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際局勢前瞻:2024年,這些大事或將改變世界
中新網1月1日報道,伴隨新年鐘聲,2024年到來了。俄烏與巴以的硝煙仍在彌漫,人工智能發展迅猛引發倫理爭議,氣候變化問題愈發嚴峻亟需共同應對,全球多重變局并進,國際秩序演化加速,世界“危”與“機”交織。
新一年,世界向何處去?中新網特邀外交學院戰略與和平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蘇浩,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員郭憲綱和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吳沈括,就2024年國際局勢發展進行前瞻。
俄烏與巴以,硝煙何時散?
——美歐援助難以為繼,“破局之路”漸顯?
到2024年2月底,俄烏對峙局面,將邁入第三個年頭。“目前來看,俄羅斯可能會逐漸占據主動,甚至是優勢”,對于俄烏局勢今后的走向,蘇浩預測道。
資料圖:當地時間2022年2月10日,美國飛機將軍事援助物資運抵烏克蘭基輔鮑里斯波爾國際機場。
蘇浩指出,隨著時間推移,烏克蘭要想達到既定戰略目標已很困難,而美國和歐洲國家也需要認真思考,如果一如既往對烏克蘭軍援,可能最后的結果會低于預期。
蘇浩表示,反觀俄羅斯,正面陣線上俄軍“越來越強”,前不久俄總統普京明確表示,俄方目標不僅限于頓巴斯地區,下一步還可以考慮敖德薩。這實際上是一種“進兩步退一步”的方式,最終確保能控制頓巴斯。
此外,蘇浩認為,“巴以沖突也影響到整體態勢變化,使得(對)美國戰略性的牽制再次出現。”他指出,“俄烏局勢的破局之路,很可能從軍事方式轉變為政治和外交方式”。
隨著烏克蘭危機延宕,能源價格飆升、物價大幅上漲、社會矛盾加劇等一系列對俄制裁帶來的反噬效應,正持續影響歐洲多國。同時,對烏援助以及烏加入歐盟等一系列問題,也繼續撕裂歐盟內部,損耗其國際影響力。
“歐洲必須要反思,追隨美國對俄羅斯制裁,究竟符合誰的利益?”針對歐洲國家面臨的困局,郭憲綱一針見血地指出。
對于2024年歐洲國家在俄烏問題上的態度,郭憲綱認為,“歐洲(國家)可能會調整‘追隨美國,制裁俄羅斯’的政策,和俄羅斯恢復經濟往來,特別是能源方面的合作,因為這符合歐洲的利益。”
——巴以沖突愈演愈烈,能否走向政治解決?
國際上另一個熱點是仍在持續的新一輪巴以沖突。截至目前,這場以色列與哈馬斯組織之間的沖突已造成逾2萬人遇難,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加沙地帶人道主義危機愈演愈烈。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2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仍在持續,以色列南部與加沙邊界附近濃煙滾滾。
針對沖突能否在2024年收場,郭憲綱認為,“以色列逐漸認識到,完全消滅哈馬斯是不可能的。以軍可能會把加沙搜索一遍后,宣布消滅哈馬斯,然后撤出加沙”。
至于沖突一旦結束后,當地局勢會如何發展,郭憲綱認為,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力量聲望和影響力料將擴大。他分析稱,“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胡塞武裝以及伊拉克民兵組織都是什葉派,他們此次和哈馬斯共同應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獲得了中東地區底層民眾的支持”。
“只有解決了‘兩國方案’(的實施),才能夠真正化解巴以沖突的根源。”談及巴以問題未來走向時,郭憲綱指出,這次事件結束之后,整個中東地區探索以“兩國方案”為主的政治解決途徑的努力,可能會再度呈現出來,使得局勢向著政治解決的方向去演進。
大選與右翼,國際“棋局”怎么走?
——拜登特朗普料將對決,美國大選牽動全球
2024年還有一件大事可能給國際局勢帶來改變,那就是美國大選。
資料圖:美國總統拜登。
針對未來選情,蘇浩指出,此次大選基本還是回歸到了現任總統拜登和前總統特朗普這兩位“老對手”之間的對決。
對于拜登來說,蘇浩指出,目前美國國內的經濟問題正在凸顯,不斷加息導致通脹壓力大。拜登政府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和吸引外資的效果都不明顯。而在外交領域,雖然拜登已將歐洲國家捆綁在美國的戰略框架內,但俄烏局勢正出現不利于烏克蘭和美西方國家的情況,巴以沖突也讓美國的國際形象嚴重受損。
不僅如此,蘇浩認為,“美國國內還有很多嚴重的社會問題,政治的撕裂,社會的撕裂,種族的撕裂,這些問題凸顯出來,對拜登的支持率很不利。”
當地時間2023年4月4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抵達紐約曼哈頓刑事法院就“封口費”案接受提審。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參選之路荊棘遍布。截至2023年底,特朗普面臨的刑事指控多達91項,科羅拉多州和緬因州都已裁定其喪失在當地參選總統的資格。
盡管官司纏身,但目前數據顯示,特朗普的民調支持率高于拜登。對此,蘇浩分析稱,“特朗普雖然有明顯劣勢,但他恰恰會利用這些劣勢,變成吸引選民目光的優勢。拜登和特朗普之間出現了一種此消彼長的狀態,二人之間料將發生激烈競爭。”
“無論是誰當選,美國整體的國際影響力和作用力應該會有所弱化。”針對此次美國大選將造成的影響,蘇浩認為,“伴隨俄烏局勢中美國逐漸陷入困境,巴以沖突中的政治紅利也在消失,歐洲國家可能會開始考慮和美國保持距離。”
蘇浩進一步指出,“一些亞太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也在認真思考,完全綁在美國‘戰車’上是否完全符合自身利益。美國大選后,全球南方國家的地位可能會逐步上升。”
——右翼勢力抬頭,全球化發展仍不可逆
除美國外,2024年全球范圍內,預計還會有數十場選舉,包括總統大選、議會、州和地方選舉等。此前,包括意大利極右翼政黨意大利兄弟黨成為全國最大的政黨、米萊競選成為阿根廷新一任總統等,在部分國家,右翼、極右勢力抬頭趨勢愈發明顯。
對此,蘇浩指出,盡管全球化進程仍在不斷推進,逆全球化的跡象也在出現,表現為明顯的政治右傾化。他認為,這種走向或許是部分人對全球化趨勢的一種擔憂。但采用強權政治和冷戰模式處理國際關系,可能導致更混亂的國際局勢,最終演變成戰爭。
“右翼勢力的做法是歷史倒退”,蘇浩分析稱,國際關系的主流仍在向著全球化方向推動,有的國家想逆轉、要擺脫,實際上是做不到的,這是人類發展不可逆的趨勢。
蘇浩表示,“對于世界上真正認真負責任的國家,包括世界各國人民,推動全球化有利于各國整體利益、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
AI與氣變,人類命運將如何?
——應對氣變迫在眉睫,各國應負起責任
如果說2024年有很多“看得見”的威脅,那么“看不見”的威脅同樣在悄聲逼近。首當其沖的,就是關乎人類子孫后代如何安身立命的全球氣候暖化問題。
“未來,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是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蘇浩指出,“從整個人類角度來說,各國都應該負起責任來為防止氣候變暖發揮作用。”
不過,至于如何采取措施,蘇浩分析稱,雖然國際社會取得了大致共識,諸如需要減少對石化燃料的使用等。但涉及到具體目標,仍存在很大分歧,這都是下一步需要盡快展開的工作。
——AI風險機遇并存,亟需有效治理
2024年,另一個“看不見”的威脅,是人工智能(AI)的安全問題。
近年來,AI技術層出不窮,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逐漸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在享受AI帶來的紅利的同時,人類也不得不考慮如何與AI“共生”。
資料圖:OpenAI標識。
“目前世界范圍內,AI迅速應用,引發了多樣化的安全風險,涉及技術、組織管理和數字內容等多個層面,帶來了重大挑戰。(未來)需要通過有效治理,降低和緩解各類新風險。”吳沈括分析稱。
在談及如何推動治理時,吳沈括提出了“倫理先行”的概念。他認為,目前全球公眾層面對于AI治理的需求非常迫切。在這一過程中,應特別注重關注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向其提供必要技術和能力援助,以達成治理效果。
對于中方在2023年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以下簡稱《倡議》),吳沈括做出高度評價。他認為,《倡議》考慮了全球各利益相關方的關切,融入了全球發展、安全和文明倡議,展現了對未來全球數字治理生態格局的系統觀點,在全球范圍產生了積極反響,對推動未來全球數字治理,有著重要作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