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圓桌|當下如何看待“主題創作與個性表達”
在當下,如何面對藝術創作中的“主題創作與個性表達”?北京畫院近日在舉辦2023年度學術年會期間,專門舉辦了“主題創作與個性表達”圓桌論壇。參會人員共34位,其中5位北京畫院院外知名畫家,21位北京畫院在職畫家,以及5位知名藝術學者、評論家等。
與會人員就會議議題展開了多視角、多層次的陳述,其中既有評論古代主題創作的,也有結合個人創作經驗分享體會的。有的還對“主題”、“主題性”、“個性化”的概念及精神內涵進行了剖析,其中不泛真知灼見。本綜述因篇幅所限,僅對發言者的內容進行簡述以饗讀者。
中國畫的主題性創作通常是指以某個特定主題為創作核心,通過畫面表達出該主題的思想、情感和內涵。同樣,作為一位藝術家,如何在創作中呈現出自己的個性也一直是一個重要的話題,或者說,個性表達可謂是藝術家的靈魂所系。
北京畫院“主題創作與個性表達”圓桌論壇現場
主持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于洋為論壇作了開場白,他說圓桌論壇的主題延續北京畫院2023年年會中討論的“主題創作與個性表達”,這也是當下美術創作發展的核心課題之一。
主持人、藝術學者劉墨講述了古代莊子中“解衣盤礴”與“真畫者”的故事,建議辯證地看待“主題”與“個性”的關系。接著他又簡述了20世紀重要的主題性創作和展覽活動。他還介紹了1950年代主題性創作中的合作畫情況,那是集體大于個人的一種合作模式。這些歷史經驗對于當下我們探索主題性創作具有啟示意義。
北京畫院“點畫——北京畫院畫家作品展”現場 :劉墨點評姚震西
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在發言中開門見山地提到北京畫家藝術家的責任。尤其談到明年即將舉辦的第十四屆全國美展。他鼓勵畫家們在功成名就后,還要積極參與,更上一層樓。不要對寫意作品參展失去信心,隨著展覽機制與評價機制的調整與進一步完善,只要是好作品,不管是工筆還是寫意,都有機會獲獎,都有機會“穿越歷史”。
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畫家陳孟昕首先澄清了一個觀點,認為主題性創作不只有一種模式,它有很寬泛的范疇。無論是畫家還是理論家,都有責任認識到這一點,以便指導當前的主題性創作,以避免出現歷史性錯誤。
在個性化問題上,陳孟昕認為“個性就是把你手上的東西做到極致”,他勸告年輕畫家不要被時尚和別人的評價牽著走,要不斷深挖自己的閃光點,不斷總結,反復打磨,反復做加減法,個性慢慢就出來了。接著他講述了他是如何在造型、色彩上不斷研究和實踐,最終形成自己個性化特征的。
陳孟昕畫作
北京畫院副院長、畫家莫曉松對陳孟昕的觀點深以為然。他回顧了自己上大學時對藝術追求的本能狀態,一方面刻苦訓練,另一方面及時對自己查漏補缺。那些年在人物、山水、連環畫上打下的基礎對他后來的花鳥畫創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進入北京畫院后,又不斷補充傳統養分。
在個性化嘗試方面,他分享了兩個經驗,一是線條;二是色彩。在與北京畫院前任院長王明明一次閑聊中,促成了他用實踐的方式去比較研究中國線條與古希臘線條的區別,他一邊練隸書,一邊嘗試用中國的筆墨去表現古希臘藝術,“漢隸圓潤和渾厚,但是我自己畫工筆,我又想著破一下,所以經常就用破筆畫”。那次收獲是100多幅作品和對中國線條更深入的理解,他用自己的方法去畫古希臘羅馬藝術,在用線和墨上“尤其和六朝魏晉那個時期的感覺相通”。
莫曉松在工筆水墨領域筆耕多年,最近又想重新研究色彩。他“特別喜歡印象派的色彩”,但是那些東西無法復刻到中國繪畫里,因為中國顏料成分不一樣,很難畫出燦爛的感覺。在這種困局里,莫曉松沒有束縛自己,而是在“破”的思路下,隨心所欲地畫。在他看來,只有“放下”成熟的東西,才能輕裝前進。能折騰出一幅好作品出來,就是終極目標。
北京畫院“點畫——北京畫院畫家作品展”展出作品局部
北京畫院黨委書記劉寶華從“時代+藝術”的視域作出重要提點,他認為要高度重視主題性創作,是因為任何藝術都是時代的藝術,每個時代的藝術家都有責任去表現那個時代的藝術。時代藝術需要個性表達,而個性表達所依托的是個體的魅力和內在的積淀,需要功力。主題創作和個性表達是相吻合的,誰也脫離不開誰。
從個體來講,對主題的選擇又不是一個簡單的迎合,而是發自內心需求和認可,這樣才能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畫與書法學院副院長丘挺認為,當前的創作,無論是主題性還是非主題性作品,畫家的技術達到了歷史新高度,但作品普遍缺失了“精神性”的東西。他提了幾個問題,明代繪畫很大程度上與市場有關聯,但畫出來的東西仍然有“精神”,中國當前的藝術也與市場有關聯,為什么會缺失“精神”?
韓國、日本的主題展覽很稚嫩,甚至有些拙劣,可為什么會打動人心?原因在哪里?丘挺的問題可以說是直擊靈魂。其中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丘挺自己分析了其中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展覽制度有待完善。在他看來,目前的展覽制度屏除了手卷、冊頁等微觀形式,而這種形式恰好是承載傳統精神最重要的媒介之一。他舉《十面靈壁圖》來支持他的觀點,他認為“那是絕對格物致知的一個非常有當代觀看性的一個主題創作”。
明代《十面靈壁圖》局部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王海濱談了三個問題。首先,他認為主題性創作是有社會功能的,從古代的《女史箴圖》、《采薇圖》到當代的《人民和總理》《粒粒皆辛苦》都有這個特點,這對于廓清什么是“主題性”創作有啟發意義。其次,他介紹了首師大近年來在主題性創作上的成果,是學院新的學術增長點,體現了一位美術學院院長的責任意識。最后,他結合自己的創作經驗和閱歷談了“個性化”的幾個可探索點,分別是題材可以拓寬到地域美術、要巧妙地學習古今中外的藝術語言、拓展繪畫媒介、融入時代精神。
方增先《粒粒皆辛苦》
中央美術學院修復學院院長、教授王穎生介紹了中央美術學院幾十年來的主題性創作情況,認為主題性創作有它的客觀要求,比如有些宗教壁畫,它的根本要求是把佛經故事講清楚。所以先要弄明白拿到手上的主題性創作,目的是想表達什么。
現在的主題性創作,在經過多次討論會后,“個性表達都會慢慢被磨滅”。那怎么辦?王穎生講了南北畫家的不同方法,南方畫家從花鳥畫里找方法,北方畫家從山水畫里找方法。
王穎生創作過不少主題性作品,在他看來,“主題性創作是一項艱苦的勞動”,因為它與自己熟悉的、喜歡的題材不一樣。
怎么辦?“放下身段,讓自己真正進入到那個語境里”。它不但是對“個人的磨礪”,同時也是對這一類繪畫探索一種新標準和新要求。
《安塞腰鼓》 李傳真
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畫家李傳真有多年主題性創作經驗,她認為主題性創作雖然是“命題作文”,卻是“非常開放的命題”,因為藝術家可以從自己的生活、審美、知識結構去自由創作與命題相關的作品。所以她非常樂于接受主題性創作的挑戰,并且將它視為體制內畫家應盡的責任。
李傳真結合自己多年畫農民工的創作經驗談了幾點體會:一是她長期以來深愛自己所畫的農工題材;二是為拓展技術廣度,她以飽滿的熱情去學習各種新技術,如設計學原理,IPAD繪畫技巧,AI技術等等,她希望自己不要成為“非遺”,而是永遠有新活的感受力;三是作為人物畫家,她通過研習素描和解剖學來不斷提升自己畫肖像的能力;四是通過嘗試各種顏彩、水彩、水粉去建立自己的色彩體系。
北京畫院“點畫——北京畫院畫家作品展”現場 :顧村言點評懷一
《澎湃新聞》藝術主編、畫家顧村言認為,主題有大有小,有狹義與廣義分。如果是真正的藝術家,其藝術創作一定會與其真正的人生與生活體驗相結合,并有著自己的個性表達。“如果曹雪芹滿腦子是所謂主題的話,應該就寫不出《紅樓夢》了?!彼鲝堄糜兄约邯氂兴囆g表達方式去觀察,去真誠表達生命體驗,“藝術的表達關鍵是真誠,如果非要說主題,那么一般理解的主題創作可能更多是社會性的,是服務性的,是當下的,而另一個則是恒久的的,與個體真正的生命體驗相關。其實藝術家更應關注的與如何與自己真誠的生命體驗結合起來,比如齊白石的蝦、黃賓虹的山水畫,當然不是什么淺顯的主題所能概括,然而前者是對生活之美的發現與提煉,后者的主題其實對士人風骨與民族內美精神的真正傳承;石濤、八大以抒寫個性為主,當然不會想到主題二字,然而,他們的創作卻真正表達了對明清之季文人的生命大痛與大悲,傳達著真正的中國文人精神?!?/p>
他還強調了藝術家要深入生活,張大壯喜愛逛菜場,他以獨創性的技藝繪寫《帶魚豐收》和《新豆涌到》等,就是很好的例子,說明即便是表達社會主題,如果真誠表達生活,依然會具有真正的感染力。
張大壯《帶魚豐收》 1973年作,上海中國畫院藏
黃賓虹山水畫
北京畫院副院長、畫家郭寶君將顧村言的觀點概述為“個人的主題”“一生的主題”,他認為這樣的主題更有藝術魅力,因為這與生命的體驗有關,觸及的是藝術的本質?;谶@樣的觀點,他認為小品中也可以有大主題。
郭寶君強調情感在主題創作中的意義,主張將“圖”與“畫”區別開來,有情感的東西才能稱之為“畫”。而情感又必須真誠而自然,他舉了延安時期的一些作品為例,比如古元的作品,認為那些質樸的東西非常能打動人。
《虔行之四》 郭寶君
中國美術館展覽部館員吳彧弓著重談了兩個問題:
一是“如何表達主題”,他的意思并非止于某種技法或表現方式,而是提出了一個新視角,也就是如何在各種新材料中探索出一種妥貼的藝術語言,而不只是不同材料的簡單拼接。
二是什么叫個性表達,他認為“在主題鮮明和技法成熟的基礎之上,如果能夠使藝術性和思想性相結合,傳遞出更有深度,更有溫度的語言,那就是個性表達”。
對很多藝術家來講,這兩點都任重而道遠。
《美術》雜志事業發展部主任、編輯楊燦偉提醒說,雖然主題有廣義和狹義之分,但顯然我們熱切討論、并迫切需要面對的卻正是所謂的狹義的主題。在這個基礎上,他梳理了“新寫意”在主題性創作中的特殊意義。
他認為“新寫意”有可能是當代主題性創作獲得突破口的一個重要方向。他的理由是當代中國畫缺失寫意精神,另一方面,“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成為藝術表現的新思路,當時代精神與價值取向發生變化,那么在深度挖掘傳統文化資源上加以適調,以成就新的傳統,新的民族文藝則成為必要之舉?!?/p>
他還認為“相對于工筆,寫意的文化自我意識更為明顯,如果說工筆因為寫實性還能從外國優秀藝術傳統中汲取養分,那么寫意則首先必須從自身悠久的發展歷史中去尋覓?!?/p>
北京畫院油畫創作部主任馬琳說自己是看著60、70年代經典主題性作品成長起來的,在他看來,作品與主題之間的關系是與生俱來的,是時代對繪畫作品所提的基本要求,好作品幾乎都有好主題。關于個性,他認為“繪畫好像沒有那么多共性”,繪畫與個性之間的關系也是密不可分的。
但是,他強調“只有個性沒有水平不行”。如何才是有個性?馬琳認為作品“有充分的表現力、有深度,有精神,有內涵”,個性就出來了。
“點畫——北京畫院畫家作品展”現場
北京畫院人物畫創作部主任、畫家王冠軍談了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在主題性創作中,畫家如何才能保留藝術家的個性。他認為首先要選擇自己擅長的題材,其次要用自己擅長的表現手法。
二是畫家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個人主題,他舉了自己的《錦瑟華年》系列,因為創作時間線被拉長,整個系列未能如期完工。然而隨著人生閱歷的增長,他開始重新思考這個系列,并賦予它們新的內涵。他認為“這個創作的過程也是自己格局的擴充過程”。
他還談到了思考的其他問題,比如“東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人文的、哲學的”,等等,這些都會是他個人創作主題里的內容。
齊白石山水畫局部
北京畫院山水畫創作部主任買鴻鈞著重談了個性化的問題,他特別強調了書法藝術在繪畫個性化形成中的重要意義。
他認為個性不是畫了什么特別的東西,而在于他畫了什么樣的線條。吳昌碩的線條雄渾,齊白石恣肆,八大山人冷峻,潘天壽清剛,弘一法師的作品很抽象,沒有圖,就是白紙,一個單一的墨色寫出來,但是那個情緒能夠打動我們。如果我們能夠把書法的喜怒哀樂,運用到繪畫里,那就像我們蓋房子有了鋼筋水泥結構一樣。有了這個骨架,再去怎么收拾,那是個人的方法不一樣。
最后他強調,結體、繪畫風格、構圖、方法因時而異,筆墨的寫意精神千古不易。
北京畫院花鳥畫創作部主任李雪松有豐富的主題性創作經驗,擅長畫熱帶雨林。由于他的主題性創作多數都有具體的場景要求,所以他思考的角度又與一般畫家不一樣。比如他曾和北京畫院前任院長王明明、北京畫院副院長莫曉松等畫家接到過為APEC會議創作巨幅作品的任務,他們選擇了熱帶雨林作為繪畫題材,尺幅為縱6米,橫10米。這個主題的確定是基于如下考慮:熱帶雨林是一個世界多融性、各種繁復的生物繁復聚合的共生環境,令人聯想到當前的世界環境。
李雪松特別留意那些具有針對性的主題創作,比如宋代的《鷹雉圖》、任伯年的清供圖,齊白石的《祖國萬歲》、《百花與和平鴿》等等。
他還特別提到,在釣魚臺國賓館看到了陳半丁的巨幅荷花圖,他認為那幅畫被安置于中國、伊朗、沙特三方會談時的那個廳,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北京畫院研究員仇春霞結合自己的研究與實踐經驗,在如何選擇個人主題上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她臨摹了很多宋人作品里的局部,還喜歡將看到有趣的東西隨時記下來,用的都是小紙,小的不過巴掌大,大的不超過A3紙。她聯想到古代一些著名畫家的經歷,比如說黃筌就喜歡在小紙上畫各種小東西,荊浩寫松萬本,李公麟經常給朋友們畫肖像和“速寫”。這些畫家的這種做法,就跟作家們寫日記一樣,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積累各種素材,訓練技法。
她認為當我們在“方圓五百里”地走得多了,就會發現哪里有適合自己的美麗風景。
北京畫院“點畫——北京畫院畫家作品展”現場
北京畫院畫家姚震西認為主題創作具有嚴謹性,同時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個性表達往往是本能的語言,是隨心而發的情感,是貫穿畫家一生的表現形式;主題創作只有融入畫家的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
一個畫家應該有多套表達語言,多個面孔,這有利于不同題材、不同形式的創作。相同的主題在不同時代的創作,會呈現出時代的美,由不同的畫家創作,更是畫風迴異。他提到敦煌莫高窟佛教的大主題,它是由多個時代創造的美堆疊而成,由萬千畫工歷經千年,帶著對佛教頂禮膜拜,對生命的崇敬,對生活的熱愛,使得他們創造出的形象、色彩充滿了鮮活感。
由此可見,主題創作需要個性化表達的鮮活,而兩者之間的連接環里,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畫家的情感。
北京畫院畫家李鳳龍認為主題創作與個性表達,落實到畫家身上無非是畫什么,和怎么畫。天地間一切都可以畫,歷史上的重大題材,一個昆蟲,都是平等的,都可以入畫。個性風格就是因人而異,其實也是平等的。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說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這個是永恒不變的真理。至于說水平的高低,還跟一輩子不斷學習和不斷精進有關。
北京畫院畫家張鎮華認為主題性繪畫是當代文化背景下的主流創作形式,它比以前的主題創作更加多元,在繪畫性、畫面的豐富性、技法的多元借鑒,以及視覺效果的追求等都打破了之前相對傳統的圖式和樣貌。
主題性繪畫創作首先應該是具有藝術價值的、能體現作者審美素養的,只有創作出高度審美的個性化作品,才有特別的意義。
北京畫院畫家安華平認為主題性創作,首先要畫自己熟悉的東西,要有情感,沒有情感,畫出來東西就是一個圖式。其次是要有個性,就是畫適合自己的那一套東西。
北京畫院畫家王珂認為,在進行主題性創作時,要對主題進行充分思考和準備。首先要對主題的時代背景,歷史意義,主題精神等這些信息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要從各個方面,不同的視角,盡可能的去搜集這個主題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并且認真觀察、思考和研究。資料儲備得越充分和豐富,對于主題精神的領悟和理解越深入,作者就越能夠具有選擇視角去表現主題的這種多樣性,也有更自由的空間去發揮自己藝術創作的特點。
”點畫——北京畫院畫家作品展”現場
北京畫院畫家牛朝談了兩個問題。
一是小主題有大含義,比如沈周《臥游圖》冊里有一張小畫,畫的是自由行走的一頭牛,主旨是講學習任何事情都要經歷一個過程,先是深一腳,淺一腳的,慢慢就逐漸走入桃林了,到最后面就是自由自在的境界。
二是當前各種信息十分豐富,AI的出現更是給繪畫提供了多種可能。
那么,我們如何在開新的時候固本?怎么能讓畫家在使用這個新技術的時候仍然能讓作品更耐人尋味?說到底,還是那句話,我們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北京畫院畫家范琛曾在部隊待了20多年,對主題性創作深有體會。他先是區分了“主題”和“主題性創作“兩個概念,他認為藝術品都有主題,但是主題性就不一樣,它不是由畫家來決定的,而是由這個時代來決定的,它體現的是時代價值觀。
羅中立《父親》
他舉了羅中立的《父親》為例,它送展參評時名為《我的父親》,先是吳冠中先生把“我的”兩個字去掉了,后來又有人出主意,給老人的耳朵上又加了一支圓珠筆,這兩點其實就可以說明從主題向主題性的轉化。
《我的父親》是作者個人的、具體的父親,是內容性的。但是如果把“我的”去掉,《父親》就是全體大眾的,喚起所有人對自己父親辛勞養育家庭的記憶,它就是主題性的。進而再加一個圓珠筆,立刻讓所有人的視覺認知,從一個具體的老父親的形象,再次升華為對那個時代的整體聯想,聯想到實行包產到戶聯產承包的農村改革后,辛勤的勞作終于換回了與之對等的回報,它喚醒的是一個時代的歡欣鼓舞,所以它更是主題性的。
此外,范琛還談到了個性會不會被主題性創作束縛這個問題,因畫家的個性通常先于主題性形成,所以畫家不應該將主體性作為阻礙個性表達的借口。他認為主題性限定的不是創作題材,不是創作手段,不是畫種,也不是內容,而是審美指向和普世價值觀。
北京畫院畫家方政和為了說明主題性創作對于藝術家的意義,他打了個比方,主題性創作就像是蓮花,有些人習慣將蓮花和淤泥對立起來。
可是從科學角度來說,淤泥是有機物,沒有淤泥的作用,哪來的蓮花?從淤泥中提煉蓮花,就是我們要面對的重要主題。比如說《清明上河圖》,據說它是為了針對鄭俠的《流民圖》而創作的。鄭俠畫《流民圖》是為了向宋神宗展示熙寧變法的危害性,而《清明上河圖》則是表現國家物質財富的富足。所以,對于宋神宗和王安石來講,鄭俠的《流民圖》就像是一堆淤泥,而《清明上河圖》則是從中開出來的蓮花。
再比如說,1960年江蘇省國畫院,傅抱石帶領的江蘇寫生團,長途跋涉,辛苦收集素材。也就在那樣的情形下,錢松喦看到了石魯的《轉戰陜北》,從此將紅色注入自己的繪畫中,成為一個DNA,創作出了經典作品《紅巖》。
傅抱石山水畫
石魯 《轉戰陜北》
北京畫院畫家孫震生也有著豐富的主題性創作經驗,他認為近十幾年來以來,國家大力提倡主題性創作是時代給予畫家的機遇和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剛開始的時候,因為給的題目有點大,而且不是他所熟悉的繪畫內容,當時找創作的切入點和契合點時費了很多力氣。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當目標逐漸清晰的時候,情感也就應運而生了,也就由被動變成了主動,他的創作欲望也慢慢激發出來了。這個過程非常寶貴,他得到了鍛煉和提升,為他以后的創作之路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北京畫院畫家陳福彬認為,在一千多件宋畫里,幾乎張張都有主題。我們在讀宋畫時,首先感受到的是宋畫的共性。比如說每一張都有一個很特別的角度去看待自然,看待一個人,或者事件現象,很強調表達的完整性,強調造型與用筆的極度吻合。
很多宋畫卻又極具個性,宋畫的個性是什么?他認為是宋代畫家對自然、宇宙有觀照,他是帶著一個角度去看待他所畫的對象。在這樣的前提下,主題和個性就形成了很好的結合,不需要拆開來分析。
北京畫院畫家韓斌是畫寫意花鳥的,以前對主題性創作接觸不過。進了畫院以后,也進行了很多主題性創作的嘗試。他認為這種嘗試給他帶來很多不一樣的體會和提升。在后面的探索中,他表示會堅持筆墨為上的根本,不做過多制作和人為的氛圍營造。
主持人劉墨最后點評時說,可以把“主題創作與個性表達”中的“與”去掉,因為它們是并列關系,主題創作不一定要壓著個性表達,或者說個性表達一定要服從主題創作。
北京畫院藝委會主任雷波在總結發言中認為,這是一個很開放的研討會,他鼓勵大家多表達自己的觀點,多互相交流,互相討論,哪怕為一件作品,一個命題。思想的流通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本文部分內容據北京畫院資料)
_________________
注:北京畫院2023年“齊白石藝術國際研究中心”暨“傳統中國繪畫研究中心”學術年會在京舉行期間,來自日本、澳大利亞和全國各地近120位齊白石藝術研究學者、中國傳統書畫研究專家、藝術家,以50個發言議題,圍繞齊白石研究與中國傳統書畫研究的多項議題展開了研討交流。以下為研討會部分視頻二維碼。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