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澎湃思想周報丨孤獨成為緊迫的健康威脅;氣候變化新聞的受眾

楊小舟,龔思量
2023-11-27 12:12
來源:澎湃新聞
? 思想市場 >
字號

打破孤獨的泡泡

11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孤獨為全球公共衛生問題,同時成立一個新的社會聯系委員會(CSC),以解決這一“緊迫的健康威脅”。該委員會的主要目的是在全球范圍內推動“孤獨是全球公共衛生優先事項”這一認知得到廣泛承認,并提供資源支持以形成解決方案,繼而在全球推廣。

據世衛組織研究顯示,社會隔離(即缺乏社會聯系)和孤獨(即因與他人無聯系而生成的社會疼痛)普遍存在。與隔離和孤獨主要影響發達國家老年人群體的普遍認知不同,全球各個年齡段和各個地區的人們都受其影響。實際上,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比例與高收入國家相當甚至更高。據《央視新聞》報道,韓國保健福祉部此前發布報告,顯示韓國的孤獨死人數近年來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而包括日本在內的東亞各國也遭受“孤獨死”現象的困擾,其中老年群體最易感到與社會的聯系淡薄,缺少援助。

《柳葉刀》雜志7月的社論指出:孤獨是一項需要全社會關注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社會聯系不足與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傳染病、認知功能受損、抑郁和焦慮的風險增加有關。衛生界應當增加人們對孤獨的了解,幫助減少對孤獨的污名化。近期,美國醫務總監(The US Surgeon General)稱孤獨是與吸煙同樣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其對軀體健康的危害相當于每天吸15支煙。

有相關研究者提出,機構可以考慮采用公共衛生的方法來解決孤獨問題。然而,由于孤獨的定義及其產生影響的方式具有模糊性,這使得解決孤獨問題的工作變得極為困難。

盡管人們普遍認為孤獨是一種因缺乏有意義的聯系而產生的負面體驗,但公共衛生界難以就孤獨的定義達成共識。孤獨并不等同于孤單(alone)。它并非一種二元對立的狀態,孤獨感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習俗的影響。這種主觀性帶來了根本性的挑戰。如何對一種主觀感受進行標準化測量?對該問題的模糊定義和缺少高質量的相關研究,導致研究者難以提出潛在的解決方案。

對此,《柳葉刀》雜志提出:也許我們需要將孤獨看作一種社會與我們周圍世界構建方式的產物,即Xiaoqi Feng和Thomas Astell-Burt所說的“孤獨環境”(lonelygenic environments)。 周圍的物理環境由城市規劃決定,若不能促進互動和參與,就會阻礙社會聯系。遠程工作已經愈發普遍,讓人更難與同事建立有意義的聯系。使用社交媒體,曾一度承諾可將人們聚集在一起,但現在卻與社交孤立的增加相關。財政緊縮、貧困、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造成了不平等和排斥感。以集體主義和歸屬感為代價的個人主義社會趨勢增加了孤獨的風險。需要關注的是,理解這些根本原因如何助長孤獨感,以及如何更好地改變或消除它們——例如,優先建設綠地可以促進社區發展并改善心理健康。

針對塑造一個更為”友好、親切的環境”的提議,瑞典北部城市呂勒奧發起了“打招呼”活動,鼓勵性格內向的居民們見面時彼此交談。據法新社報道,在一段發布于社交媒體的視頻中,呂勒奧居民欣然回應向他們打招呼的路人。這段視頻還附言:“與鄰居打招呼是一件小事,但研究表明,這有助于建立社會紐帶,并對健康、安全和幸福感產生積極影響。”

“打招呼”活動的策劃者、政府工作人員奧莎·科斯基說,自10月31日起,上面這句話張貼在呂勒奧的公交車和建筑物等地方,“打招呼”活動將持續四周。科斯基表示:“(有些)瑞典人可能有點內向……我們需要彼此聯系,而這是建立關系的一種方式。這里與西班牙恰恰相反,在西班牙,人們經常在戶外活動,與人交談,坐在長椅上,在戶外共同生活。”科斯基說,調查顯示,相比其他年齡段,16歲至29歲的人孤獨感更強。她希望“打招呼”活動能加強社會聯系,促使人們更多地相互問候。

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研究健康、福利和幸福的教授邁克爾·達倫(Michael Dahlen)說,雖然孤獨(尤其是年輕人的孤獨)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但考慮到瑞典漆黑、漫長又寒冷的冬天,導致人們尤為重視該問題。

事實上,一些當地居民表示:塑造友善的城市氛圍的關鍵,是鼓勵人們邁出第一步。23年前從美國搬到呂勒奧的Mee Young Yim表示,在她剛搬到這個城市時,就經歷了文化沖擊,因為她習慣了在美國每個人都打招呼。“但在這里,尤其是老人,你打招呼,他們一開始只是看著我。但它也改變了很多,因為我們有更多的來自國外的人?!盰im表示,這座城市的人“大多很友好”,雖然“每個人都有點矜持,但如果你開口,人們就會幫助你?!?/p>

另一方面,此前新冠病毒的流行也加劇了當地人的疏離感。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評論員們開玩笑說,對許多瑞典人來說,保持社交距離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正如記者兼作家麗莎·比約瓦爾德(Lisa Bjurwald)所說,瑞典人“喜歡保持相當大的社交距離……長期以來,這條規則一直適用于瑞典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逛超市到在公交車站,即便在下雨天也不例外?!?/p>

25歲的學生賽義德·莫森·哈什米(Seyed Mohsen Hashemi)住在呂勒奧附近的卡利克斯村,他說,“在新冠暴發之前,有些人會互相打招呼。但在新冠暴發之后,人們變得更加害怕與陌生人接觸?!惫裁妆硎?,當人們彼此打招呼的次數減少時,他們就會變得“更加孤立”,他們與人的接觸就會減少,有時“打一聲招呼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天?!?/p>

當然,許多當地居民承認,文化傳統的影響很難輕易消除。瑞典人在人際交往方面較為“慢熱”,需要很長的時間去認識和熟悉其他人,然后慢慢對彼此展現出更為友好和開放的一面。但當地人也對這項運動表示歡迎,33歲的插畫家Ronja Melin表示:“我們在很大程度上生活在自己的泡泡(bubble)里,因此注意到他人的存在尤為重要。”

氣候變化新聞的受眾

2023年全球極端天氣事件頻發,讓人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給自然生態環境和人類經濟社會帶來的多方面影響和挑戰。

11月30日,各國領導人將匯聚阿聯酋迪拜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會議期間,各方將進行《巴黎協定》以來的首次全球盤點。人們寄希望于這次會議能向國際社會發出聚焦行動與合作的積極信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COP28召開在即,路透研究院網站11月14日發布了一份2023年氣候傳播的報告《氣候變化新聞的受眾:八國新聞使用情況和態度分析》。

這份新報告擴展了該機構在2022年發表的研究,在2023年調查的基礎上,重點關注不同國家樣本中的個人如何消費氣候變化新聞、他們對不同氣候信息來源的看法,以及氣候新聞的使用與他們對相關氣候問題的看法之間的交集。采樣國家包括巴西、法國、德國、印度、日本、巴基斯坦、英國和美國這八個國家。該報告的主要目標是捕捉人們的氣候變化新聞消費模式的逐年變化。此外,它還引入了與氣候正義問題和問題解決導向的新聞業的作用等相關的新發現。

為了確??缒甓日{查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調查團隊在八個國家開展了與2022年相同的調查。為了解全球各地區在氣候變化新聞方面的差異,調查對兩類國家進行了比較:一類是屬于全球北方的法國、德國、日本、英國和美國,另一類是全球南方的巴西、印度和巴基斯坦。前者的新聞消費模式有據可查,而后者的實證研究仍處于早期階段,研究不足,盡管這些地區人口眾多,面臨著更大的氣候相關風險(Eckstein等,2021年;世界銀行集團,2021年)。

報告提醒讀者注意的是,調查主要依靠在線數據收集方法。因此,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數據由于互聯網訪問受限而存在固有的局限性,這一點在方法論部分進行了討論,在此不再贅述。同時,這些調查結果充其量只能代表這些國家的在線英語人口(盡管巴基斯坦的受訪者可以選擇用烏爾都語完成調查,但大多數人選擇了英語版本)。

調查得到的主要結論是:

——在這八個國家中的大多數國家,氣候變化新聞的使用率略有上升,平均略高于一半(55%)的人在上周使用過氣候變化新聞。

——對氣候新聞的回避率和對新聞媒體氣候信息的信任度基本保持穩定,但在英國、美國和巴基斯坦,回避率略有下降;在英國和德國,信任度也略有下降。

——在這八個國家中,科學家仍然是最受信任的氣候變化新聞和信息來源,平均73%的受訪者信任科學家,與其他信息來源相比,受訪者更經??吹叫侣劽襟w將科學家作為信息來源。

——超過四分之三(8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擔心有關氣候變化的錯誤信息,這與2022年的數據一致。

——受訪者再次認為,電視和網絡(包括社交媒體和聊天app)是他們看到最多與氣候有關的錯誤信息的地方。這八個國家的政客、政黨和政府經常被受訪者提及為虛假和誤導信息的來源。

——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新聞媒體在影響氣候變化決策、大型企業行動、政府政策和公眾態度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巴西、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受訪者尤其堅信這一點。

——受訪者對本國人民將在多長時間內面臨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的看法,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國家都有相當大比例的受訪者認為至少在幾十年后才會出現這種后果。然而,每周都閱讀氣候變化新聞的人更傾向于認為人們現在就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在氣候變化對公眾健康的影響方面,各國的看法存在顯著差異,三個全球南方國家(巴西、印度、巴基斯坦)的受訪者普遍認為氣候變化的影響比全球北方國家(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大(50%或更多)。

——略高于半數的受訪者認為氣候變化對貧困人口(53%)和貧困國家(52%)的影響更大,但在法國、英國和美國,黨派之間對此有相當大的分歧,政治傾向右翼的受訪者不太可能同意這一觀點。

——人們更傾向于認為較富裕的國家和污染較嚴重的國家應為減少氣候變化承擔更大的責任,每周氣候變化新聞的用戶也更傾向于持這種觀點。

——在英國、美國、德國和法國,人們對新聞媒體是否公平報道直接行動氣候抗議(如封鎖道路、破壞體育賽事)的意見基本持平。但在德國、英國和美國,人們對抗議活動的看法因支持或反對而異。

——在該調查中,人們對各種類型的氣候報道表示了高度興趣,包括討論最新發展的新聞、正面新聞和介紹解決方案的報道。對于他們最感興趣的解決方案新聞類型,人們并沒有明確的偏好。總體而言,人們的觀點保持一致,這表明人們對以解決方案為導向的氣候新聞報道的思考程度有限。然而頗可玩味的是,與“調查不法行為或濫用權力的新聞”(70%)相比,八個國家的受訪者對“提出氣候變化解決方案的新聞”感興趣的比例略高(78%)。

總之,該報告強調了氣候變化新聞消費與知情的公共意見之間的積極聯系,重申了新聞媒體在塑造人們對氣候變化的態度方面所起的關鍵作用。對從事氣候傳播的人士而言,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有國家的受訪人都對在報道中納入解決方案的氣候變化新聞有相對較高的興趣。

同時,年齡和政治派別繼續被證明具有影響力,因為年齡較大的群體由于其經常性的新聞消費習慣,以及具有左翼政治傾向的群體更有可能經常接觸到氣候變化新聞。與去年類似,這一發現表明新聞媒體仍在努力向年輕一代進軍。

    責任編輯:韓少華
    圖片編輯:張穎
    校對:張亮亮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赌神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伯爵百家乐娱乐| 大发888怎么下载不了| 立即博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做生意如何风水| 赌博娱乐城| 博彩百家乐在线| 潢川县| 百家乐博赌城| 诚信百家乐官网在线平台| 百家乐官网庄牌| 大三元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鸿泰棋牌| 大发888娱乐城 建账号| 百家乐官网计划工具| 通许县| 德州扑克底牌| 有百家乐的棋牌游戏| 百家乐官网电子路单破解| 百家乐代理龙虎| 瑞博| 威尼斯人娱乐场 28| 玩百家乐官网掉房| 百家乐官网庄闲最佳打法| 大发888下载 df888gfxzylc8| 战胜百家乐的技巧| 百家乐官网路子| 克拉玛依市| 澳博足球| 在线水果机游戏| 网上百家乐骗局| 百家乐官网博弈之赢者理论坛| 中山市| 澳门威尼斯人| 盛世国际| 德州扑克大赛| 博狗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做生意带什么招财| 百家乐真钱在线| 什么叫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