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百年夏氏外科療法、海派膏方亮相進博會,中外觀眾感受非遺魅力
11月4日至10日,第六屆進博會的非遺客廳內,展示了多個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夏氏外科療法、海派膏方等展演吸引了不少人圍觀。
第六屆進博會的非遺客廳。本文圖片除注明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圖
走進非遺客廳,在不足80平米的空間內,眾多非遺項目現場展示。夏氏外科療法完成了本屆進博會的非遺首展,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首次對外展出了院藏老文物——百年老藥箱和夏氏三代傳人夏墨農先生的手跡病歷等物件。
傳承創新至今已百余年,夏氏外科涌現了許多“獨門秘技”。現場專家向觀眾演示了“箍圍療法”,這是夏氏外科傳統外治法之一,是指將箍圍藥粉調制成糊狀的制劑外敷患處的治療方法。由于箍圍藥的藥性有寒、熱不同,應用時也要辨證使用;且根據患者不同病情的性質與階段,調制的液體亦有多種多樣。
百年夏氏傷科非遺項目展示。受訪者供圖
夏氏外科還展出了劑型豐富的傳統特色制劑。比如:口服制劑“蒲丁合劑”可清熱解毒,“消癭合劑”主治甲狀腺結節,“丹芩消郁合劑”調節月經失調,以及“芪龍祛瘀合劑”應對中風后遺癥和抗動脈硬化等。外用藥則有治療瘡瘍的“金黃膏”,收濕止癢的“青黛膏”,主治慢性潰瘍和瘡瘍不愈的“紅油膏”“紫草膏”和“生肌散”等。
百年夏氏傷科非遺項目展示。受訪者 供圖
近年來,“中藥美容產品”競相圈粉,夏氏外科第五代傳人、曙光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張慧敏教授介紹,一些潤膚產品結合了傳統中醫方子和現代工藝,例如增加了夏氏外科治療濕疹的常用藥材,這受到中外消費者的青睞。
張慧敏建議,秋冬季節天氣逐漸寒冷、干燥,要注意保濕,增強皮膚屏障,涂抹潤膚露;還要養血潤膚,增加基礎發汗量,促進血液循環。他還特別提到,天天洗澡的人一定要用潤膚露。
上海市名中醫、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派膏方文化”代表性傳承人朱抗美教授為中外記者講解和展示了海派膏方的發源歷史。她表示,海派膏方強調辨證論治、一人一方的特色,藥品與食品有機結合,治療與補益作用兼具,性味與口味并重,是能體現中華保健文化的載體之一。
海派膏方展示。
一位進博會志愿者、摩洛哥的留學生帶著攝像機記錄自己的中醫體驗。現場的“核桃”“冰糖”“生曬參”“阿膠”“冬蟲夏草”等中藥原材料,讓留學生對豐富的中藥品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曙光醫院黨委書記周強峰為留學生介紹膏方的熬制過程,以曙光醫院為例,堅持海派膏方傳統自制工藝,選用道地藥材,歷經幾十道工序,上百名藥工24小時守在高溫鍋爐前,方能制成海派非遺膏方。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