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敗北”“追北”為什么都是“北” | 漢字中的文化
“東西南北”的“北”最初也不表示方位。
“北”的甲骨文字形像兩個人背靠背站立,表示相互背離。金文以后的字形基本上與甲骨文字形一脈相承。
“北”的字形演變
一般認為,“北”最初的意思是“相背、背離、違背”。許慎《說文解字·北部》:“北,乖也,從二人相背也。”“乖”就是“背離、違背”的意思。《戰(zhàn)國策·齊策六》:“食人炊骨,士無反北之心,是孫臏、吳起之兵也。”大意是說,吃人肉,煮人骨,條件困苦至極,而士兵卻沒有反叛背離的念頭,這是孫臏、吳起調(diào)教出來的軍隊。
“北”也可以指脊背。《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賊死》:“某頭左角刃痏(wěi)一所,北二所。”意思是說,某人的頭部左角有刀傷一處,脊背有刀傷兩處。
古代雙方交戰(zhàn),戰(zhàn)敗一方的士兵會朝著背離戰(zhàn)場的方向潰逃,于是,“北”就有了“敗逃”的意思。《孫子兵法》曰:“佯北勿從。”意思是不要盲目追趕假裝敗逃的敵人。《韓非子·五蠹》:“魯人從君戰(zhàn),三戰(zhàn)三北。”是說魯國有人跟著國君打仗,打幾次敗幾次。在此基礎(chǔ)上,就有了“敗北”的說法,意思是打敗仗。《史記·項羽本紀》:“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哪怕是所向披靡的西楚霸王,最終也在烏江邊嘗到了失敗的滋味。后來,不僅是打仗,凡是在比賽或競爭中失敗,都叫“敗北”。比如,唐代柳宗元《上大理崔大卿應(yīng)制舉不敏啟》:“秉翰執(zhí)簡,敗北而歸,不可以言乎文。”這里是說在科舉中落第。
鴻門宴,河南南陽漢墓出土
在“敗逃”的意思基礎(chǔ)上,“北”進一步又可以指“敗逃的敵人”。《戰(zhàn)國策·燕策一》:“燕兵獨追北,入至臨淄。”漢代賈誼《過秦論》:“追亡逐北,伏尸百萬。”“追北”“追亡逐北”意思都是追擊戰(zhàn)敗逃跑的敵人。
“北”表示跟“南”相對的方位這種意思和用法早在甲骨文中即有用例,后來則逐漸成為它的主要意思和用法。《詩經(jīng)·邶風(fēng)·北風(fēng)》:“北風(fēng)其涼,雨雪其雱(pāng)。”大意是說,冷颼颼的北風(fēng)刮來,漫天大雪紛紛揚揚。蘇軾《石鐘山記》:“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是說在深潭邊找到的兩塊山石敲擊時發(fā)出的聲音不一樣,南邊那座山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座山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
一般認為,“北”的方位意思和用法僅是借用了它的字形。不過,也有意見認為,這跟它最初的意思之間不無聯(lián)系。持這種觀點的學(xué)者認為,由于古代通常以朝南為正向,那么,背對著的就是北方,因此,就用“北”來表示跟“南”相對的方位。當“北”主要用于表示方位以后,它最初所表示的“背離”“脊背”等意思就由下面加了“月(肉)”的“背”來承擔(dān)了。
表示方位的“北”用于動作行為時,表示“向北行”的意思。《呂氏春秋·孟春紀》關(guān)于孟春時節(jié)物候的描寫中有“候雁北”的說法,意思是到了這個時候,大雁之類的候鳥從南方飛回北方。
[明]項圣謨《畫蘆雁》,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需要注意的是,“北面”一詞,在古文當中常常表示“面朝北”的意思,跟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南面”“北面”的“北面”意思不一樣。按照古代禮儀,臣拜君,卑幼拜尊長,都是面向北行禮,因此,“北面”在古代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表示臣服于人。《史記·田單列傳》:“王蠋,布衣也,義不北面于燕,況在位食祿者乎!”“北面于燕”意思是向燕國稱臣。二是表示拜人為師或行弟子敬師之禮。《漢書·于定國傳》:“定國乃迎師學(xué)《春秋》,身執(zhí)經(jīng),北面?zhèn)涞茏佣Y。”于定國迎接老師,受學(xué)《春秋》,親自拿著經(jīng)書,面向北行弟子之禮。明代陳宏緒《寒夜錄》:“董蘿石年六十有八,慨然北面陽明先生。”明代學(xué)者董澐以近古稀高齡,向比自己年輕十五歲的王陽明拜師求學(xué)。
(本文原載《月讀》2023年第10期)
原標題:《“敗北”“追北”為什么都是“北” | 漢字中的文化》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