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解讀|中美開啟國家公園領域合作:對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有重要意義
“雙方同意在已經建立的姊妹保護地基礎上,恢復和加強地方層面合作,將在國家公園立法與執法、自然教育、志愿服務等領域開展重點交流,并盡快啟動中美國家公園合作諒解備忘錄磋商工作?!?/p>
11月14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與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舉行中美國家公園合作第一次視頻會議。雙方交流了自然保護地和國家公園體系建設最新進展,探討了下一步雙方在國家公園方面開展合作的具體領域和活動,并商定建立合作機制。
對此,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國家公園項目主任張文在接受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采訪時評論說,很高興看到中美兩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反映一個國家生態文明重要標志的國家公園建設方面開展合作和交流。中美兩國以不同的方式建立國家公園,雖內涵有所不同,但都是從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兩條線出發。這對于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和應對氣候變化也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公園是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氣候變化的重要場所
國家公園最早起源于美國,1872年,美國設立了“黃石國家公園”,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這一創舉引起了國家公園在世界各地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奠定了世界各地開展現代生態保護運動的基礎。
張文告訴澎湃新聞,美國國家公園經過150多年的發展與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很好地開展了保護與利用的實踐活動,成為世界各國學習的榜樣。
中國國家公園建設尚屬起步階段,通過研究學習世界上首創國家公園的美國發展經驗,并開展兩國合作,尤其在立法執法、特許經營、自然教育、公園管理等方面的實踐經驗及啟示,對于建立健全中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和現實意義。
中國從2015年開始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理順管理體制、創新運營機制、健全法治保障、強化監督管理、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基本完成頂層設計。從2021年中國正式設立5個國家公園到2022年《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的出臺,中國計劃在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總面積約110萬平方公里。
張文指出,國家公園是“國之大者”,它是中國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氣候變化的重要場所,也是中國助力實現全球生物多樣性公約《昆明-蒙特利爾框架》“30X30”目標的重要舉措和落地實踐路徑。
“作為最大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WWF和三江源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等有著持久和良好的合作關系?!睆埼谋硎荆白鳛閲H民間力量,我們積極投身于這些國家公園的保護和建設之中,從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廊道修復、管理能力建設、社區可持續發展、鼓勵公眾和社會力量參與等多個領域助力國家公園建設。未來,我們愿借助國際組織的優勢,積極引進先進國際經驗,搭建國際交流平臺,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為保護中國國家公園的自然環境、提升人類福祉、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而努力。”
國家公園既是氣候變化敏感區, 也是減緩氣候變化的重要抓手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總部設立于美國弗吉尼亞州,是全球最大的國際自然保護組織之一。TNC中國項目科學總監靳彤博士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介紹說,中美關于國家公園的民間交流起步于上世紀末。以TNC為例,1998年TNC應邀進入中國開展保護工作,首先在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的滇西北實施保護項目,與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編制了《滇西北保護與發展行動計劃》,制定了因地制宜的保護策略并付諸實施。在行動計劃中就提出了探索建立滇西北大河國家公園的設想,此后十多年,TNC致力于在云南與合作伙伴將國家公園模式引入中國并開展早期試點探索。
靳彤指出,中國當前的國家公園規劃面積已經是世界最大,在擘畫藍圖的過程中充分吸收了美國等國家的經驗,有完整的頂層設計。中國國家公園的試點并非完全新建,而是整合原有資源,將之前較為破碎的各級各類保護區域整合成為生態系統尺度的單個保護地。當然,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國家公園規劃區域內普遍存在歷史悠久的人類活動,如何處理社區關系,如何平衡開發與保護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靳彤介紹說,美國早前在國家公園的建設上走過一些彎路,比如在國家公園內修建各種道路、酒店等基礎設施開展旅游活動,結果違背了保護目標;再比如大量獵殺野生動物導致生態平衡被打破…… 而如今美國的國家公園體系已經比較完善,在管理架構設計、科學研究、科普宣教、社會參與方面都有不少值得借鑒的地方。比如,美國很多國家公園都有自己的基金會和國家公園之友協會,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的影響和力量來建設國家公園。
靳彤認為,一些全球性的問題需要依靠國際社會來解決。例如氣候變化就給全球帶來重大挑戰,而中國的三江源等地區受氣候變化影響十分顯著。國家公園既是氣候變化敏感區, 也是減緩氣候變化的重要抓手。美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早,在戰略規劃、政策法規、科學技術方面有不少經驗值得借鑒。
另外,靳彤也認為,中美在國家公園管理和開發利用方面也有廣闊的合作空間。有一個發源于美國的概念“入口社區”,講的是在國家公園的出入口和邊緣地帶開發休憩、科教、文旅等產業,與國家公園相輔相成,既能免去易地搬遷,又能讓當地獲得發展,是平衡經濟社會與生態文明的一種解決方案。目前國內也有不少有關這類模式的探索。
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與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舉行的中美國家公園合作第一次視頻會議上,美方表示將于2024年在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國家公園研究院和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為中方國家公園管理者提供培訓機會。
靳彤認為,在第一階段,首要任務應當是培養國家公園的領導者,需要高屋建瓴地理解國家公園這一體系的價值目標和核心要素。第二階段則需要就不同專題,例如規劃管理、教育科研、生態修復、開發利用等開展合作交流。
“美國有針對國家公園工作人員的完善的培訓體系,從理論到實踐,從線上到線下,因此我十分期待中美國家公園建設者們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學習與進步。”靳彤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