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鄭非|英國人的帝國主義為什么三心二意的?

上海政法學院 鄭非
2023-12-22 13:35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書評 >
字號

在近代,英國人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國,日不落嘛。照道理說,近代英國應(yīng)該是一個帝國主義者的國度才對,我們應(yīng)該可以到處看到各種帝國俱樂部、盛大的游行,國旗招展,議會里、報紙上和生活中人們高談闊論愛國言論,數(shù)量眾多的紀念碑,大學里的命名講席,配著綬帶的軍人和冒險家趾高氣昂等等。但是這一切,似乎在絕大多數(shù)時間里在英國都付諸闕如。牛津大學帝國史學家弗雷德里克·馬登(Frederick Madden)在1991年寫道:“帝國與日常生活無關(guān)。它只是一個事實——一個很少浮出水面的邊緣事實。”這個說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是歷史學家的共識。當然也有人不同意,歷史學家約翰·麥肯齊(John MacKenzie)在著作《宣傳與帝國》(Propaganda and Empire)中主張,帝國主義宣傳其實在英國無處不在。不過,在書的一開頭他是這么說的:

人們常說,英國人對帝國主義漠不關(guān)心。除了在十九世紀最后二十五年發(fā)生了一次短暫的、反常的(實際上是有爭議的)沙文主義情緒爆發(fā),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更務(wù)實的國內(nèi)事務(wù)上。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摧毀了所有殘余的帝國主義情緒。帝國主義作為一個復雜的概念,過去是(四分五裂的)精英階層的專利。與公眾缺乏意識形態(tài)承諾相對應(yīng)的是,他們對帝國的領(lǐng)土、政府的原則或帝國關(guān)系的經(jīng)濟層面幾乎一無所知。正是這種漠不關(guān)心和無知的結(jié)合,確保了帝國從未成為選舉中的重要議題,也確保了英國在去殖民化的過程中沒有經(jīng)歷法國人所經(jīng)歷的那種民族創(chuàng)傷。

在后面他緊接著說:“本書的目的不是要攻擊這一觀點的要義。事實上,在某些方面,它們是無可辯駁的。”換句話說,他也承認,在絕大多數(shù)時候,英國的帝國主義情緒是比較隱蔽的,帝國給英國留下的痕跡并不那么明顯。

《宣傳與帝國》書影

英國史學家伯納德·波特(Bernard Porter)也在《心不在焉的帝國主義者》(The Absent-Minded Imperialists)一書中列出了一大堆數(shù)據(jù)與事實,來論證傳統(tǒng)說法在某種程度上的正確性。

《心不在焉的帝國主義者》書影

他的第一個論據(jù)是,直接參與帝國事務(wù)的普通英國人相對來說較少,只占英國總?cè)丝诘囊恍〔糠帧_@是英國人總是傾向于間接統(tǒng)治,偏好最小開支與最小官僚機構(gòu)的緣故。波特估計,在1860年代至1880年代的約三千萬英國人口中,大概只有五十萬人有某種帝國經(jīng)歷(這包括官員、士兵、傳教士、商人和其家屬)。間接參與帝國事務(wù)的人可能有不少,比如從殖民地獲得物資或就業(yè)、投資機會的英國人。但是,由于帝國貿(mào)易只占英國貿(mào)易的一小部分(在1850年,帝國貿(mào)易約占英國進出口的四分之一。到了1900年,這一數(shù)字躍升到三分之一),這就使得受帝國間接影響的人仍然保持在低位。同樣,根據(jù)人口普查報告,從殖民地而來居住在英國的人也是極少數(shù),在1851年占總?cè)丝诘陌俜种泓c一八八,到了1901年也只占總?cè)丝诘陌俜种泓c四一八。

當然,如果帝國與英國的關(guān)系不體現(xiàn)在人上,而體現(xiàn)在物上的話,英國確實從帝國輸入了大量商品,比如茶葉和糖。如果這些物資能夠?qū)τ幕a(chǎn)生重大影響的話,那么也算帝國在英國的社會生活中留下了痕跡。但實際上英國人似乎很少意識到他們消費中的帝國元素,許多人可能含含混混地知道自己的消費品來自模糊不清的遠方,但無法把它同正常的國際貿(mào)易區(qū)分開來。帝國物品沒有在英國文化中留下什么顯眼的痕跡(想想看,英國的飲食始終保持了那種平淡的色彩)。以上種種,導致大部分英國人對帝國注定不會有太多了解。

波特指出,在那些最可能的帝國主義者中(也就是英國的上層和中層階級),他們的帝國主義情緒也是有局限的。

帝國確實為英國的上中層階級輸送了大量的利益,如詹姆斯·密爾(James Mill)認為,“(我們的殖民地)是對上層階級進行院外救濟的龐大制度”。羅賓遜(J. M. Robertson)也聲稱“新擴張所促進的利益屬于投機資本家階級、軍隊和海軍、供應(yīng)戰(zhàn)爭物資的工業(yè)階級,以及一般來說那些把帝國公務(wù)員制度看作是自己和親屬的就業(yè)機會的人”。這些批評自然都是極有道理的。

不過,帝國公務(wù)員系統(tǒng)其實相當封閉,職位只在一小批人之間流傳。比方說,在1931年至1948年間任殖民部招聘主管的一位官員干脆拒絕刊登空缺職位的廣告,而是靠“個人聯(lián)系”征募人員。他在自傳里的辯護理由是,“英國人很保守,他們一看到好馬就知道”。波特指出,這幾乎造就了一個獨立的種姓階層,有些家庭的男性幾乎是生來就要在“在東方從事勇敢的事業(yè),胸前有肩帶”。比方說,在印度從事帝國統(tǒng)治的英國人通過反復聯(lián)姻打造了一個緊密網(wǎng)絡(luò),以至于人們稱他們?yōu)椤鞍桓耵?印度人”。也許是由于他們的聯(lián)系特別緊密,也許是因為獨特的帝國體驗讓他們產(chǎn)生了特殊認同,以至于他們同主流人群的社會生活之間產(chǎn)生了一定的隔離。一位十九世紀末的觀察家如此說道:“除了他們自己,沒有人知道他們的事情。”至少在十九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英帝國的統(tǒng)治者基本上被局限在英國的傳統(tǒng)統(tǒng)治階層之中,而沒有引入新的社會集團。這樣,社會隔離就削弱了帝國主義者的社會影響能力。

英國的教育也從中推波助瀾。法國和德國都專門開辦有殖民學院,英國這邊則是零。直到二十世紀中期,英國的教育都以“故弄玄虛”著稱。每一個進入公立學校的男孩,都需要應(yīng)付希臘和羅馬的古典著作。政府用人,講究“通才”(在英國的標準下,也就是一位能講希臘語或拉丁語,對古典文獻滾瓜爛熟的人)。《是,大臣》里那位憑著古典學知識來賣弄辭藻、吹毛求疵的大臣私人秘書伯納德,正是彼時英國官僚的典型。學校通常鼓吹培養(yǎng)學生的“性格”“能力”而不是“知識”(古典著作被看作是對前者的輔助),因此現(xiàn)代史通常不在學校的教授范圍內(nèi)。

《是,大臣》里的伯納德·伍利

即使教授現(xiàn)代史,學校所使用的教科書也五花八門,帝國通常都不在它們的敘述范圍內(nèi)。比如說大衛(wèi)·休謨的《英國史》完成于1750年代,但在之后的一個多世紀里都仍然是英國學校的首選教材。在這本三千五百頁的著作中,只有十五頁留給了帝國。另一本暢銷著作《大英帝國史》(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是1858年出版的,三百四十四頁中只有十七頁談及了殖民地。直到1960年,劍橋大學教授的英國史,仍然集中在國內(nèi)事務(wù)和憲法之上,帝國史或者殖民史只是邊緣話題。十九世紀末劍橋大學有位著名的歷史學教授名叫約翰·西利(J. R. Seeley),在所著《英格蘭的擴張》(The Expansion of England)一書中,他就對當時的歷史與政治教育頗有怨言,認為過分注重“自由”這個主題(他認為英國早在十七世紀就完成了這個歷史任務(wù),從那時起,英國真正的歷史就在其海岸之外)。1902年,一位帝國主義者米斯勛爵訪問了一所學校,當他要求那些聽說過印度戰(zhàn)爭的學生舉起手來,只有一個人作答。他被告知,這是因為他們的歷史書止于都鐸王朝。而當學者們談及帝國的時候,又往往談的是英國自由秩序的擴張給其他地區(qū)帶來的恩惠,所有描述均圍繞這一主題展開。

所以一位評論家說道:“在這個最富有和最有進取心的殖民國家的教育體系中,存在著一個‘可悲的空白'。”在這里,波特并不是說英國人不能從其他渠道(通信、報紙期刊、聚會等)接觸到帝國主義教育,而是說英國的教育偏好削弱了帝國主義本該有的影響。

此外,在二十世紀之前,“教育”基本上還是中上層階級的專利。維多利亞時代仍然是一個階級分明的時代。在1860年代,一位教育主管如此說道:“任何試圖讓勞動階級的孩子在他們能夠謀生的最早階段之后繼續(xù)接受智力教育的行為,都是武斷和不恰當?shù)模拖褡屢令D和哈羅的男孩繼續(xù)從事體力勞動一樣。”因此,勞動人民所受的教育同上層階級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比方說,在工人階級的小學里,愛國主義從來沒有被教授過,這是因為在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愛國主義被認為是一種極度反權(quán)威的意識形態(tài)(愛國了,把紳士往哪里擺)。工人和農(nóng)民子弟所能學到的,無非是閱讀(都不要求寫作)、算術(shù)和圣經(jīng)(歷史和地理課純屬裝點門面)。1915年,一位殖民部前官員聲稱“十個工人中有九個對帝國的了解和關(guān)心很少,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被系統(tǒng)地教導要了解或關(guān)心”。另一位殖民部官員也坦率地認為下層階級“最好上點實用的本地地理課”,而不是“給他們看他們不熟悉的帝國地圖,這些地圖并不能給他們的頭腦帶來什么”。事實上,正如一位觀察家所寫的:“英國的教育體系……遠不是為了鼓勵共同的經(jīng)驗和共同的文化,而是為了加強(甚至是加劇)已經(jīng)存在的社會差異和經(jīng)驗。它遠不是一種溶劑,而是一種分離劑。”因此,在絕大多數(shù)時間里,工農(nóng)子弟實際上接觸不了多少帝國主義國家教育。

波特又指出,國家政治舞臺上的帝國主義色彩也并不更濃一些。拿破侖曾譏諷英國是小店主的國家,鼠目寸光、斤斤計較。在英國政治人物對待帝國事務(wù)的態(tài)度這一問題上,拿破侖這個判斷恰如其分。

英國的政治人物一點都沒有帝國氣魄,考慮問題起來總是英國本位。比方說,親帝國的人建立殖民地的理由是為了解決國內(nèi)貧困和內(nèi)亂的危險,而不是為帝國開疆拓土,增加勢力范圍。反帝國的人給出的理由是它空耗國帑,增加了英國納稅人的負擔。還有更多的人對帝國漠不關(guān)心——議會在殖民地問題上總是顯得無精打采,這引起了多名觀察家的注意。一位1840年的觀察者寫道:“任何與印度事務(wù)有關(guān)議題的提出,都會使議會兩院的席位變得空空如也。”《威斯敏斯特評論》在1852年指出,“任何涉及殖民地問題的立法,跟印度問題一樣,都不受議會的歡迎”。其他數(shù)據(jù)也可以證明波特此處說法的正確性。比如從1825年起,英國帝國管理的中央機構(gòu)——殖民地辦公室,是由下屬人員構(gòu)成的:一名國務(wù)大臣、一名副大臣、一名常任秘書、一名首席書記員、十七位書記員,然后是律師、圖書管理員及其助手、登記員及其助理、大臣私人秘書、記錄員、管家各一位,然后是辦公室管理員兩名、搬運工兩名,共計三十一人。遲至1907年,其雇員總數(shù)也只有一百二十五人。即使我們算上受殖民部管轄的下屬人員(包括小職員),其人數(shù)也甚少。在1892年,其人數(shù)也只有兩千四百人(之前三十年,還不到一千人)。1896年印度辦事處名單中約有三千人(之前十年為兩千人)。因此,鼎盛時期的大英帝國是由不到六千人管理的。

新西蘭土著毛利人為反抗英國殖民者發(fā)起了一系列斗爭(1845-1873)

這里還有一件奇異的事情。即使是大英帝國的帝國主義者,他們關(guān)注的主要對象仍然是英國的白人墾殖殖民地(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等),非白人的殖民地基本上不在他們的關(guān)注范圍內(nèi)。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嚴肅的帝國主義者首先要關(guān)心的是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不列顛民族再聯(lián)合起來,而不是征服非洲的土地”,“在帝國主義者的各項綱領(lǐng)中,關(guān)鍵的問題是在英國及自治的各移民殖民地之間創(chuàng)建關(guān)系更加密切的聯(lián)盟”。他們想達成的目標,用時人的話來說就是,“(大英帝國應(yīng)該是)在一個君主統(tǒng)治之下流淌著同樣的血液的一系列自治民族之間更加緊密的有機聯(lián)系。……從他們相互之間的關(guān)系來看,他們是講民主的民族”。他們似乎忘記了印度這種非白人墾殖殖民地也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

以上種種,都反映在了英國文化之中。波特認為,在十九世紀晚期以前,英國的書、詩歌、繪畫、雕塑、音樂和建筑中幾乎不帶帝國色彩。彼時英國文學里面沒有多少嚴肅作品展現(xiàn)殖民地人物、風景與關(guān)系,或展現(xiàn)出對帝國的整體思考。從十七世紀至今,三千多部英國歌劇中沒有一出是以殖民地為背景。在1880年前在倫敦樹立的八十座雕像中,只有五座可以歸為“帝國主義者”(主要是某場戰(zhàn)役的無名士兵)。“人們不斷抱怨說,走在倫敦的大街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一個帝國的中心。”倫敦的公共建筑是如此的乏味,以至于1896年有一份建筑雜志評論它們“簡直是國家的恥辱”。英國的通俗文學也沒有好多少,因此波特說道,“對一個在世界范圍內(nèi)擁有如此巨大影響力的國家來說,十九世紀英國各級文化的狹隘程度令人驚訝”。

總之,波特指出,如果對十九世紀大多數(shù)時候英國男女的關(guān)切事項排個序的話,那么主要是階級、宗教和性別問題,與歐洲國家的外交關(guān)系被排在其后,而帝國在事項清單上的地位很低。請注意,波特并不是主張英國始終都沒有帝國主義情緒,而是說,在十八和十九世紀的絕大多數(shù)時間里,相對而言,英國的帝國主義似乎不那么“正經(jīng)”,顯得有點心不在焉。

當然,波特也承認,在十九世紀的最后二三十年,英國人的帝國主義情緒確實顯著上漲。這主要是由兩個原因構(gòu)成的——外國競爭的加劇以及下層階級政治地位的變化。前者毋庸多言,后者的影響則是這樣的——上層階級感覺傳統(tǒng)的階級服從不再有效,需要找到一種新的社會控制手段,即帝國主義話語,來對抗下層階級日益上漲的要求。所以,英國的帝國主義者們開始使用各種手段來宣傳帝國主義。1893年,一位政治人物要求政府修訂教育法,更多地強調(diào)大英帝國的歷史和地理,另一位政治人物在1908年聲稱,帝國主義的希望取決于帝國事務(wù)教育的普及。1911年,地緣政治學的發(fā)起人哈福德·麥金德(Halford Mackinder)也呼吁:“讓我們的教學從英國的角度出發(fā),以便最終將世界視為英國活動的舞臺。”反過來,這也可以說明,之前的教學沒有把“世界視為英國活動的舞臺”。

印度總督寇松勛爵

但即使是這樣,波特指出,帝國主義給英國社會留下的影響痕跡似乎也并不那么深刻,他是從工人階級仍然同上層階級保持隔閡方向上來論述的,但從很多痕跡上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波特判斷的正確性。即使到了二十世紀早期,英國的很多情形跟一個世紀之前也沒有太大區(qū)別——印度總督寇松勛爵(George Nathaniel Curzon,1898年至1905年在任),一位熱切的帝國主義者,在若干場合下抱怨國會議員和內(nèi)閣大臣們對帝國興趣有限。米爾納勛爵(Alfred Milner),另一位帝國主義者,在1906年說:“很不幸的是,我們必須向那些傻瓜說明為什么我們需要一個帝國。”當要討論帝國事務(wù)時,下議院仍然通常空無一人。喬治·奧威爾本人是英帝國主義直言不諱的批評者,他曾經(jīng)指出,工人階級意識不到帝國的存在。英國人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分別拒絕了帝國聯(lián)邦計劃和帝國關(guān)稅同盟體系,讓當時著名的反帝國主義者約翰·阿特金森·霍布森(John Atkinson Hobson)大吃一驚,意識到英國對帝國主義的支持可能并不如他想象之深。

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為什么英國的帝國主義者會顯得“心不在焉”呢?

一種解釋是,英帝國太多元了。英帝國至少有四個層面:一是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非這樣的白人墾殖殖民地,它們在十九世紀中晚期以后紛紛獲得了自治權(quán),實際上成為了某種半獨立的政治實體。它們同英國的聯(lián)系主要是感情和傳統(tǒng)上的;二是印度,少量的英國公務(wù)員和軍人控制著這個國家;三是一連串的島嶼和貿(mào)易據(jù)點;四是在十九世紀最后幾十年獲得的附屬領(lǐng)土,如埃及。而“帝國的多樣性確保了帝國主義在不同時期對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意義……對試圖制定一個更宏偉計劃的人們造成了困擾”。

另外一個解釋則是,這跟英帝國形成的歷史軌跡有關(guān)。現(xiàn)在我們也許會有一個判斷,那就是帝國的形成需要一個國家上上下下都做出巨大的努力,也會形成完備的統(tǒng)治機制,牽涉足夠多的本土人力。但是英帝國的形成并非如此,它不是由國家大力推行的海外擴張事業(yè)所誕生的。在英帝國形成的早期,大部分殖民地都是由一小群定居者或者私營公司開拓經(jīng)營的,或者來自于歐洲列強戰(zhàn)爭的割讓。英國活躍的海外貿(mào)易群體和優(yōu)越的戰(zhàn)爭技術(shù),使得它身體上的一個碎片就能成功地發(fā)動擴張,無需國家的總體動員。因此,英帝國這個政治實體可以說基本是一小撮人經(jīng)濟活動的附帶產(chǎn)物。同樣,在英帝國形成之后,英國也沒有發(fā)展出一整套“郡縣制度”,建立龐大的帝國公務(wù)員系統(tǒng),從而拉入足夠多的利益相關(guān)者。這樣,英帝國的誕生與維持,都只是一小部分人的事情。或者用波特的話來說,“帝國是由相對較少的英國人贏得的,也由他們來統(tǒng)治”。正因為大英帝國來得太過輕易,所以可以說始終處于社會的邊緣。

第三個解釋同英國的政治社會性質(zhì)有關(guān)系。近代英國始終是一個階級社會。在這個社會里,各階級之間實際上存在相當?shù)纳鐣綦x,貴族、紳士和富商們的英國同下層人民不太相干。帝國主義被視作上層的事業(yè),與下層無關(guān)。這在以上的敘述中已有所體現(xiàn)。使帝國主義更邊緣化的因素還在于,英國社會這種階級隔離并沒有伴隨著高強度的階級對立(相較于其他國家而言)。在其他國家,隨著大眾政治與社會運動的浮現(xiàn),上層階級會訴諸愛國主義與帝國主義來團結(jié)勞工與農(nóng)民。但是在近代英國的大部分時間里,上層階級都并沒有感到有此需要。

上面這些解釋當然都很有道理。在這里,我想提出我個人偏愛的第四種解釋——英國的近代政治思想中始終有一種矛盾的反帝國主義思潮,而這種思潮影響了英國人對帝國的態(tài)度。

大衛(wèi)·阿米蒂奇(David Armitage)在《英帝國的意識形態(tài)淵源》(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British Empire)一書中指出,“從十六世紀開始,如何在維持自由的同時實現(xiàn)帝國的問題成為英帝國意識形態(tài)的一個決定性問題”。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有一批受過古典教育的知識分子對英國的擴張憂心忡忡。如果說中國的儒生對皇帝拓邊的批評往往是“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這些人則從羅馬共和國的衰落中得出歷史教訓:自由和帝國之間存在結(jié)構(gòu)性矛盾。國家的擴展將需要一支龐大的常備軍隊和官僚隊伍去管理延伸的領(lǐng)土,而這支軍隊和官僚在鎮(zhèn)壓外部反抗的時候也方便成為專制統(tǒng)治的工具。在對外擴張中,國家將武裝下等階級和納入大量外籍公民,這也會顛覆一國原有的社會秩序。因此,他們的結(jié)論是,“只有那些不會腐壞到一個國家習俗(manners)的征服才是合理的”,否則“勝利的人民就會倒在自己的劍下”。喬治·薩維爾(George Savile),十七世紀晚期英國政府一位高層人士,說道:“通過陸地征服獲得偉大,是我們的情形所不能容的,此非我等自然之道。”

《英帝國的意識形態(tài)淵源》書影

這是不是意味著他們愿意放棄帝國?那倒也不是。他們認為,完全拋棄帝國是不可行的,在這個列國紛爭的年代,不征服他人,就有可能被其他人征服,斯巴達和威尼斯就是前車之鑒。

思來想去,這些思想家給出的方案是,建立一個較松散的帝國,其具體實現(xiàn)形式就是一個“海洋帝國”。比如十七世紀中晚期的英國經(jīng)濟學家尼古拉斯·巴爾本(Nicholas Barbon,1640-1698)在其著作《貿(mào)易論》中指出,以貿(mào)易為基石的海洋擴張的成本遠遠比大陸征服來得要低,在與被征服地的關(guān)系上,兩者也有非常之不同,“在前者(即大陸征服),城鎮(zhèn)鄉(xiāng)村被焚燒,人民陷于饑綏,以便使他們易于被統(tǒng)治、屈服;在后者(即海洋擴張),城市被擴建,新城也得以建立,其人民不會被放逐,而得以自我維系,或者被邀請加入帝國。在前者,居民被奴役,在后者,他們則得到自由”。另外一位經(jīng)濟學家查爾斯·達文南特(Charles Davenant,1656-1714)則說:“一個海洋帝國不需要一支大軍……一個偉大的將軍來接管平民政府就能獲得偉大。相反,一個海洋帝國可以富裕國家,在國際強權(quán)政治領(lǐng)域中保持穩(wěn)定,在不危及自由的情況下提供偉大。”政治作家特倫查德(John Trenchard,1662-1723)在《加圖來信》中則論證道,貿(mào)易的需求將會保證國家的軍事需要不是由陸軍(這個可能成為暴政的工具)支持而是由海軍支持,海軍表現(xiàn)出對自由沒有威脅,他們保護商業(yè)的職責只會促進自由。蘇格蘭啟蒙思想家安德魯·弗萊徹(Andrew Fletcher,1655-1716)也說:“大海是唯一自然屬于我們的帝國,征服不是我們的利益所在。”這些人都認為,海洋帝國的基石是海上貿(mào)易與自由,而非征服與控制。中心與邊緣之間的關(guān)系將會是某種合作關(guān)系,而非單方面的指揮與統(tǒng)治。這個帝國將不占領(lǐng)大量內(nèi)陸領(lǐng)土,而滿足于在沿海設(shè)立貿(mào)易據(jù)點。

從上面可以看出,這些思想家所希望建造的帝國,不是“國家的”帝國,而是“社會的”帝國。他們反對建立一個基礎(chǔ)是地域控制和貢賦之上的官僚帝國,而是致力于一個被自由原則所制約的“弱”帝國。而這種想法,由于建立在對社會的保護和對權(quán)力的警惕的基礎(chǔ)上,因此同英國的自然政治進程相當?shù)暮吓摹?/p>

我們可以觀察到,到了十八世紀,對帝國的警惕和不安仍然是英國政治思想史上一個相當顯眼的主題。

被稱為保守主義之父的埃德蒙·伯克是美國革命的當事人,他對大英帝國加強對北美十三殖民地行政控制這件事,深感不安,認為這是更改祖制。他三番四次在議會和公開場合發(fā)表演講,抨擊內(nèi)閣的愚行。他堅稱,一國對其屬地的主權(quán),雖然從理論上來說是無限的,但是從實在上講,是根據(jù)各地環(huán)境、歷史之不同而有權(quán)力邊界的。英國強加帝國統(tǒng)治于他人,只會有反作用。他抨擊道:“為把自己納入一大帝國、以體會那虛假的顯赫,卻不惜付出人類的所有基本權(quán)利、所有內(nèi)在的尊嚴,這代價,無乃也太高了。”

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的創(chuàng)始人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專門開辟整整一章來討論殖民地。在這一章中,他幾乎是開辟了英國一種新的帝國思路——帝國在經(jīng)濟上對英國是有害的。他認為在帝國制度下,不列顛對北美的重商主義貿(mào)易壟斷對英國本身是一個利壞消息。他指出,這種貿(mào)易壟斷使個別產(chǎn)業(yè)享受壟斷利潤,導致資源錯誤配置,阻礙了自由競爭。享受特權(quán)的行業(yè)不思進取,缺乏改進技術(shù)、增加產(chǎn)量的緊迫感和動力;沒有享受壟斷利潤的行業(yè),資金和勞動力被不自然地抽走,流向所謂有利可圖的壟斷行業(yè)。結(jié)果出現(xiàn)了制造業(yè)和商業(yè)發(fā)展之間的不平衡,造成了不列顛經(jīng)濟的整體損失。得利的是個別行業(yè)和極少數(shù)制造業(yè)者和商人,犧牲的卻是廣大消費者和國家的利益。本來“消費是一切生產(chǎn)的唯一目的,而生產(chǎn)者的利益,只在能促進消費者的利益時,才應(yīng)當加以注意”,但在這種重商主義下,“消費者的利益,幾乎都是為了生產(chǎn)者的利益而被犧牲了”。

亞當·斯密同時指出,正是貿(mào)易壟斷使得不列顛在北美難以建立一個合適的、正常的統(tǒng)治結(jié)構(gòu)獲得正常的財源收入渠道(比如收稅)。大不列顛至今在維持這種依附上所做的開支(陸海軍和政府開支以及喪失的可能的稅收),實際上都是為了支持這種壟斷權(quán)。“英國一向用以維持這種隸屬的費用,其實都是用以維持這種獨占。”亞當·斯密繼而抱怨說,“在現(xiàn)今的經(jīng)營管理下,英國從統(tǒng)治殖民地,毫無所得,只有損失”。“自由世界以來,也許只有英國一國,開疆辟土,只增加其費用,從沒增加它的資源。”

到了十九世紀上半期,“小英格蘭主義”是英國社會的一個非常顯目的政治思想運動。許多著名政治家和思想人物,如格萊斯頓和約翰·密爾都是小英格蘭主義者。持這種主義的人反對帝國擴張,主張限制英帝國的領(lǐng)土范圍和職責,要求更加關(guān)注英國本土。

主張自由貿(mào)易的曼徹斯特經(jīng)濟學派是小英格蘭主義的主要鼓吹者。理查德·科布登(Richard Cobden,1804-1865)是曼徹斯特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有一個外號——“帝國破壞者”(empire breaker)。他的主張之一就是反對對外擴張,認為保留殖民地得不償失,“由于擁有眾多的殖民地,我國必須維持龐大的軍備,這不是控制殖民地的長久之計……英國人民承受不起殖民地的沉重負擔”。科布登主義者預(yù)言,用于保衛(wèi)一個無法防御的地理實體(即帝國)將使大多數(shù)英國納稅人付出極其高昂的代價。他們也認為,帝國的統(tǒng)治和制度框架并不能確保英國在海外投資的高回報率;帝國也并不是一個能讓資本發(fā)揮出高生產(chǎn)力的地方,也明顯不受英國移民的歡迎;最后,為了確保進入市場或獲得食品和原材料供應(yīng),有國際市場就行,并不需要一個帝國。

當時的歷史學家戈爾德溫·史密斯(Goldwin Smith,1823-1910)公開將殖民地比作寄生蟲:“當人們將屬地作為英格蘭的精華進行討論時,他們忘記了橡樹的根深葉茂是在寄生蟲纏繞它并養(yǎng)活自己之前。”1852年,保守黨政治家迪斯雷利(1804-1881)更是拋出名言,稱殖民地是“掛在我們脖子上的磨盤”(盡管這個磨盤的說法并非他的首創(chuàng),而是美國革命以來即有的言論)。自由派的黨魁格萊斯頓(William Ewart Gladstone)自稱是曼徹斯特學派和科布登主義的信奉者,堅決反對一個軍事的帝國,而是主張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帝國。

十九世紀后半葉是英帝國主義情緒高漲的半個世紀,不過即使在此時,也有相當多的知識分子秉持之前的思想傳統(tǒng)。比如在1902年出版的著名的《帝國主義》中,約翰·阿金森·霍布森痛斥十九世紀下半葉的英帝國是寄生性質(zhì)的,旨在犧牲英國的國家利益,以惠及一小部分利益集團,又比如著名的英國自由主義者霍布豪斯(Leonard Hobhouse,1864-1929)則痛斥英帝國政府不過是金融家和投資者的債務(wù)托收機構(gòu)。

以上就是對英國反帝國主義思想的一個極簡描述。這些反帝國主義思想的來源當然是多種多樣的,它們各自對彼時英國外交政策的影響也是存疑的。但不管怎么樣,都有幾點可以指出來:一、這些反帝國主義思想在英國的歷史上連綿不絕,足以說明它并不是某幾個人的一時之見,而代表的是某種有深度的反思;二、這些反帝國主義思想很少是從道德價值上去論證帝國主義的錯誤,而是直接論述帝國會對英國本土社會造成何種傷害。因此,它們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英國本土社會對帝國壓力的一種自然反應(yīng)——帝國的成長代價,不僅是對外的,也是對內(nèi)的;三、這些反帝國話語同英帝國的成長基本上是同步的。在現(xiàn)實層面,英帝國高歌猛進。但在思想與輿論層面,反帝國話語卻作為一種主流話語頑固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帝國話語向它看齊。比方說,正如前文所述,英國的教育內(nèi)容一直是以“自由”為主題,帝國對外的擴張,被看成是英國自由秩序擴張的一部分(無論是通過定居、征服還是統(tǒng)治)。這自然可以說是一種虛偽,是文過飾非,是雞賊的辯護。但是反過來說,也可以說這種話術(shù)為帝國主義施加了某種自由主義約束,使得帝國主義不至于以最惡劣的形式展開。它也意味著無論帝國主義取得了多大的物質(zhì)成就,它也無法僅憑成就就成為高級價值。這使得英帝國主義總處在防守一方——它被迫要用道德價值表達自己,無法用經(jīng)濟所得來為自己辯護,而非要說自己是“白人的負擔”。這又反過來增添了帝國主義者吸引公眾支持的難度。

總之,正是由于上述種種因素的影響,才使得帝國處于英國社會的邊緣。不過,我個人覺得最順嘴的解釋還是,英國人既無法割舍帝國所帶來的利益,又無法忽視帝國會對英國本土社會造成的可能傷害,所以只能采取“難得糊涂”的做法,讓帝國若即若離。

    責任編輯:鄭詩亮
    圖片編輯:張穎
    校對:張艷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官网楼梯缆 | 百家乐3带厂家地址| bet365百家乐| 百家乐怎么计算概率| 百家乐官网博彩软件| 老人头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娱乐城送现金| 线上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皇室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网上百家乐官网有人赢过嘛| 送58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bet365娱乐官网| 百家乐小路是怎么画的|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反水| 皇冠现金网网址| 百家乐扎金花斗地主| 百家乐官网麻将筹码币| 带百家乐官网的时时彩平台|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娱乐场and| 送彩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注码管理| 博发百家乐官网游戏| 365体育投注| 正规百家乐平注法口诀| 百家乐技巧-百家乐开户指定代理网址| 全迅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澳门百家乐官网的赢钱不倒翁| 嘉善县| 宁乡县| 明升国际网址| 德州扑克英语| 大发888 备用6222.co| 赌博百家乐赢钱方法| 百家乐园百利宫娱乐城信誉好...| 澳门百家乐论谈| 如何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线上真人游戏| 川宜百家乐官网软件| 大发888充值 在线| 大发888游戏平台c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