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講座|陳麥青:漢碑之古,善拓之雅
近日,“大漢雄風——上海圖書館藏漢碑善本展”正在上海圖書館東館展出。針對此次展覽,上海圖書館將舉辦多個相關講座。11月19日,復旦大學出版社編審、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總監陳麥青在題為“漢碑之古,善拓之雅”的講座中,結合其近年來參加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組織多次訪碑活動中的所見所聞,以碑刻原石面貌的照片資料與上圖展陳的漢碑善拓參互比照,細述有關漢碑悠久歷史的〝前生之古”,進而揭示歷經遞藏賞玩之后所產生的“善拓之雅”。
刻石立碑,最初只是為了記事、紀功,即所謂的樹碑立傳。也許因為鄭重其事,多請高手書寫,后來就慢慢又成了人們學習書法時取法臨寫的范本。當碑刻在其原地原址時,往往具有一種標志性和紀念性;而一旦被保護遷移之后,就只多了保存性和陳列性,即從一個建筑物或建筑中的一部分,變成了一件藏品和展品。因此,當碑刻離開了它所處的原始環境之后,許多信息量也就隨之消失了,并且,離開原有環境的碑刻,給人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再說拓本,最早的時候古人獲取碑刻拓片,并不只是為了習字,更是為了取得文本、資料。之后,因為珍重名家書作,于是就有了學習性和品鑒性。而在學習品鑒過程中,又有將各自的心得感受寫成題跋、題記等,附于拓本并傳觀切磋者,再經代代傳承,就使其更有了一種研究性和交流性。
上海圖書館展廳現場
現在的訪碑和古人的訪碑有點不一樣。古人往往是在荒無人煙的野外,尋訪碑刻,而現在許多碑刻基本上都被移入了博物館、陳列館,而那些原本較難遷移的摩崖刻石等,也因為各種需要,被分別切割,移入室內,如著名的石門摩崖,就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因修建水庫,遂將其中的《石門頌》等十三件名品一一割下,保存于漢中博物館。還有一些像闕之類的,選擇就地保護,則被筑起了圍墻圍欄、鋼化玻璃頂棚等。碑刻本身是物質的,立體的,只有看到其原石全貌之后,才能對其形制規模、質感古意等,有一個比較明白的認識。
刻石
首先講的一塊石頭叫《群臣上醻刻石》,是現存西漢刻石最早者,今在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朱山石刻文化園,保存在一個專門的小屋內。咋一看好像不那么起眼,但它的拓片,尤其是有了題跋、鈐印之后,就不一樣了。如此次展陳的上海圖書館藏道光二十五年(1845)惠兆壬手拓并題跋的《群臣上醻刻石》整拓,就給人一種典雅的美感。
(左)《群臣上醻刻石》(趙廿二年八月,西漢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右)《群臣上醻刻石》(道光二十五年(1845)惠兆壬手拓并題跋《群臣上醻刻石》)
再看《魯孝王刻石》(一名五鳳刻石),是魯卅四年,即西漢宣帝五鳳二年(前56)的刻石, 現存山東省曲阜孔廟漢魏碑刻陳列館。對比觀照上海圖書館藏《魯孝王刻石》(五鳳刻石)的嘉道舊拓,也許又能感受到當年舊拓和現存原石之間的差別。
《魯孝王刻石》(一名五鳳刻石),魯卅四年,西漢宣帝五鳳二年(前56),現存山東省曲阜孔廟漢魏碑刻陳列館
上海圖書館藏《魯孝王刻石》(五鳳刻石)費念慈舊藏本
現存山東博物館的《麃孝禹刻石》(西漢成帝河平三年,前26),看上去也是一塊黑乎乎的石頭,但當其被拓成拓片,并有了題簽、題跋之后,如這次展陳的上海圖書館藏《麃孝禹刻石》初拓本(王懿榮舊藏)那樣,就成了可供玩賞的雅物。而現存山東省曲阜孔廟漢魏碑刻陳列館的 《孔林墳壇刻石》(祝(況)其卿上谷府卿文壇刻石,居攝二年,7)亦是如此。所以,當你面對碑刻原石時,感受到的應該是千年滄桑、歲月風霜;而在看到類似此次上海圖書館大展中展陳的那些歷代善拓時,也許更多的是那種古樸典雅、美不勝收。
(左)《麃孝禹刻石》(西漢成帝河平三年,前26),現存山東博物館;(右)上海圖書館藏《麃孝禹刻石》初拓本(王懿榮舊藏)
西漢時期,以文字、形制都相對簡單質樸的刻石較多;西漢之后,雖然講究石材、精心設計的碑刻開始逐漸增多,但是仍然還有刻石,如東漢光武帝建武廿八年(52)的《三老諱字忌日記》刻石,又稱“三老碑”,原石現存杭州西泠印社,但碑亭門外有鐵門,一般難以看到。關于三老碑的故事不少,在此就不多說了。從此次展陳的上海圖書館藏《三老諱字忌日記》咸豐初拓(釋達受題跋)整張,就可以看到,碑刻拓本經過精心設計的題首、題跋并裝裱之后,成了一件賞心悅目的藝術品;再傳承至今,又是十分珍貴的文物。
《三老諱字忌日記》原石
上海圖書館藏《三老諱字忌日記》咸豐拓本(釋達受跋)
現在新疆哈密市伊州區北煥彩溝的《沙南侯獲碑》(伊吾司馬侯猗題字,東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刻石,石頭上所刻的字原本就不那么清晰,傳拓之后,則給人一種云里霧里的感覺。上海圖書館藏《沙南侯獲碑》潘祖蔭舊藏之拓,雖號稱六行足本,但同樣石花彌漫。只因配上了眾多的名家題跋,才堪觀賞玩味,甚至包括專門定制的盒子及其題簽、盒蓋背面的題記等,都值得一看。還有吳大澂舊藏本,則把原拓那些模糊不清的字勾勒出來,與拓本原字并列,做成雙鉤本,也別具一格。所以,碑刻的拓本及其題跋等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又可視作溝通古今的橋梁。
上海圖書館藏《沙南侯獲碑》六行足本(潘祖蔭舊藏)
上海圖書館藏《沙南侯獲碑》同光拓本(吳大澂舊藏)
漢闕
闕是流行于漢代的一種建筑,原先設在一群建筑中那個留作出入的缺口處,用以導引、瞭望。用現在的話說,闕大概就像一個大門崗亭。后來又慢慢演變為象征主人身份地位的儀仗建筑。漢闕有宮闕、城闕、祠廟闕、墓闕之分,現存常見者多屬后兩種。
當闕離開了它原來附屬的建筑群之后,就很難想象其為何叫闕了。如現存河南省登封市嵩山的太室闕,已經被安置在一個保護房中,成了一件藏品,當然也就失去了原來的環境和功用。幸好乾隆年間的金石名家黃小松(易),在其《嵩洛訪碑圖》冊中,有對嵩山太室闕(中岳廟)、少室闕和啟(開)母闕的描繪,才讓我們通過寫實的畫面,得以稍稍想見其當初原址場景舊貌和功用。如《中岳廟》圖中,畫面上中岳廟前的太室闕,東西兩闕中間留有一個口,似可從中進入,再沿著一條隱約可見的道路,通往寺廟。
太室闕(現存河南省登封市嵩山)
清黃易(小松)乾隆年間所作《嵩洛訪碑圖》之“中岳廟”
太室闕舊照之一
盡管在那些晚清民國間的老照片里,也留下了太室闕當年仍在原址的舊影,但周圍已經基本是荒郊野地,原始的場景已不復存在。如今,連同少室闕、啟(開)母闕等,無一例外地都進入了保護房中。沒辦法,為了保護,只能如此。再說即使留在野外,那種身臨其境的歷史感,也早已隨著滄桑變遷而蕩然無存。
少室闕現狀
啟(開)母闕現狀
無論是近代還是當下所拍攝的漢闕照片及其上面鐫刻的文字,都是無法與傳世善拓相提并論的。因為你面對的不管是原石還是照片影像,其實就好比是一個已近風燭殘年老人的晚境;而那些明清善拓所呈現的,則更接近其風姿猶存的當年。而此次展出的上海圖書館藏《嵩山三闕銘》嘉道間拓本(劉喜海舊藏)長卷,更把分刻于三闕的各自銘文,集存一卷,再加上許多相關的題跋文字,又構成了其獨特的文化氣息,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
上海圖書館藏《嵩山三闕銘》嘉道間拓本(劉喜海舊藏)
現存的漢代墓闕,大多在四川境內。如四川渠縣的馮煥闕,為防止酸雨侵蝕,正在加蓋玻璃鋼棚頂。雅安的高頤闕,非常有名,梁思成也曾對其作過考察、測繪。渠縣沈府君闕的所在,也已修筑墻院。對比此次展陳的上海圖書館所藏《沈府君闕銘》晚清拓本,就可以發現,拓本雖然雅致,卻無從反映原石的立體形態和質感。
馮煥闕近貌
沈府君闕石面
上海圖書館藏《沈府君闕銘》(清末拓本)
因為闕不僅僅是碑刻,還是一種雕塑藝術。而那些相關拓本只拓存平面文字和紋飾,不能反映其整體的形制全貌。當然,對于那些已經消失的闕石而言,之前的舊拓就格外珍貴了。
高頤闕舊照
摩崖刻石
漢代摩崖刻石,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地處漢中的石門。那里是古代進入四川蜀道的要道,但路途艱險。當時,地方官員主持鑿通隧洞、修橋筑路之后,就會將有關歌功頌德的文字,刻在摩崖壁上。明末清初以來,又陸續被人訪見并拓取。
下圖中,一張是石門舊照,另一張是原址現狀(石門因修水庫被淹,故新建亭閣,標記原來的位置)。而從舊照中,可以依稀看到原先密密麻麻的摩崖石刻。上世紀70年代初,此地修建水庫,石門舊地將被淹沒,最終只能把最有名的十三種摩崖刻石切割下來,保存于漢中博物館。同樣,通過那些現在也已幾乎成了文物的珍貴舊照,還能看到石門摩崖刻石離開原來環境前的大概模樣。
石門今昔
石門舊照
石門舊照
現存于漢中博物館的石門摩崖刻石(十三品)
石門摩崖刻石中比較有名的漢代之作,是被稱作“漢三頌”的《石門頌》、《郙閣頌》和《西峽頌》。從照片中,似可通過今存原石與歷代善拓的對比,分別體會它們的古與雅。
《西狹頌》(東漢靈帝建寧四年,171)現存甘肅省成縣天井山魚竅峽
上海圖書館藏漢《西狹頌》乾嘉拓本(沈樹鏞舊藏)
《郙閣頌》原石
上海圖書館藏漢《郙閣頌》清初拓本(呂并舊藏)
碑版
相比闕、摩崖石刻等,碑版是最容易遷移的。所以,歷史上就有不少漢碑都早已移入廟堂學府。碑版與前面說的西漢刻石又有所不同,后者多只是利用原石,直接刻制;而主要開始流行于東漢的碑刻,則是一種經過精心選石并打磨加工、設計制作的成果。因此,相比西漢的刻石,東漢碑刻事事講究,不僅石質好,而且鐫刻精。
說到這里,先大略介紹一下有關碑版形制中最基本的要素。其設計中,最重要的是這樣幾個組成部分:碑額、碑身、碑座及碑穿。碑額也叫碑首,在整塊碑的最上面,就像人的面額,一般刻碑名或者圖案,也有無碑額的;碑身即中間的部分,刻碑的正文;碑座則是最底下安放碑石的基座。有些碑刻在其額或者稍下一點,又有個圓孔,那就是碑穿。關于碑穿的用途,有說是為了將系拉棺材的繩子通過碑穿增加阻力,用來減緩并控制棺材下葬入坑的速度。到了后來,碑穿則成了一種顯示高古的裝飾。
東漢《景云碑》碑面、碑額及碑穿
上海圖書館藏《景君碑并陰》乾隆拓本(褚德彝舊藏)
此次上海圖書館大展的展覽中,還有一些既有碑面“碑陽”,又有石背“碑陰”,甚至還有兩邊“碑側”的拓本。如著名的《史晨碑》前后碑明拓善本,以及《禮器碑》并碑陰碑側都全的明清善拓等。這種碑陽碑陰乃至碑側齊全的拓本,相對就比較珍貴難得。而現存山東省濟寧市博物館漢碑陳列室的《魯峻碑》(東漢靈帝熹平二年,173),從照片上可以看到,為了保護碑石,其兩邊有兩塊石頭把它夾住;還有的碑以前更干脆被砌入墻中、只露碑面,這樣的話,如果碑陰碑側刻有文字,往往就很難甚至根本無法拓取。
《魯峻碑》(東漢靈帝熹平二年,173)現存山東省濟寧市博物館漢碑陳列室
如何看待整拓
最后,再說說我自己個人覺得在此次上海圖書館的展覽現場,最重要是看什么的問題。今年年初,我曾在為浙江省博物館舉辦上海博物館藏善本碑帖展的媒體采訪中,強調應該在觀展中抓緊難得機會,重點看原拓的墨色,感受并在記憶中儲存不同時代拓本的墨色特征,因為這是碑帖鑒賞中一個其他途徑無法解決的重要問題。而在這次上海圖書館的漢碑大展中,我想特別提出的是,除了墨色,展廳中展陳的那36件整張善拓,更值得一看。因為平時在一般情況下,將漢碑善本中那些巨幅整拓,鄭重其事地張掛起來細細觀賞的機會,極為難得。
上海圖書館藏《李孟初神祠碑》康熙、雍正間拓本
上海圖書館藏《孔褒碑并額》乾隆初拓本(劉喜海舊藏)
碑拓整張的優勢有哪些?第一、能從整張中看到原石的行款形制、大小尺寸,這是剪裱冊頁不能體現的。第二,能從整張中直觀原石斷裂泐損的原位情狀,因為在剪裱冊頁中,泐損的地方只是一塊白色,無法直觀其泐損的具體位置狀況等。如現存陜西省西安市西安碑林博物館的《曹全碑》(東漢靈帝中平二年,185),碑石有一處貫穿左右的橫向裂縫,這就是其斷裂之處,據說是早在明代萬歷年間的地震就造成的。所以,《曹全碑》拓本就有斷本和未斷本之別。而不斷本之中,又可分為據說是最初碑石在城外發現地所拓的“因”字不損本和運入城中之后的“因”字已損本。如果從剪裱冊頁中看,只見泐損痕跡,無法想象為何偏偏這個“因”字泐損,而其上的“國”字、其下的“氏”字卻都完好。倘從原碑整拓上,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這個“因”字剛好位處碑石的右下角,所以搬運中極易磕損掉落。第三,早期整張善拓不僅留存了原石的尺寸行款,且其存字較一般后拓又相對完整,所以對那些原石已經殘佚的碑刻而言,則既可以通過所存整拓,略窺其原貌,又能將整拓作為日后重刻復制的可靠依據。
《曹全碑》(東漢靈帝中平二年,185) 現存陜西省西安市西安碑林博物館
上海圖書館藏《曹全碑》明拓未斷本(俞復舊藏)
《曹全碑》整張
《曹全碑》“因”字泐損情況參照
如此次展陳的上海圖書館藏《漢三老趙寬碑》,其存于青海省博物館的原石,在1950年的火災中遭損,僅殘存一小塊。幸有全碑整拓,才得存其原刻概貌。而大名鼎鼎的漢《西岳華山廟碑》,原石早佚,今存故宮博物院的“四明本”,為該碑存世僅有四件舊拓善本中唯一的整拓,且不說其裱邊所存眾多歷代題跋,即就賴其僅存的原碑行款尺寸而言,就已經是獨一無二,彌足珍貴。此外,還可一提的是,同樣年代,或者相近年代的舊拓善本,整張往往要比剪裱冊頁珍稀難得。如漢碑明拓,固屬珍貴;但整張能到清初,就已經非常稀見了。
上海圖書館藏《三老趙寬碑》初拓整張
《西岳華山廟碑》四明本(故宮博物院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