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圓桌|從政策端到研究端,如何激活中國醫藥源頭創新第一公里
自2015年藥政改革以來,中國醫藥創新不斷取得突破,但同靶點、同技術、同適應證等“內卷”問題也成為行業難題。如何破解中國醫藥行業內卷式發展?
12月2日,2023首屆浦江生物醫藥源頭創新論壇上,多位醫藥行業人士在圓桌對話、發言以及采訪時指出,破除“內卷”的關鍵是從之前的跟隨創新轉變為源頭創新,而實現源頭創新是一項系統工作,需要監管部門、企業、科研院所、投資方等行業各方的參與與努力。
2023首屆浦江生物醫藥源頭創新論壇圓桌對話環節
在此次論壇上,BCG中國區執行合伙人、BCG董事總經理和全球資深合伙人吳淳在發言中介紹,高校/研究院、醫院和企業是三大主要策源性創新源頭,三者各有側重。具體來看,高校、研究院偏重于基礎理論、底層技術,包括新機制、靶點的發現以及新技術平臺、工具開發;醫院或醫學中心基于患者或臨床實踐,側重于細胞和基因治療開發、醫療器械改進開發、精準醫學研究、數字療法開發;藥企則在外部基礎上精進,側重于靶點驗證加基于優選靶點的創新藥開發,以及分子、技術平臺改進。
吳淳進一步介紹,以2022年全球銷量Top10“重磅炸彈”為例,從新藥分子發現的角度來看,高校依舊是最主要的創新源頭。上述10款藥物中有3款引進自科研院所,4款引進自初創企業或科研院所,但繼續溯源原研單位的背景可以看到,有百分之六七十的重磅藥品都來自高校和研究院。
從科研院所的早期研究成果到企業端的商業化產品,如何實現成果轉化至關重要。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朱同玉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從創新能力來講,這幾年中國醫藥領域的進步非常快,但還沒形成成熟完整的轉化體系,很多科研院所的創新黑科技并沒有被企業、投資人所認識。
“科學家做科學家的事,企業家做企業家的事,如果能合作好,就是雙贏,但科學家和企業家往往合作得不好。” 朱同玉表示,醫藥創新成果轉化是一個閉環系統,需要政府、企業、大學、資本的共同參與。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每個月會舉辦一期科技沙龍,將企業、投資方、科學家匯聚在一個平臺,小范圍深入討論,目標就是讓科學家的成果真正被投資界、企業界認知,同時培養科學家的企業家思維。
中國科學院士、海南醫學院校長陳國強則認為,源頭創新有顛覆性,也有前沿性,但另一個特點是不被主流所接受,或者說外界對它的接受有一定的滯后性,如果社會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態,不可能有源頭創新。
站在藥企的角度,復星國際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啟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企業在做成果轉化時面對不同的科技會看會引入不同的產品,但最重要的始終是堅持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不要單純從技術去轉化,從技術去轉化,有時在實驗室是一個好的技術,但到了臨床可能花了十幾年的時間,等上市了,才發現這個技術在臨床真正的應用沒有太多價值。”
當前,出海成為不少國內創新藥企的新選擇,目的之一就是避開國內的“內卷”,有業內人士稱為“卷到國外”。在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原主任許嘉齊看來,卷也有可能卷出競爭力,但“我們的資金是經不起這么浪費的”,而避免“內卷”,激活源頭創新的第一公里,不只是加強基礎研究,從藥品審評等政策端同樣需要發力。
“中國目前的產業處在分散化階段,很多家公司一起搞創新,中國PD-1腫瘤藥有十多個產品獲批上市,但十多個產品加起來的適應證數量才多少?一家跨國藥企的一款PD-1腫瘤藥就做了40個以上的適應證。”許嘉齊指出,避免類似靶點集中這樣的內卷,政策端可以有更多考量和設計,比如進一步加大申報臨床的審評進度,進一步公開很多信息,讓每個參與者更早知道其中的情況,由此再選擇自己的路,避免過多的重復投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