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標題黨別再碰瓷“這屆年輕人”了
“這屆年輕人開始整頓份子錢了”“這屆年輕人斷親已成常態”“這屆年輕人下班后熱衷于做副業”……打開手機推送,你會發現這屆年輕人很忙,出現在各種“對抗傳統”的生活方式里。縱觀這些文章,套路基本雷同,即“一個網絡話題+幾個化名案例+一個吸睛結論”。稍微想想,這些故事真實嗎?樣本量撐得住結論嗎?顯而易見,噱頭大于實質,不過是碰瓷年輕人的標題黨罷了。
說到標題黨,我們并不陌生。“跪求體”“哭暈體”“嚇尿體”“震驚體”“絕密體”等流行一時又淪為笑柄,近些年又持續“推陳出新”。之所以綿綿不絕,歸根結底是一個“利”字。閱讀量影響著廣告主的投放決策,關乎著媒體的現實收益。為了真金白銀,一些人將職業素養拋之腦后,無所不用其極。尤其是今天,受眾注意力愈發成為稀缺資源,一些機構媒體也鉆進流量機制,在內部搞起了流量錦標賽,“下不保底”的零薪壓力與“上不封頂”的高薪誘惑,讓一些編輯記者開始放飛。
短期來看,一個個“10萬+”確實亮眼,但著眼長遠,流量狂歡無異于飲鴆止渴。一驚一乍、言過其實,透支的是媒體的公信力與記者的美譽度。當大V放言“敲暈”報考新聞系的孩子,甚至贏得廣泛共鳴時,媒體人也應當有所觸動。流量沒有原罪,問題在于,獲取流量的方式有很多,將其狹隘地理解為大搞標題黨,不僅透露著自身的淺薄,也是對受眾智識和審美的侮辱。不論時代如何變遷,受眾對于品質內容的需求都在,對于思想共鳴的渴望都在。在堅持職業操守的基礎上,讓表達更加生動、通俗,讓觀點更加簡明扼要、直擊要害,這才是流量思維的正確踐行方式。
消滅標題黨等亂象,在于內容生產者的自律,更在于指揮棒的校正。很多時候,曲高難免和寡,那么在考核內容生產工作時,除了流量數據,是不是也應當考慮具體稿件的引導力、公信力?平臺也決不是一個中性甚至“隱身”的角色,而是確保內容產品有序傳播、助推優質內容呈現的責任人。當各方重新將專業素養與職業規范奉為圭臬,標題黨的路自會越走越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