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峽兩岸青年藝術和文創展暨“金甌獎”評選舉行
11月14日,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時隔三年在南京再次舉辦線下會議暨高峰論壇,“金甌無缺——海峽兩岸青年當代藝術與文化創意展”與峰會同期舉辦,來自海峽兩岸百位藝術家的近300組作品薈萃一堂,以數字、文創、建筑、繪畫四大門類,全景式呈現海峽兩岸文創活動。
“金甌無缺——海峽兩岸青年當代藝術與文化創意展”展覽現場
澎湃新聞獲悉,“金甌無缺——海峽兩岸青年當代藝術與文化創意展”,將建筑、繪畫、雕塑,數字藝術和文化創意跨界相連,是全景呈現海峽兩岸文創活動的一次展覽,鼓勵兩岸藝術家以文創為媒介,推動兩岸資源互融互通,促進海峽兩岸的交流與對話。
中國美術學院王澍教授應邀為展覽作了《如畫江山與家園守望》的視頻講座。在展覽的建筑藝術板塊,展出了曾獲普利茲克建筑獎的日本建筑師磯崎新、法國建筑師讓·努維爾、中國建筑師王澍的作品。其中既有對古老傳統的深切紀念,又有對未來生活的細膩覺察。這三位建筑師受到不同文化傳統的影響,外貌懸殊,性格迥異,但他們用建筑的語言呈現內心的熱愛。
展覽現場
文化創意方面,以器物為線索,以傳統結合當代,以西泠印社和中國臺灣青年在宜興的文人紫砂作品為代表拓展東方美韻與當代設計師的造物哲學,共同分享和探索一條新時代的民生美育之路。西泠印社副社長、著名書法家童晏方先生題寫了臺灣八景,分別鐫刻于八柄紫砂壺上,成為展覽重要一景。此外還有龍泉青瓷、汝窯、鈞窯、定窯、臺灣鶯歌燒,展現一系列歷史名瓷名器和新陶瓷藝術。展覽鼓勵年輕人及手工藝藝術家投身于文創產業,推動兩岸創意人才資源、設計及高校資源、文旅活動資源等互融互通。
展覽現場
繪畫藝術是兩岸長期交流和共融的重要媒介,展覽的架上繪畫板塊充分融合了不同地域、不同風格、不同代際的畫作,融合中華文化精神與哲學,呈現文化傳承與創新、新生與轉化的歷程。
數字藝術作為當代藝術的新焦點,承載青年藝術家的創作熱情,展覽展出來自中國大陸與中國臺灣共4位藝術家的數字作品,在影像的流動中完成思想與文化的高度對話,旨在以開放性視野激勵青年群體充分利用技術優勢,進行數字藝術創作,有效推進數字與文創產業的互促互進。
多種藝術形式交匯,建筑藝術為文創活動提供基礎物理場景。繪畫、雕塑、數字藝術和文化創意產品,則為物理空間植入從抽象表達的澎湃激情到日常應用的溫暖細節。
展覽現場
除了作品展示,展覽還通過舉辦文化交流對話會,分享藝術家們各自生活、工作的經歷體驗和創作靈感,共同展望兩岸融合發展的機遇與前景。展覽特別開辟的文化創意區域,以器物為線索,從審美和民生的敘事互聯海峽兩岸,生動呈現了華夏美韻與兩岸青年藝術家的造物哲學。展覽現場,有觀眾表示,雖然海峽相隔,但展品所傳遞的兩岸青年的文化情懷和審美情趣,以及對當下的所思所想是一樣的,血脈相親、心靈相近在這一刻有了真實具象的感受。
展覽現場
策展人之一、臺灣青年藝術家呂美儀表示,展覽在兩岸共創共進的敘事下,融入兩岸青年藝術家的個體記憶、個人生活,匯成血肉豐滿、溫潤有度的當代藝術現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展覽的工作團隊非常年輕,平均年齡不到30歲,他們在短暫的時間內完成了高強度的工作目標,這也是血脈相融的家國熱情激勵著兩岸年輕人的成長。
展覽反映了兩岸青年當代藝術與文創發展的最新現狀,包括兩岸藝術家在創作上的最新特點,通過相互對應的關系,體現出兩岸當代藝術創作的差異性。臺灣藝術家的作品大多從“看”世界的視角出發,呈現出與記憶、個人生活相關的表述;而大陸青年藝術家更偏重于宏大敘事,把視角投向社會現實,通過對話由此展示兩岸藝術家作品之間的異同之處。
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長郭金龍參觀展覽
兩岸企業家峰會中國臺灣方面理事長劉兆玄參觀展覽
展覽還面向45歲以下(非遺文化傳承人放寬到50歲以下)的藝術家設立“海峽兩岸青年藝術家‘金甌獎’”,旨在借助藝術創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兩岸青年藝術創作風貌,溝通同胞親情,加強兩岸身份認同與心靈相通。據悉,金甌獎講甄選出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等多個獎項,并于12月在北京頒獎。
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臺灣方面理事長劉兆玄,大陸方面副理事長張平、臺灣方面副理事長陳瑞隆等觀看了展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