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抽刀就能斷水嗎:中古士族與近世宗族之比較
2018年10月20日,“古代史研究新視野”第8期“比較視野下的中古士族與近世宗族”工作坊在上海師范大學徐匯校區舉行。這次會議由上海師范大學歷史系范兆飛教授召集,來自中古史與近世史研究的17位學人參加。發表人和評議人對兩個領域的對話與交鋒都十分期待,態度真誠,討論熱烈,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本文篇幅所限,謹就本次會議做一個“淺描”,盡可能兼顧發言人、評議人與其他與會學者的討論,若有偏頗之處,敬希讀者與參會者見諒。
序幕
上午開幕式環節,上海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張劍光先生做了極為簡短的開幕致辭。接著范兆飛先生介紹本次工作坊的主旨,主要基于兩點考慮,一是復旦大學仇鹿鳴先生曾經拋出中古士族與宋代以后家族異同的疑問;二是中國社科院陳爽先生提出中古譜牒強調婚宦作用,凸顯門閥政治的特點,而在近世則轉向了“敬宗收族”。這些研究,實際上揭示了中古精英家族在長時段內究竟有何變化和意義,亟待學人用宏觀的視野加以考察。
范兆飛還在現場提出了“抽刀就能斷水嗎”的疑問,在他看來,斷代史領域開疆拓土的精細研究對于認識中國史的各個面相功不可沒,但也人為割裂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連續性,過于強調所謂的“時代格”(時代屬性),進而提出本次會議的一個核心話題“如何突破斷代史研究的壁壘”,贏得了與會者的強烈共鳴。
本次會議分為中古史與近世史專場。上午是中古大族專場,有三個中古史學者的報告;下午是近世宗族專場,亦有三個宋元明清學者的報告。議程和評議安排都“大有玄機”,每篇報告安排兩個評議人:一個中古史學者和一個近世史學者,力爭通過前后交流、對壘交鋒,達到“去熟悉化”的效果。最后環節還安排長達一小時的“圓桌會議”,讓所有的與會學者都能充分參與討論。
范兆飛上半場:中古大族專場
第一位報告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陳爽先生,題目是《中古大族的歷史人類學觀察》。這篇文章據說是陳先生舊作《世家大族與北朝政治》擬于近年推出增訂版的部分內容。陳爽先生在現場報告發表人中算是前輩學人,態度誠懇謙遜,多次說這篇文章還沒有寫好,沒有成型,僅僅是略談一些想法,讓與會者感到了前輩學人的嚴謹風范。論文開篇就對近些年來中古大族研究進行了反思,指出了中古士族研究中存在的“士族界定模糊”與“研究精細化同時碎片化”的傾向。要解決這一困境,陳爽認為一方面可以從長時段的考察入手,另一方面可以從研究視角與方法入手。在研究視角和方法上,進一步指出近世宗族研究引入歷史人類學,產生了以科大衛、陳其南為代表的華南學派,拓展了學界對明清時期地方社會的認知,是一個可以師法的對象。陳爽先生“以身作則”,用歷史人類學的方法檢討了中古大族研究的若干問題。考察了中古家族世代規模、同居、異爨問題,以及中古時期異姓宗族實體問題,通過中古“家”“族”各種文本與《劉岱墓志》等中古墓志中譜系的分析,指出“中古大族的普遍結構和形態,并不如以往認識中的龐大和復雜”,中古時期的大族也缺乏穩定的具有“族長”意義的宗族實體核心,具有這一核心特征的反而是那些“異姓宗族共同體”。陳爽還在最后就尚在“打磨”的兩部分內容(中古大族的冠冕和婚姻問題、王朝控制與中古大族消亡之間的聯系)做了簡明扼要的闡述。
陳爽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的夏炎先生和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的徐斌先生擔任評議人。夏炎開口便回應了范兆飛對斷代壁壘的反思,說道自己長年從事個案研究,就是仇、范二人“批評”的對象,因此要做一些“辯白”。言語詼諧,引起滿堂笑聲。隨后,夏炎認為兩大領域的學人對話是很有必要的,但所持意見有所不同:第一,個案研究是綜合長時段研究的基礎,往后的工作就是要做出更好的個案研究。第二,歷史是具有連續性的,但是史料是缺乏連續性的,只有在理論上存在對話的意義,作者的歷史人類學理論運用是極具學術價值的嘗試。
徐斌是明清區域史的專家,對歷史人類學較為熟悉,開口便引用了經典的歷史人類學理論,對作者的嘗試做了高度評價。同時提出了兩點疑問:一是能否進一步加深大族與地域關系的探討;二是論文引用的三方墓志所載譜系存在單線譜系和復式譜系,這背后有何意味?
在綜合討論環節,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游自勇先生提出了中古士族是否具有實體性這一問題;浙江大學歷史系馮培紅先生是敦煌研究的專家,就論文提出的敦煌大族具有特殊參照意義提出了商榷;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羅艷春先生認為,可以引入族譜的作者與讀者兩個視角,作進一步考察。
夏炎(中),陳鵬(左),馮培紅(右)第二位進行報告的是吉林大學文學院中國史系的陳鵬先生,題目是《中古譜牒的類型、層級與流變》。陳鵬介紹了中日學者對中古士族譜牒類型與文本的豐厚研究成果,同時指出了前輩學人在“具體研究時,未對不同類型譜牒材料加以分辨”,具有較大的開拓空間。在這一學術脈絡下,論文分為三節(中古譜牒類型的檢討和思考、中古譜牒來源與層級、中古譜牒“二型四類”的流變),對中古譜牒的分類與演變做了細致梳理。首先,在前人基礎上,作者提出了中古譜牒的二型四類說,即“單姓譜”和“諸姓譜”兩大類型:“單姓譜”可分為“皇族譜”和“庶姓譜”兩類,“諸姓譜”可分為“氏族譜”和“州郡譜”兩類。其次,從層級上指出,“庶姓譜最為基礎,皇族譜層級稍高,州郡譜是庶姓譜的上級,天下氏族譜較州郡譜又高一級”,從而明確了各種譜牒的序列。最后考察了中唐以降四類譜牒呈現出的新面貌——“庶姓譜出現新的分房和斷世原則,皇族譜進一步制度化和多樣化,氏族譜與姓氏書趨同,州郡譜走向消失”,在長時段上比較了中古到近世譜牒的變與不變。
陳鵬首先進行評議的是游自勇先生,他基本認同作者的立論,但對文章中個別提法提出了建議:一是初始譜系的提法值得進一步商榷;二是在探討層級流變時,應當明確究竟“什么是譜牒”,譜牒包含哪些內容;三是指出譜牒中存在的正史來源值得進一步探討。
游自勇(左),陳鵬(右)擔任評議人的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章毅先生表示,這篇文章對他啟發很大,同時從一個明清宗族研究者的角度談了幾點想法。在他看來,中古大族與近世宗族性質上存在一定連續性,并以元代《汪氏淵源錄》和明代《新安民族志》之間存在的連續性為例,指出從中古到近世存在文本與思想上的連續。
在綜合討論中,仇鹿鳴指出中古譜牒具有公共性,列舉了中古時代常見譜牒成為貴族教育一部分的相關史料,并對文章中若干史料做了進一步闡釋,加深了與會者對相關史料的理解。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的錢杭先生就譜系的來源問題提醒作者注意青銅器上銘刻的譜系內容,或許可以作為中古譜牒的一個源頭。
復旦大學歷史系的仇鹿鳴先生是上半場最后一位報告人,報告的題目是《失焦:歷史分期論爭與中文世界的士族研究》,與陳爽先生的開篇報告首尾呼應,共同反思了中古大族研究的不足。開篇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中文世界的士族研究是“理論缺位的士族研究”。由此,報告前三節梳理了不同的歷史時期中文世界士族研究與歷史分期論的“糾葛”。仇鹿鳴指出,士族研究在民國時代處在“預流”的歷史分期論爭之外,而這一時期的學術成果“并沒有上升到歷史分期的高度”。1949年以后士族研究形成了以社會經濟為取向的研究理路。而大陸現行的以政治史為導向的研究理路則是隨著田余慶先生的《東晉門閥政治》出版,在“1980 年代之后方才漸次形成的”。港臺地區則經歷了錢穆的文化史觀、許倬云等人引入的社會科學與統計研究法、新史學對邊緣話題的關注三個階段。仇鹿鳴認為雖然大陸與港臺的學術旨趣演變路徑不同,但是,缺乏個案上升到時代特質與歷史分期的關懷卻是雙方共同的問題。因此,他在文章最后兩節進行了反思和探索,指出要在“在大量具體研究累積的基礎上,重歸長時段的思考”,并提出了兩個可行的學術路徑:一是對唐代士族及社會構造演變的深入研究;二是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確認士族這一名詞內涵與外延,將“士族變成一種學術概念”。
“失焦”的仇鹿鳴(陳爽攝)馮培紅對這項研究極為贊賞,但提問卻相當“犀利”,展現了認真坦誠的學術交流態度。他對文章中幾處地方提出了疑問,首先是失焦和中文世界兩個詞容易引起讀者誤解;其次,民國學術史的梳理中較多地闡釋歷史分期,與標題所談士族研究關系并不十分密切,1980年后政治史取向研究范式的形成過程有待完善,港臺地區的研究缺少香港地區的研究梳理;最后是針對文中兩點學術路徑提出了商榷,認為有待進一步細致化闡述。
馮培紅廈門大學歷史系刁培俊先生對作者的概括與理論提煉能力極為贊賞,同時從自身領域出發,認為學界在探討大族時不妨往前往后各自延長,綜合探究,并談及了近年來大量社會科學理論引入歷史學界的趨勢,對這一趨勢的未來發展表達了自己的疑惑。
在綜合討論中,夏炎認為論文應當就最后兩點理論思考做進一步的闡述和引證。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的王安泰先生是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出身,對港臺學界情況如甘懷真和王德權的研究成果進行了補充。
下半場:近世宗族專場
廈門大學歷史系的刁培俊先生是第一位報告人,報告題目是《政局演進與唐宋士族轉型的經濟元素——唐宋士族研究的方法論管窺》。刁培俊開場就說這是一篇“未完稿”,還有待現場各位“方家”指教。與上午的中古史專場類似,第一位學人也選擇了對學術史與跨越斷代壁壘進行回顧和反思。他將文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了“晉唐、兩宋士族史研究”的異同,指出中古士族與兩宋士族具有“歷史本相”的差異。此外,中古士族研究積累深厚,大家迭出,具有精細化、縱深化和范式化的特點,反觀近世宗族研究則偏向地方社會,缺乏縱深性研究。第二部分則從經濟角度切入,試圖探討“士人家族如何在經濟領域運轉,并藉此保持其家族持續不衰”,由于這一部分尚在“打磨”,刁培俊未能充分展開討論,但是已經在文章中提出了若干極具學術價值的研究路徑。第三部分題為“走出士族”,主要表達了作者對斷代研究和碎片化研究的反思,試圖走出“新的論著所‘填補’的‘空白’,往往只是人們所熟知的解釋模式在另一具體制度側面的重復”(包偉民語)這樣一種困境,并反思了社會科學化的歷史研究傾向。
刁培俊陳爽首先進行評議,他指出論文對兩宋士族研究做了較好的回顧,以長期浸淫宋史的學術積累提出“兩宋的材料有限,多是同質化材料,要深入描摹具體的士族政治生態極為困難”,發人深省。此外,陳爽還認為,“士族研究中經濟因素較難把握,很難轉化為一個一以貫之的線索”。
《史學月刊》編輯部副編審徐瑩女士謙遜地表示對學術的問題很難做出準確的評議,就《史學月刊》對這次會議組織的筆談提出了若干建議。
徐瑩綜合討論階段,夏炎針對“宋代史料較為豐富難以做出深入具體描摹”的說法提出了疑問,在回應階段刁培俊指出宋代史料多為同質化史料,難做深入的細致描摹。首都師范大學的游自勇先生與西北大學的王善軍先生不約而同地談到斷代壁壘問題,游自勇認為關鍵在于史學長時段問題意識,而不是糾結于斷代與否;王善軍認為“學術個案的積累到一定階段必定會突破斷代壁壘”,應當就此進行深入的學術史反思。仇鹿鳴也加入了“戰局”,他指出宋史學者大多會使用大量的方志與文集資料來研究士族,這就限制了能夠展示的士族面向,如果能夠回歸正史,討論中央活躍的大族在地方的活動,又能得出什么結論呢?對于材料的使用和史實的論證引起了多位學者參與討論,使得會議達到了一個小高潮。
第二位報告人是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的徐斌先生,他在報告伊始就表示“讓炮火來得更猛烈些”,誠懇地尋求各位學人的批評建議。可以看到現場報告的題目和內容與論文集收錄的論文相比均有所變動,他報告的題目是《同業與水陸變遷:民國湖北樊湖水域中的水域產權、宗族與跨宗族聯合》。通過湖北樊城地區湖域、湖地產權在不同時期產權糾紛的細致梳理,徐斌將“湖區民眾在水域上發生的產權糾紛置于具體的時間與空間之中,并從湖區民眾的角度出發,試圖以水域與土地相結合的方式觀察具體的水域世界”。在清理了產權、水域、土地三者的互動關系與相關學術史后,他從光緒三年(1877)樊口閘壩之爭、20世紀30、40年代的四場水域產權訴訟切入,梳理了各個時期水域產權概念的變化,以此揭示“水域向土地轉換過程中以及轉變之后的具體情形”。徐斌使用原始訴訟檔案材料結合民間文獻,指出長期的產權演變過程中存在著“澤人”與制度性力量的雙向互動,各項產權分離的過程顯示了“土地對水域的侵入”。與此同時,水域世界逐步形成的“宗族—同業甲宗族聯合—全湖宗族聯合”社會群體序列承擔了捍衛聯合各宗利益的功用,并對外排斥新入群體,展示了地方水域世界多元復雜的社會面相。
徐斌(陳爽攝)游自勇半開玩笑式地說道,“艷羨近世史研究的豐富材料”,這種有趣的個案材料在中古史是“搶手貨”,引來了滿堂笑聲。隨后就文章中的幾處地方提出疑問,一是產權的幾個概念辨析多少有些不足,幾個案子中雙方爭論的究竟是作者強調的土地邏輯還是法律物證邏輯;二是湖水與湖地產權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分離了;三是樊口大壩的個案是否太過個案,獨立于時代共性之外?
山東大學的韓朝建先生認為作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地域史研究范本,具有很高的學術水準,也指出了幾點疑惑。一是認為作者揭示的湖區封閉性問題,可能并沒有那么嚴重,實際上流動性一直存在于湖區社會。二是認為可以考察宗族組織之外的一些共同體,如廟宇組織、廟會活動等對地方水域社會的影響。
韓朝建在綜合討論階段,錢杭首先提出,近年來史學研究存在社會科學理論的濫用傾向,而這篇論文也存在產權概念使用過多的問題;其次,引用了經典的經濟學理論,界定了產權的邊界,提醒作者進一步辨析各種產權概念。羅艷春在討論中指出了論文的時間線索不夠明晰,還提及了“超越宗族研究,并非超越具體的研究,而是進行宏觀的問題關懷”,表達了近世史學人對跨越斷代壁壘的一種思考。
最后一位發表的是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的章毅先生,報告的題目是《晚明徽州的商業宗族和社會競爭——萬歷呂侍郎祠訴訟案研究》。作者指出這一研究主要得益于上海交大新近收藏的一批明清文書。他在整理文書的過程中,重點關注了初刊于萬歷五年(1577) 的《新安呂氏宗譜》,想要由此出發揭示長時段內地方社會商業發展與宗族的關系,展現錯綜復雜的地方社會競爭。章毅首先分析了明代中后期呂氏宗族的形成史,通過萬歷《新安呂氏宗譜》中所載的編戶等信息,還原了呂氏家族從編戶到宗族的過程以及各個時期呂氏內部房派主導力量的變遷,揭示了萬歷年間通過呂氏商業群體的發展,具有較強凝聚力的新安呂氏宗族已經形成。緊接著,通過《新安呂氏宗譜》中所載世系的分析,還原了各個時代的呂氏族人努力構建從唐代呂渭到宋代呂文仲再到明代新安呂氏譜系的進程。隨后,進一步聚焦了萬歷四十年至四十一年(1612-1613)編纂的《呂氏負冤稟帖歷朝實錄》中記載的呂侍郎祠的訴訟案。細致分析了訴訟中歷次交鋒的各種社會力量,展現了百年間呂氏宗族呂侍郎祠經營的宗族化——官祠化曲折歷程,揭示了“明代中葉以降,隨著徽州商人的興起,商人與士紳形成了既合作又競爭的關系”,呂氏宗族強大時推動了宗族化,在商業活動削弱宗族力量后,地方士紳與官府又推動了呂侍郎祠的官祠化,展示了晚明地方社會錯綜復雜的競爭關系。
章毅陳鵬在評議中屢次提到這篇近世史的論文對中古士族研究具有借鑒與啟發作用,近世宗族對譜系的追認與中古時期“攀附先世”現象具有某種共性,值得進一步思考。隨后,提出了自己的幾點疑惑,論文指出歙縣呂氏宗族既然已經大批外遷,那么為何呂侍郎祠的詞訟案又恰好發生在這一階段;此外,通過中古材料中對呂渭的相關記載,證實了呂氏宗族攀附先世的嫌疑;并提出了一個頗為“有趣”的話題,民間將呂洞賓附會為呂渭后人,對中國晚期社會影響較大,在呂侍郎祠所在地也有呂洞賓祠,這二者是否有某種聯系?
羅艷春稱贊了作者的精細研究,同時認為這篇文章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個案敘事可以追溯至唐宋,中古時期的史實在明清時期“扮演了一種建構文化資源”的角色。并就文章中的一些討論提出疑問,新安大阜呂氏在萬歷年間的訴訟案中既然并非主要力量,那么為何又在民國時重修《宗譜》,其內在原因何在?
羅艷春(陳爽攝)綜合討論中,仇鹿鳴就文章中提到士紳結社抗爭呂氏宗族對呂侍郎祠的獨家經營提出一點疑問:士紳這種行為的內在邏輯是什么。
尾聲:圓桌討論
該環節由錢杭和仇鹿鳴聯袂主持,讓與會學人可以充分吸收一天的會議成果,進行交流討論。在討論中學者形成的共識是這次會議讓雙方都收獲頗豐,大量地閱讀對方領域的研究成果給自身的研究帶來了許多啟發。
馮培紅簡短介紹了《關于大族研究的若干問題》一文,討論了中古大族的地域化問題,譜系的斷裂與同姓雜合問題,并結合自身對魚氏的研究談了胡姓研究的幾點想法。游自勇簡短地報告了《墓田與中古家族史研究》的相關內容,指出中古時期的墓田還不具有墓祭田的形式,墓祭田是宋以后才形成的一種新形式,與這一時期的大族性質變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錢杭(陳爽攝)其他學者則圍繞著一天議程中涌現的各種議題展開了討論,范兆飛補充了杜希德等人對《汪氏淵源錄》的研究成果,同時針對仇鹿鳴“譜牒具有公共性的觀點”,提出譜牒部分內容“具有相當的私密性”。還討論了中古以“譜”為名的文本,究竟是譜還是籍,以及氏族譜的命名問題。王安泰則認為,研究者應當注意士族與宗族研究中中央權力究竟扮演了一個什么樣的角色。最后,錢杭對會議進行了學術總結,討論了宗族研究的虛與實的問題,認為“族居形式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宗族表達是可以建構的”,將虛和實一下子提升到了較高的理論層面,發人深省;還提及了經學文獻對中古研究的重要作用,鼓勵在座青年學人認真閱讀經學著作。錢杭先生有一句話,回應了本次工作坊的主題,“關鍵是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跟著問題走,而不必強行劃分斷代”。
合影以上極為簡單的素描,或許可以令讀者管窺這次會議的交流、對話場面。本次會議上各個學人間坦誠的交流與批評,不同研究時段的學者開誠布公地交流與討論,給所有與會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位學人在談話中表示,在這次會議中受益良多,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不同時段研究學者的對話。這種學術對話,無疑有助于學人從更為宏觀的角度理解中國歷史,從而更準確地把握各個時代的根本特質,促進中古史與近世史研究的共同進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