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打著“大學生”旗號蹭低俗流量,校園直播不能沒有邊界
不管是平臺還是高校,都有責任鼓勵大學生主播向正途行進,避免走入低俗、違法的歧途。
近日,“大學生主播”現象引發社會關注。據上游新聞報道,如今在多個社交平臺上,標簽為“大學生”“女大學生”等字眼的直播,隨時可能被推送到手機上。這些直播地點有的在校園,有的在景點、餐廳,更有甚者在寢室和教室。記者登錄不同直播軟件調查后發現,相關直播內容良莠不齊,存在性暗示、擦邊球、曝隱私等各種亂象。
網絡截圖(來源:上游新聞)
比如,有的主播為了吸引流量,獲得更多打賞,不惜采用穿著暴露、做出性感擦邊動作等低俗手段;有的無視他人隱私權,在老師、同學不知情的情況下,就隨意開啟上課直播;還有的熱衷于深夜在寢室開直播,室友因此備受困擾。
大學生做網絡主播,是提升媒介素養、鍛煉新媒體運營能力的一種實踐,本身無可厚非。如果運用得當,不僅能給他們帶來成就感和一定的經濟收益,也能產生正向的社會價值。例如,有些主播通過“劇透”圖書館、講座、食堂日常等,能讓大家對當下的大學校園生活產生更為生動、真實的認知,激勵備戰高考的學生向夢想院校進發。再如,一些分享學習方法、科研成果、學術選擇、就業方向的“談話向”內容,也能給年輕受眾帶來知識增量和決策啟發。因此,沒必要全盤否定大學生做主播的嘗試。
不過,任何直播都不能超越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的界限,大學生直播也絕不該被低俗言行、暴露隱私等亂象“玩壞”。更要防止一些人打著“大學生”的旗號蹭流量。當下,如何有針對性地對各類亂象進行精準治理和規范引導,值得深入思考。
首先,直播鏡頭不能“想開就開”,直播行為也不能沒有禁區。正如有律師指出的,一旦被認定為傳播色情信息,就可能會因傳播淫穢信息而違法;在未經老師、同學同意的情況下開啟寢室直播、教室直播等,也涉嫌侵犯他人的隱私權和肖像權。而現實中,有的大學生主播守法意識較為薄弱,可能只顧增加熱度,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些行為的法律風險。
對此,高校不妨通過開設講座、展開案例解讀等方式,為同學們科普相關法律規定,提醒大學生主播約束自身行為。而對于在教室、寢室、圖書館等不同場景的直播,學校也可以組織公共討論,讓同學們各抒己見,就直播時間、鏡頭涉及內容等制定合理的社區規則,劃定行為邊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與此同時,平臺也有必要強化自身監管責任,不斷凈化社區生態,做好內容把關。事實上,直播亂象與某些平臺松散的規則和導向不無關系。如果平臺對各類擦邊、低俗內容“睜只眼閉只眼”,甚至為了收割流量加大對低俗內容的推薦力度,無疑會助長不正之風,讓“大學生主播”等標簽被進一步污名化。
如今,通過AI技術和人工甄別的雙重把關,以及暢通用戶舉報渠道,平臺及時鎖定有問題的直播內容并非難事。對于涉嫌侵犯他人隱私、在直播中打擦邊球等賬號,平臺還需及時出手、亮明態度,該關停的關停,該封號的封號,確保大學生直播不會一路“跑偏”。
總之,大學生直播還有著更為正向、更有社會價值的發掘潛力,不管是平臺還是高校,都有責任鼓勵大學生主播向正途行進,避免走入低俗、違法的歧途。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