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推行郡縣還是推行分封?秦始皇兩千多年前就給中國指明了方向
公元前221年,在秦國首都咸陽的宮殿里,以丞相王綰為首的大多數和以廷尉李斯為首的極少數,正在爭論地方行政制度問題,丞相認為分封諸子,眾建諸侯,方能保大秦帝國萬世不滅,也就是實行分封制。李斯卻認為,周朝諸侯同室操戈,天下紛爭不已,如今剛剛統一,只能行郡縣,不能再行封建。秦始皇思索再三,站在了李斯這邊,在天下廣置36郡,全面推行郡縣制,廢除了分封制。但是部分后人偏偏不以為然,尤以西漢、西晉為甚,而兩朝也用血的教訓證明了分封不可取的道理。
一、分封制與郡縣制
分封制是周代一種重要的制度,周王將天下除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給姬姓同族、功臣、古代圣賢的后代,從而形成了一個個諸侯國,他們遵周王為天下的共主。但在分封制下,各諸侯國除了向周王室履行納貢、朝覲和助戰的義務外,可以說是完全獨立的,形成了國中之國。在各封國里,諸侯享有任命官員、征收賦稅、募集軍隊的權力。固然在西周初期,王國的確起到了“以藩屏周”的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推進,周王室與諸侯國之間的血緣關系越來越淡薄,諸侯王的割據性大大增強,故而有了后來的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他們已不把周王視為共主。
秦始皇見證了周朝分封的弊端,意識到分封制是群雄割據的根源,所以自建國起便推行了郡縣制,在全國廣置36郡,后增至48郡(有爭議),郡下設縣,地方權力收歸中央。郡縣制相比于分封制,有很多優點:一,不管是郡守還是縣令,均不世襲,全部由中央任免;二,郡縣下的主事官沒有領土,也不享有租稅,俸祿由國家發放。總的來看,郡縣制下的地方被中央牢牢把控,大大降低了地方割據的危險,比之分封制,其優越性顯而易見。秦始皇能夠力排眾議,實行郡縣制,顯示出了他高瞻遠矚的意識。
富大龍版秦始皇
但郡縣制的推行并不代表分封制就徹底退出了,分封制的思想土壤還一直存在,西楚、西漢及西晉均推行了分封,可歷史也證明,分封是開歷史的倒車。
二、西漢和西晉教訓
秦朝暴政不得人心,二世而亡,項羽以西楚代之,自號西楚霸王,并復辟分封制,將六國貴族、降將勛臣分封為十八位諸侯王,各諸侯國權力極大,項羽名義上是天下共主,實際上西楚跟其他諸侯國別無二致,天下分裂成了十九個獨立的王國。
項羽
項羽不得人心,劉邦依靠謀臣良將又以漢代楚,建立了西漢王朝。劉邦稱帝后,迫于勛臣壓力,分封了臧荼、韓信、張耳、韓王信、英布、彭越、吳芮七人為王,以上七人被稱為異姓王。七王合計占據西漢郡23個,中央王朝僅僅占據24個,可見西漢王朝的半壁江山,都在他人手中,七個王國成為國中之國。為了解決異姓王問題,劉邦一方面剪除了六位異姓王(留下了長沙王),另一方面重新分封了九位同姓王,合在一起共有十位諸侯王。
劉邦
劉邦建立同姓王的目的跟周王室分封諸侯是一致的,各劉姓諸侯王也確實起到了“以藩屏漢”的作用。但是這些同姓王不僅領地廣闊,而且享有在封國內設置官吏、征收賦稅的權力,隨著時間的發展,諸侯王逐漸起了異心。鑒于形勢,從文帝開始,中央接受了賈誼“眾建諸侯以少其力”的削藩之策,齊國和淮南國相繼被削。當漢景帝進一步奪取諸侯國郡縣的時候,終于激發了王國與中央的矛盾,爆發了“七國之亂”,舉國動搖。待到周亞夫平定叛亂后,景帝及后來的武帝再次削弱王國,王國遂不成氣候,地位等同于普通郡縣。東漢繼承了西漢的制度,雖也設侯,但已經不臨民而治,也不能稱之為分封制了。“七國之亂”的爆發再次證明了分封并不可取。
待到三國曹魏之時,中央對諸侯王的禁錮更甚,王國完全喪失了叛亂的實力。但這種情況卻在西晉時被改變了。
司馬氏滅曹魏時,并未受到曹魏宗室的太大阻撓,這就給司馬炎一種非分封無以護國的感覺,另一方面,司馬炎能夠取得帝位,有賴于司馬懿、司馬昭和司馬師的努力,司馬炎必然需要回報宗室,所以自建國后,他就分封了司馬輔、司馬孚等27人為王,這些諸侯王并不是他自己的子孫,而是宗室,因此他們被稱為宗室王。
司馬懿
歷史實際又回到了西漢初年,這些宗室王一來勢力雄厚,光司馬孚一人,封邑戶數就達到了4萬多戶,二來宗室王與司馬炎等皇族沒有那么親密。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宗室王并不能掀起多大風浪,錯就錯在司馬炎賦予了宗室王領兵的權力,讓其擔任都督,自此,宗室王便有了割據一方的資本。司馬炎晚年也認識到宗室王的危害,決定實施“以親制疏”,即分封并擴大皇子王(子孫)的勢力來制約宗室王,頓時西晉國內出現了跨州連郡且領戶數萬的王國。可讓司馬炎萬萬沒想到的是,皇子王勢力大增后,也有了分疆裂圖、割據一方的野心。宗室王與皇子王之間有矛盾,宗室王之間也有矛盾,皇子王之間亦有矛盾,戰爭一觸即發。
晉武帝司馬炎死后,由其兒子晉惠帝司馬衷繼位,然而惠帝不慧,皇后賈南風試圖干政,藩王司馬亮、司馬瑋前后因事身死,后以太子被殺為契機,趙王、齊王、長沙王、成都王、河間王、東海王等諸侯王順勢叛亂,這場被稱為“八王之亂”的皇族宗室內斗前后持續了7年之久,社會經濟遭受到極大的破壞,時值民族矛盾尖銳,部分少數民族趁勢南下,西晉很快就滅亡了。可以說,八王之亂是導致西晉快速滅亡的主要原因,而追溯其根源還是當時實行的分封。
因為漢晉兩代的分封教訓,自隋唐開始,基本不再對皇子宗室進行分封,絕大部分進行虛封,既不治民,也不食邑,甚至封地成為了諸侯的無形之牢,使其進出不得。
文史君說
唐人柳宗元曾經鞭辟入里地指出,周代的分封制也非周王本意,而是時勢所趨,分封制與郡縣制的優劣根本就完全沒有比較的意義,但是直到清代,居然還有人提出要實行分封,實在不可思議。西漢和西晉分封所造成的危害,一次又一次證明分封不可取的事實,同時也證明了秦始皇在2000多年前廢分封興郡縣的決策有多么高明!
參考文獻
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
嚴耕望:《中國地方新政制度史》,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2020年。
(作者:浩然文史:士為知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