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模特行業的規則(節選一):初入行,他們在激烈競爭中搏出路
“你外形條件非常好?!?/p>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正坐在曼哈頓市中心的一家星巴克里。作為紐約大學社會學研究院新生,我本是來這里找一個安靜的位子啃一本社會理論教科書的。然而我發現對面坐著個模特星探,他遞給我名片并告訴我,我日后可以靠做時裝模特賺大錢。
之前排隊等咖啡的時候,我就注意到有位男士正與坐在他兩旁的年輕漂亮的女士高聲談論時裝模特界的工作。他四十多歲,頭發棕褐色,有些禿頂,認真聽他講話的同伴則看起來二十多歲。我猜想他是位帶著兩位模特出來的模特經紀。我假裝漫不經心地聽他們談話。大概半年前我把我所有的模特資料打包放到母親的閣樓里,結束了5年的模特生涯,開始了新的學術生活。我從上大學開始做模特,起初接些家鄉亞特蘭大當地百貨公司的小工作;之后,在學校的長假期間去米蘭、紐約、東京和香港做模特。之前的一切恍如隔世,我剛剛慶祝了自己的23歲生日,也早過了模特的退休年齡,肩頭沉重的書本提醒我一個新的事業在前方。
在我經過他們桌子的時候,高談闊論的模特經紀攔住了我:“嗨,你是哪個經紀公司的?”兩位年輕女士也沖我微笑。我告訴他,我沒有什么經紀公司,半年前我已經不做這行,現在是全日制的研究生。他像沒有聽到我的回答,“你沒有經紀公司?怎么會沒有?”他開始贊美我的外形,要我的電話號碼,并說要將我推薦進紐約的模特經紀公司。他自我介紹說叫托德,是模特星探。他稱身旁的兩位美女為他近來發現的“女孩子們”。
遇到托德是件糾結的事情。我在紐約大學的研究內容是美容與美體中的性別政治,這源于我少年時期在紐約做模特的經歷——我的經紀人告訴我要盡可能瘦。“厭食癥是當季流行”這句笑談在他的經紀公司盛行。作為一名社會學學生,我很想從時尚圈內部去研究模特的世界,去發現這個行業到底是怎么形成這種變態審美的?!皡⑴c其中”是社會學研究的傳統方法,只不過現年23歲的我已經高高興興地脫離這個不得不讓我改小年齡以顯得更加年輕的行業了,而這位積極的星探則鋪路讓我又回到了時尚產業的門口。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托德頻繁給我打電話,并解釋他的工作是為紐約的大經紀公司在整個北美尋找有潛力的模特。作為回報,每成功找到一位模特,他都會得到一筆傭金。他對我的潛力毫不吝惜地贊美,“你有一個很好的外形,一定會有人喜歡你,我認為你外表很酷,是紐約范兒,我這個人很有眼光的……你需要出來透透氣,而不是一直讀書。你可以一邊學習一邊做模特,我這邊最頂尖的女孩子們一天可以賺10000美元?!?/p>
最后,他承諾:“我可以讓這一切都在未來幾小時內發生。”
這一切都聽起來很好,但從社會學角度來看,托德的世界引出了很多我從未考慮過的問題。什么是他所說的“外形”(look)?像托德這樣的人又怎樣從中看到價值?
遇見薩莎和莉茲
“時裝模特”這個詞如有魔法般變出這樣的一幅畫面——富有、炫目的女人們穿著奢侈的服裝走著“貓步”,在國際知名的攝影師面前擺著姿勢,名氣、榮譽、財富——所有這些都是鮮活的。
對于身在其中的大多數男女來說,時裝模特行業可并不是如此。薩莎和莉茲是我認識的兩位姑娘,她們在兩大時尚之都——倫敦和紐約書寫她們的故事。
當薩莎15歲的時候,她在家鄉海參崴的一個公開選角(casting)上遇到了一位日本模特經紀。直到今日,她依舊記得那天那位模特經紀為她拍攝的寶麗來照片:“我看起來像是被嚇到了!”她被邀請在學校暑假期間離開她所在的俄羅斯南部港口城市,前往日本做模特。對于像她這樣瘦到要在牛仔褲里穿三條打底褲的姑娘來說,這真是意料之外的際遇。
在東京她成長迅速,學習怎么給自己做飯,管理自己的錢,并學會用英語交流——在剛開始她只能用極少的單詞會話?!拔矣浀梦艺驹谄囃饷鎲栁业乃緳C,‘你去我家嗎?’(Are you go me home),他回答,‘什么?’”當她回到家的時候,她同時帶回了5000美元現金,“一筆巨款”,說到這里,她自嘲地笑了笑。讓她的朋友和家人驚訝的是,她最后把這筆錢全花在了裝修房子上。
我第一次見莉茲是在紐約的一個雜志試鏡上。那時她已經22歲了,在學習與試鏡中艱難尋求平衡,但兩者都做得不好。她的成績開始下滑,并不斷地向經紀公司借債,用來打造她的圖片簡歷。她少女時代所攢下的積蓄被迅速花光。她開始越來越頻繁地談論到要前往洛杉磯,她曾經被告知,在那里模特們可以通過參加報酬更加豐厚的電視節目來“套現”。
莉茲考慮離開紐約的時候,薩莎正要搬來。22歲的她在世界各地工作——巴黎、東京還有維也納,每次要在經紀公司為模特們準備的“模特公寓”里住三到四個月。高中畢業后,她申請上俄羅斯排名第一的大學,但僅僅上了一個學期就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誘惑而退學了。她也賺過錢,一年大概50000美元,足夠自己的開銷并寄回大部分給海參崴的家人。然而,當我在倫敦的一個化妝品拍攝試鏡通告上見到她的時候,用她自己的話說,她“可憐得像只老鼠”——以120英鎊一周從一位攝影師位于東倫敦區的公寓里分租到一間房間,銀行賬戶總是見底。她正著手準備前往紐約,希望在那里轉運,也希望她的形象可以被時尚界關注。
這兩位姑娘,都是有著棕色頭發和眼睛的白種人,都是身高1米75,瘦得沒有美感,都是22歲,雖然看上去更顯年輕一些。在未來的幾年里,她們都將再參與上百次試鏡。雖然她們不認識對方,但可能已經在紐約的試鏡中無數次擦身而過。她們從全世界成百上千追逐同一個夢想的女孩子們中脫穎而出。她們都知道,她們的競爭者也知道,擁有恰好的“外形”并成為下一個超級模特的機會渺茫。
在一個像時裝模特界這樣的文化產業中,成功或者失敗都是有巨大傾斜的。就像藝術和音樂市場一樣,時尚界也只有極少數的人主宰最高等級,得到金錢與看得到的榮譽。而大多數人僅僅是在時尚光環褪掉之前賺取微薄的收入以維持生活。如此極端,恰如經濟學家所說的“贏家通吃”的市場。然而,在全世界范圍內數以千計的競爭者當中,像薩莎和莉茲這樣的年輕姑娘怎樣才能脫穎而出,成為一件成功的商品?是什么使得一位模特的“外形”比其他相似的競爭者更有價值?這個價值的衡量標準來自哪里?
在像模特界這樣的市場中取得成功,表面上來說是依靠撞大運或者單純的天賦。但是,運氣從來不光顧無準備的人,也不可能單純靠天賦。
作為時裝模特,每一位成功者在“贏者通吃”的市場下,其背后都是復雜的、有組織的生產過程。所以,想要獲得成功,研究模特自身遠沒有去研究這個不穩定的市場社會情境有用。
很少有固有的標準可以將一個模特在體形上與其他相似體態的青少年區別開。當處理像“漂亮”“時尚”這樣的審美問題的時候,我們很難確立一個客觀標準去衡量。更確切地說,無形的社會世界一直運作在時尚背后,努力將文化價值加諸“外表”之上。時尚的背后有這樣的一群人——模特、經紀人、客戶,當然還有隱藏在明亮的T臺下的,電光紙的雜志頁中的,時尚魅力(glamour)里的潛規則。
這恰恰說明魅力是怎樣起作用的:通過偽裝。魅力,起源于中世紀凱爾特人的煉金術。魅力是一種巫術,神奇的魔力,將人們的視線變得模糊,使得物體看起來發生變化,當然,通常好過它們自然的狀態。當魅力投射到模特外形上的時候,她所有的工作——經紀人、客戶、助理的工作以及她所有的社交圈,都被耍弄至看不見了。
社會對時尚與美麗的理念有著巨大的決定力,畢竟,文化生產的關系決定著文化消費的可能性。最終,私密的時尚界教給我們比美妝與穿戴更多的東西,為我們就現代工作的性質、市場、決策制定、種族和性別不平等的新形式都上了一課。我們通常看不到這些,但全書所講的就是進入到似乎是一個自然狀態的模特“外形”的生產中。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