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現場|再讀帖學振興:沈尹默、潘伯鷹、白蕉書作聯袂展出
12月27日,“百年誰斷——近現代帖學的振興暨沈尹默 潘伯鷹 白蕉書法學術特展”在上海程十發美術館開展。
沈尹默筆法精絕的多件小字長篇作品與大字對聯、潘伯鷹氣格沖和的小字長卷以及白蕉長達5米的代表作《蘭題雜存》,都在本次展覽集中亮相,不少作品為首次公開展覽。展覽呈現了三位帖學大師及其“朋友圈”165件(組)書法作品,在各時代書家筆端的意態飛動與氣象萬千之間回首近現代帖學的振興之路。
“百年誰斷——近現代帖學的振興暨沈尹默 潘伯鷹 白蕉書法學術特展”現場
展覽現場
書法,作為中國文化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門藝術,始終與整個中華民族的社會變遷、文化發展同頻共振。近現代海派書法在整個書法史上有著特殊地位,“碑學”與“帖學”兩大系統同時在這片土地上敷暢而有為,大師迭出。尤其在“碑學”大興,“帖學”式微之際,以沈尹默、潘伯鷹、白蕉為代表的帖學大師的崛起,重新復起因碑學大興而幾近中斷延續千年的“帖學”傳統。
沈尹默
“沈尹默是上海中國畫院第一批畫師,1961年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成立(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前身),研究會掛牌、辦公均設在上海中國畫院。沈尹默當時任研究會主任委員,為書法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他與時任副主任委員的潘伯鷹以及同為畫院畫師的白蕉,共同致力于書法的研究、實踐與弘揚,讓帖學一脈得以傳承與光大。他們三人當時就有‘海上三杰’之稱。”上海中國畫院理論研究員、展覽策展人張恒煙介紹,“百年誰斷”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將三位帖學大師精品力作同時展出,策劃此次展覽也正是為挖掘三位大師為帖學復興所做努力的重要意義,推動當今書法朝向健康而自信的方向邁進。
展覽“帖學仰宗”板塊
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展覽由“帖學仰宗”“友舊高墨”“景賢思齊”三大版塊組成。沈尹默筆法精絕的多件小字長篇作品與氣勢撼人的大字對聯、潘伯鷹氣格沖和的小字數米長卷以及白蕉的煊赫鉅跡《蘭題雜存》,都在本次展覽集中亮相,不少作品雖多次出版,但公開展出尚屬首次。再看展覽上呈現三位的“朋友圈”,與之相交的于右任、魯迅、吳湖帆、徐悲鴻、謝稚柳等無一不是大師級別的人物,他們的書法作品亦是非同凡響。
沈尹默,行書《為有·敢教》,358×75cm,上海中國畫院藏
走近展廳,第一眼就會被沈尹默的一副丈二大字《為有·敢教》對聯所吸引。沈尹默在這副行書中有意識地加入了枯筆,筆畫更顯蒼勁老辣。“大家都知道沈先生擅長寫小字,很少看見他的大字,其實他的大字也是一流。”張恒煙向澎湃新聞介紹:“這張作品有3米6高,是目前我們所知沈先生最大的一件作品,也是首次展出。這副對聯內容也好,寫的是毛主席的詩詞‘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此副丈二大字對聯,讓我們看到了沈尹默于精細雅致、秀逸婉轉風格之外的另一種書寫風格,即質樸蒼茫、大氣磅礴。”
沈尹默,行草《集吳夢窗詞聯》局部
沈尹默,行書 韓方明《授筆要說及釋義》局部
沈尹默(1883 - 1971),字中、秋明,號君墨,別號鬼谷子。祖籍浙江湖州,出生于陜西興安府漢陰廳,知名學者、詩人、書法家、教育家。早年留學日本,后任北京大學教授、北平大學校長、輔仁大學教授,《新青年》雜志編委。與兄長沈士遠、弟沈兼士合稱“北大三沈”。
攝于1931年,時沈尹默任北平大學校長,展覽資料圖
沈尹默以書法聞名天下,研究當代書法史,他是一位繞不過的名家。20世紀上半葉,帖學的復興構成現代書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沖破了清代乾嘉以來碑學對帖學的籠罩桎梏,在晚清民初碑帖融合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深化了碑帖分梳,而以強烈的帖學獨立意識和價值確立,實現了現當代書法史的碑帖轉化與帖學獨立。這是自晚明以來三百多年,帖學的又一次本體自洽和書史轉向,它為現代書法史注入了新的內容。
展覽資料圖,攝于1960年,時沈尹默在寫春聯,旁長髯者為黃葆戉
張恒煙介紹:“沈先生是海派書法的一面大旗,也是這百年來帖派書法的代表人物。沈尹默通過自身帖學創作,恢復了帖學的尊嚴,并推動了帖學的復興與獨立。從沈尹默開始,帖學由本體自洽,全面反思書史問題。沈尹默在晉唐一體觀念基礎上,重建了現代帖學譜系,在反思清理清代碑學之弊的同時溯本正源,重構了以筆法為核心的帖學傳統,精妙雅健,允為一代宗師。”
沈尹默,行書 黃山谷《跋蘇東坡水陸贊》
沈尹默,行書 黃山谷《跋蘇東坡水陸贊》局部
在展覽入口處,可以看到多幅小字精品。沈尹默71歲時所書的一幅黃山谷《跋蘇東坡水陸贊》,通篇清新雅致、婉轉自然,形質與神采兼具。作品自上而下,前后照應,如"西施捧心而顰,雖其病處,乃自成妍"十數字,點畫節奏明快,抑揚頓挫,時而沉著,時而飛揚,變化隨心所欲又在法度之中。沈尹默強調書家在對"法"與"勢"的轉化中最應注意的是對毛筆的提與按,只有明晰提按關鍵處筆鋒才不至于纏扭起來,從而"萬毫齊力,平鋪紙上"。從此幅行書黃山谷題跋條幅中可以看出,沈尹默的書法實踐與其書學主張是互為表里、相互促進的。
沈尹默,集合了楷、行、草三種書體書寫的宋詞扇面
再看一幅以楷、行、草三種書體書寫的宋詞扇面。開篇為宋代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楷書典典雅秀逸,結構嚴謹,奇正相生;中間為宋代劉過《唐多令蘆蘆葉滿汀洲》,行書以“ニ王”體系為主導,兼之以唐、宋、元諸家之長,清新雅致、婉轉自然;后篇為宋代俞國寶《風入松松一春長費買花錢》,草書筆法尤為純正,取晉唐之文雅準清韻,從字形用筆上可以看出沈尹默于孫過庭《書譜》所下功夫之深。
“三種書體雖然風格迥異,于同一扇面之上卻并無違和之感。楷書結體謹嚴,文雅清勁;行書道勁秀麗,精美之之至;草書筆力沉穩勁健,頗有魏晉風韻,”張恒煙介紹,“沈先生書法風格的多樣應歸功于他的書學歷程,二十余年的北碑臨習對其書法風格的影響持久而深遠,雄強勁健的北碑品格融入帖學筆法中,造就了沈氏碑底帖面的鮮明書風。他是一位細致嚴謹的學者,追求的書法風格首先是精微,其次才是廣大,每個點畫的起收都恰到好處,在縱情揮灑中亦能保持筆筆到位。”
潘伯鷹
潘伯鷹(1905 - 1966)則是以一代作家身份,晉身書壇。潘伯鷹對文學頗有造詣,青年時期就聲名文壇,著有小說《人海微瀾》、《隱刑》、《強魂》、《雅瑩》、《殘羽》和《蹇安五記》。但在蜚聲載譽之際,潘伯鷹卻離開文壇,全心貫注于書學,論著有《書法雜論》《中國的書法》《中國書法簡論》《玄隱廬詩》等,作品出版有《潘伯鷹行草墨跡》等。這般人生軌跡,在二十世紀的著名作家中也是一個鮮見的特例。
潘伯鷹,行草 毛澤東《浪淘沙》
潘伯鷹遵循蘇東坡"論書當觀其全人"意旨,其早年書作,間架頗見顏真卿之端嚴,波挑時顯蘇東坡之倜儻。"顏意而蘇味",成為潘伯鷹一生書跡之基本形態。抗戰時期,流寓重慶時期,潘伯鷹在對沈尹默的請益交流中明確了對王羲之書法流脈的繼承志趣,此后即為恢復"帖學"不遺余力。潘伯鷹撰寫了一系列論述王羲之書法傳續的文章,自己也反復臨摹其中的古賢遺墨。除褚遂良、蘇東坡之外,他對孫過庭、楊凝式、李建中、黃庭堅、米芾、蔡襄,乃至文徵明、王寵、董其昌等大家均有深入研尋,體察其不同特色,辨析王羲之書系的發展幽微。潘伯鷹的書法實踐,與其平生崇尚"博雅",知行合一。
潘伯鷹,行書《自作詩》
潘伯鷹,行書《古詩文》
潘伯鷹與沈尹默同為“二王書風的積極追慕者”。現場展出的潘伯鷹隨筆抄錄詩詞,一氣呵成,行草雜糅,可見其在“二王”所下功夫之深。
白蕉
清中葉以來,碑派崛起,至清末民初時期,余風尚存。民國時期,即使以學帖名世的書家,也多有臨習篆隸書或北朝碑刻的相關作品,甚至直接以碑派風格作書。時風熏染,大勢所趨,幾乎在所難免。相比之下,白蕉(1907-1969)對于帖學的專一,超出了同時代大多數人,可以被認為是純粹的帖派書家。
白蕉,行書 《古人·丈夫》十言聯,125×21cm
1942年 ,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藏
展覽現場,白蕉作品
白蕉本姓何,生于金山張堰鎮的一個中醫世家。由于金山舊屬華亭松江府,而松江古稱云間,故白蕉常以云間居士或云間白蕉自稱。他學書并無明確的師承,據其自述的學書經歷是:“初學王羲之書,久久徘徊于門外。后得《喪亂》《二謝》等摹本照片習之,稍得其意。又選《閣帖》上王字放大至盈尺,朝夕觀摹,遂能得其神趣。”
白蕉,行草《閑人忙事書畫冊》局部
白蕉,行書《陶淵明詩二首》局部
白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非《蘭題雜存》莫屬。此次展覽特意開辟了一塊展區呈現這副全卷長五米的《蘭題雜存》。該作品內容為白蕉寫蘭論藝的札記,文字清通簡要,詞約而理贍,以他最為擅長的行書寫就,雙美并臻。
白蕉,行草《蘭題雜存》(局部),18×500cm,朵云軒藏
白蕉,行草《蘭題雜存》(局部)
白蕉,行草《蘭題雜存》(局部)
白蕉,《蘭題雜存》(局部)
“文學之功、臨池之力、稟賦之靈,擁有這三樣方有如此煌煌巨跡。通篇以文段為節,形成自然的章法,錯落參差,極具音樂韻律之美。字體大小一任自然,或行或草,隨勢生形,張弛有度,生氣遠出,魏晉風度于此隱約可見。”張恒煙介紹,“白蕉以其卓越的天資,堅守二王帖學正脈,可謂‘獨異凡庸,力持大道’。而正是以白蕉為代表的一批書家的孜孜鉆研,引領時風,才使人們重新審視帖學書法的價值和意義。沈尹默、潘伯鷹、白蕉三家從創作與理論上共同為近現代帖學的振興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1927年1月攝于周作人家。前排左起:沈士遠、劉半農、馬裕藻、徐耀辰、錢玄同。后排左起:周作人、沈尹默、沈兼士、蘇民生。
在展覽的第二板塊“友舊高墨”中,呈現了三位大師朋友圈的書法作品。凡在某一領域達到某種高度的代表性人物,他們的身邊往往聚集著一群投分的友朋,切磨箴規,砥礪同行。沈尹默、潘伯鷹、白蕉皆是學養深湛、書法精特的帖學大師,故爾凡與相接的多為能文擅書的高手。檢點三人的朋友圈,于右任、魯迅、吳湖帆、謝稚柳、徐悲鴻、豐子愷等一大串響當當的名字為人所熟知。他們的書法各具特色,共同構成了那個時代的書法高度。解讀他們的書法,也一定程度上為了解三位帖學大師的成功之路,提供了可資參考的時代藝術背景;同時也為當下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更具深度的思考。
魯迅 李賀《南園十三首》之七,80.8×51.8cm
上海魯迅紀念館藏
張恒煙表示,這些所謂的書法家,皆非僅是朝夕筆硯不及其余的行家,書法之外更兼多重修為,甚或書法非其主業,這對當下書法的發展現狀,無疑具有參照的價值。時過境遷,事物的本來面目便永不可還原。同樣,完全破譯大師成功之路,從客觀上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不過,了解多一分,便能離真相更進一步,這點毋庸置疑。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其友舊書法相對集中的展示,對我們更好地了解研究三位帖學大師的書法藝術,是有意義且必要的。
徐悲鴻《白蕉自訂書畫篆刻小約》
程十發,蘇軾《琴詩》
20世紀上半葉,海派書法、篆刻、繪畫群星璀璨,上海成為近代以來中國文藝的重鎮。展覽“景賢思齊”板塊展現了如周慧珺、韓天衡等生于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的一批海上書家,在承繼海派書法衣缽、發揚海派文化品格的征程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他們在書法篆刻創作、學術研究、編輯出版、翰墨薪傳、書法活動的組織等各個領域均成績斐然,展示出具有勇立潮頭的氣魄與堅實學術品格的書法力量。
當代海上書法名家在一定程度上引領著新時期中國書法藝術發展的方向,對促進與推動新時期中國書法邁向更高層貢獻著自身的努力與真誠。他們以“弄潮兒”的姿態開時代書法風氣之先,促進了當時整個書壇走向更高、更快的發展格局。得益于海派書法的強大歷史慣性以及沈尹默、潘伯鷹、白蕉、謝稚柳、陸儼少、鄧散木、來楚生等一批具有舊學素養,又受新學熏陶的書家群在創作與理論上的孜孜以求,使得海派書法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長期保持“高峰”狀態。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4年3月10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