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評展|走近魯迅的“漢石墨韻”,體會消逝的龐貝古城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6773257.com)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展覽。上海魯迅紀念館的“漢石墨韻:魯迅與漢畫像石拓片展”呈現魯迅對于漢畫像石的收集、研究與應用;天津博物館的“龐貝古城出土文物特展”還原龐貝古城的文化藝術與日常百態;日本東京21_21設計博物館的“音樂建筑”則將音樂轉變成了視覺盛宴。
本欄目歡迎投稿,投稿郵箱:dfzbyspl@126.com,郵件標題請注明“評展”。
漢石墨韻:魯迅與漢畫像石拓片展
展期:2018年9月11日 - 12月11日
地點:上海魯迅紀念館(一樓奔流藝苑)
票價:免費
點評:展覽以魯迅為支點,呈現出神韻獨特,線條古拙的民間藝術——漢畫像石。而文獻部分則呈現了魯迅對于漢畫像石的收集、研究與應用。
評星:四星
漢畫像石是漢代民間藝人雕刻在墓室、棺槨、墓祠、墓闕上的以石為地、以刀代筆的石刻藝術品,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魯迅一生收藏歷代各種拓本超過6000張,其中漢畫像石拓本600余張,涵蓋山東、河南南陽、江蘇、四川等地區。據了解,此次展覽共展出漢畫像石、漢畫像石拓本及仿真復制件等155件,包括37件魯迅收藏的漢畫像石拓片和研究手稿,亦有許多展品是首次公開亮相。
在展覽現場,可以在展柜的上半部分看到漢畫像石上豐富的民間繪畫,其中包括了描繪歷史人物故事的《歷史故事圖》、《孔子見老子、泰山君、東王》等,描繪樂舞百戲的《樂舞圖》、描繪神仙神獸的《日月同輝》,《東宮蒼龍星座》等,神韻獨特,線條古拙。在展柜的下半部分則展現了魯迅的信札、書籍設計等文獻資料。
魯迅致蔡元培信1913年9月11日,魯迅在日記中記載了收到教育部同事胡孟樂贈送的山東畫像石刻拓本10枚,呈現出其走上收藏與研究的起源;在1935年11月18日魯迅致王冶秋的信中則可以看出魯迅對于拓片紙張的研究與探討,并推崇連史紙;《魯迅手繪高頤闕圖》則能呈現出其對闕頂的記錄。而在《國學季刊》的封面設計中,則可以窺見魯迅對于漢畫像石的運用,將金石元素用于設計之中,呈現出中國現代設計的早期探索。
這些文獻資料展現了魯迅是如何走上收集、研究漢畫像,如何從藝術與文化的雙重角度去觀察與研究漢畫像,將漢畫像石的收藏及研究延伸到文學創作、文學插圖和書籍裝幀設計等方面的。
在筆者看來,雖然展覽是“漢畫像石拓片展”,但文獻部分卻更為精彩,以魯迅為支點,呈現出一個社會批判以外,為金石做貢獻的魯迅。(文/小鹿)
瞬間與永恒:龐貝古城出土文物特展
展期:2018年9月21日—12月14日
地點:天津博物館
票價:免費
點評:展覽展出意大利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所藏壁畫、雕塑、青銅器、玻璃器等。同時以圖片等輔助形式介紹了龐貝的日常生活、農業貿易等情況,還原龐貝古城的文化藝術與日常百態。
評星:四星
瞬間與永恒,公元79年8月23-24日,維蘇威火山爆發,龐貝古城與居民幾乎在瞬間遭遇滅頂之災?;鹕交已杆傺诼窳她嬝?,城市與居民卻定格在了瞬間,這瞬間從而成為了永恒。
眾多壁畫為本次展覽亮點,題材廣泛,建筑風景、飲食男女、神祗樂舞,無所不包,精美寫實程度遠超中國同時期的壁畫,觀察展覽中以圖片形式輔助展出的龐貝壁畫,不難發現展覽中的壁畫還不是龐貝中最為精美的部分。在食物題材的壁畫附近還列出了文獻中記載的龐貝系菜譜,對龐貝日常生活提供了細致入微的介紹。
魚和貝類靜物畫,公元1世紀在展廳最后展出了一件特別的塑像,不同于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塑像,這件塑像是用龐貝遇難者塑造,龐貝人因火山噴發的有毒氣體而喪生,火山灰沉積下來形成了尸體的外殼,隨著時間的推移,肉體已經腐朽,火山灰固化則使肉體輪廓得以保存,考古學家將石膏注入空腔內還原了已經消逝的龐貝居民的形態。
展廳結尾類似于“冥想空間”的布展本次展覽布展由意大利方面完成,可圈可點,其中印象較深的有兩處,一處是用燈光與大屏幕的配合定時模擬維蘇威火山噴發的場景,觀眾可以明顯感到光線的變化,墻兩端的壁畫也仿佛在火焰中燃燒,讓觀眾仿佛置身于火山爆發瞬間的龐貝古城。另一處是結尾的遇難者石膏像,石膏像被單獨安置于一處圓形展廳中,與觀眾保持一定距離,后有視頻介紹,構建了一個類似于冥想的空間,給觀眾以震撼后的思考。(文/任哨奇)
《音樂建筑》(AUDIO ARCHITECTURE)
展期:2018年6月29日- 10月14日
地點:東京21_21設計博物館
票價:1100日元
點評:同一段旋律簡單的音樂,為什么“看起來”不一樣?正在東京21_21設計博物館展覽的“AUDIO ARCHITECTURE”以同名音樂為主題,選擇了九組多媒體藝術家成為“耳語者”,利用當下新媒體藝術手段熱衷于塑造的沉浸式體驗轉譯出獨特風景。這絕不僅僅是一場“MV大串燒”。
評星:四星
這首展覽同名音樂《AUDIO ARCHITECTURE》結構獨特,且帶有曖昧的魔性。全曲由二十組反義詞組成,伴隨“Time、Space、Music”的循環低喃,開始一場視覺幻音派對。負責音樂制作的是著名音樂人小山田圭吾,他與小沢建二組成的 Flipper's Guitar 在九十年代是涉谷系音樂的代表。解散后,他以 Cornelius 為藝名繼續自己對于音樂的探索,致力于用各種手法——采樣、演奏、多重錄音等去拓寬對于音樂的理解。他的作品曾被描述為一種 “音樂建筑”的想象,因此吸引了中村勇吾開始此次展覽的策劃。
展廳現場作為策展人,被稱為“日本Flash教父”的中村勇吾擅長以獨特的視覺化形式,詮釋網頁設計、交互界面設計及影像制作。畢業后的中村勇吾曾從事過四年的建筑工作,投身多媒體開發后,他的建筑背景為其作品注入了空間力學等概念,創造出豐富的互動模式。誠如他在展覽前言中引述,“Writing about music is like dancing about architecture”,不可描述是音樂神秘且曼妙的特性,但正是由于這種不可能,讓所有的嘗試與實驗都在朝向一種充滿期待的舞蹈和建筑。
回到展覽本身,觀眾進入到幽暗的展覽空間后,每一組場景初看之時可能都讓人覺得有些不知所謂,只有靜下心來,用心去尋找墻壁上不斷變化的影像和音樂自身的聯系時,才能感受到那些被拆解的節奏、曲調或是音域早就已經被重新組合,在不可觸摸之中釋放出新的“音頻結構”。如果想置身時間旅行的隧道,不妨站在Hiroaki Umeda(梅田宏明)的“in fibrils”作品前。他選用滿屏的線條表現音樂的強弱與節奏,纖維狀的光穿梭而過,在空間之內流動,釋放出舞蹈般的獨特姿態。進入“Music Worn”的視角去觀察音樂,在邊界與邊界之間,融合還是沖突,一首曲子不是音符拼湊的斷句,它擁有更為精準的秩序與邏輯,一如生物體內縝密的系統。
展廳現場除了抽象的表達方式,日常之物也具有表述音樂的可能。在Yoriko Mizushiri (水尻自子)的浪漫筆觸下,壽司、氣球、紙巾等日常物件感受著一股來自音樂的“airflow”,輕盈地攪動著觀眾的心緒。這些幽默又性感的動作,一直在提醒著我們,音樂不止能被聽到與看到,還擁有甜蜜的步調。一邊聽音樂,一邊看著正在聽音樂的自己。在“JIDO-RHYTHM”中,觀眾也是參與者。更重要的是,在鬼畜變形的畫面中,你會重新“發現”自己。如何逐步塑造一個已經定形的空間?當音樂成為新的填充者與變形者,墻則擁有了新的引力。線條、蟲洞、符號、氣泡、音樂現場乃至扭曲的面容,音樂的可視化表達,就像裂變的蜻蜓復眼,窺視聲音千變萬化的投影。這場跨越聽覺的媒介實驗,將耳朵的風景帶到了眼前,開辟出另一種充滿想象力的沉浸式體驗。(文/丁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