛典最佳創新劇目、壹戲劇大賞年度大戲等諸多業內獎項。2021年,《繁花》第二季問世,延續火爆。去年,舞臺劇《繁花》還首次以第一季、第二季連演的形式上演美琪大戲院。
不過,這一輪演出,因為電視劇《繁花》的影響力發酵,出票速度又比之前“快”不少。
作為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繁花》此前已有評彈版本問世,舞臺劇版《繁花》由上海文廣演藝集團與五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溫方伊編劇、馬俊豐導演。
舞臺劇《繁花》劇照
舞臺劇《繁花》相對忠實于原著,把35萬字小說的故事和人物濃縮在舞臺,原作中1500多個“不響”也成為作品的重要表達。
第一季的故事主要以滬生、小毛、阿寶三個童年好友的經歷為經線,較為完整地呈現了小說中李李、姝華、銀鳳、汪小姐等人的人物命運。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相互交替的方式,在強烈的時代場景對比中,呈現出社會轉型期間的個人命運。
舞臺劇《繁花》劇照
雖然小說是一部充滿煙火氣的上海弄堂史詩,滿溢著懷舊感,但舞臺劇《繁花》的主創和主演卻幾乎都是“80后”和“90后”。多媒體動畫、電子樂的加入,使得這部劇有了很多跨界的現代感。
和滬語版電視劇一樣,整部劇全程用滬語演出。延續了原著文本中滬語與古典白話小說的美學特征,也由此引發了對滬語舞臺劇和上海文化的討論。不過,《繁花》對觀眾的吸引不僅在于滬語演話劇,也在于它的“繁花美學”。
旋轉的舞臺,是《繁花》中一千五百多次“不響”的暗喻,也流轉出1960-1970年代和1990年代的世事變遷,木頭電線桿、理發店、搪瓷缸、弄堂口的小板凳和蒲扇,種種細節,都喚起一種上海的懷舊感和集體記憶。而舞臺深處的多媒體大屏上,下半場“前情提要”的出現讓人印象深刻,多媒體設計雷磊為《繁花》做了17幕動畫,這些影像大都來自檔案,并且保留了那種老舊二極管電視的頻閃畫面質感。
海報
導演馬俊豐是一個非上海籍的80后,他一開始就表示,自己并不想做懷舊的事情。而是希望排演出金宇澄筆下打動我們的那一部分上海,在讀原著過程中引起情感漣漪的一部分東西。
“我希望這個戲能讓上海這座城市在舞臺上生動一次,讓上海人在戲劇舞臺上生動一次,也讓上海話在戲劇舞臺上生動一次,最后希望中國的舞臺因為有了《繁花》這部戲能夠生動一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