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現場|《吶喊》百年特展: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
一百年前的1923年,魯迅將其陸續發表的《狂人日記》等15篇白話文小說結集出版,并“稱之為《吶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于前驅”。《吶喊》是中國新文學的典范之作,并不斷被翻譯到海外廣泛傳播,被改編成話劇公演,創作為美術作品。
《吶喊》百年,這當然仍是一個需要《吶喊》的時代。為紀念《吶喊》出版一百周年,12月4日,由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和上海魯迅紀念館共同舉辦的“但見奔星勁有聲——紀念《吶喊》出版100周年”在上海魯迅紀念館對外展出。澎湃新聞在現場看到,展覽通過124件展品,并結合文獻資料,講述了《吶喊》從創生到匯印成書、刊行流布,再到藝術演繹、傳播世界的歷程。
《吶喊》1923年初版本
1932年11月,魯迅在北京師范大學學生面前發表演講
《吶喊》是中國新文學的典范之作,并不斷被翻譯到海外廣泛傳播,被改編成話劇公演,創作為美術作品,收入國民教材,充分顯示了這一經典名篇“但見奔星勁有聲”的激越與璀璨,和長盛不衰的藝術魅力。
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副館長姜異新表示,“百年前,《吶喊》橫空出世于北京,評論率先反應于上海,由北京新潮社初印一千冊,到上海北新書局最高印數達48501冊,遙遙南北,交相輝映,這一既經典又暢銷的新文學出版個案,折射出了上海近現代書籍刊印中心的地位,同時也見證了中國新文化中心南移,而后波及全中國的輝煌歷程。”
展覽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此次“但見奔星勁有聲——紀念《吶喊》出版100周年”展覽由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和上海魯迅紀念館共同舉辦。展覽從“《吶喊》的由來”“一發而不可收”“匯印成書”“立此存照”“不隔膜,相關心”五個單元分別展示《吶喊》創作的文化積淀、創作與發表、結集出版、藝術再創作、翻譯與傳播等相關史實。
《吶喊》的創生
魯迅說:“人類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關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卻只有用文藝來溝通。”在魯迅留日時期,他便大量閱讀與翻譯外國作品,棄醫從文后,自費出版《域外小說集》。展覽的開端,也正是從魯迅與文學打交道開始說起。展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展覽開端講述的是魯迅如何從中外文學中吸取營養,并為書寫《吶喊》打下基礎。
果戈理的《狂人日記》、安特萊夫的小說,《新小說》等雜志上翻譯的外國文學作品等,都對魯迅產生了不少的影響。魯迅搜集整理《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等,在1912年任職北洋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并兼任通俗教育研究會小說股主任、審核干事時,他評閱大量新制小說,翻譯不輟,這些都為其現代小說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魯迅擬購德文書目
在展柜中,觀眾可以看到魯迅擬購德文書目。那是1906年,魯迅再次來到東京,大量搜集和閱讀外國進步文學作品,而展出的正是魯迅撰寫的擬購德文書目,分別向柏林的希爾格出版社、萊比錫的格辛出版社、托伊布納出版社、克維勒和邁耶出版社以及哈勒的奧托·亨德爾出版社求購各類圖書,包括各國的文學和自然科學書籍127種。
1918年5月,新文化運動方興未艾。魯迅因和老朋友“金心異”(錢玄同)的一場談話,作了一篇文章,即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記》。這篇現代體式的短篇小說,借狂人之口,控訴了封建制度及其倫理道德“吃人”的本質,顯示了新文學創作的高起點,推動了新文化運動走向高潮。隨后,魯迅陸續寫下《孔乙己》《藥》等15篇小說,其中5篇發表于《新青年》。
展廳現場,魯迅致錢玄同信
展廳現場,陳獨秀致魯迅信
展柜中,觀眾可以看到魯迅寫給錢玄同的信。那是1919年4月25日,魯迅創作完成《藥》,并于后幾天致信,寄上《藥》文稿,并請錢玄同鑒定改正標點。邊上,則是魯迅完成《風波》后,陳獨秀于1920年8月13日的回信,告知魯迅《風波》將刊登在《新青年》第八卷第一號。
展廳現場,魯迅《〈自選集〉自序》文稿
1918年冬,魯迅創作完成《孔乙己》,次年3月10日抄錄完畢,寄給《新青年》編輯高一涵,發表在《新青年》第六卷第四號,這是魯迅日記中對此事的記載。而1922年1月茅盾(署名“雁冰”)在看過《阿Q正傳》四章后,即認為該小說是“一部杰作”,阿Q是“中國人品性的結晶”,留下現存最早評論《阿Q正傳》的文字。1926年12月3日,魯迅完成《〈阿Q正傳〉的成因》,敘述撰寫《阿Q正傳》的成因和經過,發表在《北新》雜志上,當期雜志封面由孫福熙設計,繪制了一個拖著辮子的“Q”。
展廳現場,《北新》雜志封面上的“Q”
《吶喊》出版與傳播
《吶喊》收入魯迅1918-1922年間所作小說15篇。其初版本由京華印書局印刷。而1923年6月,《吶喊》被列為新潮社“文藝叢書”之一付印,8月正式出版,大紅封面,封面的文字用鉛字排印。初印1000冊,序言、目錄12頁,正文272頁,售價七角。據統計,到1936年魯迅逝世,這本書的正式版本出到了23版。
展覽現場
展廳中心十多個方型展柜,羅列了上海魯迅紀念館收藏的《吶喊》版本69種,包括新潮社再版本、北新書局多個版本、魯迅全集出版社多個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多個版本以及其他各類出版社的版本。
上海魯迅紀念館藏北新書局出版《吶喊》版本。
上海魯迅紀念館藏魯迅全集出版社出版《吶喊》版本。
上海魯迅紀念館藏魯迅全集出版社出版《吶喊》蓉版。
其中,1926年5月出版的《吶喊》為第4版,由北新書局出版,封面上的書名、著者名由原來的鉛字印刷改為魯迅自書隸體美術字。而到了解放后,《吶喊》的封面設計則變得豐富多元,與早期的版本有了很大的不同。
此外,展覽也講述了魯迅與北新書局發生的版稅糾紛故事。1929年8月,魯迅委托律師向北新討要積欠的版稅。當年8月25日,雙方達成協議,北新付清所有積欠魯迅的版稅,魯迅著作紙版由魯迅收回,庫存魯迅著作補貼印花。在展柜中,觀眾可以看到貼有版稅印花的《吶喊》。據悉,加貼版稅印花的《吶喊》(第13版起)的售價為八角。據悉,在魯迅生前,《吶喊》最高印數已達48501冊。
展廳現場,北新數據賬折
展廳現場,為調解周樹人與北新糾葛案文件(復制品)
展廳現場,《吶喊》及加貼版稅印花
除了國內的出版,《吶喊》在世界的廣泛傳播也證明了這一文藝理想的實現。《吶喊》中的第一篇外譯作品是周作人翻譯的《孔乙己》。《阿Q正傳》是翻譯語種最多的中篇小說。
《阿Q正傳》 俄譯本
展覽的尾端呈現的正是被翻譯至海外的《吶喊》。其中,《阿Q正傳》俄譯本書名為《阿Q正傳俄文版魯迅短篇小說集》,1929年由列寧格勒激浪出版社出版。書中收入了王希禮翻譯的《阿Q正傳》,還收入了施圖金、卡扎克維奇等翻譯的《孔乙己》《頭發的故事》《風波》《故鄉》《社戲》《幸福的家庭》《高老夫子》等7篇小說。這不僅是《阿Q正傳》的第一個俄譯本,也是魯迅作品首次在蘇聯翻譯出版。王希禮在1924-1927年曾以外交官身份派駐中國,期間結識了曹靖華并通過他與魯迅建立了聯系。在翻譯《阿Q正傳》過程中,王希禮得到魯迅很多提點。魯迅應他請求,還為他寫了俄譯本序言及著者自敘傳略。《阿Q正傳》俄譯本出版后,王希禮立即送給曹靖華一本,還請他將另一本轉給魯迅先生,扉頁上寫道:“魯迅留念,王希禮贈,一九二九年八月。”這是魯迅收到的譯者贈書。
《魯迅選集》
1935年6月,日本巖波書店出版由日本詩人佐藤春夫、日本中國文學研究者增田涉譯的《魯迅選集》,收入佐藤春夫譯《故鄉》,增田涉譯《孔乙己》《風波》《阿Q正傳》《鴨的喜劇》等魯迅作品。兩位譯者都與魯迅有過頗多交流。魯迅認為該書“譯得極為出色”。據增田涉所述,《魯迅選集》暢銷“約十萬部”。
《吶喊》捷克譯本
《吶喊》捷克譯本序言手稿
1936年6月23日,捷克著名漢學家普實克致信魯迅,希望魯迅支持他將《吶喊》中的部分小說譯成捷克文出版。7月23日,魯迅回信給普實克,同意翻譯且不要報酬,并為其作序言。魯迅《〈吶喊〉捷克譯本序言》一文撰寫于7月21日,表達了他對中外文化交流的愿望:“自然,人類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關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卻只有用文藝來溝通,可惜走這條道路的人又少得很。” 1937年12月,普實克和弗拉斯塔?諾沃特娜合譯的《吶喊》捷克譯本由布拉格人民文化出版社出版。
魯迅生前《吶喊》版本
《吶喊》的藝術演繹
《吶喊》出版后,隨之而來是其藝術演繹。在魯迅生前就有不少藝術家為《吶喊》繪圖創作。1925年5月22日,《莽原》周刊發表黎錦明畫《故鄉》人物“豆腐西施”是目前見到的最早的魯迅作品插畫。1934年,劉峴創作了20幅《風波》木刻連環圖畫,而魯迅也對這些插畫提出了相關意見。之后,也有不少連環畫家,如程十發、顧炳鑫等為魯迅筆下的人物勾勒形象。
劉峴創作的《風波》插圖
顧炳鑫創作的《阿Q正傳》插圖
程十發創作的《阿Q正傳》插圖
司徒喬《一件小事》插圖
除了美術創作,魯迅筆下的人物也被搬上了舞臺、熒幕。其《阿Q正傳》是最早被改編成話劇公演。展柜中,可以看到魯迅致王喬南的信,所談內容即《阿Q正傳》的改編話題。
1930年11月14日魯迅致王喬南信
北京陸軍軍醫學校教師王喬南為將《阿Q正傳》改編成劇本曾寫信征求魯迅意見。魯迅在信中回復說:“我的意見,以為《阿Q正傳》,實無改編劇本及電影的要素,因為一上演臺,將只剩了滑稽,而我之作此篇,實不以滑稽或哀憐為目的,其中情景,恐中國此刻的‘明星’是無法表現的。”1930年11月6日,王喬南將《阿Q正傳》改編本《女人與面包》寄給魯迅,并再次請求授以改編權。魯迅于同月14日回信同意改編出版印行,并表示:“實在恰如目睹了好的電影一樣……它化為《女人與面包》以后,就算與我無干了。”
1931年4月,王喬南將《女人與面包》劇本自費印行,署名“力工”。這是魯迅收到的作者贈書。
《阿Q正傳》改編本《女人與面包》
另外,展板處還列舉了魯迅文章被收入教材的相關話題,這則是人盡皆知的事了。
百年來,《吶喊》持續不斷地發出回響。一代代藝術家心靈契合的再創作,一代代翻譯家精益求精的翻譯和傳播,一代代學者孜孜不倦的學術研究,足以見證其長盛不衰的藝術魅力。
展覽將展至2024年1月14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