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3年私人閱讀十佳 By 有顆星星屬于我
今天的分享來自有顆星星屬于我
文/有顆星星屬于我
又來到2023年小河的私人閱讀十佳征集環節,這是我第三年參加這個活動,也是年末對我而言必不可少的儀式感。
經此提醒,才會想到要去想一想,2023年我讀了多少書,讀了哪些書,又有怎樣的收獲。還記得年初和家人圍爐談心時許下的愿望,今年應該算是實現了一半,但成長是此過程中一以貫之的追求。
新的一年里,希望自己繼續保持閱讀的好奇心,同時也能更加專注于自己研究領域的探索。
按閱讀時間的先后順序排:
1、《鄉建筆記—新青年與鄉村的生命對話》 溫鐵軍等
2月份在家,讀溫鐵軍老師主編的《鄉建筆記——新青年與鄉村的生命對話》,了解到自上世紀末開展至今的以溫鐵軍等老師領銜的鄉村建設運動既延續著20世紀二三十年代梁漱溟先生與晏陽初先生的實驗理想,也在試圖立足新的時代背景,開展一場嶄新的建設實踐。我在書中感觸頗深的幾點在于:其一,新一代青年的理想主義。其二,在實際工作中,新青年們總傾向于從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入手,還是認為鄉土價值的重建應該放在首位。其三,大學期間的“三農”社團是孕育此類人才的搖籃。
2、《可操作的民主:羅伯特議事規則下鄉全紀錄》 寇延丁
“羅伯特議事規則”最早還是在本科時期聽我的讀書啟蒙老師在課堂上講到。這本書具體展現了民主下鄉所面臨的重重張力,包括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碰撞、實質民主與程序民主的協調等問題。民主本身便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永恒問題,民主不僅是理論的,更是實踐的。如何更好地開會議事是思考民主如何可操作的重要視角。之于基層民主而言,更是如此。
3、《國家與社會的二元合一:中國歷史回顧與前瞻》黃宗智
《國家與社會的二元合一:中國歷史回顧與前瞻》是2022年4月黃宗智老師的新書。其中提到的“集權的簡約治理”、“第三領域”、對于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投行的分析等,都讓我了解到黃老師“實踐社會科學”的研究進路意所何指。基于西方實踐所總結和提升的西方理論將國家和社會視為二元對立的存在物,黃老師則倡導超越西方理論加之于中國研究者的深層禁錮,真實地探求中國社會的實踐歷史,從中進一步探討中國古今國家與社會的二元合一,進而總結和提升契合中國實際的具有極強在地性的理論。
4、《置身事內——中國政府與經濟發展》 蘭小歡
2023年,我至少五次在比較公開的場合向朋友、同學推薦這本書。在本書中,蘭小歡老師關照中國政府在中國經濟發展歷程中所充當的重要角色與所占據的重要地位,核心的觀點即在于“在我國,政府不但影響‘蛋糕’的分配,也參與‘蛋糕’的生產,所以我們不可能脫離政府談經濟。”書中運用大量實例,鞭辟入里地分析和梳理了地方政府的治理與運作模式,分稅制改革的歷史進程,地方政府在工業化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防范和化解地方債務風險,中國經濟與世界的聯系等重大議題。
5、《城鄉中國》(修訂版)周其仁
除卻上文提及蘭小歡老師的書以外,我還特別推薦周其仁老師《城鄉中國》一書。現在還能些許回憶起當時讀書時的激動心情。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清晰、在地。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了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特有的經濟社會結構,其鮮明特色在于“其一,工業化超前,城市化滯后;其二,市場改革激發了大量的城鄉人口流動,不可逆轉地改變了經濟機會的版圖分布,也形成著新的社會結構;其三,城市化加速與經濟高速增長相伴,造就了城鄉關系極為夸張的緊張。”以真實的社會視角和宏大的學術視野關切中國經濟的發展進程,解碼中國社會的現有樣態。
6、《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柯文
這本書是當時選定,我需要在課堂上進行分享的書目。當時因為沒有學會好的讀書報告應該怎樣做,所以分享的效果其實并不很好。但這本書仍然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開啟了我對于歷史研究的新視角和更大興趣。柯文在本書中從事件、經歷和神話的三重面向解讀義和團的歷史,并未完全背離其“中國中心觀”的學術理路,只是淡化了以往所認為的局內人與局外人之間的對立,重視(古代的)故事與(當下的)歷史之間的這種互動,并且認為這種互動深刻反映了個人、群體或者全體人民把自己擺放進歷史記憶空間的方式。
7、《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經濟:1978-2018》 厲以寧
這本書的閱讀契機是參加學校組織的經典共讀活動,深切懷念厲以寧先生。作為經濟學的門外漢,讀本書,我的感悟主要有以下四點:(1)改革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動能。我認為貫穿全書始終的一個核心觀點在于,只有通過不斷地全面深化改革,革除制約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才能日漸形成有益于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基礎環境與基本條件;(2)厲以寧老師在這四十篇文章中展現出的對于中國經濟發展道路的實踐探索、經驗總結以及未來預期,始終契合中國的基本國情與價值取向。(3)從厲以寧老師的這四十篇文章中,我認為他的整個學術研究范式不是就經濟談經濟,更多的是要以經濟政策的制定與出臺、我國經濟發展的道路選擇等方面為觀察視角,看到經濟發展之于其他各個領域發展的重要意義與深遠影響,以此來觀照中國社會的整體發展與現代化進程,展現了作為一個學者的宏闊視野與現實關懷。(4)對于經濟學學科本身而言,厲以寧老師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鼓勵跨學科的經濟研究。要特別注重學科與學科之間的交叉,共同助力實際問題的解決。
8、《明清以來的鄉村社會經濟變遷:歷史、理論與現實(三卷本)》黃宗智
今年暑假非常幸運地入選了黃宗智老師“實踐社會科學:歷史與理論研修班”,實現了我自本科開始便有的夢想。根據課程設置和作業要求,前三周我認真閱讀和系統理解了黃宗智老師所提出的諸多概念,如“內卷”、“過密型商品化”、“小農生產家庭化”、“非正規經濟”等基于中國本土實踐所提出的理論概念,得以進一步深化理解實踐社會科學的研究進路。同時,我始終覺得,理論與實踐歷史的結合也使得黃宗智老師的研究更富持久的魅力與吸引力。
9、《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現代化》秦千里、易豪精 著 1993年
伴隨著近兩年“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話語的出場,引起了學術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其中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國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的比較等維度均展開了相關研究,這一本書出版較早,或許市面上早已找不到,但我認為是目前側重于從黨史視角系統梳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現代化歷史進程的非常值得推薦的一本。
10、《張學良傳》何虎生
9月份以來利用百無聊賴的時間,讀了很多中共黨史領域的人物傳記,包括《張聞天傳》、《王稼祥傳》、《陳毅傳》、《項英傳》、《凱豐傳》、《任弼時傳》。國慶假期,又閱讀了《宋慶齡傳》、《宋美齡傳》以及《張學良傳》,感慨于20世紀中國近代史的風云際會。
從我個人的閱讀經歷和體會來看,閱讀中國近現代史人物傳記的意義在于,首先,可以補充對于這一人物的相關知識,這也是我們選擇閱讀人物傳記的最初原因,即增長知識;當閱讀數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可以有效連接和順承起歷史事件,清楚此一歷史事件中的不同歷史人物在其中所充任的角色和所發揮的作用,達到拓展知識的目的。
其次,我認為是貫通歷史人物的一生,就可以相對客觀地去認識和了解這一歷史人物。最后,我認為是增強歷史主動。這是閱讀人物傳記的價值維度。從另一個人的一生中去思考,我們個人的一生究竟該如何走過,更好地把握屬于自己的人生主動。
最后,還是要謝謝小河一如既往地提供這樣一個平臺,使熱愛讀書的朋友有更多機會保存屬于自己的年度記憶,并與大家分享。祝大家新的一年里,所得皆所愿!
- 感謝關注 -
原標題:《2023年私人閱讀十佳 By 有顆星星屬于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