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冬季到影院來看雪,儀式感or形式感
到底是來看電影,還是來看雪的?
新年新氣象,電影市場迎來開門“噱”(雪)。
在全國,不少影院延長營業時間、增加排片量,優質的影片和新穎的觀影體驗,點燃大家的觀影熱情。
今年的電影跨年檔的關鍵詞毫無疑問是“儀式感營銷”
大片云集的同時,各大影院還創新推出豐富多彩的觀影體驗活動,讓觀眾"儀式感"拉滿。
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推出了跨年特別版"下雪場",觀影期間影院會有"雪花"飄落下來,深受年輕人的歡迎。
電影《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開放"跨年嗨唱"場,吸引大量歌迷集體觀影,跟隨著偶像的歌聲放聲嗨唱。
《金手指》的暴富場,送金色的一桶爆米花,宣傳口號是“新年第一桶金,一桶暴富”。
《潛行》的彩票場,送觀眾大樂透的彩票,可以拿回去自己兌獎。
《年會不能停!》啤酒場給觀眾發啤酒,邊喝啤酒邊看喜劇人大聯歡。
而《非誠勿擾3》甚至搞起了橙子場,用非“橙”勿擾的諧音梗,給觀眾再添銀幕之外的新包袱。
媒體報道稱,不少觀眾表示:“就比較有儀式感,在電影院挺浪漫,比較難忘?!?/p>
事實上,2022年播出的劇版《一閃一閃亮星星》表現稱得上“小爆”。
雖是播出成績最好的分賬網劇之一,但放到整個劇集市場中并不出挑,無論是口碑還是播放熱度表現都并非當時的頭部。
而此次下雪場,卻讓它真正出圈了。
如今,“下雪場”衍生話題不斷在社交媒體刷屏,飄雪創意不斷吸引大量觀眾購票,但同時也有一些網友吐槽影響體驗。
從網上流傳的一些圖片或視頻看,有的觀眾全身被“雪”覆蓋了厚厚一層,影廳內一片狼藉……
一場預先設計好的人工雪,下出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味道。
同時,圍繞“下雪場”營銷,微博上出現了不少爭議,如“下雪場尷尬”“張萬森 局部暴雪了”等話題登上熱搜。
在實際執行上,制雪機等設備由于是易燃易爆物,因此很多下雪場最終只用幾個噴罐來應對,最終效果也大打折扣。
有的特殊場次,則干脆取消,或者在購票平臺上顯示有特殊場,但實際放映時與普通場無異。
一采用特殊場、儀式感為噱頭的營銷在預售階段、以及假期前兩日的確吸引了大量觀眾進場。
僅12月31日市場大盤就有7億元票房收入,但較高的退票率和1月1日開始,票房斷崖式下跌。
同時,觀眾曬出自己看“下雪場”的經歷,調侃的語言不乏歡樂的成分,電影的社交功能被放大,一定程度上又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網友買票體驗,以展示“尷尬”為樂趣。
這是社交媒體的一種新興潮流,主要還是想贏得共鳴,因而《一閃一閃亮星星》便有了票房火的收獲。
但也很快出現了冰火兩重天。
如何看待跨年檔的電影營銷采用“儀式感”的方式?
儀式感營銷在電影以外的其他領域是否曾有過先例?
這種營銷方式有何特點?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張靖超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儀式只是開胃菜,沒有內涵的儀式,就流于形式。
儀式感的目的是增加人為代入感,來彌補沉浸感不足。
同時,通過儀式感的方式,刺激消費者來嘗鮮。
這種“儀式感”只能一時,作為噱頭存在,短期吸睛和戲精,卻難以真正吸金。
儀式感營銷普遍存在于各種市場領域,從家電的總裁簽售、演唱會的觀眾互動到裝修動工,以及城市營銷中的榮譽市民等。
此類營銷,大都通過各種不同的儀式感,針對個人或群體進行營銷,以期獲得特定目標群體的關注度、獲得差異感。
就其本質,依然是一種注意力經濟,通過參與程度不同而達成一種受眾主動參與的價值體現。
此類儀式感營銷,可適用的范圍較廣,方式方法也可根據其營銷的目標群體而具體設定,但往往效果一般,主要是首創首發帶來的傳播價值。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