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構建歷史學科自主話語體系:《史林》雜志史學前沿論壇
2023年12月7-9日,《史林》雜志史學前沿論壇在上海社會科學院總部小禮堂召開。本次論壇由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史林》編輯部主辦,上海市世界史學會協辦。開幕式由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史林》副主編葉斌主持。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史林》主編郭長剛致辭,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大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以及上海社會科學院等科研機構與高校的三十余位學術界、期刊界英才出席。
開幕式上,郭長剛研究員對與會的專家學者、期刊編輯表示熱烈歡迎,開宗明義,提出舉辦此次論壇旨在對中國特色的歷史學三大體系建設做出進一步思考和討論。郭長剛研究員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可從兩個層面去觀察,一個是從人類生活于其中的國家或社會內部的發展情況,另一個是從不同共同體之間的相互關系。第一個層面的研究已然比較成熟,而從第二個層面來看,尤其是國與國之間的關系遠遠沒達到一個和諧、確定的狀態。郭長剛研究員希望,我們今天提出構建自主的知識體系,就應心系天下,形成新的歷史敘事,并為人類歷史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好方案和更優路線,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未來西方文明、中國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提供新的思路。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李劍鳴,中國社會科學院史學理論研究所研究員、《史學理論研究》副主編左玉河分別做主旨報告。李劍鳴教授以《世界歷史分期中的“早期現代”理念》為題,從“early modern”的中文翻譯入手,指出了其中包含的道德、價值乃至意識形態等層面的意涵。李劍鳴教授系統討論了歐美學界關于世界歷史分期的不同觀點,梳理了“早期現代”理念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以及其所面臨的“現代性”和“歐洲中心論”的困擾,并討論了歐美史家把“早期現代”加以“地方化”和“全球化”的努力,最后提出了以通用歷法時間對現代世界做三段分期的設想。左玉河研究員以《歷史解釋學:為何與何為》為題,認為應注重歷史解釋學的研究,指出建構歷史事實是初步的工作,而下一步工作一定是歷史的解釋。左玉河研究員強調,歷史是客觀的,不會因為我們的解釋發生改變。但歷史的解釋是主觀的,內容具有無限性、廣泛性和多樣性,因此歷史解釋要和事實符合,遵循基本的原則和規則。
此次論壇分為三場專題報告和一場圓桌座談。第一場報告由郭長剛研究員主持。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主任、《外國問題研究》副主編郭丹彤教授以《學術與政治:近現代西方國家殖民擴張下的埃及學研究及其去西方化》為題,系統梳理了近代以來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在埃及學形成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考察了20世紀以來埃及學的“去殖民化”和“去西方化”的歷程。郭丹彤教授認為,未來的埃及學研究需要打破自身的區域壁壘,以多國之間的合作互助取代單個國家的壟斷霸權,建立起學術發展共同體,真正通過科學研究來保護、傳承埃及文明。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李海峰教授以《千年文明史,百年亞述學》為題,從古代作者對兩河流域文明的記述、兩河流域的考古挖掘、楔形文字的破譯歷程、亞述學的國際化發展等多個面向,全面考察了亞述學的誕生與發展的歷史過程。李海峰教授認為,亞述學學科的起源和發展受到歐洲中心論影響,但也不能夸大亞述學發展和研究中的政治因素和殖民化因素,目前的亞述學已經越來越擺脫了政治因素的影響,按照學科本身發展的自然規律不斷發展壯大。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主任梁志教授以《國際關系史研究的幾個可能趨向》為題,從方法論的角度探討了國際關系史研究的四個可能性研究趨向。其一為打破時間、空間與領域維度上的限制;其二為研究視線上的移動,從“視線下移”“視線平移”與“視線上移”等多角度重新探討歷史人物、國際政治與國際組織;其三為關注跨越學科邊界;其四為史料學、問題意識與知識形式上的重新考察。
緊接的與談人環節中,上海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醫療社會史研究》主編張勇安教授認為三位學者的報告均關注到學術與政治之間的關系,指出了不同的力量在建構學術上的作用,從側面提示了在當前時代變局中,重建屬于中國的學術話語體系的重要性。《史林》編輯、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趙婧副研究員認為三位學者所關注的問題,實則具有超出其單一具體研究領域的意義,對于包括中國史在內的其他學科均具有借鑒意義。
第二場報告由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所副所長王健研究員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歷史學執行主編柴英編審以《2023年中國世界史研究的進展概覽》為題,從自主知識體系的建構、文明史的交流與互鑒、現代化道路的借鑒、對歐洲中心主義的批判、跨國史的轉向、全球史視野的擴展、學術史的深化等七個方面,概括了今年世界史研究的突出特征和新動向。柴英編審提出,世界史研究仍需要進行艱苦、扎實的實證研究和理論建構,并呼吁世界史學者和中國史學者、學術生產者與傳播者之間通力合作。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歷史教學問題》主編沐濤以《非洲國家現代化的發展歷程及其發展類型初探》為題,指出非洲特色的現代化所涉及的主要問題,并圍繞非洲現代化的三個階段和非洲國家現代化的四種發展類型進行闡發。沐濤教授認為,非洲大陸國家眾多,現代化程度彼此相差巨大,但都處在發展之中,現代化的深度和廣度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馬俊亞教授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出發,結合自身對淮北社會的實證研究,作了題為《史學的起點與邏輯》的報告。在馬俊亞教授看來,歷史學的起點是哲學問題,即認清自我,而歷史學的終點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現代化是一個動態過程,人只能無限接近這個目標。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重視西方啟蒙以來的重要成就,增加歷史研究的深度和維度。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臺灣歷史研究》常務副主編程朝云以《近年來大陸臺灣史研究狀況及未來展望》為題,她在回顧近十年來臺灣史研究進展的基礎上,指出一方面要繼續關注史觀問題、臺灣涉外關系、兩岸關系等熱門領域,另一方面要推進臺灣史的理論建構,增強臺灣史的“解釋能力”和學術對話能力,正確處理臺灣史的特殊性,并從中國史出發,引入世界史的視野。
在與談人環節中,《史林》編輯、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葉舟副研究員表示世界史學者關注的許多議題近年來也成為中國史研究的熱點,傳統文化、外部沖擊對非洲的影響等問題在中國歷史進程中同樣存在,因此中國史學者需要保持對世界史的興趣和開放的心態,反之亦然。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張秀莉研究員就歷史研究者作為吾鄉吾民和作為他者看待歷史接近客觀歷史的異同、中國臺灣和大陸的臺灣史研究的對話現狀和相互認同等問題提出思考。
第三場報告由《史林》編輯、上海社科院歷史研究所陳磊副研究員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崔志海研究員以《關于學刊建設的幾點建議》為題,對如何推進學科的建設并打通研究邊界、歷史材料的誤導性、研究的問題意識有不少真知灼見。崔志海研究員認為,當前研究需要我們的研究擁有很強的理論性,但是也需要警惕將歷史簡單化的傾向,在堅守學術底線的同時也可以滿足當前國家發展的需求。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廣東社會科學》主編李振武研究員以《人文社科綜合刊物如何辦好歷史學欄目》為題,談到了綜合刊辦刊過程中的困境,以及省級綜合刊物所受當前高校學術評價體系的影響。李振武研究員表達了對中青年學者文章的歡迎,也講到當前來稿文章問題意識相對匱乏、普遍偏長、可讀性較弱等一些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當代中國史研究》編輯部主任鄭珺編審以《淺議加快建構國史學科自主知識體系》為題,認為構建自主的知識體系是目前學界的新增長點,國史學科廣泛參與其中,并具有獨特優勢。鄭珺編審介紹了國史學科建設自主知識體系的原則,認為國史是一門學術性和政治性高度統一的學科,唯物史觀是國史學科的根本立場。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共黨史研究》趙鵬副編審以《中共黨史的歷史學屬性和黨史學術期刊的角色定位》為題,對黨史研究的現狀做了綜述,認為當前黨史研究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間,具有強烈的學術性和創新性,建議學術界、期刊界重新評價黨史的價值。趙鵬副編審強調了黨史學科的學科屬性,他認為歷史學是黨史學科的首要屬性,如何平衡政治性與學術性也是黨史研究需要謹慎處理的問題。
最后一輪的與談環節中,《史林》編輯、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沈潔研究員談及近年來學術標準在提升,對于多元史料的要求明顯有了更高的要求,她希望歷史的書寫能夠更多勾勒歷史的不確定性和豐富性,鼓勵擁有個性化的價值和審美導向的研究。《史林》編輯、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蔣宏達副研究員表示,如何處理自主知識體系構建與對外知識交流的關系將極大影響當代中國史日后的發展,如何更多地引入社會科學的視角與方法也是推進當代中國史學科發展的主要方向。
圓桌座談環節,由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史林》編輯部主任徐濤研究員主持。在圓桌論壇中,專家學者、期刊編輯、與會記者就世界史學科的發展、史學理論的創新與運用、不同區域現代化的比較性研究、歷史研究與歷史寫作的個性化、史學論文中的概念運用、史學論文的發表等許多研討過程中還意猶未盡的問題,又進行了深入而懇切研討與交流。
《史林》雜志史學前沿論壇是一次跨學科、跨業界、全覆蓋的學術研討會模式的一次有益嘗試。該論壇聚焦中國特色歷史學話語體系建設等前沿問題,與會人員在良性、積極互動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為歷史學科自主話語體系的走向和發展提出不少建議,有待下一步實踐過程加以驗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