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森林漫步|“背包二十年”,我選擇一直“在路上”
【編者按】
從前幾年頻頻出圈的飛盤、露營,再到最近正當紅的騎行、徒步、攀巖,戶外運動,逐漸成為備受關注和推崇的生活方式。城市中的人們想走出去,去揮汗如雨,去挑戰身體和精神的極限,有時候甚至只是曬一曬太陽,踩一踩草地,抱一抱大樹。
我們為什么出發?我們以怎樣的方式出發?我們在路上遇見了誰又發生了什么故事?我們的出現對自然產生了什么影響?我們邀約和采訪了戶外運動達人、職業旅行家、公路探險家、行業專家、學者,嘗試回答這些問題。
張金鵬,筆名“小鵬”,職業旅行人、作家,創建了青年旅舍“背包十年青年公園”。旅行、寫作和青旅就是他的生活。正如他在《背包十年》九周年慶上分享的那樣,旅行“上癮”已經20多年,他依舊是那個“會在旅行開始前,做攻略可以整宿整宿不睡覺的人;旅途中可以披星戴月,并且充分享受每分每秒的人;旅行歸來后,一個人默默躲在背包十年咖啡館的角落,把旅途經歷轉換成游記的人。“ 不久前,小鵬分享了他作為職業旅行人的體會。
以下內容根據采訪整理。
成為背包客,成為職業旅行人
2001年本科畢業之際,趁著論文答辯結束后的空當,我向韓國留學生借來一只70L的背包,一個人跑去了廣西陽朔。當時大家沒有“背包旅行”的概念,只是經常看到國外留學生背一個特別大的包去旅行,覺得挺酷挺羨慕的,于是便有了這趟旅行,也是我的第一次背包旅行。陽朔很美,但最令人心動的是路途中那種自由、流浪的感覺。也許這就是所有故事的開始吧。
之后的幾年,我和其他應屆畢業生一樣,工作掙錢,好好生活,接觸了物流、金融、海運等不同行業,做過雜志編輯、媒體編導等七八份工作。每份工作持續時間都不長,打工掙來的錢基本都用于旅行。我開始通過文字、圖片記錄旅途中的見聞和想法,并上傳到自己創建的個人網站,這是游記最初的樣子。再后來,文章被報紙等媒體選中并發表,我也看到一些“以旅行為職業”的可能性,慢慢就走上這條道路。套用現在的說法,就是“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起來”了。
背包旅行作為旅行方式中的一種,其實比上班還要累。背包旅行和休閑度假不同,每天是按照分鐘去計算和規劃的。由于行程安排密度高,需要在出發前做好詳細的行程規劃。比如,要去的中亞、南美洲和大洋洲國家,從簽證辦理、交通規劃到目的地攻略,每一項都需要進行信息檢索、收集、篩選、優化,最終組合成為我自己的線路方案。路途之中,如果遇見攻略以外的新奇項目,也會做臨時調整。我的旅行方式就像打麻將,在無序中找到有序。
澳大利亞艾爾斯巖日落。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對我而言,這些準備工作是令人興奮的,就像小朋友,攤開世界地圖,眼花繚亂地挑選下一個目的地,并且一步步完成所有的安排,完成一次大冒險。和別人不同的是,回到家并不是旅程的終點,我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用文字記錄這段經歷。所以一次旅行對我而言,可能需要花費別人2到3倍的時間。
其實,我現在都不怎么背包了,有時候拎著一個登機箱就出發了,但行李還是簡單的。背包也好拉桿箱也罷,都是一種外在形式,關鍵是在路上那種無拘無束的感受。我現在的旅行也不全是“特種兵式”的高強度行程。根據目的地城市的特點,我也會有放空躺平的時候,既有緊湊的體驗模式,也有輕松的度假模式。
我建議年輕人可以嘗試用一種吃苦的方式去旅行,不一定是背包這樣的方式,也可以是徒步登山類活動。不要提前給自己加上“我不行”“我肯定受不了”的標簽和預設,有時候身體的疲勞反而會激發出內心的小宇宙,讓你收獲全新的旅行體驗。
旅行、寫作、青旅就是我現在的生活
紙媒時代,我們通過撰寫稿件將文字和照片發給雜志社獲取報酬,旅行類媒體需要我們給那些暫時還沒能走出去的人提供游記攻略。當時,我的《背包十年》這本書,到目前已經印刷了80多次,但這樣的銷量可遇不可求,后續出版的書籍也就是一兩萬冊的銷量。想要通過書寫記錄旅行的方式解決財務問題,確實不太實際,變現效率比較低。
如今內容分享方式更加多元便捷,并且讀者或者說觀眾更容易被視覺化內容吸引。很多時候,如果旅行目的地的風景足夠抓人眼球,加之博主形象足夠帥氣或漂亮,那就擁有了獲得粉絲和流量的籌碼,能夠成為所謂的旅行博主或網紅,可以將流量變現獲得報酬。
幸運的是,我已經過了需要通過旅行變現的階段,現在的旅行更像是回到最初的原點。因為感興趣、我喜歡,所以去旅行、去體驗。我愿意記錄和分享路上的見聞,有人愿意看就看,沒人看也沒關系,我并不在意有多少人為我點贊。
現在的生活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旅行、寫書和“背包十年青年公園”。因為疫情,很久沒出去了,因此今年的旅行計劃排得比較滿。從8月開始,我已經走過東南亞、中亞、澳洲、非洲等多個國家,接下來是南美洲之行和年末的南極行。旅行始終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其次是閉關寫書,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后續書籍出版后會有一些宣發相關的工作。除此以外,我還創辦了一家連鎖青年旅社“背包十年青年公園”,會參與相關的運營活動。
背包十年青年公園九周年店慶
旅行、寫作和青旅,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閉環。旅行是常態,正常情況下每個月都會安排出行。出書是從2004年《我把歐洲塞進背包》開始的,已經出版了7本書,平均2到3年出一本。青旅創辦也已經九年,有13家分店,每年接待約2000位客人。旅行為寫作、出書提供了素材,書籍出版獲得的流量會給青旅帶來一些新客流,店里的生意好了,我的出行就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我很幸運能夠生活在這個閉環之下。
我平常生活在麗江。這里的青旅晚上會有各類活動,會認識新朋友,喝喝酒聊聊天,我很喜歡。我也享受不被打擾的獨處狀態,因為只有當你獨自一人時,才能真正地和自己擁抱在一起,進入一種深度的冥想狀態。這種狀態可能在外人看來是孤獨的,但你其實不是一個人。我享受一個人的狀態,喜歡一個人去旅行。對我而言,一個人挺好,做什么都好,這就是我現在的生活。
想去哪里去哪里,我會一直在路上
旅行可以是城市主題類的,感受當地的飲食文化和婚喪嫁娶的民俗等等,體驗不同地域人們的生活。旅行也可以是歷史古跡類的,通過世界各地的遺跡廢墟,窺見歷史的一個切面,意識到個體生命的渺小感和命運的偶然性,感嘆萬事萬物走向毀滅的必然性。還有一種是戶外類旅行,壯闊的自然風光令人心曠神怡,登山潛水徒步等戶外探險項目是對人類極限的挑戰。
阿斯旺的老瀑布酒店擁有欣賞尼羅河的最佳視角
開羅每周五周日舉辦的駱駝集市
位于埃及最南部的阿布辛貝神廟
澳大利亞大堡礁
澳大利亞大堡礁
澳大利亞艾爾斯巖日落
我去過500多個旅行目的地,喜歡紐約、巴黎、曼谷這樣的大城市,每次去都會發現一些新的東西;喜歡撒哈拉、亞馬孫遼闊壯觀的風景;喜歡馬丘比丘、吳哥窟、婆羅浮屠帶來的沖擊感。我感興趣的不僅是每一處的風景,更是在路上這件事本身。我們可以去哪里,能夠看見怎樣的風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類的科技水平。從只能靠雙腿行走,到借助輪船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我們的“旅行版圖”被一次又一次擴大,未來可能只要有一張船票,我們都能飛向太空,定居火星。重要的是,我能夠一直在路上。
雅加達街頭
雅加達的城市雕塑
貝爾格萊德的街頭涂鴉
貝爾格萊德卡萊梅格丹城堡
我有一個旅行目的地清單。如果你問我,下一次去哪里?我的答案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適合去哪里就去哪里,比如大埃及博物館、達爾文進化論的誕生地加拉帕戈斯、尼泊爾的安娜普爾納徒步線路,我的清單會不斷更新。我會翻閱LP(Lonely Planet 孤獨星球)等旅行書籍查閱旅行目的地信息,也會去小紅書等社交媒體獲取最新的線路攻略,會根據不同類型的出行地點準備行李。我喜歡在路上的狀態,喜歡走完回來寫書,這已經形成了一種慣性,可能一直就這樣了,一直這樣也挺好。
埃及法尤姆附近的鯨魚峽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