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行走陸家嘴第二季:工業區轉變到生活帶
黃浦江沿岸是上海城市重要功能的承載空間,隨著浦江兩岸的綜合開發與上海全面產業轉型的推進,沿岸聚集了大量重要的產業經濟功能,成為上海建設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載體。
本期行走陸家嘴內容是在原來船廠1862這個建筑基礎上,借助沈思睿老師的解讀與陸杰先生跨越幾十年對于上海船廠區域的影像記錄來呈現的城市片區變遷。
在我們看來,影像的記錄與文字文獻一樣,顯示了一個地區的變化歷程。陸杰先生的空中影像記錄更讓我們得以離開平面的視覺角度,進入更為立體的一種“閱讀”模式,希望未來在城市濱江的更新中,這樣的“閱讀”模式能夠帶給城市中的居住者以更多的角度去理解那些我們身邊看似熟悉,卻會被遺忘的“日常”。
城市變遷見證者的船廠1862
本期嘉賓,來自上海地方志辦公室的沈思睿老師說“1862,是可以找到的上海船廠前身英商祥生船廠最早的時間記錄”。上一期行走陸家嘴系列《從船廠到劇場》的內容就是圍繞著這座歸為上海船廠的紅磚廠房建筑而展開的。解放后,這里由原來英商祥生船廠(陸家嘴一帶)、德商瑞龍船廠(虹口、楊浦一帶)以及后來的招商局船廠合并變成了上海船廠。
作為黃浦江沿江地區的眾多工業區之一,這里給影像記錄者陸杰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陸杰先生早在1980年代就開始關注這個船廠區的工業日常與工人工友的生活。在給我們展示的眾多影像中,幾組從浦西外白渡橋方向拍攝的上海船廠浦東廠區的照片讓觀者讀出不同的信息來。
1980年代的黃浦江兩岸(圖片來源:陸杰先生提供)
1989年從外灘遠眺陸家嘴地區(圖片來源:陸杰先生提供)
1992年 正在建設中的東方明珠 (圖片來源:陸杰先生提供)
1990年代的船、碼頭 (圖片來源:陸杰先生提供)
1990年代的楊浦大橋 (圖片來源:陸杰先生提供)
清晨的日出伴隨著黃浦江江面上的薄霧,拉開了廠區忙碌的一天。廠區有船,還有吊車,工廠當中還有一些煙霧。這些物件提醒著人們,上海在傳統意義上,是一個重工業的城市,造船業一直是重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我們現在漫步于陸家嘴那些時尚的高樓大廈,很難想象就在40多年前,這個滿布高樓的陸家嘴地區也曾有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造船基地。
陸杰老師的影像作品里,船廠的廠區、船廠里的工人以及船廠里的那些“萬噸輪”構成了現在我們與遠去時代對話的內容,隨著上海申博成功,陸家嘴的上海船廠廠區也開始逐步搬遷至崇明,原本的黃浦江邊開始了新一輪的城市更新。
1992年明確提出要把上海建成“一個龍頭、三個中心”的戰略目標,保障上海的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建設,航運中心建設就是一項非常關鍵的措施。2001年APEC會議舉辦,2010年中國上海世界博覽會申辦,自此,上海港就從黃浦江兩岸轉移至長江口,并實施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以及建設洋山深水港。
自1843年以來,上海就是中國西北海岸線的中點,對內可以沿著長江輻射到流域內的九省二市,對外是西太平洋世界海上航路要沖之一。作為中國內地與世界各地交流的一個重要口岸,內地的諸多貨物、比如四川的桐油、云南的茶葉等,都能夠通過長江集中到上海再銷往海外。海外的洋油、洋棉、面粉、石油等國外運來的商品經由上海轉口賣到內陸各個省份。
在黃浦江沿岸除了像船廠1862這樣的工業建筑外,還會有不少碼頭,它們原來不少是曾經外商的貨運碼頭,館藏老照片能夠讓我們想象與陸杰先生記錄的廠區更為早前的江邊日常。它們都是時代的縮影,記錄著城市的脈動。
曾經的民生碼頭 (圖片來源:陸杰先生提供)
現在的民生碼頭 (圖片來源:陸杰先生提供)
曾經的上海船廠區域(圖片來源:陸杰先生提供)
現在的船廠1862區域(圖片來源:陸杰先生提供)
如今,當我們漫步在陸家嘴濱江沿線時,可以看到以暖黃色、暖灰色為主要色彩的歷史建筑,它們的建筑材質通常以石材、磚塊為主;以冷灰色、灰藍色為主的現代建筑則顯得更為材質多樣,配上沿途的江水、霧氣和陽光,這一帶的顏色變換也勾起城市水岸與人的有情互動。而類似1862這類建筑本身留下的是曾經上海的歷史,也是未來上海發展的基石。看著它們,我們可以感受一座城市的成長:由浦江逐漸走向深藍。
工業區到生活帶的變遷
曾經喧鬧的廠區,布滿了形形色色上下班的工人,每個渡口在上班下班時段總會是人潮涌動。現在這里依舊會有不少人,他們并不是來上班的,他們是來享受城市忙碌之外的休閑時光的。同樣的建筑,面對不一樣需求的人群;同樣的區域,面對抱著不同目的來訪的人群。由緊張的機器操作聲演變為水鳥時不時的叫聲和水波拍打水岸的嘩嘩聲。
同樣的城市,同樣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但不同的時代讓城市與人的關聯產生了不一樣的聯系。舊有的機械化勞動被更多創新型勞動行為所替代,體現著一個城市保持活力的秘訣:吸引著足夠的年輕人在城市定居。
浦江沿岸的區域逐漸變成了城市生活日常的發生地,原本單一的工業區也逐漸提升能級、品質,加強多元化、復合型的特色培育,將金融商貿、創新創意融入到原本的區域中,這樣的提升賦予了新老建筑不一樣的文化內涵,既繼承了原本區域的性格也擴展成為符合現代人生活方式的多樣性宜居空間。
黃浦江沿岸區域定位(圖片來源:《黃浦江規劃2018-2035》)
當我們沿著黃浦江邊步道往陸家嘴中心地區行走,途中會看到早已改變成辦公樓的一個船塢,腦海中浮現出當年上海船廠里的“萬噸輪”造好下水的場景,陸杰老師說對于船廠的工人來說這是一個隆重的事情,船塢里充滿著人們帶著興奮地歡呼聲。能夠記錄下這樣的時刻,是陸杰老師的幸運,能夠通過照片看到這個時刻的我們也很幸運,因為當漫步在曾經輪船下水的地方,能夠感知到同樣的喜悅。
看著周圍的高樓和依舊保留下來的改造成新空間的廠房,總會有一種感覺:新的建筑疊加在老建筑旁,它們相互在做一種對話,而行走在這些對話中的我們,也不再是鋼筋混凝土中的陌生人,我們知道這里曾經的故事,并帶著這樣的故事,更愛我們生活的城市,因為在這里,我們不僅工作著,我們還生活著。
行走推薦書單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電子版)
持有上海圖書館讀者證的讀者可以登錄上圖微閱讀電子書京東專業版平臺在線閱讀
《海上帝國:現代世界航運的故事》(電子版)
持有上海圖書館讀者證的讀者可以登錄上圖微閱讀電子書京東專業版平臺在線閱讀
《塞爾登的中國地圖:重返東方大航海時代》(電子版)
持有上海圖書館讀者證的讀者可以登錄上圖微閱讀電子書京東專業版平臺在線閱讀
《清代上海沙船航運史研究》(紙質版)
索書號:F552.9/4930-3
??????館藏地:上海圖書館淮海路館綜合閱覽室 可提供借閱
《上海改革開放史話》(電子版)
持有上海圖書館讀者證的讀者可以登錄上圖微閱讀電子書京東專業版平臺在線閱讀
《向海而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親歷者說》(紙質版)
索書號:F552.751/4911
館藏地:上海圖書館淮海路館 二樓普通借閱區
上海圖書館東館四樓地方文獻室 可供閱覽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