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周濤:所愛是天山,知音漫草野 | 紀念
著名作家周濤先生于11月4日在烏魯木齊病逝,享年77歲。
周濤1946年出生于山西潞城縣馬場村,9歲隨父母由北京遷居新疆。當代著名詩人、散文家,新疆文聯名譽主席。八十年代曾獲全國第二屆優秀新詩獎,九十年代獲得首屆魯迅文學獎散文獎,著有《西行記》《游牧長城》《稀世之鳥》《伊犁秋天的札記》等。在新疆一甲子,“所愛是天山,知音漫草野”。
周濤老師在花城出版社曾出版《一個人和新疆——周濤口述自傳》、散文集《伊犁秋天的札記》和首部長篇小說《西行記》。
今日推送其散文集《伊犁秋天的札記》中《新疆!新疆!》一篇,以悼念周濤老師。斯人已去,作品長存,周老師千古。
1965年跨入新疆大學校門,右二為周濤。
新疆!新疆!
文 | 周濤
對于新疆,誰能說出一句傳神的、有分量的話來概括她呢?至少在我看來,這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我在這里生活了37年,而且是被小說家朱蘇進認為“很少有人能像他這樣長久地、新鮮地始終盯住一個地方”地生活了那么久的人,但是37年過去了,我概括不了她。
1965年,大學一年級
我尊敬的詩人牛漢到新疆來過,他身高一米八幾,名副其實是一個健牛般的壯漢。他對新疆的風有過這樣一番評價:“北京夏天的風軟塌塌的,吹到身上有些粘。新疆夏天晚上的風,就不一樣,剛健涼快,有勁道!”
我告訴他說:“新疆的風是從雪峰上過濾過的,那是我們的大冰箱。”
“精彩!”他說,“可以寫成詩。”
另一位南京軍區的電影劇作家江深談起他第一次見到飛機舷窗外的博格達雪峰時說:“我被震撼了。雪峰上的積雪像云一樣潔白,但是比云更光亮,更有生命力。”
對新疆的草原呢,有一位在內蒙古生活過的朋友作了這樣的比較,他說:“內蒙的草原更遼闊,更無遮礙,但是它不像新疆的草原這樣鑲著邊兒——鑲著雪山的邊兒!”
九十年代初在博爾塔拉草原
至于對新疆的白楊林帶,那位在飛機上嘔吐得迷迷糊糊的小說怪杰莫言,曾睜開一只小瞇縫眼說:“咦,怎么新疆的路邊上豎了這么多大綠掃帚呀,到底要掃什么呢?”
我告訴他說:“把天掃藍。”
還有,我們的回了四川的邊塞詩主將楊牧,從四川回來一下飛機,仰頭望見新疆的天空,心里就感到愧疚了。他說:“只有新疆的天空還是這么藍……水洗過,電鍍過,一看心就開朗了!成都的天壓得人好悶喲!”
“新邊塞詩”三詩人,左起:章德益、周濤、楊牧。
新疆!新疆!
你的風,你的雪峰,你的草原,你的白楊樹,你的天空……這些說法都是多么精煉、多么傳神!但是這些有關對風、雪峰、草原、白楊以及天空的概括,仍然不是對整個新疆的概括,對新疆的概括是一件困難的事。
新疆是那樣一種豐富,一種具有極大融匯力的豐富,包括她眾多的民族構成,包括她的來自全國各個兄弟省區的勇敢的各族人民,說她是中亞腹地的一個永不閉幕的人種博覽會是毫不過分的。而融匯,正是本世紀已露端倪,下世紀席卷全球的人類大趨勢。在這一重大的有關人類生存方向的問題上,新疆毫不自覺地成了中國的特區,成了典范。她是先進的,她微笑著在矛盾與沖突中總結經驗,平和地消除幾千年分割土地、種族對峙所造成的落后野蠻心理,她是一個大母親。
新疆還創造和形成著一種獨特的美,她的美本身就含有對鮮明反差事物的包容。
因為她的美不是單一的、循序變化的,所以她的美也是無法概括的。她把冰峰的絕頂崇高,火洲盆地的徹底塌陷,草原的嫵媚秀麗,戈壁的粗礪坦蕩,沙漠的難以接近的神秘和綠洲自然親切的田園風光,河流的充沛和消失,果園的豐饒和廢壘的凄清,湖泊的澄碧柔和與山巖的鐵硬,古典的喀什與浪漫的伊犁……的對立、矛盾、極端,全都包容養育在自己身下,形成一種獨特而健康的美。這美,只在新疆。
1992年在南疆邊防巡邏途中
而這一切又都是自然的、質樸的、毫不自知的,她在各個方面都有待開發,有待全新的認識,有待勇敢的發掘與創造。不僅是美,不僅是自然資源,也不僅是詩歌、美術、音樂、舞蹈,她對“新”的更大期待和準備,還在于政治、經濟、教育、歷史文化和體育等許多重要的方面,她是——個渴望有作為的大母親,她需要一個有作為的大時代。
豈止是石油,她在哪方面不是早就具有很深厚、很豐富的蘊藏和準備的呢?她是個歷史悠久的新大陸,是一個不需要跨越海洋就可以喚醒的新領域,是善于把各種語匯的民族傳統熔為一爐的大手筆,她從來沒有保守過——因為她的名字就叫“新疆”。
新,就是她的本質,她的活力;
新,也是她的渴望,她的未來;
讓她日新月異吧!
她有權利,也有能力成為一個最富饒、最優美的地方!
她縱然是我們無法概括的,但是她自己已經早就找到了概括自己的話,那就是“新疆”。
新疆,新疆!
相關閱讀推薦
《西行記》
周濤 著
2019年1月
《伊犁秋天的札記》
周濤 著
2016年12月
《一個人和新疆——周濤口述自傳》
周濤 口述
朱又可 整理
2013年11月
End
圖源:《一個人和新疆:周濤口述自傳》
原標題:《周濤:所愛是天山,知音漫草野 | 紀念》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