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兒童日,關注中國兒童人口狀況
原創 嚴肅的人口學八卦組 嚴肅的人口學八卦
作者:唐語新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本科生
責編:呂利丹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
每年11月20日是世界兒童日,這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為兒童而設立的全球行動日,旨在喚起全世界進一步傾聽兒童呼聲,關心兒童權利,并尤其關注最弱勢與最脆弱的兒童。今年世界兒童日的主題是:童享友好世界,點亮兒童未來。
關愛兒童,離不開對兒童人口現實狀況和發展趨勢的清晰把握。在我國,受到少子化浪潮的影響,近年來幼兒園因生源不足而倒閉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幼兒園倒閉潮將持續多久?會繼續蔓延嗎?本期鹽巴就通過介紹《兒童人口發展新特點與新趨勢——基于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分析》一文,來談談我國兒童人口目前的狀況如何,未來又會怎樣發展。
01
我國兒童人口群像
2022年人口負增長是我國人口發展的重大轉折點。為應對人口轉型挑戰,生育政策調整步伐不斷加快。在此背景下,人口轉型和人口政策共同塑造了兒童人口的變動規律。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從人口規模、性別結構、城鄉分布、地區分布和民族構成等五個角度來理解兒童人口發展的新特點和新趨勢。
兒童人口規模發展進入新階段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兒童人口規模經歷了增長、下降和平穩三個階段。
1953~1982年,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加上兒童營養和健康狀況極大改善,使得兒童人口規模從2.36億增加至4.1億,占總人口比例超過40%。
1982~2010年,在生育政策控制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下,生育率和出生人口規模開始下降,兒童人口規模從4.1億降至2.8億,占比降至20.8%。
2010-2020 年,生育政策調整短期內抑制了兒童人口規模下降,使其保持基本穩定。2020 年,兒童人口規模為 2.98 億,占總人口的 21.1%。
性別結構持續失衡
2020 年,兒童人口性別比為 113.8,男童比女童多1918萬人,性別結構失衡的程度較2010年(116.1)有所下降,但其中10-19 歲青少年人口性別比達到了 1982 年以來的最高值(115.5)。
城鎮化發展加速
兒童人口的城鎮化長期滯后于全部人口,但在2010~2020年實現加速發展。2020 年,兒童人口的城鎮化率為62.9%,與總人口的差距縮小至1個百分點。
兒童人口城鎮化加速發展主要由三個因素驅動:一是人口遷移流動,越來越多的兒童進城求學、務工;二是就地城鎮化,部分農村兒童雖然沒有發生流動,但歸屬地變為城鎮;三是城鄉生育水平趨同,城鄉兒童的自然增長速度差距縮小。
兒童分布和少兒撫養負擔呈現區域差異
2020 年,西部地區兒童人口規模占全國的 29.1%,低于中部(31.4%)和東部(39.6%)。東部地區兒童人口占比在過去十年有所增長,說明兒童分布有向東部聚集的趨勢。
同年,西部地區少兒撫養比為 28.3%,高于東部(23.8%),與中部接近(27.9%)。分省來看,廣西、貴州的少兒撫養比較高,主要與勞動年齡人口跨省流動較多有關。上海、北京的少兒撫養比較低,主要是因為戶籍人口生育水平低,流動人口子女因隨遷成本而傾向于留守,故常住人口中戶籍兒童和流動兒童的比例都較低。
少數民族兒童規模和占比加大
過去幾十年間,少數民族兒童的規模和占比持續擴大。不過,2010~2020 年少數民族兒童人口占兒童人口比例的上升速度開始減緩。隨著少數民族婚育觀念和行為與漢族不斷接近,未來少數民族兒童與漢族兒童規模的變化可能趨于一致。
02
受人口流動影響的兒童狀況
我國人口流動在最近十年更趨活躍,有的流動家庭讓未成年子女隨遷,有的則讓子女留守在老家,還有的讓大齡兒童獨自外出求學或務工,由此催生了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兩個群體。兒童的流動和留守狀態并不總是固定的,可能因家庭狀況、個人年齡和受教育階段而相互轉換。
受人口流動影響兒童從農村向城鎮滲透
2020 年,受人口流動影響兒童達到 1.38 億人,其中流動兒童7109 萬,90%生活在城鎮;留守兒童 6693 萬,近三分之二生活在農村。
人口遷移流動重塑兒童居住模式
兒童與父母共同生活的傳統居住方式受到沖擊,與父母雙方同住的兒童占比在2020年降至63.6%。因另一方外出而與父母單方居住的兒童占比從2000 年的6.9上升至2020 的 16.3%。父母都不在家的兒童,一部分與祖父母同住,更多是與祖父母以外的其他人同住或單獨居住,包括外出求學或務工的青少年。
03
兒童人口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兒童人口規模發展重新進入下行通道
盡管2022年我國人口負增長與疫情這一臨時性因素有關,但負增長趨勢已成定局。在此背景下,2035年兒童人口或將低于2億人(根據聯合國數據測算得到)。
青少年性別結構失衡,婚姻擠壓將更嚴重
2010~2020 年,出生人口性別比大幅下降,但青少年人口性別性別比卻增加了3.9,這種失衡將不可避免地推移至婚齡人口。2020 年,20~29 歲男性比女性多 889 萬人,這一數字在2035年或攀升至1320 萬。由于我國男性傾向于與比自己年輕的女性婚配,而婚齡人口年齡老化導致更年輕女性人口萎縮,說明今后的婚姻擠壓會比數據本身更為嚴重。
兒童人口城鎮化加速、市民化受阻
父母外出流動和教育資源向城鎮聚集,加速了兒童人口的城鎮化進程,但流動兒童在健康、教育等方面仍未獲得均等的公共服務。
兒童市民化受阻還體現為大規模留守兒童的存在。農村留守兒童占全部農村兒童的比例從 2010 年的 25.7% 增加到 2020年的 37.9%。這與從源頭上減少留守兒童的政策目標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家庭化流動趨勢增強,但拆分型家庭是新常態
2000 年以來,“一老一小”的隨遷趨勢越來越明顯。受人口流動影響的兒童中流動兒童占比在2020年達到51.5%,與祖父母同住的兒童家庭中祖父母是流動人口的占比也升至 10.2%。但在全部兒童中,與父母雙方一起居住的兒童比例顯著下降。流動家庭正在圍繞撫育功能不斷探索彈性的家庭生產生活模式,形成復雜多元的拆分型家庭。
父母、祖父母角色和家庭功能適應新型的兒童家庭
在我國兒童家庭中,父母的陪伴正趨于減少。女性流動參與機會的增加使得父母外出情況趨同,這意味著原本父親外出、兒童與母親同住的主導模式向父母一同外出的模式過渡。
在與父母同住水平降低的背景下,兒童與祖輩同住的現象得到強化。隔代照料的需求推動撫育功能進一步回歸家庭,使得兒童的家庭居住模式仍然呈現出傳統性。
探索兒童人口發展規律,最終目的在于更好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我國當前兒童政策支持體系尚未形成合理的分擔機制,各主體的責任邊界不甚明晰,政策的調整優化也有趕不上兒童家庭快速轉型的跡象。
因此,針對兒童人口未來發展形勢,我們還需要著眼于留守與流動兒童,設計基于遷徙時代的兒童發展政策制度;完善市場化嬰幼兒照料體系并為隔代撫養提供政策支持,減少父母缺席對兒童的負面影響;加強各階段基礎教育的可及性與公平性,特別關注農村兒童教育公共服務的增量提質。
參考文獻
1. 呂利丹,梅自穎,唐語新,閻芳.中國兒童人口發展新特點與新趨勢——基于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分析[J].青年研究,2023(05):1-16+94.
原標題:《世界兒童日,關注中國兒童人口狀況》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